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簡介馮天瑜(1942—2023),著名歷史學家,教育bu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湖北省“荊楚社科名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曾任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史學會會長,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及武漢市地方志副總纂。1986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杰出人才獎”。長期從事思想文化史研究,著有《中華元典精神》《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文化生成史》《“封建”考論》《明清文化史散論》《張之洞評傳》等。劉玉堂,1956年生,歷史學博士,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特聘教授,中央直接掌握聯(lián)系的高層次人才,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楚國歷史文化學會會長。長期致力于楚文化、長江文明和中國文化史研究,撰寫、主編的《中華文化通志·荊楚文化志》《世紀楚學》和《長江文明之旅》分別獲得第四屆國家圖書獎、第九屆湖北省優(yōu)秀社科著作一等獎和2016年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分卷作者簡介物用卷路彩霞 朱曉艷 著路彩霞,歷史學博士,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近現(xiàn)代醫(yī)療社會史、區(qū)域文化史,出版專著《清末京津公共衛(wèi)生機制演進研究(1900—1911)》。朱曉艷,歷史學博士,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社會經濟史、社會生活史,公開發(fā)表有關古代玻璃器研究的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