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未來食品的新質生產者:極端微生物與極端酶

未來食品的新質生產者:極端微生物與極端酶

未來食品的新質生產者:極端微生物與極端酶

定 價:¥138.00

作 者: 江凌,張志東,朱政明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794772 出版時間: 2025-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未來食品的新質生產者:極端微生物與極端酶》以“大食物觀”為指導方針,聚焦未來食品的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內容主要涵蓋極端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yǎng)、極端微生物資源庫構建,還介紹了極端微生物來源的極端酶的挖掘與改造及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此外,闡述了食品微生物細胞工廠的開發(fā)及食品活性因子的生物制造。*后對極端微生物在未來太空食品中的應用進行了展望?!段磥硎称返男沦|生產者:極端微生物與極端酶》不僅為我國未來食品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更將助力全球食品領域的創(chuàng)新探索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簡介

暫缺《未來食品的新質生產者:極端微生物與極端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極端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yǎng) 1
引言 1
1.1 傳統(tǒng)的分離培養(yǎng)策略 2
1.1.1 極端微生物不可培養(yǎng)的原因 2
1.1.2 營養(yǎng)基質濃度與成分優(yōu)化 5
1.1.3 壓力、溫度等極端條件的模擬 9
1.2 提高微生物可培養(yǎng)性的策略 10
1.2.1 膜擴散培養(yǎng)法 15
1.2.2 稀釋培養(yǎng)法 21
1.2.3 序列引導分離技術 23
1.2.4 用于培養(yǎng)的微流控系統(tǒng) 24
1.2.5 二維細胞分離培養(yǎng) 27
1.3 極端微生物的篩選方法 29
1.3.1 直接可視化法 30
1.3.2 生長的光學檢測 31
1.3.3 基于PCR與測序的篩選 37
1.3.4 質譜篩選法 42
1.4 培養(yǎng)組學應用于極端微生物的分離培養(yǎng) 46
1.4.1 難培養(yǎng)微生物的培養(yǎng)方法 46
1.4.2 培養(yǎng)組學概述 51
1.4.3 培養(yǎng)組學的發(fā)展 52
參考文獻 53
第2章 極端微生物資源庫構建 61
引言 61
2.1 高通量測序技術 61
2.1.1 DNA測序技術 61
2.1.2 極端微生物高通量測序數(shù)據(jù)研究方法 69
2.2 極端微生物資源庫 74
2.2.1 極端微生物菌種庫 74
2.2.2 極端微生物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 79
2.3 極端微生物中生物元件的高通量挖掘 85
2.3.1 酶蛋白元件規(guī)模化挖掘 85
2.3.2 次級代謝產物相關元件的挖掘 96
2.3.3 多肽類功能分子的挖掘 106
2.3.4 基因調控元件的挖掘 115
2.3.5 機器學習在生物元件挖掘中的應用 129
參考文獻 134
第3章 極端微生物:極端酶的創(chuàng)新源泉 143
引言 143
3.1 極端酶的分類與特性 143
3.1.1 極端酶概述 143
3.1.2 嗜熱酶的特性及應用 145
3.1.3 嗜冷酶的特性及應用 146
3.1.4 嗜鹽酶的特性及應用 148
3.1.5 嗜酸酶的特性及應用 149
3.1.6 嗜堿酶的特性及應用 149
3.1.7 耐有機溶劑酶的特性及應用 150
3.2 極端酶的來源 151
3.2.1 極端微生物種質資源 151
3.2.2 極端微生物成為極端酶的創(chuàng)新源泉 154
3.3 極端酶:未來食品應用新酶源 155
3.3.1 未來食品工業(yè)用酶概述 155
3.3.2 極端酶成為食品工業(yè)的“綠色芯片” 156
參考文獻 157
第4章 極端酶的挖掘與改造 161
引言 161
4.1 極端酶的高通量篩選 161
4.1.1 不同通量的篩選平臺 161
4.1.2 高通量篩選平臺的信號檢測 163
4.2 分子改造技術 166
4.2.1 非理性設計 167
4.2.2 半理性設計 168
4.2.3 理性設計 169
4.3 定向進化新技術 169
4.3.1 連續(xù)進化 169
4.3.2 CRISPR技術在定向進化中的應用 177
4.3.3 基于祖先序列的定向進化技術 177
4.4 多酶級聯(lián)催化技術 183
4.4.1 多酶級聯(lián)反應的定義 183
4.4.2 構建多酶復合體的新技術 184
4.4.3 提升級聯(lián)系統(tǒng)催化效率的策略 188
4.4.4 優(yōu)點與挑戰(zhàn) 190
參考文獻 191
第5章 極端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 197
引言 197
5.1 極端酶的高效表達系統(tǒng) 198
5.1.1 大腸桿菌 198
5.1.2 枯草芽孢桿菌 210
5.1.3 酵母 214
5.1.4 *霉 216
5.1.5 無細胞蛋白質表達系統(tǒng) 219
5.2 高版本表達系統(tǒng)創(chuàng)制的新技術 223
5.2.1 表達元件的挖掘與改造 224
5.2.2 表達元件的適配性研究 238
5.3 極端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 245
5.3.1 淀粉行業(yè) 245
5.3.2 烘焙行業(yè) 248
5.3.3 果汁行業(yè) 251
5.3.4 乳制品行業(yè) 253
5.3.5 代糖行業(yè) 256
5.3.6 食品廢棄物處理領域 259
5.3.7 動物飼料領域 261
參考文獻 264
第6章 基于極端微生物的食品活性因子生物制造 268
6.1 食品微生物細胞工廠的創(chuàng)制 268
6.1.1 生物元件及模塊優(yōu)化 268
6.1.2 產物合成的動態(tài)調控 272
6.1.3 食品組分發(fā)酵過程控制與優(yōu)化 273
6.2 食品微生物的底物利用 279
6.2.1 以油料、淀粉和糖料作物為原料 279
6.2.2 以食品廢棄物為原料 280
6.2.3 一碳原料 282
6.3 食品工業(yè)中應用的活性因子 283
6.3.1 有機酸 283
6.3.2 類胡蘿卜素類食用色素 283
6.3.3 抗菌物質 284
6.3.4 甜味劑 285
6.4 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 287
6.4.1 存在的主要問題 287
6.4.2 極端微生物作為下一代食品微生物細胞工廠 288
參考文獻 290
第7章 極端微生物—太空食品的新質生產者 295
7.1 微生物太空育種 295
7.1.1 微生物太空育種起源 296
7.1.2 現(xiàn)代微生物太空育種 297
7.1.3 未來前景與趨勢 299
7.2 極端微生物用于在軌餐飲垃圾的處理 300
7.3 以極端微生物為細胞工廠合成功能性太空食品組分 304
7.3.1 以極端微生物為細胞工廠的技術進展 305
7.3.2 極端微生物細胞工廠在功能性太空食品組分生產中的應用 308
7.3.3 未來發(fā)展和結論 308
7.4 極端微生物在食材在軌種植中的應用 309
參考文獻 31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