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文化育人:中國文化數字化…
02紅色體育融入思政課的理論…
03中國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思想…
04主題背景下的幼兒園繪本生…
05河洛文化教程
06大學生核心素養(yǎng)研究
07民辦高教發(fā)展研究(第7輯…
08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課…
09雁山年鑒(2020)
10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
高燕 著
本書從主客體之辨反思中外美學理論的演變,并用以分析當代視覺文化實踐。上編…
可購
明鑒 著
一部關于《紅樓夢》研究的頗具創(chuàng)新性著作?!都t樓夢》自面世以來近300年,對…
(法)亨利·密特朗
暫缺簡介...
逸風
《逸思齋詩稿》從作者逸風歷年的詩詞楹聯(lián)創(chuàng)作中選取了200多首作品,凝聚了作…
《中國索引》編輯部 編
本書以促進我國索引和數據庫研究和創(chuàng)新、推動索引和數據庫事業(yè)發(fā)展、普及索引…
陸建非 主編
這是我國第一本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雜志,內容包括非遺的法律法規(guī),理論研究…
[清] 石韞玉 著,王衛(wèi)平 編,董粉和 校
石韞玉詩文皆系合刊,通謂之《獨學廬全稿》(即《獨學廬初稿》至《獨學廬五稿…
楊志明 著
左亞男 著
本書在全面梳理和分析當代作家劉慶邦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從小說文本出發(fā)對劉…
安娜·帕沃德 著,暴永寧 譯
在植物分類體系確立之前,人們是如何認知植物的?究竟何人發(fā)現(xiàn)了植物世界的秩…
臧晴 著
《當代女性文學個人話語研究》從“個人”與“女性”話語的角度對當代女性文學…
馮希哲張志昌
《陳忠實研究論集》收錄了全國品質的專家學者的研究性文章,多角度、多維度分…
[塞爾維亞] 米洛拉德·帕維奇 著,曹元…
如果說,《哈扎爾辭典》是沉浸在歐洲的宗教傳統(tǒng),利用了一定神秘主義源流來構…
[英] 大衛(wèi)·貝爾,凱特·奧克利 著…
本書探查了文化政策研究領域出現(xiàn)的主要爭議,以空間尺度為基礎,對城市、國家…
王蕾 著
本書以漢語的羨余否定格式為研究對象,據三維句法觀界定其基本范疇,并凸顯載…
俞春榮 著
書稿以時間為順序,主要收錄了《嘉峪關碣記》《重修武安王廟碑記》《武安會眾…
何滿子 著
本書是文學理論家何滿子先生論及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研究成果的首次全面結集…
張莉 著
這是一部有關中國現(xiàn)代女性寫作發(fā)生史的研究論著。 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第*一…
劉社瑞 著
本書緊扣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提出并實施的時代背景,依托文化學、社會學、管理學、傳…
[美] 斯蒂芬妮·伯特 著,袁永蘋 譯
一本教人如何讀詩的書,為什么要叫“別去讀詩”?如果有人告訴你詩是什么、為…
朱光潛 著
本書輯錄了朱光潛先生談讀書的文章,涵蓋詩歌、劇本、小說、書信、日記等,涉…
楊早,凌云嵐 著
為什么汪曾祺無可替代?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復追問下去,因為這不僅關乎對汪…
[清] 蒲松齡 著,徐琦 編
慈波 著
本書是首部通過探研文話的學術著作,從文話形制、文化場域與文章思想角度,動…
江枰 著
蘇軾散文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一座高峰,影響極為深遠。本稿主要展示各個時期蘇文…
蘇衛(wèi)國,張士尊 著
數年前,因研究所需,我們開始有關東北歷史地理文獻的收集、歸納和整理工作,…
齊忠
《中關村的故事》全書50余萬字、100多幅圖片,講述了120個故事。內容上既有那…
朱健剛 等
《柔軟的力量:一個基層群團組織的轉型實驗》通過深度訪談和參與式觀察來透視…
張海鷗 著,吳承學,彭玉平 編
本書是中山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張海鷗的學術自選集。精選28篇…
(韓)李大烈 著
我們人類既不同于無生命的物體(如巖石和雨滴),也不同于從單細胞生物體到其…
孫中強,馬偉,王志強 編
《吳敬亭詩文集》由吳栻的后人吳景周先生搜集整理而成。吳景周先生在出版說明…
張俊萍 著
本書關注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和的當時美國小說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消費…
汪澤,趙偉,朱紹雨 著
嶗山民間故事包含了當地民眾對自然、社會諸方面的原生態(tài)理解,印證著嶗山地區(qū)…
劉田
本書結合我國入世以來的經濟背景及數據的具體特征進行對外開放對經濟增長質量…
賈涵斐 著,王炳鈞 馮亞琳 編
本套叢書展示的是我國近些年來文化學視角下德語文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有著名學…
唐弦韻 著,王炳鈞 馮亞琳 編
張凱,時棟 編
古典詩詞源遠流長,名篇佳作美不勝收。它們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先…
嚴昌洪,張繼才,何廣
叢書立足武昌歷史根脈,突出武昌文化核心元素,在時間上自公元223年孫權建筑…
陳傳萬 著
本教材分為詩歌欣賞、散文欣賞、戲劇欣賞和小說欣賞四部分內容,通過作品欣賞…
虞建華 著
《文思與品鑒:外國文學筆札》共分八輯,精選五十余篇學術筆札。本書以當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