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之三

東溟奏稿 作者:清·姚瑩


遵旨籌議覆奏(夾片) 謝賞世職恩奏 二次生捦逆夷姧民訊供進呈夷信圖書奏(夾片) 擊破通夷匪船拿獲姧民逆夷大幫潛遁奏 查明南北兩路逆案出力人員奏(夾片) 覆訊夷供分別斬決留禁繪呈圖說奏 遵旨籌議覆奏(夾片) 奏為遵旨議奏、仰祈圣鑒事。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十四日亥刻,接準軍機大臣字寄,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八日奉上諭:前據達洪阿等奏:逆夷滋擾臺郡、官兵擊沈船只、奪獲器械、捦斬夷匪多名,當有旨諭令該總兵等嚴飭在事文武,添派兵勇,嚴密防范,并諭令王得祿移駐臺灣,協同剿辦。嗣因日久未據續(xù)報,復諭令怡良等確探馳奏。迄今又將匝月,朕心實深厪念。 臺灣為閩海要區(qū),向系該逆垂涎之地。此次駛入逆船,復經該總兵等殲剿,難保無匪船闖入,冀圖報復。現據奕山等奏:逆夷有遣人回國、添調兵船、于明春滋擾臺灣之語。該總兵等接奉前旨后,于一切堵剿機宜,自已先事豫籌妥洽。現在情形若何?有無續(xù)來滋擾?萬一該逆大隊復來,該處駐守弁兵及招募義勇是否足資抵御?其如何定謀決策、層層布置、可操必勝之權?著達洪阿等會同王得祿悉心定議,一并會銜具奉,并著怡良等密速確探現在情形,據實奏聞,毋再遲延。將此由六百里諭知怡良等,并傳諭姚瑩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臣等查逆夷自上年八月在雞籠受創(chuàng)之后,果于九月間再犯雞籠。臣等督飭文武,當時擊退,于九月二十日具奏:所有雞籠第一次擊破夷船、捦斬奪炮一折,系十二月十五日奉到朱批上諭,仰蒙訓示機宜,頒賞花翎,從優(yōu)議敘。臣等欽遵只領,恭折謝恩。于十二月二十日專弁內渡赍呈。一面?zhèn)髦醯玫搧砼_協同辦事。詎王得祿已于是月二十八日在澎湖病故。本年正月二十五日,接據澎湖廳稟報:經將遺折由督臣代奏,并于訊取夷供覆奏折內附片陳明,由四百里馳奏。是月三十日,逆夷復至淡水之大安港口。臣等督飭文武義首,計破其舟,生捦白紅黑夷四十九名、廣東姧民五名,甫于二月初四日由五百里馳報各在案。 惟是海洋風范,本已不時,又有夷船盜艘出沒,阻劫船只,過海維艱,文報往來,益形壅滯。仰煩圣厪,臣等不勝惶悚。茲蒙示以逆夷在粵揚言將以大幫來臺滋擾,諭詢兵勇是否足資抵御?如何決策定議?臣等謹查臺灣戍兵名雖一萬四千,內除澎湖兩營隔海、噶瑪蘭一營遠在山后,其山前一廳、四縣,地互一千余里,海口林立,民情不靖?,F當處處戒嚴。若遇大幫夷船,實形單薄,欲請兵內地,則本省防夷吃緊,缺額戍兵尚難補足。其不能添調可知。欲請兵外省,則客兵地利生疏,未見十分得力。且遠隔重洋,緩不濟急,反復思維,不得不用本地義勇(朱批:甚是、甚好),以臺人習斗,膽氣較優(yōu),且自衛(wèi)鄉(xiāng)邦,其情較切。若曉以大義,優(yōu)其爵賞,尚可有為。