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要考察了新中國成立的“十七年”(1949—1966)里,朱光潛如何通過翻譯、引進和詮釋外部美學資源,來改造自己舊的美學思想,幫助建設中國的美學學科,建立自己的實踐美學理論,以及建構一種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本書相對于同類翻譯史、美學史研究,特點體現在兩方面:就翻譯研究、翻譯史的研究方法而言,本書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就美學史、文學史的研究而言,本書對于朱光潛譯介活動的梳理和討論,基本能夠達到美學研究的專業(yè)水準。本書的閱讀對象為對中國當代翻譯史、文學史和美學史等感興趣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