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社會保護的研究視域出發(fā),用更加包容的態(tài)度探討保護社會成員的各種國家干預政策和理論思潮,梳理出“再商品化”互構論和“去商品化”權利論兩條理論線索,嘗試探討社會保護的內在邏輯和基本規(guī)律,提出市場原則與權利原則的平衡是社會保護的理論訴求和實踐要求。本書嘗試從市場原則與權利原則相互作用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社會團結經濟理論是“再商品化”互構論與“去商品化”權利論的整合,社會團結經濟以集體福祉、合作互惠、共建共享的邏輯代替生產性、市場化的邏輯,形成組織基礎和整合力量,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較為充分且均衡的保護,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將抽象的公共利益具象化為社會成員的具體利益,為解決中國社會保護體系的多重非均衡性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