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大將軍衛(wèi)青,平陽人。父親鄭季是縣里小吏,在平陽侯家當差,和侯妾衛(wèi)媼私通,生下衛(wèi)青。衛(wèi)青的同胞哥哥衛(wèi)長子,同胞姐姐衛(wèi)子夫在平陽公主家得到天子的愛幸,因此冒姓為衛(wèi)。衛(wèi)青字仲卿。長子又字長君。長君的母親號稱衛(wèi)媼。衛(wèi)媼的長女叫衛(wèi)孺,次女曰少兒,三女就是子夫。后來,子夫的弟弟步廣,也都冒姓為衛(wèi)。
衛(wèi)青在平陽侯家當過一陣奴仆,年青時回到父親那里,父親讓他牧羊。嫡母所生的兒子們都視之為奴仆,不以兄弟之禮相待。衛(wèi)青曾隨人來到甘泉宮的居室。有一個受到鉗刑的囚徒替他相面,說:“好一副貴人的面相啊!能做大官,直到封侯?!毙l(wèi)青笑著說:“生來就是為人奴仆的命,能不挨罵,不挨鞭子抽,就足可以啦!那來的封侯的事??!”
及至衛(wèi)青壯年,來到平陽侯家充當家騎,隨從平陽公主。建元二年春,衛(wèi)青姐姐子夫得以入宮,為皇上所愛幸?;屎笫翘靡卮箝L公主之女,沒有生兒子,性情忌妒。大長公主聽到衛(wèi)子夫得到皇上的愛幸,有了身孕,十分妒恨,便派人搜捕衛(wèi)青。衛(wèi)青其時在建章宮供職,尚不為人所知。大長公主逮捕了衛(wèi)青,把他投進監(jiān)獄,準備殺害他。衛(wèi)青的朋友騎郎公孫敖伙同幾個壯士劫獄救出衛(wèi)青,這才得以不死?;噬现篮?,任命衛(wèi)青為建章宮監(jiān),接著又任他為侍中。不久,衛(wèi)青同母兄弟紛紛顯貴,皇上的賞賜,數(shù)日之間,就累積千金。衛(wèi)孺也和太仆公孫賀結為夫妻。少兒早先和陳掌私通。陳掌也被皇上召來做了大官。公孫敖由此日益顯貴?;噬戏庾臃驗榉蛉?,衛(wèi)青為大中大夫。
元光五年,拜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自上谷出擊,進攻匈奴。太仆公孫賀為輕車將軍,自云中出擊,大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自代郡出擊,衛(wèi)尉李廣為驍騎將軍,自雁門出擊。每軍各自統(tǒng)率一萬兵馬。衛(wèi)青進軍到達蘢城,斬獲敵軍數(shù)百人。騎將軍敖損失七千兵馬。衛(wèi)尉李廣被匈奴俘獲,乘隙逃回。他們都罪應斬首,贖為平民。公孫賀也無功。
元朔元年春,衛(wèi)夫人生了男孩,冊立她為皇后。秋天,車騎將軍衛(wèi)青自雁門出擊,率領三萬騎兵進攻匈奴,斬獲官兵數(shù)千人。明年,匈奴入侵,殺害遼西太守,劫掠漁陽郡老百姓二千余人,打敗了韓將軍的部隊。漢命令將軍李息出代郡進攻匈奴。命令車騎將軍衛(wèi)青出云中向西進軍抵達高闕,攻占河南地區(qū),一直打到隴西。捕獲匈奴官兵數(shù)千人,牲畜數(shù)十萬頭,驅逐白羊、樓煩王,在河南地區(qū)設置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戶封衛(wèi)青為長平侯。青校尉蘇建作戰(zhàn)有功,以千一百戶封建為平陵侯,派蘇建修筑朔方城。青校尉張次公有功,封為岸頭侯。天子說:“匈奴違背天理,悖亂人倫,不敬尊長,虐待老人,以盜竊為常,在蠻夷中施行詐騙,陰謀詭計,征借兵員,多次為害我邊境,所以興兵遣將,以懲罰其罪行。《詩經(jīng)》不是說過嗎:‘薄伐狁,至于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F(xiàn)在車騎將軍衛(wèi)青已經(jīng)渡過西河,抵達高闕,斬獲敵軍二千三百人,車輛、輜重和牲畜全部成為戰(zhàn)利品。今封衛(wèi)青為列侯。就此西征平定河南地,巡行榆谿舊塞,度過梓領,在北河架設橋梁,以征討蒲泥,攻破符離,消滅匈奴輕裝精銳部隊,俘虜偵察兵三千零七十一人,盡殲丑類,加以審訊,驅趕馬牛羊百余萬頭入塞,全軍毫無損失而班師。加封衛(wèi)青三千戶?!泵髂辏倥肴麣⒑Υぬ毓в?,侵入雁門,劫掠一千余人。又明年,匈奴大規(guī)模入侵代郡、定襄、上郡,殺害劫掠漢民數(shù)千人而去。
第二年,就是元朔五年春,漢命令車騎將軍衛(wèi)青率領三萬騎兵,自高闕出發(fā)。衛(wèi)尉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nèi)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仆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都歸車騎將軍統(tǒng)率,眾將領都自朔方出發(fā)。任命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自右北平出發(fā)。各路大軍,齊向匈奴殺來。匈奴右賢王本和衛(wèi)青的部隊對峙。右賢王輕敵,以為漢兵一時不能深入,在帳中飲酒作樂,喝得酩酊大醉。不料漢兵乘夜來襲,把右賢王團團圍住。右賢王大驚,倉猝間帶著愛妾一人,精壯騎兵數(shù)百人,力戰(zhàn)突圍,向北奔馳逃走。漢輕騎校尉郭成等人自后緊追,追了數(shù)百里,未能追上。這一仗俘獲右賢王部下裨王十余人,男女民眾一萬五千余人,牲畜數(shù)十萬至一百萬,于是班師回漢。大軍回到邊塞,天子派遣使者,手捧大將軍印,就在軍中拜車騎將軍衛(wèi)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所屬兵卒歸屬大將軍。大將軍在軍中立下官號,而后班師。天子說:“大將軍青親自率領戰(zhàn)士,打了大勝仗,俘獲匈奴裨王十余人,加封衛(wèi)青六千戶?!蹦朔庑l(wèi)青子伉為宜春侯,不疑為陰安侯,登為發(fā)干侯。青一再辭謝說:“小臣有幸,得以待罪于行伍之間,仰賴陛下神靈,打了大勝仗,都是各部校尉奮力作戰(zhàn)的功勞。感謝陛下的恩典,已經(jīng)加封臣衛(wèi)青。小臣的兒子尚在襁褓之中,沒有勤苦之勞,卻蒙圣上加恩裂土,封為三侯,不符合微臣待罪于行伍之間,用以勸勵士卒奮力苦戰(zhàn)的本意。伉等三人,如何敢受圣上之封!”天子說:“我并沒有忘記諸校尉們的功勞?。‖F(xiàn)在就來論功行賞?!庇谑墙o御史下詔說:“護軍都尉公孫敖三次跟隨大將軍討伐匈奴,能保證部隊的旺盛戰(zhàn)斗力,輔佐諸校尉俘獲匈奴裨王,以千五百戶封公孫敖為合騎侯。都尉韓說跟隨大將軍出窳渾,直搗匈奴右賢王王庭,在大將軍戰(zhàn)旗下奮勇作戰(zhàn),俘獲匈奴裨王,以千三百戶封韓說為龍侯。騎將軍公孫賀隨從大將軍俘獲匈奴裨王,以千三百戶封公孫賀為南窌侯。輕車將軍李蔡再次隨從大將軍作戰(zhàn),俘獲匈奴王,以千六百戶封李蔡為樂安侯。校尉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都是三次跟隨大將軍作戰(zhàn),俘獲匈奴王,以千三百戶封李朔為涉軹侯,以千三百戶封趙不虞為隨成侯,以千三百戶封公孫戎奴為從平侯。將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功,賜以關內(nèi)侯的爵位,食邑各三百戶?!边@年秋天,匈奴入侵代郡,殺害代郡都尉朱英。
