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疾控中心自2018年開始通過“廣州疾控i健康”公眾號推出多篇科普文章,對食源性疾病進行干預、預警,效果明顯。本書就是相關科普文章的匯編。本書分5章。第一章“總論”介紹應對食源性疾病的一般措施,尤其按季節(jié)時令和不同災害后的情形介紹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后續(xù)四章分別按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介紹防控措施。第二章介紹如何防控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主要介紹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產氣莢膜梭菌、變形桿菌、單增李斯特菌、米酵菌酸毒素、肉毒毒素、諾如病毒、肝吸蟲、顎口線蟲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第三章介紹化學性食源性疾病的防控,主要是亞硝酸鹽和甲醇中毒的防控。第四章介紹如何預防動植物引起的食源性中毒,包括植物類的鉤吻堿、蓖麻毒素、犁頭尖植物毒素,動物類的河豚毒素、蟾蜍毒素等引起的中毒。第五章專門討論毒蘑菇中毒的防治,對各種毒蘑菇以及蘑菇毒性(神經精神毒性、腎臟毒性、肝臟毒性、腸胃毒性等等)詳細介紹,圖文并茂地為讀者普及相關知識。本書最后附有彩圖,以便讀者更好地識別相關毒蘑菇。本書大部分文章由廣東省、市、區(qū)疾控中心專業(yè)技術人員和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編寫,他們長期在食源性疾病防控、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一線工作,書稿內容科學嚴謹,數據翔實可靠。本書各篇原為公眾號文章,語言通俗、風趣,大量的插圖、照片,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和記憶,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