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質性研究方法論
第一節(jié) 質性研究的發(fā)展脈絡
一、質性研究的界定
二、質性研究的發(fā)展脈絡
第二節(jié) 質性研究的基礎
一、本體論、知識論和方法論
二、質性研究的本體論、知識論和方法論
三、質性研究的特點
四、質性研究的功能
五、質性研究涉及的相關問題
六、質性研究的倫理
第三節(jié) 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
一、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的研究步驟
二、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的基本過程
三、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第二章 各種理論取向的質性研究
第一節(jié) 建構主義理論取向的質性研究
一、建構主義理論和質性研究
二、詮釋學取向的質性研究
三、符號互動理論和質性研究
第二節(jié) 批判理論取向的質性研究
一、批判理論研究范式的流派和觀點
二、批判理論研究范式下的質性研究
第三節(jié) 實踐取向的質性研究
一、實踐取向的質性研究的基本假設和知識觀
二、實踐取向質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 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
第一節(jié) 質性研究適用情境和問題
一、質性研究適用情境
二、質性研究適用問題
第二節(jié) 質性研究設計基本要素
一、質性研究設計要素
二、質性研究設計評估標準
第四章 行動研究
第一節(jié) 行動研究的內涵及歷史和發(fā)展
一、行動研究的含義
二、行動研究的基本特性
三、行動研究的歷史發(fā)展
第二節(jié) 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批判理論和批判的行動研究
二、實務反省行動研究
第三節(jié) 行動研究的實務范疇
一、行動研究的實施領域
二、行動研究的基本類型
三、行動研究的基本層次
第四節(jié) 行動研究實施的原則和程序
一、行動研究實施的原則和條件
二、行動研究的過程
三、行動研究的研究問題和行動方案
四、行動研究的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
五、行動研究的反思
第五章 批判民族志
第一節(jié) 批判民族志的含義與價值取向
一、批判民族志的含義
二、批判民族志的價值取向
第二節(jié) 批判民族志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概念
一、批判民族志的基本特征
二、批判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概念
第三節(jié) 批判民族志研究開展的基本階段
一、批判民族志研究的基本階段和方法
二、批判民族志的反思
第六章 扎根理論研究法
第一節(jié) 扎根理論研究方法的理論背景
一、實證主義影響下的扎根理論
二、象征互動論影響下的扎根理論
三、建構主義對扎根理論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扎根理論研究方法的原則和理論觸覺
一、扎根理論的原則
二、扎根理論的理論觸覺
第三節(jié) 扎根理論研究方法的具體技術
一、資料的編碼
二、抽樣
三、概念提煉
四、撰寫備忘錄
五、整合歸納
六、繪制概念圖
七、資料復盤
第七章 口述史法
第一節(jié) 口述史法的含義和發(fā)展
一、口述史法的含義
二、口述史的雛形和科學的口述史
三、口述史在中國的發(fā)展
四、口述史法與其他相關方法的區(qū)別
第二節(jié) 口述史法的特征和優(yōu)缺點
一、口述史法的特征
二、口述史法的優(yōu)缺點
第三節(jié) 口述史法運用的計劃
一、口述史的研究選題
二、經費、人員和器材安排
三、口述史資料處理和檔案保管
四、口述史運用的法律考量
第三節(jié) 口述史法的基本過程
一、籌備訪談
二、布置訪談
三、進行訪談
四、結束訪談
第四節(jié) 口述史的運用及反省
一、口述史法運用的的原則和標準
二、對口述史的反省
第八章 參與觀察法
第一節(jié) 參與觀察法的淵源和基本特點
一、參與觀察法的淵源
二、參與觀察法的特點
第二節(jié) 參與觀察法的作用和類型
一、參與觀察法的作用
二、參與觀察法的類型
三、參與觀察法的適用領域
第三節(jié) 參與觀察的基本過程
一、進入現(xiàn)場
二、參與觀察
三、資料收集
四、資料分析和解釋
五、資料呈現(xiàn)
第四節(jié) 田野札記的技術和處理札記的方法
一、田野札記的內容
二、方式:田野札記的形式
第五節(jié) 抽樣與資料品質
一、抽樣
二、資料的品質
第六節(jié) 參與觀察法的反省
一、參與觀察的倫理議題
二、參與觀察所涉及的政治議題
第九章 訪談法
第一節(jié) 訪談法的含義和特點
一、訪談法的含義
二、訪談法的特點
第二節(jié) 訪談法的基本類型
一、根據訪談的結構分類
二、根據訪談實施方式分類
第三節(jié) 訪談法應用的技術
一、問題設置和提問技術
二、訪談對象選擇的技術
三、訪談過程的技術
四、訪談記錄和錄音轉錄的技術
五、資料分析環(huán)節(jié)的技術
第十章 焦點小組法
第一節(jié) 焦點小組法的基本特征
一、焦點小組法的定義
二、焦點小組法的淵源
三、焦點小組法的特點
第二節(jié) 焦點小組的樣本選擇
一、樣本選擇幾個議題
二、小組成員的選擇
三、團體的選擇
第三節(jié) 焦點小組的訪談實施
一、成功焦點小組訪談標準
二、主持人的作用和編制主持人指南
三、焦點小組訪談的設計
四、小組空間安排
五、研究者的角色
第四節(jié) 焦點小組的文本詮釋
一、焦點小組的資料分析技術
二、文本詮釋的注意事項
第十一章 個案研究
第一節(jié) 個案研究定義和特點
一、何謂個案
二、個案研究特點
第二節(jié) 個案研究理論背景
一、人類學民族志
二、社會學芝加哥學派
三、其他相關學科領域
第三節(jié) 個案研究類型
一、個案研究的使用情境
二、個案研究分類
第四節(jié) 個案研究方案設計和實施
一、研究問題設計
二、理論假設(研究假設)
三、資料收集
四、資料分析
第五節(jié) 報告撰寫與研究品質
一、個案研究報告撰寫
二、個案研究的品質
第十二章 質性研究的資料分析和電腦軟件運用
第一節(jié) 三角測量
一、三角測量的涵義
二、三角測量的形式
三、三角測量法優(yōu)勢
四、三角測量實例
第二節(jié) 敘事分析
一、敘事分析的涵義
三、敘事的構成
三、敘事分析如何進行
四、資料如何處理
五、敘事分析注意事項
第三節(jié) 電腦軟件的運用和操作
一、質性資料處理軟件簡述
二、軟件WINMAX的運用
三、軟件Folio Views的運用
四、軟件NUD*IST的運用
第十三章 質性研究報告撰寫
第一節(jié) 質性研究報告的內容
一、學術報告的通用模式
二、學術報告的撰寫策略
三、經驗報告的撰寫
第二節(jié) 質性研究報告撰寫步驟
一、質性研究報告撰寫步驟
二、質性研究報告的開頭和結尾
第三節(jié) 質性研究報告撰寫的深度和立場
一、深度描述和深度詮釋
二、研究者的態(tài)度和語言形式
三、研究者的立場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