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語錄
另一途
文學新勢力·雙雪濤
主持人語
“記憶修辭術”與“少年成長史”
——論雙雪濤小說創(chuàng)作
尋找缺席的母親
——雙雪濤小說論
地域題材、歷史意識與當代文學新的可能性
——以雙雪濤的創(chuàng)作為例
在聾啞時代堅守夢想與自由
——雙雪濤小說論
詩人檔案·泉子
主持人語
詩的常識
“山水只有成為道的容器才成其為山水”
——紀梅、泉子對談
漢語的辨認
以文字鑿泉筑棧道通往詩意起伏的飽滿
新文學史家訪談錄·魏建
探尋文學史書寫的多種可能性
——魏建先生訪談錄
1990年代詩歌研究
主持人語
傳統(tǒng)在90年代詩歌中的應用
——以代表詩人蕭開愚的寫作為例
“在非詩的時代展開”
——20世紀90年代女性詩歌的新質
1990年代詩歌邊地書寫中的生態(tài)意識
——以于堅、沈葦為中心
詞語作為開端
——20世紀90年代詩歌表意方式之一
“火”的升階書
——1990年代中后期詩歌語象的建構
抗疫文學與文學抗疫
中國“抗疫文學與文學抗疫”專題論壇綜述
中國“抗疫文學與文學抗疫”論壇縱橫談
劉醒龍長篇新作《如果來日方長》大家談
文學是生命的舟楫
批評前沿
新時期小說去英雄化人物形象的人文生態(tài)解析
虛構的熱情和寫實的執(zhí)著
——蘇童、葉兆言比較研究之一
如何拓展扶貧題材詩歌創(chuàng)作的美學空間
——以黃平“十八洞”系列詩作為中心的討論
失落的敘事與民俗的流變
——評曉蘇《陪李倫去襄陽看鄒忍之》
文學的 互看:是鏡子,也是提燈
——評李勇《呈像的鏡子:海峽 社會轉型期鄉(xiāng)村敘事比較》
中國現當代舊體詩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