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工業(yè)技術(shù)金屬學、金屬工藝金相檢驗技術(shù)與應用

金相檢驗技術(shù)與應用

金相檢驗技術(shù)與應用

定 價:¥86.00

作 者: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計量理化技術(shù)委員會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754053 出版時間: 2024-05-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金屬材料的金相檢驗內(nèi)容、方法和要求等,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金屬學及熱處理基礎、金相檢驗基礎、鋼的宏觀檢驗技術(shù)、鋼的顯微組織評定、鑄鋼的金相檢驗、鑄鐵的金相檢驗、零件表面處理后的金相檢驗、焊接件的金相檢驗、工模具鋼及特種鋼的金相檢驗、非鐵金屬和粉末冶金材料的金相檢驗、金相檢驗常見問題。本書提供了豐富的金相圖片和相關失效案例,實用性和針對性強。本書采用現(xiàn)行的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內(nèi)容由淺入深,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價值。

作者簡介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計量理化技術(shù)委員會是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計量、理化人員技術(shù)考核和資格鑒定工作的組織實施機構(gòu)。其主要職責是:制定計量、理化人員技術(shù)考核和資格鑒定制度,組織培訓教材編寫和課程開發(fā),負責建立培訓師資庫,組織開展相關人員培訓、考核、鑒定等工作。于躍斌,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科技質(zhì)量與信息化部部長,正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鐵路移動裝備技術(shù)創(chuàng)新和科技管理工作,搭建了我國鐵路貨車研發(fā)、試驗仿真、制造和產(chǎn)業(yè)化平臺與標準體系,組織構(gòu)建了中車“開放、協(xié)同、一體化、全球布局、自主可控”的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創(chuàng)造性提出并建設“兩縱兩橫一貫通”的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詹天佑成就獎、中央企業(yè)勞動模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2項、發(fā)明專利34項,發(fā)表論文26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金屬學及熱處理基礎1
1 .1純金屬與合金的晶體結(jié)構(gòu)1
1 .1 .1原子結(jié)構(gòu)與鍵合1
1 .1 .2晶體學基礎4
1 .1 .3純金屬的晶體結(jié)構(gòu)6
1 .1 .4合金相的晶體結(jié)構(gòu)7
1 .2純晶體的凝固和晶體缺陷10
1 .2 .1純晶體的凝固10
1 .2 .2晶體缺陷10
1 .3合金相圖13
1 .3 .1二元相圖13
1 .3 .2鐵碳合金相圖16
1 .4鋼中的基本組織17
1 .4 .1鐵素體17
1 .4 .2奧氏體17
1 .4 .3滲碳體18
1 .4 .4珠光體21
1 .4 .5魏氏組織22
1 .4 .6貝氏體23
1 .4 .7馬氏體24
1 .4 .8回火組織26
1 .5鋼的熱處理基礎27
1 .5 .1鋼在加熱時的轉(zhuǎn)變27
1 .5 .2鋼在冷卻時的轉(zhuǎn)變29
1 .5 .3鋼的整體熱處理33
第2章金相檢驗基礎50
2 .1金相試樣的制備50
2 .1 .1金相試樣的選取及截取50
2 .1 .2金相試樣的夾持及鑲嵌51
2 .1 .3金相試樣的磨制及拋光51
2 .1 .4金相試樣的浸蝕53
2 .1 .5現(xiàn)場金相檢驗技術(shù)55
2 .2金相顯微鏡55
2 .2 .1金相顯微鏡概述55
2 .2 .2金相顯微鏡在金相檢驗中的應用58
2 .2 .3金相顯微鏡的操作與維護61
2 .3金屬材料常見分析測試技術(shù)62
2 .3 .1掃描電子顯微鏡及其應用62
2 .3 .2透射電子顯微鏡及其應用64
2 .3 .3X射線衍射技術(shù)及其應用65
2 .3 .4電子背散射衍射技術(shù)及其應用67
2 .3 .5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及其應用68
2 .4定量金相69
2 .4 .1試樣的選取和制備69
2 .4 .2自動圖像分析儀的應用70
2 .5顯微硬度71
2 .5 .1顯微硬度測試原理71
2 .5 .2影響顯微硬度值的因素72
2 .5 .3顯微硬度試驗73
第3章鋼的宏觀檢驗技術(shù)76
3 .1鋼錠的結(jié)晶過程及鋼坯的形成方式76