第二年的春季,大將軍衛(wèi)青自定襄出征,合騎侯公孫敖為中將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wèi)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后將軍,左內(nèi)史李沮為強弩將軍,皆歸大將軍指揮,斬敵軍首級數(shù)千而還。一個多月后,又都從定襄出發(fā)討伐匈奴,斬獲敵人一萬余人。右將軍蘇建與前將軍趙信并為一軍,騎兵三千余人,獨與單于兵遭遇,鏖戰(zhàn)一天多,漢兵傷亡殆盡。前將軍本是匈奴人,降漢封為翕侯。他見到情況危急,匈奴又在誘降,就帶領剩下的八百多騎兵,奔向匈奴投降。右將軍蘇建全軍覆沒,獨自一身逃走,他立即回到大將軍麾下。大將軍就蘇建的罪行詢問軍正閎、長史安、議郎周霸等人,說:“蘇建應該怎么辦?”周霸說:“大將軍出師以來,還沒有斬過副將,蘇建棄軍逃回,可斬其首以宣揚將軍的威嚴?!遍b、安二人說:“不然。兵法說:‘再堅銳的小部隊,也不免要被強大的部隊吃掉。’今蘇建以數(shù)千之眾,當單于數(shù)萬之師,奮力苦戰(zhàn)一天多,士卒全部犧牲,不敢有二心,立即回歸。立即回歸而處死,等于公開宣布,一旦戰(zhàn)敗,就只有投降!所以蘇建不當斬?!贝髮④娬f:“衛(wèi)青有幸憑借親戚的身分,待罪于行伍之間,不患沒有威嚴,而周霸勸我立威,頗為失去人臣之道。即使大臣在外有斬將之權,今蒙皇上尊寵,也不敢自作主張,誅殺大將于國境之外。應該實事求是上報給天子,由天子自己去裁決。這樣才能表現(xiàn)為人臣的人不敢專權,不是很好嗎?”幕僚們都說:“對?!庇谑乔艚K建,把他送到皇帝議事的地方。衛(wèi)青引兵入塞,暫罷干戈。
那一年,大將軍姐姐的兒子霍去病,年十八歲,得到寵幸,提任天子的侍中。他嫻熟騎馬射箭,兩次跟隨大將軍出征。根據(jù)皇上的詔令,派給他壯士,任命他為剽姚校尉。他親率輕捷驍勇騎兵八百人,遠離大軍,深入敵境數(shù)百里奪取戰(zhàn)功,斬殺俘獲敵人超過自己的傷亡。于是天子說:“剽姚校尉去病斬獲敵官兵二千二十八人,還有相國、當戶,斬殺與單于祖父同輩的籍若侯產(chǎn),生擒單于叔父羅姑比,功績再次冠于全軍,以千六百戶封去病為冠軍侯。上谷太守郝賢四次隨從大將軍出征,捕斬敵官兵共二千余人,以一千一百戶封郝賢為眾利侯。”這一年,損失了兩將軍的部隊,翕侯逃降,戰(zhàn)績不多,所以不加封大將軍。右將軍蘇建歸來,天子不加誅,赦免其罪,贖為平民。
大將軍回朝后,天子賜給他千金的獎賞。此時,王夫人正得到皇上的愛幸。寧乘向大將軍進言說:“將軍的功勞不算太多,而所以能食祿萬戶,三個兒子皆封為列侯,只是由于皇后的緣故?,F(xiàn)在王夫人得到寵幸,她的宗族尚未富貴,將軍何不將皇上賞賜的千金,奉獻給王夫人的雙親,作為壽禮?!贝髮④娔贸鑫灏俳鹱鳛橘椂Y奉獻給王夫人的雙親。天子聽說這事,問大將軍。大將軍如實奉聞。皇上于是拜寧乘為東??ざ嘉?。
張騫隨從大將軍,由于他出使過大夏,居留在匈奴境內(nèi)很久,作為軍中向導,他熟知哪里有水草,能使部隊免于饑渴。因為他出使極遠諸國有功,封張騫為博望侯。
冠軍侯霍去病封侯三年之后,元狩二年的春天,天子任命他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自隴西出擊,立下戰(zhàn)功。天子說:“驃騎將軍率領戰(zhàn)士越過烏盭山,討伐遫濮,渡過狐奴水,經(jīng)歷匈奴五個王國,只要畏懼大漢軍威,不加抵抗,對糧秣、衣物和老百姓,一概無所索取,目的只是擒獲單于的兒子。轉戰(zhàn)六天,穿越焉支山一千余里,和匈奴短兵接戰(zhàn),殺死折蘭王,斬首盧胡王,消滅其全部人馬,捉住渾邪王的兒子及其相國、都尉,斬敵官兵八千余人,沒收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加封霍去病二千戶?!?br/>
那年夏天,驃騎將軍和合騎侯公孫敖皆從北地出發(fā),然后分道而行。博望侯張騫和郎中令李廣皆從右北平出發(fā),也分道而行。各路大軍一齊殺向匈奴而來。郎中令率領四千騎兵首先到達戰(zhàn)場,博望侯帶領一萬騎兵隨后趕到。匈奴左賢王指揮數(shù)萬騎兵包圍了李廣,李廣奮戰(zhàn)二日,士卒陣亡過半,所殺傷敵人也為數(shù)不少。博望侯率軍來到,匈奴兵解圍而去。博望侯因遲誤獲罪,應該斬首,贖為平民。驃騎將軍自北地出擊,已率軍深入敵境,而合騎侯卻迷失道路,不能相互接應。驃騎將軍渡過居延澤,抵達祁連山,捕獲敵軍甚多。天子說:“驃騎將軍渡過居延,通過小月氏,攻打祁連山,俘獲酋涂王,成群結隊來降的二千五百人,斬敵官兵三萬二百人,俘獲五王、五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敵軍減員大約十分之三,加封去病五千戶。校尉從征到達小月氏的,賜爵左庶長。鷹擊司馬趙破奴隨從驃騎將軍出征,斬遫濮王,捕獲稽沮王。千騎將俘獲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獲敵兵三千三百三十人,先鋒部隊捕獲敵兵一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戶封破奴為從驃侯。校尉句王高不識隨從驃騎將軍捕獲呼于屠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獲敵兵一千七百六十八人,以一千一百戶封高不識為宜冠侯。校尉仆多有功,封為煇渠侯?!焙向T侯公孫敖犯了遲誤而未能與驃騎會師之罪,應當斬首,贖為平民。許多軍中老將統(tǒng)率的士卒、馬匹和武器裝備都不如驃騎。驃騎經(jīng)常甄選自己的部下。但他敢于深入敵境,常常率領精壯騎兵走在大軍之前向敵方挺進,他的部隊天生運氣好,沒有碰到困窮的絕境。然而諸老將軍常常遲緩落后,失去戰(zhàn)機而獲罪。從此,驃騎一天天得到皇上的恩遇,親貴可與大將軍相比。
