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丘據(jù)問(wèn)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對(duì)以一心可以事百君第二十九

晏子春秋集釋 作者:吳則虞


  梁丘據(jù)問(wèn)晏子曰:「子事三君,君不同心,而子俱順焉〔二〕,仁人固多心乎〔三〕?」晏子對(duì)曰:「晏聞之,順愛(ài)不懈,可以使百姓,彊暴不忠〔四〕,不可以使一人〔五〕?!剐目梢允掳倬?,三心不可以事一君〔六〕。」仲尼聞之曰:「小子識(shí)之〔七〕!晏子以一心事百君者也〔八〕。」

  〔一〕 則虞案:「可」下舊脫「以」字,從目錄增。

  〔二〕 孫星衍云:「『順』,藝文類聚作『從』?!埂騽t虞案:龍筋鳳髓判卷三亦作「從」。作「順」是也,外篇不合經(jīng)術(shù)者第四兩出「順」字,孔鮒詰墨引亦作「順」。

  〔三〕 則虞案:龍筋鳳髓判「固」作「故」。

  〔四〕 黃以周云:「元刻作『暴彊』?!埂騽t虞案:吳勉學(xué)本作「強(qiáng)暴」。

  〔五〕 則虞案:類聚二十及龍筋鳳髓判引無(wú)。

  〔六〕 孫星衍云:「『三心』,意林、藝文類聚、御覽、風(fēng)俗通、孔叢俱作『百心』,風(fēng)俗通二語(yǔ)作『傳曰』。御覽引『子思子曰:「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埂弧埂騽t虞案:「百」字疑本作「三」,「一心事三君」,與「三心……事一君」相對(duì)文。下文「晏子以一心事百君」,「百」亦當(dāng)「三」,即承此「一心事三君」而來(lái),後人改「三」為「百」,致淆亂。詰墨「晏子以一心事三君」,猶作「三」,不作「百」,是未經(jīng)竄改前之本也。

  〔七〕 孫星衍云:「『識(shí)』,御覽、孔叢俱作『記』。」◎則虞案:白帖三十引作「記之哉」。

  〔八〕 孫星衍云:「孔叢作『以一心事百君,君子也』?!?/em>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