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宮體詩的“自贖”與初唐詩的變局
一、南朝詩風與宮體詩00
二、南北詩風的碰撞與交融00
三、宮體詩的“自贖”0
四、“風骨”“興寄”0
五、聲律之興0
六、古體詩的新生——此“古”與彼“古”0
第二章
“大漠孤煙”與“空山新雨”——王維詩與盛唐氣象
一、青年王維的桃源夢0
二、三種桃花源、三個歷史時空、三類時代風格0
三、王維的進與退0
(一)進士及第0
(二)濟州與淇上0
(三)重返長安0
(四)出使邊塞0
(五)退意復生0
四、輞川別業(yè)0
五、安史之亂0
六、禪思與詩意0
第三章
李白的跌宕人生與月、酒、劍、仙
一、身世疑云0
二、讀書蜀中0
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0
四、“蹉跎十年”
(一)“吾愛孟夫子”
(二)成家安陸
(三)兩京之游
(四)桃花巖之隱
五、移家任城
六、謫仙人與翰林供奉
七、李杜之交
八、南去北往
(一)吳越之游
(二)北探虎穴
(三)宣城酣歌
九、安史之亂與永王的謀反
十、“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十一、“月”與“酒”——李白詩歌的生命力來源
十二、“劍”與“仙”——李白往復于俠、道與儒之間的矛盾人生
第四章
從“白鷗波浩蕩”到“眼枯即見骨”——杜甫和他的詩史
一、名門之后
二、“憶昔開元全盛日”
三、長安十年
四、杜甫詩歌記錄下的安史之亂
(一)長安之囚
(二)投奔肅宗與房琯案
(三)九節(jié)度使之敗與“三吏”“三別”
五、成都草堂
(一)草堂初創(chuàng)
(二)梓州滯留
(三)重返成都
六、“夔府孤城”
七、隕落湘潭
第五章
奇崛險怪、“以文為詩”——韓愈詩與宋詩之源
一、少年的韓愈與中唐的政治形勢
二、長安求進
三、兩入幕府
四、初任京官與陽山之貶
五、憲宗中興與“元和體”
六、潮州之貶
七、韓愈的晚年詩與“平淡”
第六章
“中隱”于“兼濟”與“獨善”間的白居易
一、少年早慧
二、兼濟之志
三、江州司馬
四、忘情忠州
五、“土木形骸麋鹿心”
六、“江南好”
七、“東都來掩扉”
八、身后之名
第七章
“郊寒島瘦”與“長吉體”
一、“苦吟神鬼愁”的孟郊
(一)不平的人生
(二)命運的悲鳴
(三)自然的陰寒
(四)社會的不公
二、賈島與“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一)“推敲”與苦吟
(二)“病蟬”與賈長江
(三)空靈幽寂的詩思與雄奇孤絕的詩語
三、李賀與鬼神之死
(一)生如流星
(二)神鬼的世界
(三)永恒的時間與鬼神之死
(四)殺鬼斬龍與劍客之心
第八章
“蝴蝶夢”與“揚州夢”——小李、杜與晚唐余暉
一、艱難曲折的李商隱
(一)用世之志與貴人的知遇
(二)令狐家的恩怨
(三)凄涼的晚景
(四)李商隱詩中的婉曲心跡
二、雄姿英發(fā)的杜牧
(一)少年壯志
(二)幕府歲月與“揚州夢”
(三)國難與家愁
(四)黨爭的夾縫
(五)杜牧詩中的“奇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