是以臣等自二十年八月,先后赴南北路,督同廳縣委員,遍諭紳耆聯莊團練義勇,半守本莊,半聽官調。已據各屬陸續(xù)冊報練勇四萬七千一百有奇(朱批:深堪嘉慰),請領義旗腰牌,此皆平時不領經費、調用始給口糧。 其各???,則自二十年夷船窺伺臺灣擊退后,及上年廈門失守,夷船再犯雞籠。臣等陸續(xù)添派守口常駐弁兵三千六百六十八名,益以調募屯丁、義勇、水勇五千五百余名。其分防陸路守城及澎湖兵勇,均不在內。惟兵勇分駐,只可御三數夷船,設有大幫,則需調取陸營官兵及團練之義勇出御,仍遵圣訓:不與海上爭鋒,俟其登岸設伏擊之。 伏思用兵之道,氣不可餒,貴從容布置。言不可夸,貴切中機宜。謀不在奇,貴深明事勢。人不在眾,貴協力同心。夷人之長,全在大船、火器,必使船不入港、火器有御,方為盡善守御之法。其要端有五。 一日塞港。近時塞港之法,各省皆有講求,當各因地勢而用。臺郡近城,惟國賽港與三鯤身之新港最為寬深。新港現用大竹簍及木桶載石填塞。國賽港則以不堪用之哨船數只,并制大木籠千余個,載石堆貯水中,攔其大小船只。港內岸上,均設兵勇守之。至四草與安平大港對峙,安平為重兵所在,而以偏師扼守,四草港內復制大木排四座,上架大炮攔截港門,更制二丈長大木鉆數百枝,上安大鐵鉆帶鉤,貫以藤條,橫浮水上,以罣其船。此塞港與守港之法也。 二曰御炮。沿岸建設石壁,外以竹簍貯土堆作炮堆,或用大木■〈稟〉夾筑土墻,長數十丈及百數丈不等。其下更挖濠溝,或埋釘桶、竹簽,或布鐵蒺藜。臣達洪阿,近更制地雷數十處埋伏以待。 三曰破其鳥槍。水中用竹筏,上張木架,懸掛牛皮、棉被,使水勇乘之以進。岸上則于藤牌之外,新添翻被架,五十名為一排,后藏小銅炮、抬炮、抬槍,可以破其鳥槍、火箭、火鏢。又練翻被手,其法用五十人為隊,手執(zhí)水涇棉被,張其兩角,兼執(zhí)兩刃,排列而前。長矛鳥槍隨進,較藤牌更為得力。 四曰守城。臺灣郡城逼近海邊,安平即系西城。三郊商賈云集之所,向有炮臺三座,近更加筑堅厚。復圍建木珊七百余丈,守以義勇,城內八坊八十二境,諭令紳士、鋪民每段樹柵,自選壯丁,稽查嚴守。現在送冊亦五千余人。此臣等籌防郡城內外之大概情形也。 五曰稽察姧民。夷雖猖獗,皆由所在姧民勾引。廣東、廈門、寗波,本洋商所聚,通市已久,無賴之徒,素食夷利。故為之用。臺灣向無洋商,夷舶不到,似無此患。而民情不靖,則其患更深。昨獲鳳山逆匪張從,竟以廣西逃軍,在廣東與通夷姧民勾結,回臺糾人,為夷內應。幸逆黨首從伏誅,該逆為臺灣縣知縣閻炘所獲,并究出夷用漢姧劉相、蘇旺為之主謀。本年夷酋■〈口仆〉■〈口鼎〉喳,復自定海遣夷目顛林,偕漢姧黃舟等,以重貲來臺窺探,欲行勾結。又即破獲。而南北兩路匪徒,上年復痛加殲剿。 惟是逆夷既屢次失利,懷恨轉深,果否遂能戢其邪謀,尚在未定。臣等益當督飭文武,隨時嚴密稽查,以防意外之虞。且夷囚現在郡監(jiān)一百六十八名,解省既有不可,久禁亦非善計。甫經奏請訓示,設未奉到朱批回,而大幫猝至,惟有先行正法,以除內患,是為要著。 至于臺灣各城,惟郡城臨海,最為險要。其余廳縣,皆距海數十里,民莊皆用竹圍,足御夷炮。獨海口沙地水咸,不能種竹,惟令各口文武添設炮墩、土墻,相機辦理。