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繩楠(1923—1996),江西南昌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1942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系,受教于翦伯贊、陳寅恪、吳晗等。1946年大學畢業(yè)后同年考取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師從陳寅恪教授,成為陳氏的關門弟子。后棄筆從戎,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教于安徽大學、合肥師范學院、安徽師范大學,系安徽師范大學歷史系創(chuàng)辦者之一。著有《魏晉南北朝史論稿》《魏晉南北朝文化史》《中國長江流域開發(fā)史》《文天祥傳》等,并據1940年代末陳寅恪在清華大學開設“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課程筆記,整理成《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發(fā)表論文百余篇。1984年被評為安徽省勞動模范,1985年被授予“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稱號。莊華峰,安徽歙縣人,歷史學博士?,F為安徽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安徽人文講壇講席教授,安徽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教育bu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安徽文化與古代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云聽客戶端系列課程“魏晉南北朝大變局”主講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入圍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項,出版著作十多部,發(fā)表論文七十多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獎。陳梁舟,中學高級教師,原為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歷史教師,在各類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