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英聲茂實 文以化人:茶話…
02英語乏詞結構的認知研究
03美國西亞裔文學作品選(美…
04思偕境 文進時
05同傳譯員角色顯身性研究
06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背景下…
07旅游語篇語用順應翻譯研究…
08英譯漢理論與實踐:跨文化…
09高校商務英語寫作教學與實…
10英漢語言中的顏色概念化對…
米曉燕 譯注
《隨園食單》以袁枚的交游為基礎,從飲食理論到飲食實踐兩個方面,較為全面地…
可購
紀昀 著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紀昀在晚年所作的文言筆記小說,享有與《紅樓夢》《聊…
蹤凡 景晶 何妍 著
本書精選《四庫提要·經(jīng)部》23篇,詳加校注與評析。搜羅每篇提要的…
郴州市文史研究會 《郴州通典》編輯部
《郴州通典·文獻總目》全書分古代文獻和民國文獻兩部分,古代文獻…
袁睿 著
本書以學術年譜的形式梳理了王國維的戲曲研究歷程。敘述順序上打破年潛常規(guī),…
(清)朱稻孫撰
自五代以來,歷代以南湖及煙雨樓為題材的詩、詞、歌、賦、文不可勝數(shù),而個把…
許琰 吳長城 譯注
《文房四譜》是北宋文士蘇易簡編撰的一部譜錄類著作。全書共五卷,分為:筆譜…
(明)王世貞 輯,汪云鵬 補,湯志波 校點
《列仙全傳》從編纂之初就是一部面向市場和民眾的通俗讀物。它在《列仙傳》《…
付振華 譯注
《古詩十九首》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這些詩歌短章,大多以一個具體的情景起興…
越南阮朝)阮思僩 撰,何仟年 點校
本書為越南阮朝嗣德二十一年(即清同治七年,1868年)八月至次年十一月,阮思…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編
法帖作為碑帖拓片中一種特殊門類,在國家圖書館館藏拓本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因而…
袁東玨 著
古籍保護與修復技術的任務主要是研究古籍損毀的原因,尋找科學的方法,延長其…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 編
本書是歷史文獻研究方向學術論文集。所收都是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的獲獎論文…
[清] 俞樾,王華寶整理 著
《春在堂隨筆》,共十卷,大體按年代排序。內容或為以經(jīng)學、小學、詩文、石刻…
周道振 著
文徵明,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吳中四公子之一,主持吳中文雅三十余年?!?/p>
〔清〕釋紀蔭 著
清代著名詩僧紀蔭詩集。收錄詩文2600馀首(篇)。書稿主要內容為《宙亭詩集》…
何欣
暫缺簡介...
(明) 洪應明著;冀元譯解
《菜根譚》一書,將儒、釋、道融入其中,有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釋家的出…
[南朝宋]鮑照 著,錢仲聯(lián) 增補集說校
鮑照(公元414-466年)字明遠,南朝著名文學家,其創(chuàng)作在我國詩歌發(fā)展史具有…
丁小明,千金梅
“大陣尺牘”是1882年朝鮮壬午軍亂時期,清朝赴朝軍隊將領…
任風雷
《學習者因素和外語寫作過程研究》重點關注如何認識外語寫作的構成,如何看待…
(唐)杜甫 著,(清)錢謙益 箋注,郝潤華 整理…
詩圣杜甫被稱譽為中國偉大的詩人,杜甫的詩歌內容豐富,是唐代社會的文學反映…
劉勰 著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chuàng)作的一部理論系統(tǒng)、結構嚴密、論述細…
(清)吳嘉猷 繪
《飛影閣畫報》是晚清著名畫報。光緒十六年(1890)創(chuàng)刊于上海,吳嘉猷創(chuàng)辦并…
劉輝,張冉
本書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討論五個方面幫助學生提升英語綜合能力,從國…
朱肱
該書為一本古籍影印圖書?!毒平?jīng)》。又名《北山酒經(jīng)》,著者北宋人朱肱(字翼…
許雋超 著
論文集。本書收錄作者有關清乾嘉著名金石學家黃易往來書札考釋文字18篇,正編…
[清] 胡達源 著,[清] 胡林翼 校,馮一 注…
《弟子箴言校注》以晚清學者吳大澂手批同治九年覆刻本為底本,輯錄胡林翼、曾…
黃顯功,嚴峰
尺牘文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作為檔案、日記以外的宗史料來源,尺牘保存了大…
梁勇 朱青生 主編
《漢畫總錄》是一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國家級文化搶救和文化建設項目,以照…
陳穎 主編
此書為言子研究論文集。稿件主要研究言子思想、生平蹤跡、對后世影響等,分為…
〔宋〕真德秀 撰,陳靜 點校
《四書集編》是“四書注疏叢刊”(朱杰人、郭曉東主編)之…
彭兵雄,肖陶,亢連連
本書共有五章。第一章闡述了英語教學基礎理論;第二章論述了英語讀寫結合教學…
李軍 編
孫毓修(1871—1922) ,字星如,號留庵,自署小淥天主人。江蘇無錫…
(明)佚名 編
本書以上海圖書館藏鄧邦述舊藏明嘉靖刻本為底本,共收錄六朝詩人各式別集二十…
賀阿麗
本書選擇英、漢人體部位習語作為封閉語料,采用認知語言學理論,一方面探討認…
張欣
《中國大學生英語語音自我概念發(fā)展的個案研究》采用個案研究以及追蹤調查的方…
陳寅恪 著
《金明館叢稿》分為《金明館叢稿初編》和《金明館叢稿二編》兩冊,是陳寅恪先…
Fred Dervin
“跨文化研究叢書”出版國內外學者在跨文化交際、跨文化傳播、跨文化教育、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