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大氣波動與背景流相互作用

大氣波動與背景流相互作用

大氣波動與背景流相互作用

定 價:¥130.00

作 者: 朱小謙等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798688 出版時間: 202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低層大氣中包含重力波、行星波在內(nèi)的各種尺度的波動,受對流層波源激發(fā)后可向上傳播到平流層及以上大氣。各種尺度的波動通過沉積動量和能量的方式改變背景風場,波破碎產(chǎn)生的湍流也會帶來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诖?,厘清大氣波動影響環(huán)流結構的物理過程和作用機制,是有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之一?!洞髿獠▌优c背景流相互作用》*先介紹了大氣科學領域中與波動相關的基礎知識,然后基于觀測資料、模式結果和再分析數(shù)據(jù),分別重點討論了湍流、小尺度重力波、慣性重力波、天氣尺度行星波以及準靜止行星波與背景大氣的相互作用過程?!洞髿獠▌优c背景流相互作用》旨在提升對熱點區(qū)域大氣環(huán)流及物質能量交換規(guī)律的認知水平,深化對大氣波動現(xiàn)象的認識,分析評估對流層和平流層中的關鍵物理過程,進而有效提升大氣環(huán)流模式精度,為保障航空航天活動提供大氣環(huán)境的理論和結果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大氣波動與背景流相互作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章 緒論 1
1.1 引言 1
1.2 大氣湍流 3
1.2.1 大氣湍流簡介 3
1.2.2 大氣湍流時空分布以及相關因子 4
1.3 大氣重力波 5
1.3.1 大氣重力波簡介 5
1.3.2 重力波線性理論 7
1.4 大氣行星波 11
1.4.1 大氣行星波簡介 11
1.4.2 行星波傳播機制 12
1.5 波流相互作用 14
1.5.1 臨界層濾波 15
1.5.2 平流層爆發(fā)性增溫 17
1.5.3 平流層準兩年振蕩 17
1.5.4 大氣阻塞 19
1.5.5 波導遙相關 20
1.6 本書內(nèi)容結構 21
1.6.1 本書內(nèi)容 21
1.6.2 章節(jié)結構 22
第二章 資料和方法介紹 24
2.1 數(shù)據(jù)資料 24
2.1.1 往返式平飄探空數(shù)據(jù) 24
2.1.2 無線電探空數(shù)據(jù) 26
2.1.3 再分析數(shù)據(jù) 28
2.1.4 Aura/Mls衛(wèi)星數(shù)據(jù) 30
2.1.5 CMIP6模式數(shù)據(jù) 32
2.2 理論與方法 34
2.2.1 湍流的識別與計算 34
2.2.2 小尺度重力波的識別與量化 36
2.2.3 慣性重力波參數(shù)的提取 38
2.2.4 準共振放大理論及計算 43
2.2.5 行星波參數(shù)計算 45
第三章 湍流活動特征及其與降水的關系 48
3.1 引言 48
3.2 探測數(shù)據(jù)介紹 49
3.3 西北地區(qū)湍流參數(shù)結果 50
3.3.1 背景場分布特征 50
3.3.2 湍流參數(shù)的計算和分析 52
3.4 平流層異常湍流分析 56
3.4.1 背景大氣穩(wěn)定性分析 56
3.4.2 湍流影響要素分析 58
3.5 湍流統(tǒng)計特征分析 61
3.5.1 背景場分布特征 61
3.5.2 湍流參數(shù)的計算和分析 64
3.6 湍流與降水的關系 65
3.6.1 湍流與降水的分布趨勢分析 65
3.6.2 對流層中上層湍流與降水的相關系數(shù)分析 69
3.7 本章小結 75
第四章 平流層小尺度重力波的識別與診斷分析 77
4.1 引言 77
4.2 探測試驗介紹 78
4.3 小尺度重力波的波數(shù)譜分析 81
4.3.1 譜分析方法 81
4.3.2 譜分析結果 83
4.4 小尺度重力波的擾動特征分析 88
4.4.1 三階結構函數(shù)分析 88
4.4.2 多階結構函數(shù)分析和Hust指數(shù) 90
4.4.3 重力波的演化特征及奇異測度 93
4.4.4 小尺度重力波的識別 96
4.4.5 相關數(shù)據(jù)處理的補充說明 98
4.5 統(tǒng)計結果及其在物質交換和能量傳輸中的響應 98
4.5.1 擾動參數(shù)的統(tǒng)計結果 98
4.5.2 多尺度波動之間的潛在聯(lián)系 109
4.5.3 參數(shù)空間和臭氧傳輸?shù)年P系 110
4.5.4 單物理流區(qū)結果的計算 113
4.6 擾動參數(shù)的準拉格朗日測量 116
4.6.1 測量方法改進 116
4.6.2 測量結果分析 119
4.7 本章小結 122
第五章 慣性重力波活動分析及其在QBO中斷中的特征 125
5.1 引言 125
5.2 測站介紹和背景場介紹 126
5.2.1 探空站點簡介 126
5.2.2 背景場分析 127
5.3 速度圖分析 129
5.3.1 準單色慣性重力波特征 129
5.3.2 垂直波數(shù)譜分析 133
5.4 斯托克斯參數(shù)法 135
5.4.1 速度圖分析和斯托克斯參數(shù)法計算結果的對比 135
5.4.2 IGW參數(shù)的箱線圖分析 136
5.4.3 IGW溫度擾動的譜分析 138
5.4.4 IGW的能量和動量通量分析 139
5.4.5 IGW的頻率、波長和傳播特性分析 143
5.5 慣性重力波對背景風場的強迫 147
5.5.1 動量通量的水平相速度譜 147
5.5.2 15/16D期間的背景場特征 149
5.5.3 15/16D期間的IGP活動特征 151
5.6 本章小結 154
第六章 天氣尺度行星波的準共振放大與極端高溫 157
6.1 引言 157
6.2 近年來準共振放大事件與極端高溫的關系 158
6.2.1 2022 年夏季的準共振放大事件 158
6.2.2 重疊波導 159
6.2.3 近幾年的共振波事件及其背景流的配置 161
6.3 共振波在極端高溫中的作用 164
6.3.1 對不同類型高振幅波的地表溫度響應 164
6.3.2 中緯度極端天氣指數(shù) 167
6.3.3 波流相互作用的機理分析 171
6.4 共振波的趨勢分析 173
6.4.1 再分析資料中共振波的趨勢分析 173
6.4.2 CMIP6 模式中共振波的趨勢分析 175
6.5 本章小結 180
第七章 準靜止行星波的赤道向傳播與QPO中斷 181
7.1 引言 181
7.2 兩次QPO中斷期間的異常行星波活動 182
7.2.1 行星波的氣候態(tài)特征 182
7.2.2 異常的波活動特征 184
7.3 異常行星波的傳播和耗散 188
7.3.1 不同時段的波強迫和傳播 188
7.3.2 東移行星波的破碎 190
7.4 波動力配置與平流層爆發(fā)性增溫 195
7.5 再分析資料的驗證 200
7.6 本章小結 209
第八章 后記 211
8.1 主要工作和結論 211
8.2 主要創(chuàng)新點 213
8.3 未來工作展望 214
參考文獻 21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