又各口惟雞籠三面環(huán)山,險峻可守;滬尾兩山對峙,一港中通,其險次之。此外則皆一望平沙,港門皆在水中,或有暗礁沈汕猶可限阻夷舟,否則全仗人力。自當相度地勢而行,不能一律辦理?,F令各民莊自相結聯,倘夷人登岸,即同官兵設法邀擊。葢兵事頃刻變易,全在不失機宜,非成法所能盡者,亦惟存乎其人。將吏果皆有勇能謀,是又臣等之愚所不敢必信者也。 臣等才識庸愚,當此巨任,惴栗時深,何敢遽言必勝之權。惟有竭誠畢慮,鼓勵人心,以期眾志成城,仰報高厚鴻慈于萬一。謹將籌議辦理情形,據實覆奏。此次所陳,皆臺灣機要,請免宣示,以昭慎密。是否有當,仰祈皇上圣鑒訓示遵行。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奏,六月初九日奉到朱批:辦理甚屬周妥,朕心寬慰,另有旨。 再有請者,臺灣自道光二十年夏間夷船到鹿耳外洋、官兵擊退之后,臣等即督飭文武,查明各屬???,設筑炮墩,委員督帶兵勇,駐札防守。一面制備攻守器具。迨廈門失守,夷船再犯雞籠,復逐次添設,處處戒嚴,所有兵勇口糧、一切經費,實為繁巨;派設府局,遴委臺防同知仝卜年專司支應。由知府熊一本查核,其應淮應駁,皆稟由臣姚瑩親自裁決。一切皆立有章程,絲毫不容浮冐。計自二十年八月起,至二十一年十二月終止,淡水、噶瑪蘭二廳暨臺灣、鳳山、嘉義、彰化四縣,并撥給澎湖一廳,共支給過銀二十余萬兩。除先經省撥經費銀十萬兩外,均系該府廳縣挪款墊應。 嗣蒙皇上賞銀三十萬兩,經督撫臣于上年十二月委員解到,歸還前此挪墊及分給各屬外,府庫實僅存銀十三萬余兩,道庫備貯原有五萬五千余兩,又以南北兩路逆匪滋事,動用三萬兩,所存無幾。 茲蒙諭示:以逆夷將有大幫到臺滋擾,經費未免尚形短絀,聞省中經費亦非寬裕,不能再濟臺灣,可否仰乞天恩,飭部另籌經費五十萬,撥貯閩省,專為臺灣陸續(xù)接濟軍需。俾臣等稍有所恃,庶無掣肘之虞。臣等極知國家經費有常,何敢稍昧天良,再行瀆請,實緣夷務重大,地在海外,若不先事綢繆,恐誤事機,惟有加意撙節(jié),不使稍有虛縻,仰體皇上振武、理財之意。 至于鼓舞人心,尤為目前第一要著。所有臺灣出力義民,除勞績顯著者、隨事專折具奏請獎外,所有義民,遇事出力,可否淮令臣等便宜賞給六、七、八品軍功頂戴,俾得立時奮勇,無誤事機,事后再行匯案具奏咨部,則臺地更有裨益。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奏,六月初九奉到朱批:另有旨。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九日,奉到朱批:辦理甚屬周妥,朕心寬慰。另有旨。欽此。又,折內不得不用本地義勇句旁,奉朱批:甚是,甚好。欽此。又,各屬陸續(xù)冊報練勇四萬七千一百有奇句旁,奉朱批:深堪嘉慰。欽此。又,懔遵圣訓不與海上爭鋒句旁,奉朱批:操勝之道。欽此。又,用兵之道、氣不可餒、貴從容布置、言不可夸、貴切中機宜、謀不在奇、貴深明事勢、人不在眾、貴協力同心等句旁,均奉朱圈。又,于協力同心四字,朱筆連圈。又,當各因地勢而用句旁,奉朱點。又,守港之法也句旁,奉朱截。又,二曰御炮句旁,奉朱點。