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問題是建構現代性的一個基本問題。以現實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fā)展為主題的馬克思主義,有著豐富的關于精神的本質、結構和發(fā)展的思想資源與理論財富。與注重主觀體驗和邏輯分析的精神理論不同,在以實踐為基石的歷史唯物主義論域中,馬克思開辟了一條新的精神理論道路。研究精神問題,如果脫離歷史唯物主義的整體性框架,就容易忽視實踐性、總體性和辯證法而片面拔高精神的地位或者迷失于精神世界的自我陶醉中。就此而言,素來重視德性和境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中的信仰、觀念論、浪漫主義等相關內容,需要更多浸潤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精神。與此同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注重心性修養(yǎng)和精神境界的智慧以及西方文化中精神研究的相關思想,在一定意義上能夠豐富唯物史觀關于人的解放的基本理論。為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應該更多關注認識主體和實踐主體的精神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