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我國1991年對15歲以上94萬人群抽樣普查,高血壓標化患病率為11.26%,與1979-1980年相比,10年間患病率增加25%。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我國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20世紀80年代與90年代初,我國對南北不同地區(qū)的10余個人群進行心血管病發(fā)病、死亡和危險因素監(jiān)測,也證明血壓升高是我國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病因復雜,發(fā)展過程長,發(fā)病機制涉及體內多個系統。近30年高血壓的臨床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許多隨機臨床試驗已證明降壓治療可減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終末期腎衰竭,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血壓控制得越嚴格效果越好?;A研究也已達到分子和基因水平,這大大促進了抗高血壓藥物的研制和臨床應用。目前比較幾種降壓藥物,探索是否尚有獨立于降壓之外作用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之中。高血壓常與脂質代謝異常,胰島素抗性等并存。左室肥厚、動脈硬化、腎超濾等也可見于高血壓病人的正常血壓子女,早期識別這些高危人群也是很重要的。劉力生教授帶領中國高血壓聯盟做了很長時間、大量艱苦的工作。2005年,在中國幾代高血壓研究者的努力下,我國自己的高血壓指南得以陸續(xù)出臺。2018年8月,最新的2018版高血壓指南已出版。這部書稿是劉力生教授的團隊繼2001年之后對中國高血壓基礎研究與臨床防治的又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