那年秋天,單于為居住在西方的渾邪王多次被漢驃騎將軍的部隊打敗,死亡數(shù)萬人而生氣。單于發(fā)怒,準備召渾邪王來加以殺害。渾邪王與休屠王等人商量投降漢朝,派人先到邊境伺機與漢通款。正值大行李息準備在黃河沿岸修筑城堡,見到渾邪王派來的使者,便立即派驛站的快馬急速上報。天子獲知消息,生怕渾邪王利用詐降偷襲邊境,派驃騎將軍率軍前去接應。驃騎將軍渡河與渾邪王旌旗相望。渾邪王裨將見到漢軍,好多人不肯投降,逃走了一些?;羧ゲ〔唏R馳入渾邪王陣中和他相見,斬殺那些想逃走的八千人,特派四馬驛車,首先護送渾邪王來到天子居住的京師,霍去病帶領其余匈奴降眾渡河,降者數(shù)萬,號稱十萬。來到長安后,天子用來賞賜的金帛,價值數(shù)千萬。封渾邪王萬戶,為漯陰侯。封渾邪王的裨王呼毒尼為下摩侯,鷹庇為煇渠侯,禽犂為河綦侯,大當戶銅離為常樂侯。于是天子褒獎霍去病的功勛說:“驃騎將軍去病率領部隊,進攻匈奴西域王渾邪。渾邪王率領他的部眾和老百姓相繼前來投降,以糧食接濟他們。驃騎率領弓箭手萬有余人,消滅行動矯捷、黠驁難馴的匈奴人,斬獲敵官兵八千余人,敵國降王三十二人,我戰(zhàn)士沒有遭受損傷,而十萬降眾,人人懷恩戴德,心悅誠服。他們雖然仍須負擔軍務之勞,但從此北河塞外,庶幾可以消弭邊患,永享太平。以千七百戶加封驃騎將軍?!庇谑窍鳒p隴西、北地、上郡的戍卒一半,以減輕老百姓徭役負擔。
過了不久,分別遷徙匈奴降人到緣邊五郡故塞之外,讓他們定居于黃河以南,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習俗,作為漢的屬國。明年,匈奴入侵右北平、定襄,殺害擄掠漢民千余人而去。
明年,天子與諸將議事說:“翕侯趙信給單于出謀劃策,常以為漢兵不能渡過沙漠,輕易停留?,F(xiàn)在我們大規(guī)模征集士兵,形勢必定能使我們?nèi)缭敢詢??!边@一年是元狩四年。
元狩四年春,皇上詔令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自統(tǒng)率五萬騎兵,步兵和隨軍運送輜重的民伕有數(shù)十萬人,而勇于奮力作戰(zhàn)、敢于挺進深入的戰(zhàn)士都在驃騎麾下。原來計劃驃騎將軍將從定襄出塞,迎戰(zhàn)單于。從捕得俘虜口供中得知,單于在東線指揮作戰(zhàn)。于是改令驃騎自代郡出擊,大將軍則自定襄出擊。又令郎中令李廣為前將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將軍,主爵都尉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曹襄為后將軍,都歸大將軍指揮。大將軍人馬共五萬騎,立即渡過沙漠,與驃騎將軍共同向匈奴單于發(fā)起攻擊。趙信替單于出主意說:“漢兵已經(jīng)渡過沙漠,人馬疲勞,匈奴就像坐在家里一樣,消滅敵人啊!”于是悉數(shù)將其輜重轉移到遙遠的北方去。以精兵布置在沙漠的北緣。正好,大將軍出塞已有千余里,見到單于兵馬列陣以待。于是大將軍命令將武剛車連在一起為營壘,派出五千騎兵直馳匈奴陣前挑戰(zhàn)。匈奴派出應戰(zhàn)的也差不多一萬騎兵。太陽漸欲西沉,忽然刮起大風,飛沙走石,迎面擊來,兩軍混戰(zhàn)中誰也看不清誰。漢又派出左右兩翼人馬繞到單于后面。單于看到漢兵人數(shù)眾多。士馬壯健,戰(zhàn)斗下去,將對匈奴不利。當暮靄四合之時,單于駕馭六騾牽引的兵車,率領精壯騎兵數(shù)百,突破漢圍,直向西北急馳而去。已到黃昏時刻,漢兵、匈奴兵混戰(zhàn)在一起,漢兵殺傷匈奴兵的人數(shù),大大超過自己的傷亡。漢軍左校捕得俘虜,方知單于已在黃昏前突圍而去。漢軍即派輕騎兵連夜追擊,大將軍率軍隨后前進。匈奴兵也四散逃亡。黎明,已經(jīng)追趕了二百余里,沒有追上單于,然而也頗有斬獲,殺傷敵萬余人。大軍直抵寘顏山趙信城。繳獲匈奴儲屯的糧食以供軍用。漢軍休息一天后班師,將城郭和剩下的糧食全部燒毀而歸。
大將軍和單于會戰(zhàn),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另從東道前進,迷失了方向,誤了同時向單于發(fā)動攻擊的期限。大將軍率領軍隊回到漠南,與前將軍右將軍相遇。大將軍將遣使向皇上報告,命令長史以案牘詰責前將軍李廣,李廣自殺。右將軍回到京師,被交付法庭審理,有罪贖為平民。大將軍部隊撤回塞內(nèi)。此役共斬捕敵官兵一萬九千人。
這時,匈奴已有十多天不知單于的下落。右谷蠡王聞訊,自立為單于。單于后來又和失散的部屬會合,右谷蠡王就去掉單于的稱號。
驃騎將軍也率領五萬騎兵,軍需補給的輜重車隊和大將軍相等。軍中沒有副將。以李敢等人為大校,充當副將,自代、右北平出塞千余里,和左賢王的兵對峙,作戰(zhàn)中斬獲敵官兵的功勞超過大將軍。率軍回朝后,天子說:“驃騎將軍去病率領大軍,并親自督同歸義匈奴戰(zhàn)士,輕裝前進,橫穿大漠,渡水俘獲章渠,已誅殺比車耆王,轉而進擊左大將,斬獲左王軍前旗鼓,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水,俘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封土祭天,在姑衍山祭地,登上北海的高山,俘虜異族丑類七萬四百四十三人。消滅十分之三的敵人。糧食給養(yǎng)取之于敵,行軍到極遠地方,而糧秣供應不絕。以五千八百戶加封驃騎將軍。”右北平太守路博德領屬驃騎將軍,在與城會師,沒有延誤軍期,隨軍到達梼余山,斬獲敵軍二千七百人,以一千六百戶封路博德為符離侯。北地都尉邢山隨從驃騎俘獲匈奴王,以一千二百戶封邢山為義陽侯。投誠的原因淳王復陸支、樓專王伊即靬,跟著驃騎將軍建立功勛,以一千三百戶封復陸支為壯侯,以一千八百戶封伊即靬為眾利侯。從驃侯趙破奴、昌武侯趙安稽跟隨驃騎將軍作戰(zhàn)有功,各加封三百戶。校尉李敢斬將搴旗,封為關內(nèi)侯,食邑二百戶。校尉徐自為賜爵為大庶長。許多軍中僚幕和士兵都分封了官職,得到很多的賞賜。而大將軍沒有得到加封。僚幕士眾也沒有人被封侯。
兩軍出塞時,邊塞登記在冊的官兵和私馬共十四萬匹,而入塞時,已不足三萬匹了。朝廷增設大司馬的官職。大將軍、驃騎將軍都加封為大司馬。制定法令,令驃騎將軍的官階和秩俸皆和大將軍相等。自此之后,大將軍一天天隱退,而驃騎將軍則恩遇日隆,日益顯貴。凡大將軍門下賓客,多有投奔驃騎的,每每得到官爵。獨有任安不肯。
驃騎將軍為人慎于言對,不泄人陰私,胸中藏浩然之氣,果敢而有主張。天子曾經(jīng)要他學習孫吳兵法,他答曰:“看胸中有無韜略,不在乎學古兵法?!碧熳訛樗藿ǜ?,叫他去視察一下,他回答說:“匈奴未滅,那有心思顧家呀!”自此以后,皇上更加寵幸和器重他。不過,他小小年紀就當了侍中之官,地位高貴,不知道憐恤士卒。他率軍出征,天子派主膳食的太官,為他準備了數(shù)十輛滿載肴饌的膳車,回到京師時,膳車扔掉不少吃剩的米肉,而士卒有人吃不飽。在塞外戰(zhàn)場上,糧食供應不上,士卒餓的疲敝不堪,而驃騎還在修建踢球的場地。這類事很多。大將軍為人仁厚善良,謙恭禮讓,以寬和柔順取悅于皇上。但天下賢人君子,沒有人贊許他。
元狩四年那次戰(zhàn)役以后的第三年,即元狩六年,驃騎將軍去世。天子為之哀悼,征發(fā)屬國五郡的鐵甲軍,列陣于長安到茂陵的道旁以護靈。替他營造冢墓,象征祁連山的模樣。贈以謚號,用武功和擴地二義,稱為景桓侯。子嬗嗣位。嬗年紀輕,字子侯,皇上喜愛他,希望待到他壯年時,讓他帶兵。過了六年,元封元年,嬗去世,謚為哀侯。無子祀絕,侯國撤消。
