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擅長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及各種疑難雜癥,特別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多支病變,冠脈重度狹窄,冠脈支架術后再狹窄,冠脈搭橋術后,各種心律失常(房早、室早、房顫等),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心血管病伴心理性疾病(雙心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焦慮癥,抑郁癥,高血壓病等病癥,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并且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以益氣豁痰化瘀為基本原則治療心血管疑難病癥作用機制的研究,在此方面獲得科技獎勵多項,目前相關科研課題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細胞膜及線粒體離子通道蛋白探討安律膠囊抗心律失常的機制》及黑龍江省科研項目《益氣豁痰化瘀方對冠脈重度狹窄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及血清MMP-9、LP-A的影響》正在進行中。作者師從國醫(yī)大師張琪教授及名老中醫(yī)郭文勤教授,繼承發(fā)揚創(chuàng)新,并作為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已經形成了一套關于心血管疑難病癥較為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確定了心血管疑難病癥以益氣豁痰化瘀為主的治療手段,發(fā)現痰濁瘀血是心血管疑難病癥的主要致病因素和重要病理產物。痰稟膠著之質,瘀有堅結之性,痰濁既成,留而不去,阻滯氣機,氣之升降出入不暢則血流滯緩,留而成瘀; 瘀血亦可以導致痰濁的產生,《景岳全書·痰飲》云:“痰涎皆本氣血,若化失其正,則臟腑病,津液敗,而血氣既成痰涎”,痰濁瘀血既可相互轉化,又可相互為病,無論何者為先,終成痰瘀互結之勢,痹阻于心脈,心失所養(yǎng)故而發(fā)病,基于以上理論,作者認為應用益氣豁痰化瘀論治心血管疑難病癥是防治該病的關鍵,對改善患者病情及預后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書內容分為上篇(總論),下篇(各論)兩大部分,總論概述了中醫(yī)學對心臟疾病的認識、以及痰瘀論治心臟疾病的理論基礎和常用方藥,下篇包含冠心病多支病變、難治性心律失常、頑固性心力衰竭、雙心疾病及難治性高血壓病等五個章節(jié),闡明了上述心血管疑難病癥的中醫(yī)病名概念、源流、理論基礎、病因病機、西醫(yī)概念、治療現狀、中醫(yī)優(yōu)勢、臨證經驗(常用藥、藥對、特色用藥)及中醫(yī)病案等內容,以期對中醫(yī)藥臨床工作者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