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對法學的戲謔與認真:給法學讀者的禮物

對法學的戲謔與認真:給法學讀者的禮物

對法學的戲謔與認真:給法學讀者的禮物

定 價:¥89.00

作 者: (德)魯?shù)婪颉ゑT·耶林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9776763 出版時間: 2023-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法學領(lǐng)域不可逾越的經(jīng)典,是一部寫了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作品。全書以諷刺的手法對19世紀的“概念法學”展開批判,并認真提出了改善法學教育的若干方法,由此奠定了20世紀“利益法學”的基礎(chǔ)。該書一改法學著作枯燥乏味的文風,盡顯詼諧與幽默,系德國法律與文學的開山之作,“鐵血宰相”俾斯麥、社會學巨擘韋伯、法理學大家龐德等大咖均愛不釋手。即使在今天,也很難再找到這樣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魯?shù)婪颉ゑT·耶林(Rudolf von Jhering,1818年8月22日—1892年9月17日),德國羅馬法學家、民法學家、法哲學家,德國法學教育改革的推動者以及法律與文學運動的先驅(qū)。耶林是德國19世紀最偉大的法學家之一,利益法學派的精神導師,與歷史法學派創(chuàng)始人薩維尼齊名。其作品已被譯成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日語、漢語等多國語言,其思想不僅對歐洲,而且對美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著作:《羅馬法的精神》(1852—1865)《羅馬私法中的過錯要素》(1867)《法學是一門科學嗎?》(1868)《為權(quán)利而斗爭》(1872)《法律中的目的》(1877—1883)《論法感的形成》(1884)《對法學的戲謔與認真》(1884)《〈耶林年刊〉法教義學論文集》(1881—1886)《占有意思》(1889)《羅馬法發(fā)展史》(1894)譯者簡介: 張煥然,男,1992年3月生,浙江臨海人,德國波恩大學法學博士,現(xiàn)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興趣為民法基礎(chǔ)理論、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的交叉領(lǐng)域、法學方法論以及耶林的法學思想。曾于《法制與社會發(fā)展》《法學》《中德法學論壇》等刊物發(fā)表論文、譯文若干。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4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部分 一位不知名人士關(guān)于當今法學的秘密來信
第一封信 引言;論民法建構(gòu)
第二封信 法學中的思辨方法:胡施克、拉薩爾
第三封信 走進實踐;考試;依據(jù)教科書所作的判決
第四封信 依據(jù)教科書所作的判決(續(xù))
第五封信 弗科馬關(guān)于法學課程與考試改革的提案
第六封信 文獻;寫作的外在強制
第二部分 一位羅馬法學者的閑談
給編輯的一封信作為“引言”
羅馬法史上的景象
第一幕 對無主物的先占權(quán):今時不同往日
第二幕 古代繼承法中的陷阱
補 遺
給編輯的一封信
第三幕 古羅馬民事訴訟法上的貧富有別
補遺之一 誓金訴訟的起源;神判
補遺之二 羅馬私犯法上的貧富有別:以對物私犯和對人私犯的罰金數(shù)額為例
第四幕 羅馬民事訴訟法里的圈套
第三部分 在法學的概念天國中:一幅幻想景象
尾 注
第四部分 重返塵世:如何改善現(xiàn)狀?
索 引
附 錄
附錄一 耶林論法學學習(1880)
附錄二 耶林遺留的箴言(1890)
附錄三 書名譯法、版本與譯本考證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