自驃騎將軍死后,大將軍長子宜春侯衛(wèi)伉犯法失去侯位。過了五年,衛(wèi)伉兩個弟弟陰安侯不疑和發(fā)干侯登都在酎金事件中失去侯位。失侯以后二年,冠軍侯侯國撤消。又過四年,大將軍衛(wèi)青去世,謚為烈侯。子衛(wèi)伉繼承長平侯侯位。
自大將軍圍殲單于之年算起,經(jīng)過十四年而去世。漢所以不再對匈奴用兵,是因為國內(nèi)戰(zhàn)馬的數(shù)量銳減。同時也由于正在南討兩越,東伐朝鮮,西擊羌、西南夷。因此,很久不征討匈奴。
大將軍因為能夠和平陽長公主締姻,長平侯伉得以繼承侯位,過了六年,伉犯法失去侯位。
下面開列兩大將軍及所屬副將名次:總計大將軍衛(wèi)青七次出擊匈奴,斬殺捕獲敵官兵五萬余人。一次和匈奴單于作戰(zhàn),收復河南地區(qū),因而設置朔方郡。一再加封,共一萬一千八百戶。三個兒子皆封為侯,侯各一千三百戶。加起來,共一萬五千七百戶。大將軍的校尉、副將跟隨他得功封侯的九人。副將、校尉擢升為將軍的十四人。副將李廣已經(jīng)有傳。沒有立傳的副將有:將軍公孫賀。公孫賀,義渠人。祖先是匈奴族。賀父公孫渾邪,景帝封為平曲侯,觸犯刑律,失去侯位。武帝為太子時,賀任太子舍人。武帝即位八年,以太仆出任輕車將軍,駐守馬邑。過了四年,以輕車將軍自云中出塞。又過五年,以騎將軍隨從大將軍有功,封為南窌侯。后一年,以左將軍再次從大將軍自定襄出塞,未建戰(zhàn)功。后四年,在酎金事件中失去侯位。后八年,以浮沮將軍自五原挺進二千余里,未建戰(zhàn)功。再后八年,以太仆晉位丞相,封為葛繹侯。公孫賀七次為將軍,出塞進擊匈奴,未有顯著的戰(zhàn)功,而兩次封侯,一為丞相。后因其子敬聲和陽石公主通奸,并以巫蠱詛上罪滅族。沒有后代。
將軍李息,郁郅人。侍奉景帝。武帝即位八年,任材官將軍,駐軍馬邑。后六年,為將軍自代出塞。后三年,為將軍,隨從大將軍自朔方出塞,都沒有建立戰(zhàn)功。凡三次受命為將軍。后來長期擔任大行的官職。
將軍公孫敖,義渠人。武帝時擔任郎官。武帝即位十二年,為騎將軍自代出塞,傷亡士卒七千人。罪應斬首,贖為平民。后五年,以校尉隨從大將軍建立了戰(zhàn)功,封為合騎侯。后一年,以中將軍隨從大將軍再次從定襄出塞,未建戰(zhàn)功。后二年,以將軍自北地郡出塞,延誤了和驃騎將軍會師的軍期,罪應斬首,贖為平民。后二年,以校尉隨從大將軍作戰(zhàn),未建戰(zhàn)功。后十四年,以因杅將軍修筑受降城。又過七年,再次以因杅將軍出塞進擊匈奴,到達余吾,因傷亡士卒過多,被交付法官審判,罪應斬首。他偽裝死去,逃亡民間五六年。后被發(fā)覺,再次囚禁。其妻犯巫蠱獲罪,被族滅。總共四次為將軍,出擊匈奴,一次封侯。
將軍李沮,云中人。侍奉景帝。武帝即位十七年,由左內(nèi)史為強弩將軍,后一年,再次為強弩將軍。
將軍李蔡,成紀人。孝文帝、景帝、武帝時都擔任過官職。以輕車將軍隨從大將軍建立了功勛,封為樂安侯。后來官拜丞相,犯法自殺。
將軍張次公,河東人。以校尉從衛(wèi)將軍青建立了功勛,封為岸頭侯。后來太后崩駕。他擔任統(tǒng)率北軍的將軍。后一年,為將軍,隨從大將軍。兩次為將軍,犯法失去侯位。次公之父張隆,是戰(zhàn)車隊中的射士。因為他嫻習弓法,為景帝親近寵幸之臣。
將軍蘇建,杜陵人。以校尉從衛(wèi)將軍青,建立了功勛,封為平陵侯,以將軍修筑朔方城。后四年,任游擊將軍,從大將軍自朔方出塞。后一年,以右將軍再次從大將軍自定襄出塞。翕侯叛逃,蘇建軍覆沒,有罪當斬,贖為平民。后在任代郡太守時去世。冢墓在大猶鄉(xiāng)。
將軍趙信,以匈奴相國降漢,封為翕侯。武帝即位十七年,任前將軍,和單于作戰(zhàn),兵敗,投降匈奴。
將軍張騫,奉使交通大夏,回國后任校尉,從大將軍建立功勛,封為博望侯。后三年,為將軍,自右北平出塞,誤了軍期,應該斬首,贖為平民。后來奉命出使烏孫,在大行任中逝世,冢墓在漢中。
將軍趙食其,祋祤人。武帝即位二十二年,以主爵都尉為右將軍,從大將軍自定襄出擊匈奴,迷失道路,罪應斬首,贖為平民。
將軍曹襄,以平陽侯為后將軍,從大將軍自定襄出擊匈奴。曹襄,曹參的裔孫。
將軍韓說,弓高侯的庶孫,以校尉從大將軍有功,封為龍侯。在酎金事件中失去侯位。元鼎六年,以待詔為橫海將軍,討伐東越有功,封為案道侯。太初三年任游擊將軍,屯守五原外許多邊城。任光祿勛時,到太子宮挖掘詛上的偶人,衛(wèi)太子殺死了他。
將軍郭昌,云中人,以校尉隨從大將軍作戰(zhàn)。元封四年,以太中大夫為拔胡將軍,屯兵朔方。還師討伐昆明,無功,奪去印信。
將軍荀彘,太原廣武人。以善于駕車選為侍中。以校尉數(shù)次隨從大將軍。元封三年為左將軍進擊朝鮮,無功。以擅捕樓船將軍犯法死。
總計驃騎將軍霍去病六次出塞進擊匈奴,其中四次是以將軍的身份出塞,斬獲敵官兵十一萬余人。后來渾邪王率眾數(shù)萬來降,遂開拓河西酒泉地區(qū),匈奴擾騷西部邊境的事件大為減少。四次加封,總共一萬五千一百戶。幕僚屬吏有功封侯者六人,后來擔任將軍者二人。
將軍路博德,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隨從驃騎將軍建立功勛,封符離侯。驃騎將軍死后,博德以衛(wèi)尉為伏波將軍,伐滅南越,得到加封。后來犯法失去侯位。其后以強弩都尉屯兵居延而卒。
將軍趙破奴,本為九原人,曾經(jīng)流亡匈奴,后來歸漢,任驃騎將軍幕府司馬。出北地進擊匈奴有功,封為從驃侯。在酎金事件中失去侯位。后一年,為匈河將軍,進攻匈奴,抵達匈河水,未建戰(zhàn)功。后二年,討伐并俘虜樓蘭王,復封為浞野侯。后六年,任浚稽將軍,率領二萬騎兵進攻匈奴左賢王。左賢王和他作戰(zhàn),指揮八萬騎兵把他包圍。破奴活生生被匈奴擒獲,全軍因之覆沒。居留匈奴中十年,又和太子安國逃離匈奴,回到漢朝。后犯巫蠱罪,被滅族。
自從衛(wèi)氏興起,大將軍首先受封,后來他的親屬有五人封侯。經(jīng)過二十四年,五侯侯位全部褫奪,衛(wèi)氏再沒有受封為侯的了。
太史公說:蘇建和我說過:“我曾經(jīng)責備大將軍,論職位已相當尊重,但很少得到天下賢士大夫的贊譽,何不效法古代名將招選賢士的方針,好好努力學習他們??!大將軍辭謝說:‘魏其侯、武安侯雖然那樣好賓客,卻遭到天子的切齒之恨。親近和安撫士大夫,招選有才能的人,貶黜不肖之人,是人主的權柄。為人臣的只要做到守法盡職就可以了,用不著去招賢選士!’”驃騎將軍也仿效這種態(tài)度。這就是他們的為將之道。
衛(wèi)青在平陽侯家當過一陣奴仆,年青時回到父親那里,父親讓他牧羊。嫡母所生的兒子們都視之為奴仆,不以兄弟之禮相待。衛(wèi)青曾隨人來到甘泉宮的居室。有一個受到鉗刑的囚徒替他相面,說:“好一副貴人的面相啊!能做大官,直到封侯?!毙l(wèi)青笑著說:“生來就是為人奴仆的命,能不挨罵,不挨鞭子抽,就足可以啦!那來的封侯的事??!”