3 .1 .1鋼錠的結(jié)晶過程76
3 .1 .2鋼坯的形成方式77
3 .2鋼的低倍酸蝕試驗及缺陷評定80
3 .2 .1低倍酸蝕試驗81
3 .2 .2低倍組織缺陷評定標準概述84
3 .2 .3鋼的低倍組織缺陷評級及評定原則85
3 .2 .4鋼的低倍檢驗常見問題90
3 .3鋼材塔形發(fā)紋檢驗91
3 .3 .1發(fā)紋的成因及特征91
3 .3 .2試樣的選取和制備91
3 .3 .3檢驗方法92
3 .3 .4評定及結(jié)果表示92
3 .4鋼材硫印、磷印檢查93
3 .5鋼材宏觀斷口檢驗94
3 .5 .1縱向斷口制備方法94
3 .5 .2橫向斷口制備方法94
3 .5 .3鋼材斷口形貌及各種缺陷識別95
3 .6案例分析99
3 .6 .1針(氣)孔99
3 .6 .2白點99
3 .6 .3過燒100
3 .6 .4發(fā)紋100
第4章鋼的顯微組織評定102
4 .1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含量測定方法102
4 .1 .1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102
4 .1 .2術(shù)語和定義102
4 .1 .3試樣的選取與制備103
4 .1 .4夾雜物含量的測定104
4 .1 .5國內(nèi)外標準對比107
4 .1 .6非金屬夾雜物圖譜107
4 .2金屬平均晶粒度測定方法109
4 .2 .1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109
4 .2 .2術(shù)語和定義109
4 .2 .3試樣制備及晶粒度的顯示方法110
4 .2 .4晶粒度的測定111
4 .2 .5晶粒圖譜119
4 .3鋼的脫碳層深度測定方法119
4 .3 .1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119
4 .3 .2術(shù)語120
4 .3 .3取樣120
4 .3 .4脫碳層的測定120
4 .3 .5脫碳圖譜125
4 .4鋼的顯微組織評定方法126
4 .4 .1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126
4 .4 .2術(shù)語和定義126
4 .4 .3取樣126
4 .4 .4試樣的制備127
4 .4 .5評定方法127
4 .4 .6帶狀組織圖譜128
4 .5鋼質(zhì)模鍛件金相組織檢驗130
4 .5 .1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130
4 .5 .2術(shù)語130
4 .5 .3試樣的選取和制備130
4 .5 .4金相組織評定130
第5章鑄鋼的金相檢驗133
5 .1鑄鋼的分類及常用牌號133
5 .1 .1鑄造碳素鋼的牌號和化學成分133
5 .1 .2鑄造低合金鋼的牌號和化學成分134
5 .1 .3鑄造不銹鋼的牌號和化學成分135
5 .1 .4鑄造高錳鋼的牌號和化學成分135
5 .1 .5鐵道機車車輛鑄鋼材料136
5 .2鑄鋼件的生產(chǎn)工藝及質(zhì)量檢驗136
5 .2 .1鑄鋼件的生產(chǎn)工藝136
5 .2 .2鑄鋼件的質(zhì)量檢驗137
5 .3鑄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檢驗139
5 .3 .1鑄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種類、成因及特點139
5 .3 .2非金屬夾雜物對鑄鋼件質(zhì)量的影響139
5 .3 .3鑄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檢驗方法139
5 .4鑄鋼件的金相檢驗141
5 .4 .1鑄造碳素鋼和低合金鋼的金相檢驗141
5 .4 .2鑄造不銹鋼的金相檢驗146
5 .4 .3鑄造高錳鋼的金相檢驗147
5 .5案例分析148
5 .5 .1鑄造熱裂紋148
5 .5 .2鑄造冷裂紋149
5 .5 .3縮孔與縮松149
5 .5 .4氣孔150
5 .5 .5夾渣和夾砂150
5 .5 .6補焊150
5 .5 .7冷隔151
第6章鑄鐵的金相檢驗152
6 .1鑄鐵的分類及常用牌號152
6 .1 .1白口鑄鐵152
6 .1 .2灰鑄鐵153
6 .1 .3球墨鑄鐵153
6 .1 .4蠕墨鑄鐵154
6 .1 .5可鍛鑄鐵155
6 .2灰鑄鐵的金相檢驗156
6 .2 .1灰鑄鐵石墨的檢驗157
6 .2 .2灰鑄鐵基體組織的檢驗158
6 .3球墨鑄鐵的金相檢驗167
6 .3 .1球墨鑄鐵石墨的檢驗168
6 .3 .2球墨鑄鐵基體組織的檢驗171
6 .3 .3球墨鑄鐵等溫淬火組織的檢驗174
6 .3 .4球墨鑄鐵的幾種常見鑄造缺陷174
6 .4蠕墨鑄鐵的金相檢驗176
6 .4 .1蠕墨鑄鐵石墨的檢驗176
6 .4 .2蠕墨鑄鐵基體組織的檢驗178
6 .5案例分析181
6 .5 .1橫臂裂紋分析181
6 .5 .2機車氣缸套斷裂分析182
6 .5 .3鐵裙開裂原因分析183
6 .5 .4銷座開裂原因分析184
第7章零件表面處理后的金相檢驗185
7 .1表面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