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從分離到融合:中國高校實踐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從分離到融合:中國高校實踐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從分離到融合:中國高校實踐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定 價:¥88.00

作 者: 彭安臣,王正明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2704852 出版時間: 2022-10-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28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高等教育作為一個動態(tài)變化系統(tǒng),其改革發(fā)展是一項持續(xù)不斷的事業(yè)。本書從全方位育人環(huán)境的視角審視高校實踐教育體系及其改革,不僅關注課堂教學,更關注被長期忽視的課外、校外育人部分。本書對高校實踐教育的理論、實然和應然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探尋其性質及運行機理,構建了“實踐教育×”模式,以期促進實踐教育理念的落地。

作者簡介

  彭安臣,1979年5月生,江西吉安人,管理學博士。國防科技大學軍事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UCL,IOE)訪問學者。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教育質量保障研究。出版專著1部、合著專著1部,參編著作3部,在《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期刊發(fā)表論文50余篇。主持或參與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BU青年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軍隊專項課題、教育BU人文社科課題等10余項。先后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高等教育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學會優(yōu)秀工程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國家級二等獎、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國院校研究優(yōu)秀青年學者等獎勵。王正明,1962年2月生,湖南長沙人,理學碩士,工學博士。國防科技大學校教學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持出版專著5部,發(fā)表論文110余篇(含合作),獲多項國家級研究獎項。主要研究領域為系統(tǒng)工程、大數(shù)據(jù)分析、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學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二 概念討論與界定

三 文獻述評

四 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實踐教育的時代呼喚

一 歷史變遷:高等教育的“鐘擺現(xiàn)象”

二 現(xiàn)實問題:“一半的教育”

三 未來需求:實踐教育的回歸

第三章 高校實踐教育的理論基礎

一 哲學領域

二 心理學領域

三 學習科學領域

四 一種綜合的觀點

第四章 中國高校實踐教育現(xiàn)狀調查

一 研究設計

二 總體性描述分析

三 不同類型高校的差異性分析

四 調查發(fā)現(xiàn)

第五章 中國高校實踐教育現(xiàn)狀反思

一 中國高校實踐教育的不足

二 中國高?!皩嵺`教育 ”模式的表征

三 中國高校“實踐教育 ”模式的成因

第六章 高校實踐教育的國際經(jīng)驗

一 哈佛大學的實踐教育

二 麻省理工學院的實踐教育

三 慕尼黑工業(yè)大學的實踐教育

四 亞琛應用科技大學的實踐教育

五 邁阿密-戴德學院的實踐教育

六 比較分析

第七章 高校實踐教育:性質與機理

一 高校實踐教育的類型

二 高校實踐教育的功能

三 高校實踐教育的特征

四 高校實踐教育的運行機理

第八章 高?!皩嵺`教育×”模式構建

一 構建的思路與原則

二 高?!皩嵺`教育×”模式的內涵

三 高?!皩嵺`教育×”模式的操作性方案

四 政策建議

附錄一 大學生調查問卷

附錄二 高校實踐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附錄三 高校專業(yè)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