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兄弟姐妹、伴侶、孩子……當至愛離開,仍然活著的人要如何應對死亡帶來的悲傷?身邊的人要做些什么,才能夠為他們提供幫助?當卡里亞德只有十五歲的時候,她成了那個失去父親的人。哀痛如潮水般反復襲來,她選擇向悲傷“五階段”模型尋求幫助,卻發(fā)現(xiàn)這一理論難以涵蓋她混亂的悲傷體驗。十多年后,仍走在自救路上的卡里亞德開始做《悲傷播客》,與更多的悲傷者一起反思各自的經歷,談論死亡。在傾聽與被傾聽的過程中,她逐漸獲得了解放。本書分享了卡里亞德從對談中得到的關于悲傷的知識,記述了她一路負重前行學到的一切。書中談到不存在正確的悲傷姿態(tài),談到別因“做錯了”而感到羞恥,談到如何圍繞悲傷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談到還有許多人也在經歷這一切。本書一直在強調:無論如何,你會好起來的,你并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