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丹尼斯·哈加蒂(Dennis Hagarty)信息技術和電信領域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他曾在澳大利亞和歐洲為大量企業(yè)和服務提供商提供售前咨詢并從事工程管理工作。之后,丹尼斯專注于移動通信領域近30年,并在過去12年專注于定時和同步領域。目前,丹尼斯在思科公司負責工程、現場銷售團隊和全球思科客戶社區(qū)之間與5G定時和同步相關的所有事務,主管與許多大型服務提供商的交流,包括世界上大多數一線移動運營商。沙希德·阿杰梅里(Shahid Ajmeri)思科高級產品經理,負責5G傳輸和移動邊緣架構戰(zhàn)略。他在服務提供商行業(yè)擁有20多年的經驗,專注于3G/4G/5G移動網絡、移動邊緣計算、電信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安全、時間同步和端到端網絡設計等各種技術。沙希德在推動網絡轉型項目和為全球客戶設計下一代網絡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目前負責工程整合、標準制定和客戶組織。安舒爾·坦瓦爾(Anshul Tanwar)思科首席工程師,因將研發(fā)專業(yè)知識與商業(yè)敏感性相結合而聞名。他在思科任職超過20年,設計了許多被全球大型一線移動和城域以太網服務提供商使用的路由和交換產品。他領導了思科多個接入和預聚合路由器的同步以及PTP架構的定義和實施。在近期工作中,安舒爾負責定義世界上最大的服務提供商LTE/LTE-A網絡的相位定時同步的架構部署。他還是三項專利的共同發(fā)明人,其中包括一項涵蓋同步技術的專利。譯者簡介郭宇春博士,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網絡科學、信息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專著、譯著多部,發(fā)明專利授權十余項。承擔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多項。趙永祥博士,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信網理論、計算機網絡、機器學習、大數據等,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發(fā)表專業(yè)論文30余篇。承擔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等多項。李純喜博士,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信網理論、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發(fā)明專利多項。承擔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多項。張立軍博士,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論、無線寬帶通信、通信理論等,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發(fā)表專業(yè)論文60余篇,譯著1部,專著3部,獲4項發(fā)明專利授權。鄭宏云博士,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信網理論、計算機網絡、網絡大數據處理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發(fā)明專利多項。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部級和市級項目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