又,埋伏以待句旁,奉朱截。又,三曰破其鳥槍句旁,奉朱點。又,更為得力句旁,奉朱截。又,四曰守城句旁,奉朱點。又,籌防郡城內外之大概情形也句旁,奉朱截。又,五曰稽察姧民句旁,奉朱點。又,鳳山逆匪張從名旁,奉朱直。又,竟以廣西逃軍、在廣東與通夷姧民勾結、同臺糾人、為夷內應、幸逆黨首從伏誅等句旁,奉朱點。又,閻炘名旁,奉朱圈。又,所獲并究出夷用漢姧,以劉相、蘇旺為之主謀,本年夷酋■〈口仆〉■〈口鼎〉喳復自定海遣夷目顛林偕漢姧黃丹等,以重貲來臺窺探,欲行勾結;又即破獲等句旁,均奉朱點。又,惟有先行正法、以除內患句旁,奉朱批:必當如此。欽此。又,附片具奏:臺灣防夷經費短絀、請另籌五十萬兩接濟、并請便宜賞給出力弁兵義民軍功頂戴一片,同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同日,并承準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zhèn)總兵達、傳諭臺灣道姚。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諭:達洪阿等奏籌議臺灣防夷章程一折,據奏:臺灣海口林立,民情不靖。現在閩省防夷緊要,客兵地利生疏,均難請調。惟用本地義勇,自衛(wèi)鄉(xiāng)邦?,F已練勇四萬七千有余,設有大幫逆船,調取陸營官兵及團練義勇出御等語,所見甚是,所辦甚好,仍著達洪阿等相機度勢,協力同心,平日嚴申紀律,臨時籌度機宜,設有大幫逆船突犯,勿與海上爭鋒,俟其登岸,設伏殲除,可操必勝之道。所奏塞港、御炮、破鳥槍、守城邑及稽察姧民五條,均屬周妥,著即照議辦理。前獲夷匪一百六十余名,業(yè)已諭知,即在臺灣正法。計此時當已接奉,著即遵旨辦理。另片奏請出力弁兵義民便宜賞給六、七、八品軍功頂戴,匯案奏咨,亦著如所請行。所懇籌撥經費銀五十萬兩,已有旨著戶部速議具奏。將此由五百里諭知達洪阿并傳諭姚瑩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九日,承準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zhèn)總兵達、按察使銜臺灣道姚。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諭:達洪阿等奏籌議臺灣防夷章程一折,據奏臺灣??诹至ⅲ袂椴痪?,現在閩省防夷緊要,客兵地利生疏,均難請調。惟用本地義勇自衛(wèi)鄉(xiāng)邦?,F已練勇四萬七千有余,設有大幫逆船,調取陸營官兵及團練義勇出御等語,所見甚是,所辦甚好,仍著達洪阿等相機度勢,力大同心。平日嚴申紀律,臨時籌度機宜,設有大幫逆船突犯,勿與海上爭鋒,俟其登岸,設伏殲除,可操必勝之道。所奏塞港、御炮、破鳥槍、守城邑及稽察姧民五條,均屬周妥,著即照議辦理。前獲夷匪一百六十余名,業(yè)已諭知,即在臺灣正法,計此時當已接奉。著即遵旨辦理。另片奏請出力弁兵義民便宜賞給六、七品軍功頂戴,匯案奏咨,亦著如所請行。所懇籌撥經費銀五十萬兩,已有旨著戶部速議具奏。