目錄
前言 6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問題的提出 9
1.1 我的教學經歷與困境 9
1.2 我的探究與教學啟示 11
1.2.1 探究"學""用"關系 11
1.2.2 教學啟示 16
第二章 POA理論體系 18
2.1 POA的誕生與發(fā)展…………………………………………………………………… 18
2.2 POA理論體系的核心 18
2.2.1 "學用一體"說 19
2.2.2 "輸出驅動假設"與"輸入促成"假設 19
2.2.3 "驅動-促成-評價" 20
2.3 POA的理論優(yōu)勢 20
2.3.1 POA在形式教學上的優(yōu)勢 21
2.3.2 POA在意義教學上的優(yōu)勢 21
2.3 POA的課堂實踐 23
第三章 實踐探索方法與思路 25
3.1 主動型行動研究 25
3.2 研究思路與計劃 26
3.2.1 研究場所 26
3.2.2 行動三個階段 27
3.2.3 行動效果的評估 29
第四章 聽說課堂中的POA實踐 36
4.1 行動背景與問題 36
4.2 行動計劃 37
4.2.1產出活動設計 38
4.2.2教學目標設定 39
4.2.3輸入材料選取 40
4.2.4教學步驟設計 41
4.3 教學行動 41
4.3.1驅動 42
4.3.2促成 43
4.3.3評價 46
4.4 行動效果 47
4.4.1 創(chuàng)設的學習條件 47
4.4.2 學生的獲得感 49
4.4.3 學生的投入度 49
4.4.4 學生產品質量 50
4.5 反思與啟示 52
4.5.1 有效的教學設計 52
4.5.2 不足與啟示 54
第五章 讀寫課堂中的POA實踐 57
5.1 行動背景與問題 57
5.2 行動計劃 57
5.2.1教學主題選取 59
5.2.2產出場景設計 59
5.2.3教學目標設定 59
5.2.4輸入材料選取 61
5.2.5教學步驟設計 62
5.3 教學行動 63
5.3.1驅動 64
5.3.2促成 66
5.3.3評價 73
5.4 數據收集和分析 74
5.4.1學生作文 74
5.4.2語言測試 75
5.4.3問卷和日志 75
5.4.4 訪談 75
5.5 行動效果 76
5.5.1 學生產品質量 76
5.5.2 學生的投入度 78
5.5.3 學生的獲得感 78
5.5.4 創(chuàng)設的學習條件 79
5.6 反思與啟示 81
5.6.1 有效的教學設計 81
5.6.2 POA面臨的阻力 83
5.6.3 教學啟示 86
第六章 學術英語課堂中的POA實踐 87
6.1 問題及行動背景 87
6.1.1 待解決的問題 87
6.1.2 行動背景 ……88
6.2 行動計劃 88
6.2.1 解決路徑選擇 88
6.2.2 遞進任務設計 89
6.2.3 產出目標設定 91
6.2.4 教學步驟設計 91
6.2教學行動 92
6.2.1 驅動 93
6.2.2 促成 95
6.2.3 評價 102
6.3 數據收集與分析
6.3.1 產出文本 ^103
6.3.2 訪談、問卷
6.4 行動效果 103
6.4.1 產品質量 103
6.4.2 投入度和自主性 106
6.4.3 獲得感 111
6.4.4 挑戰(zhàn)和問題 112
6.5反思與啟示 113
6.5.1 有效的教學設計 113
6.5.2 教學啟示 114
第七章 POA的教學效果 116
7.1 POA對產出成果的影響 117
7.2 POA對學習條件的影響 118
7.3 POA對學習者的影響 120
7.3.1 學習情感 120
7.3.2 學習策略 121
第八章 POA應用的挑戰(zhàn)與對策 123
8.1 驅動環(huán)節(jié)的"落地"與優(yōu)化 123
8.1.1 "交際真實性"的落實路徑 123
8.1.2 "認知挑戰(zhàn)性"的落實路徑 126
8.1.3 "目標恰當性"的落實路徑 128
8.1.4 驅動的優(yōu)化路徑探討 131
8.2 促成環(huán)節(jié)的"落地"與優(yōu)化 134
8.2.1 促成什么?"補缺"原則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