及至衛(wèi)青壯年,來到平陽侯家充當家騎,隨從平陽公主。建元二年春,衛(wèi)青姐姐子夫得以入宮,為皇上所愛幸?;屎笫翘靡卮箝L公主之女,沒有生兒子,性情忌妒。大長公主聽到衛(wèi)子夫得到皇上的愛幸,有了身孕,十分妒恨,便派人搜捕衛(wèi)青。衛(wèi)青其時在建章宮供職,尚不為人所知。大長公主逮捕了衛(wèi)青,把他投進監(jiān)獄,準備殺害他。衛(wèi)青的朋友騎郎公孫敖伙同幾個壯士劫獄救出衛(wèi)青,這才得以不死?;噬现篮?,任命衛(wèi)青為建章宮監(jiān),接著又任他為侍中。不久,衛(wèi)青同母兄弟紛紛顯貴,皇上的賞賜,數(shù)日之間,就累積千金。衛(wèi)孺也和太仆公孫賀結為夫妻。少兒早先和陳掌私通。陳掌也被皇上召來做了大官。公孫敖由此日益顯貴?;噬戏庾臃驗榉蛉?,衛(wèi)青為大中大夫。
元光五年,拜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自上谷出擊,進攻匈奴。太仆公孫賀為輕車將軍,自云中出擊,大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自代郡出擊,衛(wèi)尉李廣為驍騎將軍,自雁門出擊。每軍各自統(tǒng)率一萬兵馬。衛(wèi)青進軍到達蘢城,斬獲敵軍數(shù)百人。騎將軍敖損失七千兵馬。衛(wèi)尉李廣被匈奴俘獲,乘隙逃回。他們都罪應斬首,贖為平民。公孫賀也無功。
元朔元年春,衛(wèi)夫人生了男孩,冊立她為皇后。秋天,車騎將軍衛(wèi)青自雁門出擊,率領三萬騎兵進攻匈奴,斬獲官兵數(shù)千人。明年,匈奴入侵,殺害遼西太守,劫掠漁陽郡老百姓二千余人,打敗了韓將軍的部隊。漢命令將軍李息出代郡進攻匈奴。命令車騎將軍衛(wèi)青出云中向西進軍抵達高闕,攻占河南地區(qū),一直打到隴西。捕獲匈奴官兵數(shù)千人,牲畜數(shù)十萬頭,驅逐白羊、樓煩王,在河南地區(qū)設置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戶封衛(wèi)青為長平侯。青校尉蘇建作戰(zhàn)有功,以千一百戶封建為平陵侯,派蘇建修筑朔方城。青校尉張次公有功,封為岸頭侯。天子說:“匈奴違背天理,悖亂人倫,不敬尊長,虐待老人,以盜竊為常,在蠻夷中施行詐騙,陰謀詭計,征借兵員,多次為害我邊境,所以興兵遣將,以懲罰其罪行。《詩經(jīng)》不是說過嗎:‘薄伐狁,至于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F(xiàn)在車騎將軍衛(wèi)青已經(jīng)渡過西河,抵達高闕,斬獲敵軍二千三百人,車輛、輜重和牲畜全部成為戰(zhàn)利品。今封衛(wèi)青為列侯。就此西征平定河南地,巡行榆谿舊塞,度過梓領,在北河架設橋梁,以征討蒲泥,攻破符離,消滅匈奴輕裝精銳部隊,俘虜偵察兵三千零七十一人,盡殲丑類,加以審訊,驅趕馬牛羊百余萬頭入塞,全軍毫無損失而班師。加封衛(wèi)青三千戶?!泵髂辏倥肴麣⒑Υぬ毓в?,侵入雁門,劫掠一千余人。又明年,匈奴大規(guī)模入侵代郡、定襄、上郡,殺害劫掠漢民數(shù)千人而去。
第二年,就是元朔五年春,漢命令車騎將軍衛(wèi)青率領三萬騎兵,自高闕出發(fā)。衛(wèi)尉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nèi)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仆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都歸車騎將軍統(tǒng)率,眾將領都自朔方出發(fā)。任命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自右北平出發(fā)。各路大軍,齊向匈奴殺來。匈奴右賢王本和衛(wèi)青的部隊對峙。右賢王輕敵,以為漢兵一時不能深入,在帳中飲酒作樂,喝得酩酊大醉。不料漢兵乘夜來襲,把右賢王團團圍住。右賢王大驚,倉猝間帶著愛妾一人,精壯騎兵數(shù)百人,力戰(zhàn)突圍,向北奔馳逃走。漢輕騎校尉郭成等人自后緊追,追了數(shù)百里,未能追上。這一仗俘獲右賢王部下裨王十余人,男女民眾一萬五千余人,牲畜數(shù)十萬至一百萬,于是班師回漢。大軍回到邊塞,天子派遣使者,手捧大將軍印,就在軍中拜車騎將軍衛(wèi)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所屬兵卒歸屬大將軍。大將軍在軍中立下官號,而后班師。天子說:“大將軍青親自率領戰(zhàn)士,打了大勝仗,俘獲匈奴裨王十余人,加封衛(wèi)青六千戶?!蹦朔庑l(wèi)青子伉為宜春侯,不疑為陰安侯,登為發(fā)干侯。青一再辭謝說:“小臣有幸,得以待罪于行伍之間,仰賴陛下神靈,打了大勝仗,都是各部校尉奮力作戰(zhàn)的功勞。感謝陛下的恩典,已經(jīng)加封臣衛(wèi)青。小臣的兒子尚在襁褓之中,沒有勤苦之勞,卻蒙圣上加恩裂土,封為三侯,不符合微臣待罪于行伍之間,用以勸勵士卒奮力苦戰(zhàn)的本意。伉等三人,如何敢受圣上之封!”天子說:“我并沒有忘記諸校尉們的功勞?。‖F(xiàn)在就來論功行賞?!庇谑墙o御史下詔說:“護軍都尉公孫敖三次跟隨大將軍討伐匈奴,能保證部隊的旺盛戰(zhàn)斗力,輔佐諸校尉俘獲匈奴裨王,以千五百戶封公孫敖為合騎侯。都尉韓說跟隨大將軍出窳渾,直搗匈奴右賢王王庭,在大將軍戰(zhàn)旗下奮勇作戰(zhàn),俘獲匈奴裨王,以千三百戶封韓說為龍侯。騎將軍公孫賀隨從大將軍俘獲匈奴裨王,以千三百戶封公孫賀為南窌侯。輕車將軍李蔡再次隨從大將軍作戰(zhàn),俘獲匈奴王,以千六百戶封李蔡為樂安侯。校尉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都是三次跟隨大將軍作戰(zhàn),俘獲匈奴王,以千三百戶封李朔為涉軹侯,以千三百戶封趙不虞為隨成侯,以千三百戶封公孫戎奴為從平侯。將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功,賜以關內(nèi)侯的爵位,食邑各三百戶?!边@年秋天,匈奴入侵代郡,殺害代郡都尉朱英。
