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作品集外國文學作品集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研究:一次后殖民理論分析實踐

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研究:一次后殖民理論分析實踐

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研究:一次后殖民理論分析實踐

定 價:¥65.00

作 者: 胡淼森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1281852 出版時間: 2015-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研究——一次后殖民理論分析實踐》,以“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為中心,采用后殖民批評理論、文化地理學和文學形象學方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背景下,考察中國文學形象西傳的中介——西方漢學家對于中國文學的認知與描述,關注中國文學域外形象,審視中國文學在西方學術語境下被介紹、翻譯、批評和建構的過程,反思全球化時代中國文學整體形象癥候以及自我定位與形象輸出問題。

作者簡介

  胡淼森,男,漢族,1983年生,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主要從事文藝美學、中西文化交流、政治學和政策研究,現任職于中央國家機關。出版?zhèn)€人專著3部,譯著1部,在《文學評論》、《社會科學戰(zhàn)線》、《人大復印資料》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20多篇。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 論
選題緣起:漢學能否成為文化批評的研究對象
本文所涉及的“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
相關學術史描述
一.當代漢學研究界對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問題的認識
二.國內文學研究界對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問題的認識
方法論說明
一.后殖民批評理論
二.比較文學形象學理論
三.文化地理學理論

章 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如何發(fā)生?
節(jié) 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能否突破西方文學批評觀念?
一.如何理解“文學批評”這一關鍵詞?
二.“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的特殊指涉
第二節(jié) 中國文學西傳過程中的選擇問題
一.游記漢學時代:缺席的中國文學
二.中國文學譯介之發(fā)生
三.傳教漢學時代對中國文學的回避
第三節(jié) 中國文學缺席怎樣影響了18世紀“中國熱”?
一.戲劇風靡而文學缺失
二.文學缺失背景下的“中國園林熱”
第四節(jié) 漢學家的文學觀造成“中國熱”退潮
一.中國形象變更的根源在西方
二.啟蒙時代的主體性凸顯與現代性倫理
三.中國文化形象跌落:一次現代性事件
四.中國熱退潮后的專業(yè)漢學誕生語境

第二章 西歐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范式問題
節(jié) 法國漢學界的中國文學觀范式譜系
一.法國漢學的師承體系考辨
二.追根溯源:索隱派情結與漢語形象
三.語言中心主義的文化政治學反思
四.民俗學視角:文學是了解中國人生活的窗口
第二節(jié) 英國漢學家翻譯背后的文學觀問題
一.中國文學進入英國人的視野
二.英國漢學學科建制特色
三.英國漢學家筆下的中國文學形象
第三節(jié) 德國漢學的中介意義
一.德國漢學分期問題
二.中德學界對話史的啟示
三.德國漢學移美與美國漢學起源

第三章 美國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范式問題
節(jié) 美國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溯源
一.博物學視野下的“觀察中國”
二.中國語言文字論
三.文學故事化的《詩經》解釋模式
四.從雅文學指向“文明的停滯”
第二節(jié) “中國研究”學派對于中國文學材料的使用
一.“社會-文學”與“西方沖擊-中國回應”
二.“中國研究”學派文學觀的內在一致性
三.經由中國文藝闡釋儒教命運
第三節(jié) 漢學家個人化詩歌解讀的意義與局限
一.文體:形式的優(yōu)越感
二.后現代語境下的文本細讀
二.傳記式寫作的故事化傾向
第四節(jié) 從闡釋焦慮到理論自信
一.美國漢學的社會科學特征
二. “社會科學化”的文學研究
三.中西文學理論話語權問題

第四章 當代西方漢學家中國文學觀新趨勢
節(jié) 范式突破:彰顯“異”的價值
一.經由中國反思“世界文學”
二.經由中國的思想與藝術之旅
第二節(jié) 范式突破與譜系延續(xù)
一.“以中國為中心”仍屬內部調整
二.中國研究的后現代轉向及其爭議
三.生態(tài)學敘說與全球史視野
四.后殖民漢學家及其學術實踐
第三節(jié) 挖掘中國文學的內在解構性
一.解構主義視野下的“中國文本”與“文本中國”
二.設身處地性與重建少數派話語
第四節(jié) 族裔散居:異軍突起的華裔漢學家
一.遠游的詩神
二.置身于生態(tài)美學邊緣

第五章 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的套話分析
節(jié) 形象學意義上的套話
第二節(jié) 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的套話舉隅
套話一:以我觀物-以西解中的思維痼疾
套話二:地理學與人種學視角
套話三:以西方理論統攝中國文學
套話四:中國文學今不如古
漢學批評中的套話問題——以歐美紅學為例
第三節(jié) 能否走出殖民主義文化觀的誤區(qū)?

第六章 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價值定位
節(jié) 爭議:是否存在東方主義或漢學主義?
一.漢學與東方學的比較分析
二.漢學家“發(fā)現中國”的著眼點與認知邏輯
三.漢學個案對后殖民經典闡釋框架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的本土處境
一.啟發(fā)西方文學與思想的靈感之源
二.關于文學想象與漢學淵源的個案分析
三.孤獨言說:大眾文化時代的漢學處境

結語:中西互動 走出漢學
一.后殖民理論與漢學研究互動的學科意義
二.批評不再是特權:藝術終結時代的批評反思
三.走向文化研究的空間差異性視角
四.回歸中國文論自身價值訴求

參考文獻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