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史
國學與傳統(tǒng)
《春秋》義例
歐陽修“崇義抑文”
《通鑒》不載文人
“杏壇”考
君子不器
文人之多
做事和作文
博學于文
互鄉(xiāng)與進不其退
無邪毋我
讀書三種
“天下莫大之文章”
人生識字糊涂始
憤世嫉邪
一日和終身
初學終身
所患和所悅
不知而作
畸人之心
不敢茍同的閑雅生活
清學之弊
“海派”亂彈
游 藝
自視和視人
陳言務去和踵常竊陳
自謂不必能——學蘇心印筆記
人品與書品
德藝雙馨
我們?yōu)槭裁葱枰囆g?
董其昌的迷信和神話
明妃和文姬
一樣心情別樣嬌——戲曲和繪畫的兩個共同話題
“常把老娘掛心懷”——談京劇《四郎探母》
鬼音仙韻聽秋聲
宜詩畫是荷花
至今猶此論文心
廬山與石鐘山
點將錄
造詣和地位
“書畫同源”論
“三 ” “四全”
詩詞格律和交通規(guī)則
書法的專業(yè)設置
書圣無書證
中國藝術前程
師跡與師意
用筆千古不易
民國書法一景
書畫界的“后”現(xiàn)象
材與不材
懷 人
王伯敏先生
何遠為些?
“畫畫,要有我,又要無我”——唐云先生的“新花鳥畫”藝術
岳鎮(zhèn)川靈——江兆申逝世二十周年祭
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王朝聞先生印象
大雅正朔——吳湖帆的傳統(tǒng)觀
寄園弟子謝玉岑
幽香剛節(jié)寫清芬——與盧坤峰先生的交誼
分釵半鈿盡生塵——謝稚柳先生的藝術觀
謝稚柳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
國香無 ——陳佩秋先生的畫蘭藝術
長無 兮終古——懷念陳佩秋老師
奇峰磊落水云舒——陸儼少先生的藝術和人生
曉得的和不曉得的——潘天壽的學者態(tài)度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