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閩南佛教古寺廟建筑藝術與景觀研究"(批準號:18BG138)的最終成果。閩南地區(qū)因獨特的自然條件、多元的地形地貌、豐富的人文資源,擁有眾多的佛教寺廟建筑,僅泉州、廈門和漳州三市就遺存有700 多座佛寺建筑。作者從中擇取138 座兼具文物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人文價值、景觀價值以及旅游價值的佛寺進行個案研究。閩南佛寺景觀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造園精髓,另一方面受到地形的影響,其寺廟選址、園林布局、植物的選用和配置手法等,充分體現(xiàn)了閩南傳統(tǒng)園林不同時期的造園藝術手法。因此,探索和研究閩南佛教古寺廟的建筑藝術與人文景觀不僅有助于保護與利用閩南風景名勝和文化古跡,還可為現(xiàn)代佛寺園林景觀的規(guī)劃設計提供重要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