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的是蜀漢建興十二年(234)之后的三國。從這一年開始,三國褪去了英雄的光芒,呈現(xiàn)出歷史真正的底色。魏、蜀、吳三國經歷開國一代的篳路藍縷后,開始面臨著各自的困境:立國的正統(tǒng)性、權力代際的過渡、君主與權臣的齟齬、軍事戰(zhàn)略的轉變、功勛子弟的崛起、邊境民族矛盾的激化等。將它們放在三個政權彼此之間的沖突、聯(lián)盟、制衡的復雜關系中,則又呈現(xiàn)出特別的意義。從234年至蜀漢滅亡的263年,是蜀漢整整三十年的“后諸葛亮時代”。蜀漢政權作為三國之中最弱小的國家,依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蕶嗯c相權的博弈,“新人”與“舊人”的爭衡,北伐與自保的論戰(zhàn),以及吳蜀之間微妙的聯(lián)盟關系,共同構成了觀察三國的絕佳視角。蔣琬、費祎、姜維、王平、諸葛瞻、羅憲、陳壽……乃至于后主劉禪,他們在這個時期才真正登場,蜀漢政權在跌宕起伏之中仍然不乏耐人尋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