第二年的春季,大將軍衛(wèi)青自定襄出征,合騎侯公孫敖為中將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wèi)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后將軍,左內(nèi)史李沮為強弩將軍,皆歸大將軍指揮,斬敵軍首級數(shù)千而還。一個多月后,又都從定襄出發(fā)討伐匈奴,斬獲敵人一萬余人。右將軍蘇建與前將軍趙信并為一軍,騎兵三千余人,獨與單于兵遭遇,鏖戰(zhàn)一天多,漢兵傷亡殆盡。前將軍本是匈奴人,降漢封為翕侯。他見到情況危急,匈奴又在誘降,就帶領剩下的八百多騎兵,奔向匈奴投降。右將軍蘇建全軍覆沒,獨自一身逃走,他立即回到大將軍麾下。大將軍就蘇建的罪行詢問軍正閎、長史安、議郎周霸等人,說:“蘇建應該怎么辦?”周霸說:“大將軍出師以來,還沒有斬過副將,蘇建棄軍逃回,可斬其首以宣揚將軍的威嚴?!遍b、安二人說:“不然。兵法說:‘再堅銳的小部隊,也不免要被強大的部隊吃掉。’今蘇建以數(shù)千之眾,當單于數(shù)萬之師,奮力苦戰(zhàn)一天多,士卒全部犧牲,不敢有二心,立即回歸。立即回歸而處死,等于公開宣布,一旦戰(zhàn)敗,就只有投降!所以蘇建不當斬?!贝髮④娬f:“衛(wèi)青有幸憑借親戚的身分,待罪于行伍之間,不患沒有威嚴,而周霸勸我立威,頗為失去人臣之道。即使大臣在外有斬將之權,今蒙皇上尊寵,也不敢自作主張,誅殺大將于國境之外。應該實事求是上報給天子,由天子自己去裁決。這樣才能表現(xiàn)為人臣的人不敢專權,不是很好嗎?”幕僚們都說:“對?!庇谑乔艚K建,把他送到皇帝議事的地方。衛(wèi)青引兵入塞,暫罷干戈。
那一年,大將軍姐姐的兒子霍去病,年十八歲,得到寵幸,提任天子的侍中。他嫻熟騎馬射箭,兩次跟隨大將軍出征。根據(jù)皇上的詔令,派給他壯士,任命他為剽姚校尉。他親率輕捷驍勇騎兵八百人,遠離大軍,深入敵境數(shù)百里奪取戰(zhàn)功,斬殺俘獲敵人超過自己的傷亡。于是天子說:“剽姚校尉去病斬獲敵官兵二千二十八人,還有相國、當戶,斬殺與單于祖父同輩的籍若侯產(chǎn),生擒單于叔父羅姑比,功績再次冠于全軍,以千六百戶封去病為冠軍侯。上谷太守郝賢四次隨從大將軍出征,捕斬敵官兵共二千余人,以一千一百戶封郝賢為眾利侯。”這一年,損失了兩將軍的部隊,翕侯逃降,戰(zhàn)績不多,所以不加封大將軍。右將軍蘇建歸來,天子不加誅,赦免其罪,贖為平民。
大將軍回朝后,天子賜給他千金的獎賞。此時,王夫人正得到皇上的愛幸。寧乘向大將軍進言說:“將軍的功勞不算太多,而所以能食祿萬戶,三個兒子皆封為列侯,只是由于皇后的緣故?,F(xiàn)在王夫人得到寵幸,她的宗族尚未富貴,將軍何不將皇上賞賜的千金,奉獻給王夫人的雙親,作為壽禮?!贝髮④娔贸鑫灏俳鹱鳛橘椂Y奉獻給王夫人的雙親。天子聽說這事,問大將軍。大將軍如實奉聞。皇上于是拜寧乘為東??ざ嘉?。
張騫隨從大將軍,由于他出使過大夏,居留在匈奴境內(nèi)很久,作為軍中向導,他熟知哪里有水草,能使部隊免于饑渴。因為他出使極遠諸國有功,封張騫為博望侯。
冠軍侯霍去病封侯三年之后,元狩二年的春天,天子任命他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自隴西出擊,立下戰(zhàn)功。天子說:“驃騎將軍率領戰(zhàn)士越過烏盭山,討伐遫濮,渡過狐奴水,經(jīng)歷匈奴五個王國,只要畏懼大漢軍威,不加抵抗,對糧秣、衣物和老百姓,一概無所索取,目的只是擒獲單于的兒子。轉戰(zhàn)六天,穿越焉支山一千余里,和匈奴短兵接戰(zhàn),殺死折蘭王,斬首盧胡王,消滅其全部人馬,捉住渾邪王的兒子及其相國、都尉,斬敵官兵八千余人,沒收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加封霍去病二千戶?!?br/>
那年夏天,驃騎將軍和合騎侯公孫敖皆從北地出發(fā),然后分道而行。博望侯張騫和郎中令李廣皆從右北平出發(fā),也分道而行。各路大軍一齊殺向匈奴而來。郎中令率領四千騎兵首先到達戰(zhàn)場,博望侯帶領一萬騎兵隨后趕到。匈奴左賢王指揮數(shù)萬騎兵包圍了李廣,李廣奮戰(zhàn)二日,士卒陣亡過半,所殺傷敵人也為數(shù)不少。博望侯率軍來到,匈奴兵解圍而去。博望侯因遲誤獲罪,應該斬首,贖為平民。驃騎將軍自北地出擊,已率軍深入敵境,而合騎侯卻迷失道路,不能相互接應。驃騎將軍渡過居延澤,抵達祁連山,捕獲敵軍甚多。天子說:“驃騎將軍渡過居延,通過小月氏,攻打祁連山,俘獲酋涂王,成群結隊來降的二千五百人,斬敵官兵三萬二百人,俘獲五王、五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敵軍減員大約十分之三,加封去病五千戶。校尉從征到達小月氏的,賜爵左庶長。鷹擊司馬趙破奴隨從驃騎將軍出征,斬遫濮王,捕獲稽沮王。千騎將俘獲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獲敵兵三千三百三十人,先鋒部隊捕獲敵兵一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戶封破奴為從驃侯。校尉句王高不識隨從驃騎將軍捕獲呼于屠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獲敵兵一千七百六十八人,以一千一百戶封高不識為宜冠侯。校尉仆多有功,封為煇渠侯?!焙向T侯公孫敖犯了遲誤而未能與驃騎會師之罪,應當斬首,贖為平民。許多軍中老將統(tǒng)率的士卒、馬匹和武器裝備都不如驃騎。驃騎經(jīng)常甄選自己的部下。但他敢于深入敵境,常常率領精壯騎兵走在大軍之前向敵方挺進,他的部隊天生運氣好,沒有碰到困窮的絕境。然而諸老將軍常常遲緩落后,失去戰(zhàn)機而獲罪。從此,驃騎一天天得到皇上的恩遇,親貴可與大將軍相比。
那年秋天,單于為居住在西方的渾邪王多次被漢驃騎將軍的部隊打敗,死亡數(shù)萬人而生氣。單于發(fā)怒,準備召渾邪王來加以殺害。渾邪王與休屠王等人商量投降漢朝,派人先到邊境伺機與漢通款。正值大行李息準備在黃河沿岸修筑城堡,見到渾邪王派來的使者,便立即派驛站的快馬急速上報。天子獲知消息,生怕渾邪王利用詐降偷襲邊境,派驃騎將軍率軍前去接應。驃騎將軍渡河與渾邪王旌旗相望。渾邪王裨將見到漢軍,好多人不肯投降,逃走了一些?;羧ゲ〔唏R馳入渾邪王陣中和他相見,斬殺那些想逃走的八千人,特派四馬驛車,首先護送渾邪王來到天子居住的京師,霍去病帶領其余匈奴降眾渡河,降者數(shù)萬,號稱十萬。來到長安后,天子用來賞賜的金帛,價值數(shù)千萬。封渾邪王萬戶,為漯陰侯。封渾邪王的裨王呼毒尼為下摩侯,鷹庇為煇渠侯,禽犂為河綦侯,大當戶銅離為常樂侯。于是天子褒獎霍去病的功勛說:“驃騎將軍去病率領部隊,進攻匈奴西域王渾邪。渾邪王率領他的部眾和老百姓相繼前來投降,以糧食接濟他們。驃騎率領弓箭手萬有余人,消滅行動矯捷、黠驁難馴的匈奴人,斬獲敵官兵八千余人,敵國降王三十二人,我戰(zhàn)士沒有遭受損傷,而十萬降眾,人人懷恩戴德,心悅誠服。他們雖然仍須負擔軍務之勞,但從此北河塞外,庶幾可以消弭邊患,永享太平。以千七百戶加封驃騎將軍?!庇谑窍鳒p隴西、北地、上郡的戍卒一半,以減輕老百姓徭役負擔。
