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肝臟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隨著肝臟疾病的病程進展和肝功能損害程度的加重,肝臟的硬度會逐漸增加,例如肝纖維化和肝硬化。肝臟彈性成像是用于評估肝臟組織硬度的無創(chuàng)影像技術。該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最初使用超聲波(超聲彈性成像)或磁共振(磁共振彈性成像)來測量肝臟的彈性。隨著科技的進步,該技術還發(fā)展出了基于光學原理的光彈性成像和基于推力刺激原理的推力彈性成像。這些彈性成像技術能夠定量評估肝臟纖維化程度,并對肝硬化、肝纖維化等疾病的診斷和病程進展監(jiān)測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但是,肝臟彈性成像技術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不同彈性成像技術之間的結果不一致,缺乏統一的標準;其次,肝臟彈性成像在肥胖、合并胸腔積液等情況下的可靠性受到明顯限制;最后,應用彈性成像對肝炎、肝癌等病變的早期診斷仍然有待進一步探索。該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了肝臟彈性成像領域的主要進展,不僅總結了目前的理論知識,還著眼于未解決的問題,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了方向。該書包含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種肝臟疾病,從病理生理基礎出發(fā),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不同疾病階段的肝臟硬度變化,并說明了如何在臨床實踐中應用彈性成像技術評估肝臟硬度。希望本書能將該領域的知識和最新進展傳遞給更廣大的讀者群體,讓讀者能夠深入了解肝臟彈性成像的原理、技術和臨床應用。同時,也希望通過本書促進跨國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使肝臟彈性成像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另外,我們也期待本書能夠成為臨床醫(yī)師、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重要參考文獻,為他們在肝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決策制定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