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天文年歷的主要內容包括太陽表、月亮表、大行星表、天象及日月食等,可供一般天文和測量人員使用,大地測量、航海、航空等工作部門用的歷書可以采用基本數據編算。天文年歷從1969年開始,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歷算研究室編算,經歷了兩次大的改動,第一次是1984年,第二次是2005年。自2009年起,歲差模型采用IAU2006年第26屆大會決議推薦的P03模型;自 2010年起,天文年歷增加了大行星的主要天然衛(wèi)星歷表;自 2012年起,太陽球面位置依據IAU工作WGCCRE2006年工作報告推薦的模型計算;自 2013 年起,天文年歷刊登的天文常數取白 IAU 2009 天文常數系統;自 2014年起,太陽系大天體歷表根據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的 DE421/LE421教值歷表計算。天文單位采用1AU2012決議推薦的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