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游華知識人曾根據自己的中國體驗描繪出各式各樣的新“中國形象”,這些形象是在“古典中國”與“現(xiàn)實中國”的交互參照中產生的,這些自域外生成的中國觀進一步反饋至日本,并參與形塑了近代日本的中國觀。幕府末期至昭和初期,日本知識人大致形成五種中國觀類型,即“榮衰一體”、“病體待治”、“日本中心”、“文明反思”與“幽玄浪漫”的中國觀。通過對日本游華知識人中國體驗之比對與分析,指明近代日本人的對華傲慢端倪,乃源于明治以降日本知識人的游華體驗,而“雙重中國”是其中國觀的主流認知方式,主要表現(xiàn)特征就是“古今分裂”與“厚古薄今”?,F(xiàn)當代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依然存在著“雙重中國認知”的明顯傾向,體現(xiàn)了超事實褒貶下的臧否失據和敬慢混雜時的標準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