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嘉時期,學人游幕之風盛行,對學術發(fā)展影響深遠。其時幕主延攬軼才達學,主持大型金石學著錄,而游幕寄籍之士,則于??笨紨抑?,汲汲于搜求碑版彝器,并摹搨以廣流傳,風氣所及,更開碑學書法之先聲。綜觀乾嘉幕府,以乾隆后期至嘉慶初年朱筠、畢沅、阮元三大幕府最具規(guī)模,于碑學書法發(fā)展的意義尤為重要。本書即以十八世紀晚期的畢沅幕府為重點,探討游幕學人如何將漢學風氣與金石學成果引入碑學書法,勾勒出碑學書法初興時期的一個側面,為清代后期書法發(fā)展開導先河。 本書就十八世紀晚期的清代幕府與碑學書法所涉及的諸多課題,如京師、廣東幕府學術圈以及學人之間錯綜復雜的交流和藝術贊助等,都值得進一步探討。事實上,清代碑學書法之興起并不純粹是時代審美觀念改變所致,其與當時整體學術發(fā)展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從幕府文化以深化碑學書法的認識,正是清代書法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