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竹,則山 清;水傍竹,則山越秀。竹子以其“依依君子德,無處不相宜”的超凡風韻和高雅情趣,形成獨特的景觀,在園林布局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而竹制藝術家們直接把竹子當作建筑材料,運用到園林中, 限度地發(fā)揮竹子的材料美感,使其和自然景觀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引起了 外園林界、建筑界、旅游界人士的極大關注。竹子,超凡脫俗,是歷代文人雅士的鐘愛之物,他們不僅在自己的居住地,植以清新高雅的修竹,以明心跡,而且用竹子建亭臺樓閣,并在室內用竹子進行裝飾。竹的精神、竹的風韻、竹的藝術,顯示了中國光輝燦爛的文化,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情操和風采。人們在竹子建筑、裝飾的亭樓中,凝望云煙降落,聆聽江水濤聲,感受清幽靜謐、遼闊綿遠的意境。這本《中國竹建筑》講述的便是與竹子建筑、裝飾有關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全書分為歷史篇、技藝篇、造型篇、裝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