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與寫作》教材旨在培養(yǎng)學生使用母語的能力。語言隨著生產經濟、社會文化、技術運用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進入信息化時代,母語的表達、傳播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2021 年 11 月 30 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指出,“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特點”,要求“加強語言文字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一方面,說明提升母語表達質量,不僅“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更對構建和諧社會、提高生產效率,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塑造新時代文明,有著重大意義和價值。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語言使用中的新現(xiàn)象、新文化對社會推崇的標準語言的沖擊。例如,在泛娛樂化環(huán)境中,語言的低幼化傾向,消解了語言和文化的嚴肅性。年輕一代無意識地沖破語言使用的場合和邊界,在以講求效率和理性精神的工作中,也會采用幼態(tài)的話語詞匯和模式。這不僅無法塑造可信賴的職業(yè)形象,帶來溝通中的不便和降低工作效率,還會瓦解人的思考力和專注力。本教材從底層原理入手,分析不會說和寫的原因。以面試口才為例,求職者表達不暢的個體原因很多,但共性原因在于無法在高壓的心理環(huán)境下,快速整合經驗為有組織的語言,而缺乏技巧只是淺表的問題。因此,教材以改善和提升表達思維為根本,使學習者即使在從未接觸過的場景中,也能根據原理有效地組織語言。本教材引用前沿科學研究,借助心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神經科學等理論,觀察、解釋口才與寫作活動的發(fā)生過程。教材科學、創(chuàng)新,注重知識和能力的體系建構,設立“一個核心兩條明線”,即以思維結構為認知和實踐的核心,牽引口才與寫作兩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