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波(1854—1891)是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早期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少年時代蘭波便開始寫詩并展現出驚人的才華,但他同時也放蕩不羈,充滿反叛精神,后來早早退出詩壇,英年早逝,成為詩壇稍縱即逝的神話。“寫蘭波的書只有唯一一本,所有內容寫出來都一個樣。”《蘭波這小子》以其獨特的方式打破了這一傳統(tǒng)。它既是斷章,僅僅截取蘭波生命中幾個不起眼的時刻;也是殘篇,以蘭波寫完《地獄一季》為全書結尾。同一個故事夾雜著兩種聲音。一個聲音講述不一樣的蘭波:受困于家庭牢籠,年少成名卻難在巴黎找到立足之地,為愛奔走卻在他鄉(xiāng)斬斷情緣,最終放棄文學遠赴非洲。另一個聲音穿引其間,是米雄自己的:他對蘭波的閱讀,對虛構的思考,對文學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