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可靠性概念及可靠性數學(1)
1.1設備可靠性的基本概念(1)
1.2設備可靠性的度量(2)
1.2.1可靠度及可靠度函數(2)
1.2.2設備的不可靠度及不可靠度函數(3)
1.2.3設備失效概率密度函數f(t)(4)
1.2.4失效率及失效率函數(5)
1.2.5可靠度、不可靠度、故障(失效)概率密度與失效率之間的函數關系(5)
1.2.6平均壽命θ(6)
1.2.7壽命方差和壽命均方差(標準差)(7)
1.2.8可靠性函數其他壽命(8)
1.3與維修性有關統(tǒng)計尺度簡介(9)
1.3.1設備的維修度(9)
1.3.2設備的有效度(10)
1.4失效率的類型與可靠性(12)
1.5可靠性實驗統(tǒng)計與推斷(15)
1.5.1可靠性函數分布研究的意義(15)
1.5.2設備的可靠性實驗(16)
1.5.3可靠性實驗壽命的概率分布(17)
1.5.4可靠性實驗壽命統(tǒng)計推斷(35)
1.6設備系統(tǒng)的可靠性分析(46)
1.6.1系統(tǒng)的組成與類型(46)
1.6.2可靠性獨立系統(tǒng)(46)
1.6.3系統(tǒng)可靠性功能邏輯框圖模型方法(47)
1.6.4故障樹分析方法(53)
1.6.5系統(tǒng)故障分析的Petri網模型介紹(60)
1.6.6馬爾可夫分析(61)
1.7可靠性數據收集整理(73)
參考文獻(74)
第2章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理論及實施(76)
2.1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概述(76)
2.2功能(77)
2.2.1主要功能(77)
2.2.2次要功能(77)
2.2.3保護功能(78)
2.2.4冗余功能(79)
2.2.5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80)
2.2.6功能與性能標準(80)
2.2.7性能標準與使用范圍(81)
2.2.8性能標準與失效后果(81)
2.2.9功能的規(guī)范文件(82)
2.3功能失效(82)
2.3.1功能與功能失效(82)
2.3.2功能失效定義(82)
2.3.3不同的功能失效(83)
2.4失效模式(84)
2.4.1失效模式定義(85)
2.4.2失效模式的層次(86)
2.4.3失效模式的根原因分析(88)
2.4.4失效模式的要素(93)
2.4.5失效模式的標準化(94)
2.4.6失效模式標準化數據的積累(99)
2.5失效影響(107)
2.5.1失效發(fā)生的現(xiàn)象(108)
2.5.2什么情況下故障會危及安全(造成人員傷亡)或環(huán)境破壞(108)
2.5.3失效對生產或操作的不利影響(108)
2.5.4失效造成了什么物理損壞(109)
2.5.5失效發(fā)生后,必須做什么才能恢復系統(tǒng)的功能(109)
2.6失效后果(109)
2.6.1隱性失效和顯性失效(110)
2.6.2后果評價(113)
2.7風險(115)
2.7.1風險(115)
2.7.2風險評估的方法(115)
2.7.3風險與失效管理策略(119)
2.8失效模式、影響及危害性分析(FMECA)(119)
2.9失效后果的管理原則(120)
2.9.1失效模式是顯性的,具有安全和環(huán)境失效后果(120)
2.9.2失效模式是隱性的,具有安全和環(huán)境失效后果(121)
2.9.3失效模式只產生經濟失效后果(121)
2.10失效管理策略的選擇(122)
2.10.1策略的選擇影響因素(122)
2.10.2失效管理策略(123)
2.10.3失效管理策略的選擇方法(138)
2.11RCM的持續(xù)改進(143)
2.12RCM的實施(143)
2.12.1確定RCM目標(144)
2.12.2計劃(144)
2.12.3組織(145)
2.12.4培訓(145)
2.12.5數據收集(145)
2.12.6分析層次和資產邊界(146)
2.12.7計算機軟件的作用(147)
2.12.8實施(148)
參考文獻(149)
第3章典型通用設備的可靠性分析(150)
3.1離心泵的可靠性分析(150)