將此由五百里諭知達洪阿、姚瑩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此次廷寄,系黃紙加封,面用朱筆書達洪阿、姚瑩手啟。封上朱筆花押。以原奏有「事皆機要、請勿宣示」語也。 戶部謹奏:為遵旨速議具奏事。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諭:達洪阿、姚瑩奏請籌經費銀五十萬兩,撥貯閩省,陸續(xù)解臺,接濟軍需,著戶部速議具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臣等伏查臺灣防堵經費,上年十月內經該總兵達洪阿等奏準,于閩省軍需項下,分撥銀三十萬兩在案。茲復據奏請籌撥銀五十萬兩,臣等公同商酌,擬撥福建本省春撥實存地丁銀三萬兩、春撥后續(xù)征地丁銀四萬兩、廣東省春撥實存地丁銀十萬兩、封貯銀十萬雨、湖南省封貯銀十萬兩、蕪湖關稅銀九萬兩、北新關稅銀四萬兩,以上共銀五十兩,作為該處防堵經費。恭候命下。由臣部行文各該督、撫、監(jiān)督等,將指撥銀兩,迅即委員解閩,并令閩浙總督照數收貯,以備臺灣陸續(xù)提用。其各省銀兩未經解到以前,如臺灣有提用之處,除動解該省地丁銀七萬兩外,仍于該藩庫正雜留支各款內及存剩軍需項下,先行借支解往,以期無誤要需。謹將臣等速議緣由,恭折其奏,伏乞皇上圣鑒。謹奏。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謝賞世職恩奏 奏為恭謝天恩、仰祈圣鑒事。 竊臣等備員海外,上年八月殲捦逆夷,甫蒙訓示周詳,優(yōu)加賞赍,方愧涓涘未報,悚惕滋深。茲復以九月夷船再犯雞籠,官兵擊退,并剿辦南北兩路逆匪各一折,于本年三月初十日,奉到十二月二十九日上諭:逆夷兩次侵犯臺郡,該鎮(zhèn)道等均能督率兵勇,奮力攻擊,兩月之內,連獲勝仗。其南北兩路乘機滋事匪徒,亦被該鎮(zhèn)道等親督文武兵勇,實時撲滅。辦理妥速,甚屬可嘉。達洪阿著賞給騎都尉世職,姚瑩、熊一本均著賞給云騎尉世職。在事出力各員弁義首人等,著據實保奏,候朕施恩。欽此。三月之內,迭被殊榮,聞命自天,感慚無地。當即恭設香案,率同臺灣府知府熊一本,望闕叩謝天恩訖。 伏念逆夷犯順,中外同仇,臺灣為海外巖疆,臣等責無旁貸。翦茲丑類,期無孑遺,殄彼亂民,豈容朝食。乃蒙逾格鴻施,有加無已。賞延于世,逮及郡臣。凡臣下不數之遭逢,皆臣等及身之榮幸。撫衷增愧,圖報愈難。惟有共矢和衷,益加奮勉,臨事廣集群力,務求有勇知方,以期仰副圣主內安外攘之訓。除查明在事出力人員、另折保奏外,所有臣等感激微忱,理合差弁赍謝天恩。伏乞皇上圣鑒。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奏。 二次生捦逆夷姧民訊供進呈夷信圖書奏(夾片) 奏為二次生捦逆夷、提訊供情、究出在地通夷姧民、立時拿獲、恭折具奏、并進呈夷信圖書等件、仰祈圣鑒事。 竊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三十日,臣等督率淡水營廳縣,計破夷船,生捦白紅黑夷及廣東姧民,于二月初四日,由五百里馳奏聲明,委員往勘,搜取炮械,提犯解郡,訊取供情在案。