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人們之間的冷漠、孤獨與無助越發(fā)成為一種社會問題。如何解決這樣一種人類交往的困境,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人們該如何走出自我的牢籠,與他人交往,建立友誼,進而塑造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本書以分析阿奎那的友誼觀為基礎,以托馬斯主義的友誼理論為突破口,闡述了作者自己對于解決當代交往困境的理論洞見。阿奎那是中世紀哲學與神學的集大成者,至今仍是天主教最權威的理論家。匯通神學與哲學、神圣與自然之分是阿奎那最重大的理論創(chuàng)見,其“友誼”觀念集中體現了這點。阿奎那將中世紀神學推崇的普遍的和無條件的“愛德”,同希臘哲學以少數人為對象的世俗友誼相結合,創(chuàng)生出一種以所有人為對象的普遍的友誼理論。由此,中世紀宗教神學中最核心的德性“愛德”得以在哲學領域登堂入室,成為現代博愛觀念的思想基礎??梢哉f,阿奎那的友誼理論提供了一種合乎道德的交往范本——本書將其提煉為托馬斯主義的友誼模式。在托馬斯主義的基礎上,本書提倡“本真的交往”,它是一種以超越人的小我的情感為基礎的交往模式,通過認可、欣賞、彼此創(chuàng)造,人們走出自我、打破孤獨、擁抱他人、獲得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