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史詩《亞魯王》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文化部列為2009年中國文化的重大發(fā)現之一,東郎是苗族史詩《亞魯王》的唱誦者和傳承者。因《亞魯王》演唱場域神秘而小眾、禁忌而肅穆、雄厚而悲壯、完整而活態(tài),麻山苗族通過葬禮儀式上的完整唱誦追尋往生后的場景,這種對死亡后的想象成為對自我生命的終極關懷,進而形成從道德自律到行為自律的文化生命力。本書作者從2011年至今,在《亞魯王》傳承核心地域紫云縣宗地鎮(zhèn)、大營鎮(zhèn)、猴場鎮(zhèn)、四大寨鄉(xiāng)、格凸河鎮(zhèn)追蹤調查近百余名東郎,書寫了他們的口述傳承史,內容涵括東郎的家庭結構、師承譜系、人生經歷和學藝經歷,將麻山社會的發(fā)展歷程融進了東郎的生命之中,以此觀照史詩《亞魯王》的傳承歷程,揭示其傳承核心與傳承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