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藝術屆再次遠行:萊昂納德·科恩訪談錄

再次遠行:萊昂納德·科恩訪談錄

再次遠行:萊昂納德·科恩訪談錄

定 價:¥138.00

作 者: [美]杰夫·伯格 編,韓曉蕾 譯
出版社: 北京聯(lián)合出版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9675620 出版時間: 2024-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28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歌手、情圣、詩人、僧人……萊昂納德·科恩,這位在全球范圍內備受愛戴的創(chuàng)作歌手,這位大隱隱于市的憂郁詩人,“搖滾界拜倫”,有著如同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的人生。在《再次遠行:萊昂納德·科恩訪談錄》中,他親自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通過自1966年至2012年間的54次訪談,科恩侃侃而談自己對諸多事物的見解:音樂、文學、愛情、信仰、創(chuàng)作、靈性、政治、家庭、精神健康……最終呈現(xiàn)出一個立體而深邃的科恩。本書也是科恩對自我的一次坦誠剖析。從人生中的挫敗,到深陷抑郁癥困擾的體驗,再到失敗的情感關系、音樂生涯的起起落落,和在寺廟中的重整旗鼓,最終歸于晚年的喜悅和平靜??贫鲗@些經(jīng)歷全部毫無保留地真誠道來,讓人們看到他的敏銳才華,也讓人們感受到他在脆弱之中孕育的力量。

作者簡介

  杰夫·伯格(Jeff Burger)寫作和評論美國流行音樂已超40年,為超過75種雜志、報紙供稿。另編有作品《鮑勃·迪倫談鮑勃·迪倫》《約翰·列儂談約翰·列儂》。

