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詞語,因為熟視無睹,我們往往會忽略了它有趣的本義,更遑論洞察語義的演變,挖掘個中隱藏著的鮮活的異聞秘史了。借由詞語考古,我們能夠回到歷史的現(xiàn)場,在山林河海、奇人異獸,甚至家常雜物中發(fā)現(xiàn)博物之美?!?00個常用詞中的古代博物志》以常用詞為方法,從源頭抽絲剝繭,在時間的流動中捕捉萬千知識:“鹵莽”原來指鹽堿地上的荒草,“風箏”原來是傳遞消息的工具,“贗品”的“贗”竟然跟家鵝有關,“首飾”原來指男人的帽子及其飾物……原來,古人也都是科普小能手——一個個詞里仿佛包含著一段段“山海經”,一幅幅畫中更是蘊藏著“海錯圖”一般的細節(jié)。書中收錄100幅印色細膩、細節(jié)精美的古畫,猶如一場紙上展覽,畫面與文字相互見證,于細微之處遇見激蕩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