過了不久,分別遷徙匈奴降人到緣邊五郡故塞之外,讓他們定居于黃河以南,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習俗,作為漢的屬國。明年,匈奴入侵右北平、定襄,殺害擄掠漢民千余人而去。
明年,天子與諸將議事說:“翕侯趙信給單于出謀劃策,常以為漢兵不能渡過沙漠,輕易停留?,F(xiàn)在我們大規(guī)模征集士兵,形勢必定能使我們?nèi)缭敢詢??!边@一年是元狩四年。
元狩四年春,皇上詔令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自統(tǒng)率五萬騎兵,步兵和隨軍運送輜重的民伕有數(shù)十萬人,而勇于奮力作戰(zhàn)、敢于挺進深入的戰(zhàn)士都在驃騎麾下。原來計劃驃騎將軍將從定襄出塞,迎戰(zhàn)單于。從捕得俘虜口供中得知,單于在東線指揮作戰(zhàn)。于是改令驃騎自代郡出擊,大將軍則自定襄出擊。又令郎中令李廣為前將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將軍,主爵都尉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曹襄為后將軍,都歸大將軍指揮。大將軍人馬共五萬騎,立即渡過沙漠,與驃騎將軍共同向匈奴單于發(fā)起攻擊。趙信替單于出主意說:“漢兵已經(jīng)渡過沙漠,人馬疲勞,匈奴就像坐在家里一樣,消滅敵人啊!”于是悉數(shù)將其輜重轉移到遙遠的北方去。以精兵布置在沙漠的北緣。正好,大將軍出塞已有千余里,見到單于兵馬列陣以待。于是大將軍命令將武剛車連在一起為營壘,派出五千騎兵直馳匈奴陣前挑戰(zhàn)。匈奴派出應戰(zhàn)的也差不多一萬騎兵。太陽漸欲西沉,忽然刮起大風,飛沙走石,迎面擊來,兩軍混戰(zhàn)中誰也看不清誰。漢又派出左右兩翼人馬繞到單于后面。單于看到漢兵人數(shù)眾多。士馬壯健,戰(zhàn)斗下去,將對匈奴不利。當暮靄四合之時,單于駕馭六騾牽引的兵車,率領精壯騎兵數(shù)百,突破漢圍,直向西北急馳而去。已到黃昏時刻,漢兵、匈奴兵混戰(zhàn)在一起,漢兵殺傷匈奴兵的人數(shù),大大超過自己的傷亡。漢軍左校捕得俘虜,方知單于已在黃昏前突圍而去。漢軍即派輕騎兵連夜追擊,大將軍率軍隨后前進。匈奴兵也四散逃亡。黎明,已經(jīng)追趕了二百余里,沒有追上單于,然而也頗有斬獲,殺傷敵萬余人。大軍直抵寘顏山趙信城。繳獲匈奴儲屯的糧食以供軍用。漢軍休息一天后班師,將城郭和剩下的糧食全部燒毀而歸。
大將軍和單于會戰(zhàn),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另從東道前進,迷失了方向,誤了同時向單于發(fā)動攻擊的期限。大將軍率領軍隊回到漠南,與前將軍右將軍相遇。大將軍將遣使向皇上報告,命令長史以案牘詰責前將軍李廣,李廣自殺。右將軍回到京師,被交付法庭審理,有罪贖為平民。大將軍部隊撤回塞內(nèi)。此役共斬捕敵官兵一萬九千人。
這時,匈奴已有十多天不知單于的下落。右谷蠡王聞訊,自立為單于。單于后來又和失散的部屬會合,右谷蠡王就去掉單于的稱號。
驃騎將軍也率領五萬騎兵,軍需補給的輜重車隊和大將軍相等。軍中沒有副將。以李敢等人為大校,充當副將,自代、右北平出塞千余里,和左賢王的兵對峙,作戰(zhàn)中斬獲敵官兵的功勞超過大將軍。率軍回朝后,天子說:“驃騎將軍去病率領大軍,并親自督同歸義匈奴戰(zhàn)士,輕裝前進,橫穿大漠,渡水俘獲章渠,已誅殺比車耆王,轉而進擊左大將,斬獲左王軍前旗鼓,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水,俘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封土祭天,在姑衍山祭地,登上北海的高山,俘虜異族丑類七萬四百四十三人。消滅十分之三的敵人。糧食給養(yǎng)取之于敵,行軍到極遠地方,而糧秣供應不絕。以五千八百戶加封驃騎將軍。”右北平太守路博德領屬驃騎將軍,在與城會師,沒有延誤軍期,隨軍到達梼余山,斬獲敵軍二千七百人,以一千六百戶封路博德為符離侯。北地都尉邢山隨從驃騎俘獲匈奴王,以一千二百戶封邢山為義陽侯。投誠的原因淳王復陸支、樓專王伊即靬,跟著驃騎將軍建立功勛,以一千三百戶封復陸支為壯侯,以一千八百戶封伊即靬為眾利侯。從驃侯趙破奴、昌武侯趙安稽跟隨驃騎將軍作戰(zhàn)有功,各加封三百戶。校尉李敢斬將搴旗,封為關內(nèi)侯,食邑二百戶。校尉徐自為賜爵為大庶長。許多軍中僚幕和士兵都分封了官職,得到很多的賞賜。而大將軍沒有得到加封。僚幕士眾也沒有人被封侯。
兩軍出塞時,邊塞登記在冊的官兵和私馬共十四萬匹,而入塞時,已不足三萬匹了。朝廷增設大司馬的官職。大將軍、驃騎將軍都加封為大司馬。制定法令,令驃騎將軍的官階和秩俸皆和大將軍相等。自此之后,大將軍一天天隱退,而驃騎將軍則恩遇日隆,日益顯貴。凡大將軍門下賓客,多有投奔驃騎的,每每得到官爵。獨有任安不肯。
驃騎將軍為人慎于言對,不泄人陰私,胸中藏浩然之氣,果敢而有主張。天子曾經(jīng)要他學習孫吳兵法,他答曰:“看胸中有無韜略,不在乎學古兵法?!碧熳訛樗藿ǜ?,叫他去視察一下,他回答說:“匈奴未滅,那有心思顧家呀!”自此以后,皇上更加寵幸和器重他。不過,他小小年紀就當了侍中之官,地位高貴,不知道憐恤士卒。他率軍出征,天子派主膳食的太官,為他準備了數(shù)十輛滿載肴饌的膳車,回到京師時,膳車扔掉不少吃剩的米肉,而士卒有人吃不飽。在塞外戰(zhàn)場上,糧食供應不上,士卒餓的疲敝不堪,而驃騎還在修建踢球的場地。這類事很多。大將軍為人仁厚善良,謙恭禮讓,以寬和柔順取悅于皇上。但天下賢人君子,沒有人贊許他。
元狩四年那次戰(zhàn)役以后的第三年,即元狩六年,驃騎將軍去世。天子為之哀悼,征發(fā)屬國五郡的鐵甲軍,列陣于長安到茂陵的道旁以護靈。替他營造冢墓,象征祁連山的模樣。贈以謚號,用武功和擴地二義,稱為景桓侯。子嬗嗣位。嬗年紀輕,字子侯,皇上喜愛他,希望待到他壯年時,讓他帶兵。過了六年,元封元年,嬗去世,謚為哀侯。無子祀絕,侯國撤消。