圖書目錄

目錄:
代序 | 蘇珊·薇格 
序 | 杰夫·伯格 
第一部分:60 年代和 70 年代
電視訪談 | 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
 1966 年 5 月 23 日,《觀點三十分》,加拿大廣播公司 
毀滅之后,是重生 | 桑德拉·迪瓦
 1967 年 2 月 3 日,《尤比西報》(加拿大溫哥華) 
女士們先生們,有請萊昂納德·科恩 | 杰克·哈弗坎普
 1970 年末采訪,1971 年 2 月 4 日刊登于《滾石》 
萊昂納德·科恩著名的最后訪談
 (這位詩人最后的訪談,他希望如此) | 保羅·薩爾茨曼
 1972 年 6 月,《麥克林》(加拿大) 
科恩后悔了 | 阿利斯泰爾·皮里
 1973 年 3 月采訪,1973 年 3 月 10 日刊登于《新音樂快遞》(英國) 
萊昂納德·科恩 | 帕特里克·哈布倫
 1973 年夏采訪,1973 年 12 月刊登于《甲殼蟲》(加拿大) 
令人沮喪?誰?我? | 史蒂夫·特納
 1974 年 6 月 29 日,《新音樂快遞》(英國) 
采訪 | 羅賓·派克
 1974 年 9 月 15 日采訪,1974 年 10 月刊登于《之字形》(英國) 
訪談 | 霍爾迪·塞拉·依·法布拉
 1974 年 10 月 12 日至 14 日采訪,收錄于 1978 年出版的《萊昂納德·科恩》(西
班牙) 
萊昂納德·科恩:拾荒產(chǎn)業(yè)中的浪漫主義者 | 保羅·威廉斯
 1975 年 3 月,《龍蝦!》(美國) 
為粉絲和利益而煎熬:萊昂納德·科恩的回歸 | 米克·布朗
 1976 年 5 月 24 日采訪,1976 年 7 月 3 日刊登于《聲音》(英國) 
萊昂納德的近況:一次與萊昂納德的對話 | 比爾·康拉德
 1976 年秋采訪,2012 年 5 月 7 日刊登于 nodepression.com
萊昂納德與神秘的 M 先生之間鮮為人知的事件 | 布魯斯·波洛克
 1976 末采訪,1977 年 2 月刊登于《天黑之后》(美國) 
菲爾·斯佩克特與萊昂納德·科恩相遇時發(fā)生了什么? | 哈維·庫布尼克
 1978 年 1 月,《洛杉磯留聲機》(洛杉磯) 
第二部分:80 年代
電視采訪 | 帕特里克·沃森
 1980 年 2 月 1 日及 2 月 8 日采訪,《作家》,加拿大廣播公司 
與萊昂納德·科恩的一次對話 | 史蒂夫·文萊特
 1983 年 5 月采訪,1983 年 8 月刊登于《陰影》(多倫多) 
電臺采訪 | 薇琪·加貝羅
 1984 年 5 月采訪,1984 年 9 月 6 日在《多彩今夜》播出,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臺 
采訪 | 羅伯特·斯沃德
 1984 年 12 月采訪,1986 年 12 月刊登于《馬拉哈特評論》(加拿大) 
采訪 | 克里斯汀·麥肯納
 1985 年 1 月采訪,2001 年刊登于《變化之書》(美國) 
電視采訪 | 雷·馬丁
 1985 年 5 月 24 日,《雷·馬丁午間秀》,九號電視網(wǎng)(澳大利亞悉尼)
萊昂納德·科恩的音樂與思考 | 羅伯特·奧布萊恩
 1987 年 1 月采訪,1987 年 9 月刊登于《搖滾比爾》(美國) 
萊恩 | 喬恩·王爾德
 1987 年 12 月采訪,1988 年 2 月刊登于《閃電》(英國) 
采訪 | 克里斯汀·麥肯納
 1988 年 3 月采訪,1988 年 5 月 6 日刊登于《洛杉磯周刊》(洛杉磯) 
萊昂納德·科恩:厄運的饋贈 | 史蒂夫·特納
 1988 年 4 月,《Q》(英國) 
我是你的男人 | 阿爾貝托·曼薩諾
 1988 年 5 月,《繽紛搖滾》(西班牙) 
與萊昂納德共進晚餐 | 伊麗莎白·博萊曼—赫林
 1988 年 6 月 18 日采訪,1988 年 9 月刊登于《雅典人》(希臘雅典) 
電臺采訪 | 湯姆·施納貝爾
 1988 年 7 月 13 日,《包羅萬象的清晨》,KCRW-FM(加利福尼亞圣莫尼卡) 
電臺采訪 | 克里斯汀·麥肯納
 1988 年 10 月,《獻給哈利的八小時》,KCRW-FM(加利福尼亞圣莫尼卡) 
第三部分:90 年代
萊昂納德·科恩和“酷”之死 | 黛博拉·斯普拉格
 1991 年 11 月采訪,1992 年春刊登于《你的肉體》(美國) 
煙霧彌漫的生活 | 珍妮·龐特
 1992 年 1 月,《音樂快報》(北美) 
萊昂納德·科恩:走入歌之塔 | 保羅·佐羅
 1992 年 2 月采訪,1993 年 4 月刊登于《歌論》(美國) 
電視采訪 | 芭芭拉·高迪
 1992 年 11 月 19 日,安大略電視臺(加拿大安大略) 
堅忍的民謠歌手和他的孤獨 | 韋恩·羅賓斯
 1992 年 11 月 22 日,《新聞日》(紐約長島) 
在熱情中老去 | 艾倫·杰克遜
 1992 年 11 月 22 日,《觀察者報》(倫敦) 
萊昂納德·科恩:搖滾界的拜倫 | 凱倫·舒默
 1992 年 11 月 29 日,《紐約時報》(紐約) 
未來 | 阿爾貝托·曼薩諾
 1993 年 5 月采訪,刊登于《歐洲人》(西班牙)1993 年春季刊 
電臺采訪 | 文·謝爾薩
 1993 年 6 月 13 日,《白癡的快樂》,WXRK-FM (紐約) 
凝視深淵的愛之先知:和萊昂納德·科恩的一次對話 | 湯姆·尤雷克
 1993 年 8 月 18 日,《大都會時報》(底特律) 
“我是那個寫《圣經(jīng)》的小猶太人” | 亞瑟·庫日韋爾
 1993 年 11 月 23 日采訪 ,1994 年 1 月刊登于《猶太書訊》(美國) 
電臺采訪 | 克里斯·杜里達斯
 1993 年 12 月,《包羅萬象的清晨》,KCRW-FM(加利福尼亞圣莫尼卡) 
采訪 | 理查德·吉利亞特
 1993 年 12 月 12 日,《星期日泰晤士報雜志》(倫敦) 
電視采訪 | 斯蒂娜·倫德伯格·達布羅夫斯基
 1997 年 9 月,瑞典國家電視臺(斯堪的納維亞) 
電視采訪 | 瓦萊麗·普林格
 1997 年 10 月 28 日, W5,CTV 電視網(wǎng) (加拿大) 
第四部分:新千年
電視采訪 | 斯蒂娜·倫德伯格·達布羅夫斯基
 2001 年初,瑞典國家電視臺(斯堪的納維亞) 
終開笑顏:告別禪修生活,詩人攜新專輯和陽光心情回歸 | j. 珀伊特
 2001 年 11 月,《脈動!》(美國) 
流亡大街 | 布萊特·格蘭杰
 2001 年 11 月,《榆樹街》(加拿大) 
情欲與失敗之王子 | 約翰·利蘭德
 2001 年 11 月,《GQ》(美國) 
仁慈的兄弟 | 米卡爾·吉爾摩
 2001 年末采訪,2002 年 3 月刊登于《旋轉》(美國) 
電臺采訪 | 希拉·羅杰斯
 2006 年 2 月 7 日,《非常加拿大》,CBC(加拿大) 
情圣的生活 | 莎拉·漢普森
 2007 年 5 月 26 日,《環(huán)球郵報》(加拿大) 
他是你的男人 | 吉莉安·G. 加爾
 2007 年 6 月,《豎琴》(美國) 
科恩去迪倫的演唱會時戴著耳塞? | 布萊恩·D. 約翰遜
 2008 年 6 月 4 日采訪,2008 年 6 月 12 日刊登于《麥克林》(加拿大) 
 電視和電臺采訪 | 吉安·戈梅西
 2009 年 4 月 16 日,《吉安·戈梅西的 Q 系列》,QTV(魁北克),加拿大廣播公司一臺(加拿大) 
我能寫進歌里的只有我的親身經(jīng)歷 | 多里安·林斯基
 2012 年 1 月 19 日,《衛(wèi)報》 
科恩作品年表 
關于采訪者 
關于編者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