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外科學薛己外科臨證經驗

薛己外科臨證經驗

薛己外科臨證經驗

定 價:¥68.00

作 者: 蔚曉慧 編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443052 出版時間: 2025-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薛己,明代醫(yī)學家,自幼繼承家訓,精研醫(yī)術,兼通內、外、婦、兒各科,名著一時。本書從薛己著作的實際出發(fā),內容涵蓋薛氏論治外科病癥,重視辨證求本,治病本于胃氣,補益脾腎滋化源以養(yǎng)正氣, 發(fā)揮了“化源” 之說,體現(xiàn)了治未病思想;形成了精確的辨證思路和方法,治療外科虛損病癥多求責于足三陰虛,在突出甘溫的內治基礎上,又綜合多種外治方法,大大提高了診斷準確率和治療效果。挖掘了其外科臨證診療思路、方法和用藥規(guī)律,以期對現(xiàn)代外科臨床診治有所裨益。本書適合中醫(yī)師閱讀,也可作為中醫(yī)藥專業(yè)師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蔚曉慧,女,1978年出生,山東省東平縣人,醫(yī)學博士,畢業(yè)于山東中醫(yī)藥大學?,F(xiàn)工作于吉林醫(yī)藥學院圖書館,任信息咨詢部、文獻檢索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文獻檢索課程教學、中醫(yī)文獻的研究工作,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3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篇,參編教材1部,主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4項,市廳級科研項目5項,參與科技部科研項目1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6項。

圖書目錄

引言  1
1 生平及著作  3
1.1 生平  3
1.2 著作  4
1.2.1 本人著作  4
1.2.2 校注增補及校刊著作  4
1.2.3 研究范圍界定  5
1.2.4 著作介紹  6
2 外科學術思想  12
2.1 治病求本 13
2.1.1 辨證求本 14
2.1.2 治病本于胃氣 15
2.1.2.1 人以胃氣為本 16
2.1.2.2 瘡瘍的發(fā)生、潰、斂,皆取決于胃氣 17
2.1.2.3 瘡瘍的善惡與胃氣密切相關 18
2.1.2.4 治療瘡瘍當先助胃壯氣以固根本 20
2.2 補脾腎滋化源 22
2.2.1 發(fā)揮 “化源”之說 22
2.2.1.1 補脾土滋化源 22
2.2.1.2 補腎命滋化源 24
2.2.2 重視脾腎互濟 26
2.3 精確辨證的思路與方法 29
2.3.1 將辨證論治應用于外科臨床 31
2.3.1.1 外科疾病辨證論治 31
2.3.1.2 疾病的癥狀辨證 32
2.3.2 外科疾病辨證思路 35
2.3.2.1 重視經絡辨證 35
2.3.2.2 臟腑辨證結合經絡辨證 35
2.3.2.3 臟腑辨證結合氣血辨證 36
2.3.2.4 八綱辨證結合其他辨證 38
2.4 重視溫補的思想 39
2.4.1 溫補思想來源 39
2.4.2 溫補特色 40
2.4.2.1 朝夕分補 40
2.4.2.2 急癥驟補 42
2.4.2.3 偏虛純補 44
2.4.3 慎于寒涼而不廢 45
2.5 外科虛損病癥多責于足三陰 46
2.5.1 足三陰虛之病因 46
2.5.2 足三陰虛之病癥 47
2.5.3 調補足三陰虛脾為關鍵 47
3 外科臨證經驗與特色  49
3.1 診斷經驗與特色 49
3.1.1 四診合參,尤重脈診 49
3.1.1.1 瘡瘍診斷重視脈診 49
3.1.1.2 應用脈診經驗 50
3.1.2 外科疾病望診經驗 54
3.1.3 注重鑒別診斷 55
3.1.4 把握疾病預后 56
3.2 治療經驗與特色 57
3.2.1 重視內治 57
3.2.2 善用托法 59
3.2.2.1 托法有托散、托膿、祛腐、斂瘡之用 60
3.2.2.2 自創(chuàng)托里方劑 61
3.2.3 應用灸法特色 62
3.2.3.1 灸法治療瘡瘍的依據(jù) 63
3.2.3.2 灸療瘡瘍的經驗 64
3.2.4 運用針砭法 73
3.2.4.1 瘡瘍膿成,應及時針刺排膿 73
3.2.4.2 瘡瘍膿成,當辨其生熟淺深而針之 75
3.2.5 用藥經驗與特色 78
3.2.5.1 隨證用藥,臨機應變 78
3.2.5.2 滋化源的用藥經驗 79
3.2.6 足三陰虛之辨治特色 82
3.2.6.1 氣虛之治 82
3.2.6.2 血虛之治 83
3.2.6.3 氣血俱虛之治 84
3.2.6.4 陰精虛之治 84
3.2.6.5 陽氣虛之治 85
3.2.6.6 氣陰兩虛之治 85
3.2.6.7 兼夾證之治 86
3.2.6.8 分時段服藥經驗 86
3.2.7 內外兼治,以收全功 87
3.3 證治舉例 88
3.3.1 腦疽論治經驗 88
3.3.2 發(fā)背論治經驗 94
3.3.3 瘰疬論治經驗  100
3.3.4 痔瘡論治經驗  106
4 后世影響  112
4.1 溫補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112
4.2 對后世外科學的影響  115
結語  121
參考文獻  12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