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緒論
1.1 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
1.2 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現象相關研究
1.2.1 漢語動詞是否存在及物與不及物之分
1.2.2 如何區(qū)分漢語中的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
1.2.3 不及物動詞前后的名詞及其句法身份的認定
1.2.4 不及物動詞可以帶何種類型的賓語
1.2.5 針對某一類型的賓語所做的微觀層面的考察
1.2.6由歸納現象到探討原因——不及物動詞何以能帶賓語
1.2.7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現象的相關研究
1.2.8 對已有研究的思考
1.3 本書的研究
1.3.1 研究對象
1.3.2 研究重點
1.3.3 理論背景
1.3.4 研究方法
1.3.5 語料來源
1.3.6 相關符號說明
2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結構的句法語義特征
2.1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結構的句法特征
2.1.1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結構各部分的構成及其句法性質
2.1.2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結構的句法功能
2.2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結構的語義特征
2.2.1 不及物動詞的原型性特征
2.2.2 原型范疇與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的多義性
2.2.3 賓語的語義類型
2.3 本章小結
3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結構的構式分析
3.1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結構的構式性與構式化
3.1.1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結構的構式性
3.1.2 構式化過程
3.2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構式與組成成分的互動
3.2.1 戈德伯格對構式與動詞互動關系的闡述
3.2.2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構式與動詞的互動關系
3.2.3 構式作用下賓語指稱抽象化或類義化
3.3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構式的家族類聚與承繼聯接
3.3.1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構式的家族類聚
3.3.2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構式間的承繼聯接
3.4 本章小結
4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能力差異原因之探討
4.1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的具體情況
4.2 足部位移不及物動詞帶賓能力存在差異的原因
4.2.1 動詞的音節(jié)數量與帶賓能力強弱的關系
4.2.2 動詞的使用頻率與帶賓能力強弱的關系
4.2.3 主觀性視角對動詞所帶賓語性質的影響
4.3 本章小結
5 結語
5.1 本書的主要內容
5.2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水平方向類足部位移不及物帶賓構式用例
附錄2垂直方向類足部位移不及物帶賓構式用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