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經(jīng)濟各行業(yè)經(jīng)濟城市夜間旅游的空間生產(chǎn)研究

城市夜間旅游的空間生產(chǎn)研究

城市夜間旅游的空間生產(chǎn)研究

定 價:¥95.00

作 者: 余構雄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0224970 出版時間: 2024-06-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列斐伏爾空間三元論、??挛⒂^權力中的空間生產(chǎn)學說為理論基礎,以廣州珠江夜游為個案研究,采取理論演繹、文獻計量、內(nèi)容分析、話語分析、問卷調(diào)查、扎根理論等為研究方法,通過Citespace、ROST CM、NetDraw、Nvivo、SPSS、AMOS等軟件進行資料分析,探討都市水上夜游空間生產(chǎn)機制。

作者簡介

  余構雄,博士,博士后,廣東金融學院講師。主要研究興趣為旅游空間生產(chǎn)、事件理論與節(jié)事旅游、會展經(jīng)濟與管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文化和旅游宏觀決策課題、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各1項,入選國家旅游局研究型英才。在《旅游學刊》《經(jīng)濟管理》《人文地理》《城市發(fā)展研究》《SAGE Open》《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等期刊發(fā)表論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在CSSCI或SSCI期刊發(fā)表論文16篇(與本專著相關的論文6篇:CSSCI 4篇,SSCI 2篇)。公開出版編著2部。受聘廣東潮博智庫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廣州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擔任《旅游學刊》《旅游科學》《熱帶地理》《現(xiàn)代城市研究》《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等學術期刊審稿人。

圖書目錄

緒 論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及檢驗
第一章 城市水上夜游空間生產(chǎn)理論框架
一、概念體系
二、空間生產(chǎn)邏輯
三、城市水上夜游空間生產(chǎn)理論分析框架
第二章 空間三元論視角下的游船空間生產(chǎn)
第一節(jié) 游船的空間實踐
一、游船空間在珠江上的演繹
二、游船空間在珠江上演繹的實質(zhì)
第二節(jié) 游船的空間表征
一、官方宣傳文本對游船空間的建構
二、官方命名對游船空間的建構
三、官方對游船空間建構的實質(zhì)
第三節(jié) 游船的表征空間
一、游客視角下的游船空間屬性認知
二、居民視角下的游船空間性質(zhì)生成
三、使用者體驗到的游船空間的實質(zhì)
第四節(jié) 游船空間生產(chǎn)的三元辯證關系
一、游船空間生產(chǎn)三元辯證下的二元張力
二、游船空間生產(chǎn)的三元辯證
第三章 微觀權力視角下的游船空間生產(chǎn)
第一節(jié) 話語的語境
一、話語的現(xiàn)實實踐語境
二、話語的社會文化語境
第二節(jié) 規(guī)訓權力的生產(chǎn)
第三節(jié) 工具性空間的生產(chǎn)
一、空間的分割
二、時間的編排
三、話語的滲透
四、身體的控制
五、空間權力主體嫁接
六、空間意義重新抒寫
七、空間性質(zhì)改寫
第四節(jié) 權力的反抗
第四章 空間三元論視角下的游線空間生產(chǎn)
第一節(jié) 游線的空間實踐
一、空間形態(tài)的歷史演變
二、空間當下主要形態(tài)
三、游線空間形態(tài)歷史演變的實質(zhì)
第二節(jié) 游線的空間表征
一、游線空間表征的標志性事件
二、游線空間表征的演變:政策與規(guī)劃文本
三、游線空間構想的實質(zhì)
第三節(jié) 游線的表征空間
一、資料來源
二、理論模型構建
三、初始驗證模型構建與量表開發(fā)
四、正式驗證模型構建與檢驗
五、結果分析
六、游線表征空間的實質(zhì)
第五章 微觀權力視角下的游線空間生產(chǎn)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性語境下的“異托邦”
第二節(jié) “異托邦”空間生產(chǎn)
一、官方建構下的“異托邦”空間生產(chǎn)
二、游客建構下的“異托邦”空間生產(chǎn)
三、游線空間生產(chǎn)機制
四、游線空間生產(chǎn)反思
第六章 空間反思:城市水上夜游空間正義探索
一、誰的空間:城市水上夜游空間為誰生產(chǎn)
二、空間異化與人的異化
三、城市水上夜游空間正義探索
第七章 結 論
一、主要結論
二、主要創(chuàng)新
三、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 錄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