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無人貽恨:校園欺凌判斷與干預

無人貽恨:校園欺凌判斷與干預

無人貽恨:校園欺凌判斷與干預

定 價:¥68.00

作 者: 黃向陽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教理坊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72017728 出版時間: 2022-1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本介紹校園兒童欺凌判斷的書。兒童心目中的欺凌頗不同于成年人,他們的欺凌判斷有年齡特點,呈現(xiàn)從行為判斷向事件判斷再向關系判斷發(fā)展的趨勢。校園欺凌多從疑似欺凌演變而來,卷入其中的學生均因欺凌判斷與其正面自我形象沖突而發(fā)生認知失調(diào)。他們協(xié)調(diào)認知的心理努力引起態(tài)度改變,在內(nèi)心相互貶低、丑化、憎恨,以致積怨成仇。傳統(tǒng)的訓誡與激進的懲戒雖然可能制止欺凌行為,平息欺凌事件,卻難以破除欺凌關系,反而往往火上澆油,加劇學生間的怨恨,進一步惡化其關系。本書站在學生關系修復、維護和發(fā)展的立場,從國內(nèi)外反欺凌實踐中識別出若干有助于化解學生積怨的方法,對其功效及原理進行理論闡釋,為妥善應對校園欺凌,抵制仇恨和對立,營造無人貽恨的學校生活展現(xiàn)了一條頗有前途的教育之道。

作者簡介

  黃向陽,教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jiaoyubu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道德與法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專家,國家統(tǒng)編教材《道德與法治》分冊主編。主要從事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育倫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生發(fā)展指導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副總主編,上??萍冀逃霭嫔缧W《品德與社會》教材分冊主編。出版《德育原理》《“學會關心”研究》《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小學課堂教學策略》《普通高中學生發(fā)展指導研究》等著作。

圖書目錄

導言 1
第一章 學童欺凌歷史縱覽 7
一、學童欺凌是一種久遠的歷史存在 11
二、傳統(tǒng)私塾和學館中的學童欺凌現(xiàn)象 16
三、近代學校中的學童欺凌現(xiàn)象 24
四、學童欺凌現(xiàn)象的古今之變 32
第二章 校園欺凌現(xiàn)狀與趨勢 37
一、校園欺凌是一種普遍的全球現(xiàn)象 42
二、校園欺凌的地域特征和國際差異 50
三、校園欺凌的全球變化趨勢 53
四、啟示及疑問 57
第三章 欺凌與疑似欺凌 61
一、從身體欺凌到關系欺凌 64
二、打架互懟與欺凌 67
三、打鬧捉弄與欺凌 69
四、報復與欺凌 70
五、傷害與欺凌 73
六、從行為判斷到生態(tài)判斷 76
七、校園欺凌的判斷標準 79
第四章 學生心目中的校園欺凌 81
一、奧維斯欺負者/受欺負者問卷 85
二、個體欺凌定義的年齡差異 87
三、史密斯卡通測試 90
四、欺凌定義的國際差異與年齡差異 93
第五章 個體欺凌判斷發(fā)展趨勢 97
一、欺凌判斷卡通測試 100
二、欺凌判斷訪談 102
三、欺凌判斷的參與式研究 112
第六章 兒童的欺凌概念 115
一、個體欺凌概念的社會建構(gòu) 118
二、聚焦行為后果的欺凌判斷 122
三、客觀因果論 124
四、報應論 129
五、權威主義 132
六、兒童欺凌概念的發(fā)展 134
第七章 少年的欺凌判斷 137
一、從正面概念到負面概念 140
二、從物質(zhì)損失到心理傷害 141
三、從客觀原因到主觀動機 143
四、以事件為單位的欺凌判斷 144
第八章 走向成熟的欺凌判斷 147
一、成年反欺凌心得 149
二、與自我感知的關聯(lián) 151
三、聚焦關系的欺凌判斷 152
四、個體發(fā)展與社會建構(gòu)的交互作用 153
第九章 從疑似欺凌到確實欺凌 157
一、傷害行為引起的認知失調(diào) 160
二、緩解認知失調(diào)的自我辯護 163
三、自我辯護中的道德推脫 165
四、道德推脫下的欺凌行為 168
五、破解惡性循環(huán)之道 172
第十章 從袖手旁觀到同伴調(diào)解 179
一、欺凌目擊者的自我認知與欺凌判斷 182
二、挺身而出與“哈桑效應” 186
三、打抱不平與“顧森西困境” 190四、袖手旁觀與“阿米爾效應”  194
五、助紂為虐與“瓦里效應” 203
六、不偏不倚的同伴調(diào)解 207
第十一章 從回避到反抗欺凌 213
一、受欺凌者的自我認知與欺凌判斷 215
二、弱者的武器及幸存之道 219
三、忽視與回避 223
四、從友好交涉到嚴正交涉 225
五、報告與求助 227
六、仇恨與報復 229
第十二章 校園欺凌干預方法 233
一、欺凌勸誡法 236
二、欺凌懲戒法 251
三、欺凌調(diào)解法 262
四、合作學習 267
五、回歸教育之道 271
第十三章 共同關切法與“皮卡斯效應” 273
一、從欺凌勸誡法到共同關切法 275
二、對欺凌過錯的建設性忽視 280
三、不責備欺凌嫌疑人的個別談話 284
四、轉(zhuǎn)化欺凌團伙的集體會談 289
五、欺凌嫌疑人與受害人的和解峰會 292
六、以善意替代惡意的“皮卡斯效應” 296
第十四章 拆拼法與“卡洛斯效應” 301
一、卡洛斯傳奇 303
二、從認知失調(diào)論到自我一致論 309
三、自我辯護與自我貶低的相互轉(zhuǎn)換 315
四、從相互怨恨到相互喜愛 319
五、人際吸引盈虧理論 322
六、化解積怨的“卡洛斯效應” 325
第十五章 不讓一個孩子生恨 329
一、欺凌>仇恨>報復 332
二、外圍干預&根源干預 336
三、零容忍VS.同情之教 339
四、校園欺凌與暴力的個案研究 342
參考文獻 34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