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2.00
作 者: | 馬惠萍,翟遠東 |
出版社: |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117329774 | 出版時間: | 2022-06-01 | 包裝: |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字數(shù): |
第一章 緒論/1
一、 口腔解剖與牙雕刻技術的定義和任務/1
二、 口腔解剖與牙雕刻技術的發(fā)展簡史 /1
三、 口腔解剖與牙雕刻技術的主要內容及其與口腔專業(yè)課程的關系 /2
四、 學習口腔解剖與牙雕刻技術的基本觀點和方法/3
第二章 牙體解剖/5
第一節(jié)牙的演化 /5
第二節(jié)牙的組成、分類及功能 /6
一、 牙的組成/6
二、 牙的分類/7
三、 牙的功能 /9
第三節(jié)牙位記錄 /10
一、 牙列分區(qū) /10
二、 臨床牙位記錄 /10
第四節(jié)牙的萌出 /13
一、 乳牙的萌出 /13
二、 恒牙的萌出 /13
第五節(jié)牙體解剖應用名稱與表面標志/14
一、 牙體解剖應用名稱 /14
二、 牙冠各面的命名 /16
三、 牙冠表面的標志/17
第六節(jié)恒牙的外形/20
一、 切牙類 /20
二、 尖牙類 /24
三、 前磨牙類/28
四、 磨牙類 /35
第七節(jié)乳牙的外形 /45
一、 乳切牙類 /46
二、 乳尖牙類 /48
三、 乳磨牙類/50
四、 乳牙類解剖形態(tài)的臨床意義 /52
第八節(jié)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 /53
一、 牙冠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 /53
二、 牙根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 /56
第九節(jié)乳牙與恒牙的髓腔解剖 /57
一、 概述 /57
二、 恒牙髓腔形態(tài) /60
三、 乳牙髓腔形態(tài) /65
四、 髓腔解剖的臨床意義 /66
第十節(jié)牙體發(fā)育異常 /67
一、 牙數(shù)異常 /67
二、 牙形異常 /67
三、 牙位異常 /69
四、 牙結構異常 /69
第三章 口腔頜面部系統(tǒng)解剖/77
第一節(jié)骨及關節(jié)/77
一、 骨 /77
二、 顳下頜關節(jié) /86
第二節(jié)肌 牙/89
一、 表情肌 牙/89
二、 咀嚼肌/91
第三節(jié)脈管/94
一、 口腔頜面部動脈/94
二、 口腔頜面部靜脈/99
三、 口腔頜面部淋巴結及淋巴管/102
第四節(jié)神經(jīng)/105
一、 三叉神經(jīng)/105
二、 面神經(jīng)/111
第四章 口腔頜面部局部解剖/118
第一節(jié)面部淺表結構/118
一、 面部軟組織特點/118
二、 皮紋及皮膚分裂線/118
第二節(jié)口腔局部解剖/119
一、 口腔的境界和分部/119
二、 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標志/119
三、 唇 /121
四、 頰 /122
五、 牙齦 /123
六、 口腔頂部/124
七、 舌 /126
八、 舌下區(qū) /130
第三節(jié)頜面部局部解剖/31
一、 面部表面解剖/131
二、 腮腺咬肌區(qū)/136
三、 面?zhèn)壬顓^(qū)/138
四、 面部及口腔蜂窩組織間隙及其連通/139
附錄:實訓指導/144
實訓一牙體標志識別與牙體測量 /144
實訓二右上頜中切牙的牙體描繪(放大3倍) /146
實訓三右上頜中切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 倍) /149
實訓四右上頜尖牙的牙體描繪(放大3 倍) /152
實訓五右上頜尖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155
實訓六上頜第一前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 倍) /158
實訓七上頜第一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161
實訓八右下頜第一磨牙的牙體描繪(放大3倍) /167
實訓九右下頜第一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 倍)/170
實訓十上頜中切牙的蠟牙冠雕刻 /173
實訓十一上頜側切牙的蠟牙冠雕刻 /175
實訓十二上頜尖牙的蠟牙冠雕刻/176
實訓十三上頜第一前磨牙的蠟牙冠雕刻 /178
實訓十四下頜第一前磨牙的蠟牙冠雕刻 /181
實訓十五上頜前牙舌面滴蠟塑形/183
實訓十六上頜第一前磨牙■面滴蠟塑形/186
實訓十七下頜第一前磨牙■面滴蠟塑形/187
實訓十八上頜第二前磨牙■面滴蠟塑形/189
實訓十九下頜第二前磨牙■面滴蠟塑形 /191
實訓二十上頜第一磨牙■面滴蠟塑形/193
實訓二十一下頜第一磨牙面滴蠟塑形 /195
實訓二十二下頜第二磨牙■面滴蠟塑形 /197
實訓二十三上頜后牙■面滴蠟塑形 /199
實訓二十四下頜后牙■面滴蠟塑形 /200
實訓二十五口腔頜面部系統(tǒng)解剖 /202
實訓二十六口腔頜面部局部解剖 /203
參考大綱/204
教學大綱/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