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引 論 中國近代學科知識的成長:問題與視野
一 問題的辨析
二 “未完成性”:成長中的學科知識
三 中國視野:本土因素的作用
第一章 西學、東學、新學:知識傳播的路徑與變奏
一 “西學”傳播:選擇與迎合?
二 “東學”:日本因素的影響
三 “新學”:“普遍性”與“現代性”
第二章 新知與新語:各學科專門術語的譯介
一 理解新知識:催生學科術語的基本因素
二 新型政治治理方式主導的“政治話語”
三 “文明”觀念影響下的學科術語
四 回歸“知識”后的持續(xù)論辯
第三章 學科的制度化(一):以分科為基礎的分層教育的確立
一 變革科舉、推廣學校
二 “中學”“西學”紛爭下分級分科教育的推進
三 “普及”與“提高”:“國家政權建設”主導下的各級教育
第四章 學科的制度化(二):研究機構的建立和發(fā)展
一 “國家政權建設”與教育學術
二 如何使學術教育成為建國的力量
三 學科規(guī)劃之“國際化”與“本土化”
第五章 學科知識走向公眾:知識傳播的媒介
一 “有一學即有一報”
二 白話報章與知識的“演義”
三 以聲音、圖像為媒介的知識傳播
第六章 重塑過去:“學科史”的書寫
一 “他學”催生的“新史學”
二 “專史”:新的歷史書寫樣式
三 “有”還是“無”:“學科史”書寫的難局
結 語 “學歸于一”:近代中國學科知識成長的意義
一 立足于中西古今的視野
二 確立“整體性”的觀念
三 守護“歷史的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