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發(fā)生,范發(fā)生,1947年生,安徽合肥市人。1979年參與安徽十竹齋的籌建工作,致力文房四寶及古十竹齋木刻水印等歷史資料的搜集和研究,并學習手工加工紙制作的傳統技藝。1981年,參與安徽省《安徽文房四寶展覽》赴香港展出籌備,接觸了大量南唐、北宋、明清時期皇家御用紙及歷代文房珍品,立志研習中國傳統加工紙技藝,開始對傳統精品加工紙種類、形制、工藝特點的不懈探索與挖掘。后任十竹齋副經理。在十竹齋工作期間,除了注重對傳統加工紙的歷史研究,不斷提升手工制作技藝之外,還大膽創(chuàng)新,推出了砑光玉版宣、套色木刻水印等產品,對傳統工藝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改進,既簡便了制作方法,又使產品性能更為穩(wěn)定可靠。從事加工紙研發(fā)和生產過程中,在原有的五色灑金紙、煮硾宣、砑光玉版箋、印譜、冊頁、刻畫箋、蠟金箋等眾多品種的基礎上,先后研制出宮絹箋、瓷青紙、硬黃紙、羊腦箋、金銀印花箋、金粟山藏經紙、珠光箋、手工彩繪等傳統加工紙十多類、近300種花色;同時恢復了明清描金紙,以及《蘿軒變古箋》《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等木刻水印信箋二十多套,圖式近百種。2018年4月初,成功復制出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七種清乾隆御用紙——梅花玉版箋、如意云紋(清乾隆仿元明仁殿御用紙)、松竹梅、宣德云龍(清乾隆仿明宣德年御用紙)、五色描金云龍、五龍棒圣、六尺描金云龍等。2021年受故宮博物院委托,為乾隆花園的養(yǎng)和精舍復原清代銀花紙,之后又為故宮寧壽宮花園的隧初堂復原櫻花紙及養(yǎng)心殿用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