自驃騎將軍死后,大將軍長子宜春侯衛(wèi)伉犯法失去侯位。過了五年,衛(wèi)伉兩個弟弟陰安侯不疑和發(fā)干侯登都在酎金事件中失去侯位。失侯以后二年,冠軍侯侯國撤消。又過四年,大將軍衛(wèi)青去世,謚為烈侯。子衛(wèi)伉繼承長平侯侯位。
自大將軍圍殲單于之年算起,經(jīng)過十四年而去世。漢所以不再對匈奴用兵,是因為國內(nèi)戰(zhàn)馬的數(shù)量銳減。同時也由于正在南討兩越,東伐朝鮮,西擊羌、西南夷。因此,很久不征討匈奴。
大將軍因為能夠和平陽長公主締姻,長平侯伉得以繼承侯位,過了六年,伉犯法失去侯位。
下面開列兩大將軍及所屬副將名次:總計大將軍衛(wèi)青七次出擊匈奴,斬殺捕獲敵官兵五萬余人。一次和匈奴單于作戰(zhàn),收復河南地區(qū),因而設置朔方郡。一再加封,共一萬一千八百戶。三個兒子皆封為侯,侯各一千三百戶。加起來,共一萬五千七百戶。大將軍的校尉、副將跟隨他得功封侯的九人。副將、校尉擢升為將軍的十四人。副將李廣已經(jīng)有傳。沒有立傳的副將有:將軍公孫賀。公孫賀,義渠人。祖先是匈奴族。賀父公孫渾邪,景帝封為平曲侯,觸犯刑律,失去侯位。武帝為太子時,賀任太子舍人。武帝即位八年,以太仆出任輕車將軍,駐守馬邑。過了四年,以輕車將軍自云中出塞。又過五年,以騎將軍隨從大將軍有功,封為南窌侯。后一年,以左將軍再次從大將軍自定襄出塞,未建戰(zhàn)功。后四年,在酎金事件中失去侯位。后八年,以浮沮將軍自五原挺進二千余里,未建戰(zhàn)功。再后八年,以太仆晉位丞相,封為葛繹侯。公孫賀七次為將軍,出塞進擊匈奴,未有顯著的戰(zhàn)功,而兩次封侯,一為丞相。后因其子敬聲和陽石公主通奸,并以巫蠱詛上罪滅族。沒有后代。
將軍李息,郁郅人。侍奉景帝。武帝即位八年,任材官將軍,駐軍馬邑。后六年,為將軍自代出塞。后三年,為將軍,隨從大將軍自朔方出塞,都沒有建立戰(zhàn)功。凡三次受命為將軍。后來長期擔任大行的官職。
將軍公孫敖,義渠人。武帝時擔任郎官。武帝即位十二年,為騎將軍自代出塞,傷亡士卒七千人。罪應斬首,贖為平民。后五年,以校尉隨從大將軍建立了戰(zhàn)功,封為合騎侯。后一年,以中將軍隨從大將軍再次從定襄出塞,未建戰(zhàn)功。后二年,以將軍自北地郡出塞,延誤了和驃騎將軍會師的軍期,罪應斬首,贖為平民。后二年,以校尉隨從大將軍作戰(zhàn),未建戰(zhàn)功。后十四年,以因杅將軍修筑受降城。又過七年,再次以因杅將軍出塞進擊匈奴,到達余吾,因傷亡士卒過多,被交付法官審判,罪應斬首。他偽裝死去,逃亡民間五六年。后被發(fā)覺,再次囚禁。其妻犯巫蠱獲罪,被族滅。總共四次為將軍,出擊匈奴,一次封侯。
將軍李沮,云中人。侍奉景帝。武帝即位十七年,由左內(nèi)史為強弩將軍,后一年,再次為強弩將軍。
將軍李蔡,成紀人。孝文帝、景帝、武帝時都擔任過官職。以輕車將軍隨從大將軍建立了功勛,封為樂安侯。后來官拜丞相,犯法自殺。
將軍張次公,河東人。以校尉從衛(wèi)將軍青建立了功勛,封為岸頭侯。后來太后崩駕。他擔任統(tǒng)率北軍的將軍。后一年,為將軍,隨從大將軍。兩次為將軍,犯法失去侯位。次公之父張隆,是戰(zhàn)車隊中的射士。因為他嫻習弓法,為景帝親近寵幸之臣。
將軍蘇建,杜陵人。以校尉從衛(wèi)將軍青,建立了功勛,封為平陵侯,以將軍修筑朔方城。后四年,任游擊將軍,從大將軍自朔方出塞。后一年,以右將軍再次從大將軍自定襄出塞。翕侯叛逃,蘇建軍覆沒,有罪當斬,贖為平民。后在任代郡太守時去世。冢墓在大猶鄉(xiāng)。
將軍趙信,以匈奴相國降漢,封為翕侯。武帝即位十七年,任前將軍,和單于作戰(zhàn),兵敗,投降匈奴。
將軍張騫,奉使交通大夏,回國后任校尉,從大將軍建立功勛,封為博望侯。后三年,為將軍,自右北平出塞,誤了軍期,應該斬首,贖為平民。后來奉命出使烏孫,在大行任中逝世,冢墓在漢中。
將軍趙食其,祋祤人。武帝即位二十二年,以主爵都尉為右將軍,從大將軍自定襄出擊匈奴,迷失道路,罪應斬首,贖為平民。
將軍曹襄,以平陽侯為后將軍,從大將軍自定襄出擊匈奴。曹襄,曹參的裔孫。
將軍韓說,弓高侯的庶孫,以校尉從大將軍有功,封為龍侯。在酎金事件中失去侯位。元鼎六年,以待詔為橫海將軍,討伐東越有功,封為案道侯。太初三年任游擊將軍,屯守五原外許多邊城。任光祿勛時,到太子宮挖掘詛上的偶人,衛(wèi)太子殺死了他。
將軍郭昌,云中人,以校尉隨從大將軍作戰(zhàn)。元封四年,以太中大夫為拔胡將軍,屯兵朔方。還師討伐昆明,無功,奪去印信。
將軍荀彘,太原廣武人。以善于駕車選為侍中。以校尉數(shù)次隨從大將軍。元封三年為左將軍進擊朝鮮,無功。以擅捕樓船將軍犯法死。
總計驃騎將軍霍去病六次出塞進擊匈奴,其中四次是以將軍的身份出塞,斬獲敵官兵十一萬余人。后來渾邪王率眾數(shù)萬來降,遂開拓河西酒泉地區(qū),匈奴擾騷西部邊境的事件大為減少。四次加封,總共一萬五千一百戶。幕僚屬吏有功封侯者六人,后來擔任將軍者二人。
將軍路博德,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隨從驃騎將軍建立功勛,封符離侯。驃騎將軍死后,博德以衛(wèi)尉為伏波將軍,伐滅南越,得到加封。后來犯法失去侯位。其后以強弩都尉屯兵居延而卒。
將軍趙破奴,本為九原人,曾經(jīng)流亡匈奴,后來歸漢,任驃騎將軍幕府司馬。出北地進擊匈奴有功,封為從驃侯。在酎金事件中失去侯位。后一年,為匈河將軍,進攻匈奴,抵達匈河水,未建戰(zhàn)功。后二年,討伐并俘虜樓蘭王,復封為浞野侯。后六年,任浚稽將軍,率領二萬騎兵進攻匈奴左賢王。左賢王和他作戰(zhàn),指揮八萬騎兵把他包圍。破奴活生生被匈奴擒獲,全軍因之覆沒。居留匈奴中十年,又和太子安國逃離匈奴,回到漢朝。后犯巫蠱罪,被滅族。
自從衛(wèi)氏興起,大將軍首先受封,后來他的親屬有五人封侯。經(jīng)過二十四年,五侯侯位全部褫奪,衛(wèi)氏再沒有受封為侯的了。
太史公說:蘇建和我說過:“我曾經(jīng)責備大將軍,論職位已相當尊重,但很少得到天下賢士大夫的贊譽,何不效法古代名將招選賢士的方針,好好努力學習他們??!大將軍辭謝說:‘魏其侯、武安侯雖然那樣好賓客,卻遭到天子的切齒之恨。親近和安撫士大夫,招選有才能的人,貶黜不肖之人,是人主的權柄。為人臣的只要做到守法盡職就可以了,用不著去招賢選士!’”驃騎將軍也仿效這種態(tài)度。這就是他們的為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