3.1.1離心泵標準對可靠性的要求(151)
3.1.2離心泵運行的可靠性分析(155)
3.1.3離心泵維修策略的優(yōu)化(164)
3.2離心式壓縮機的可靠性(167)
3.2.1概述(167)
3.2.2離心式壓縮機的結構及部件的可靠性分析(169)
3.3往復式壓縮機(179)
3.3.1API 618標準可靠性要求(180)
3.3.2其他標準對可靠性的要求(181)
3.3.3往復式壓縮機可靠性分析(181)
3.4軸承的可靠性(183)
3.4.1軸承的設計壽命的相關理論(183)
3.4.2修正額定壽命計算(184)
3.4.3額定壽命計算(184)
3.4.4滾動軸承的失效模式(188)
3.5滑動軸承可靠性壽命(188)
3.5.1動壓軸承的工作原理(189)
3.5.2動壓軸承失效現(xiàn)象及原因(190)
3.5.3動壓軸承損壞現(xiàn)象及原因分析的標準化(191)
3.5.4滑動軸承的根原因分析(194)
3.6機械密封和干氣密封的可靠性(195)
3.6.1設計標準要求(195)
3.6.2密封本體結構及可靠性(198)
3.6.3機械密封、干氣密封零部件的可靠性(201)
3.6.4密封沖洗、隔離系統(tǒng)的可靠性(212)
3.6.5使用條件和環(huán)境對機械密封的影響(215)
3.6.6密封設計共因因素對可靠性的考慮(215)
3.6.7密封泄漏的判斷(215)
3.6.8機械密封、干氣密封的故障模式分布(216)
參考文獻(219)
第4章典型生產裝置及關鍵設備的可靠性(221)
4.1裝置的可靠性分析(221)
4.2常減壓裝置的可靠性分析(224)
4.2.1常減壓裝置的功能分析(224)
4.2.2常減壓裝置可靠性的分析方法(224)
4.3催化裂化裝置的可靠性(233)
4.3.1裝置概述(233)
4.3.2催化裂化工藝過程 (234)
4.3.3裝置可靠性計算(237)
4.3.4催化裂化特殊設備的可靠性(237)
4.4加氫裝置的可靠性分析(253)
4.4.1加氫裝置概述(253)
4.4.2典型加氫裝置的可靠性分析(254)
4.4.3加氫裝置特殊設備空氣冷卻器的可靠性(256)
4.5催化重整裝置可靠性(260)
4.5.1催化重整裝置的功能(260)
4.5.2催化重整裝置可靠性計算 (261)
參考文獻(268)
第5章電氣設備的可靠性(270)
5.1綜述(270)
5.1.1石油化工電力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271)
5.1.2工廠企業(yè)供電系統(tǒng)網絡的接線方式(273)
5.1.3石油化工企業(yè)供電系統(tǒng)可靠性的基本要求(275)
5.2電力系統(tǒng)的可靠性(276)
5.2.1110kV電力系統(tǒng)的可靠性(277)
5.2.2110kV電力系統(tǒng)設備的可靠性分析(277)
5.2.3下游變電所電力系統(tǒng)設備的可靠性分析(287)
5.2.4輸電線路的可靠性(296)
參考文獻(300)
第6章儀表系統(tǒng)的可靠性(302)
6.1測量儀表的可靠性R測量(303)
6.1.1壓力測量儀表(303)
6.1.2溫度測量儀表(307)
6.1.3流量儀表(312)
6.1.4物位測量儀表(322)
6.1.5分析儀表(331)
6.2調節(jié)儀表的可靠性R調節(jié)(333)
6.2.1調節(jié)閥體 (334)
6.2.2執(zhí)行機構(335)
6.2.3調節(jié)儀表常見故障模式(337)
6.3控制儀表的可靠性R控制 (339)
6.3.1自動控制系統(tǒng)(339)
6.3.2控制系統(tǒng)分類(339)
6.3.3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過渡過程及其品質指標(339)
6.3.4調節(jié)器控制規(guī)律的選擇(340)
6.3.5調節(jié)器參數整定(341)
6.3.6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方式(341)
6.3.7控制系統(tǒng)(342)
參考文獻(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