茲據文武委員托克通阿、岑廷高,勘明擊破夷船,系在淡水廳、彰化縣交界之土地公港。夷船業(yè)已擊碎,船上貨物俱已無存,惟先后奪獲并撈取大小銅鐵夷炮十三門、自來火鳥槍十二桿。又七桿槍口旁上插尺許長細尖刀。又,雙合雙口自來火鳥槍一桿、短刀二十七把及鞭锏等件。又,浙江營鐫號鳥槍八稈、腰刀二十七把、破爛夷書二冊、夷信五十三紙,同夷犯四十九名、粵東姧民五名,一并提解來郡,連日委臺灣府知府熊一本、臺防同知仝卜年、臺灣縣知縣閻炘,暨鳳山縣知縣魏彥儀、委員魏一德、托克通阿、盧繼祖等,逐一研訊,轉譯供詞。臣等親提覆訊。 據夷目顛林,同管船大伙長律比、二伙長巴底時、三伙長科因諫坭供:系■〈口英〉咭唎國間你地方人,顛林管駕三桅夾板船一只,系夷人煙治跛本錢,以顛林為呷嗶■〈口丹〉,向在廣東售賣貨物、煙土。道光十九年間,在望邁地方聞知廣東嚴禁煙土,令大小夷船將所帶煙土全行繳銷,領事頭目報知本國女王;以夷商置貨,多領國主本錢,年收稅利,一旦烏有,又不準通市,遂傳諭各馬頭,新祈波、罵叻格、檳榔嶼、孟加■〈束〉、望結仔、■〈口實〉叻、即息■〈束〉、勿多、叻時、望邁、即孟■〈子孟〉等各處,調遣兵船,派義律為大總管、伯麥為副總管,到廣東打仗。望邁一處,派船十九只,顛林即在其內,配帶夷兵三百余名,帶大杉板一只、小杉板二只,并有望邁管稅之夷官馬哩監(jiān)。發(fā)給番銀十二萬,置備煙土及呢羽各貨,于道光二十二年正月開船,三月到廣東,雇倩規(guī)獲姧民黃舟、鄭阿二,轉邀陳阿盛、張阿廣、張阿有,并跳水在逃的唐阿高、陳阿二在船幫賣煙土、雜貨。其時,義律要向廣東索取煙土不許。又被驅逐。遂留伯麥在廣東照料,自帶兵船至浙江舟山攻打,圖占馬頭,既得舟山后,義律即號令各船攻破虎門。至二十一年三月,廣東行商給還煙價,義律隨令各船退出外徉。因伯麥奸淫民間婦女,被眾百姓將其毆死。義律報知女王,改派■〈口仆〉■〈口鼎〉喳為大總管、吧噶與思啞敕力吧敦時為副總管,統(tǒng)計夷船大小百余只,大船七、八百人,小船二、三百人,均聽■〈口仆〉■〈口鼎〉喳調度?!觥纯谄汀怠觥纯诙Α翟鹊綇V東時,義律即帶銀回國?!觥纯谄汀怠觥纯诙Α翟驈V東給過銀兩,不便滋事,想在廈門、舟山奪占馬頭,即派吧噶、同思亞敕力吧敦時帶領兵船,于上年七月攻打廈門。又,自帶兵船數只,分出廈門兵船三十余,攻打舟山、定海、寧波等處。顛林隨同■〈口仆〉■〈口鼎〉喳至浙江,并未到過廈門?!觥纯谄汀怠觥纯诙Α翟谥凵阶〉绞麻g,聞說本朝的兵船到臺灣雞籠被官兵擊破、夷人全數拿獲,隨叫顛林等兵船多只與黃舟前來探聽,相機行事,并叫信用的廣東漢姧劉相、蘇旺寫信一封,交黃舟帶與臺灣人張從,囑同賴媽來、陳惡在地勾結人為內應。不料本年正月二十五日,船到臺灣洋面游奕數日,不見張從同賴媽來等有人接應。至三十日,到大安港,欲進口門,見岸上官兵人多,不聽駛入,正在游奕,遇一小漁舟駕至船邊,向黃舟招呼說話。黃舟即許以重價,托其指引海道,不想漁船引到沙汕擱淺。又被岸上大炮轟擊,眾人驚慌,跳上杉板小船逃命。被岸上人將大小船均擊碎,水陸追趕,把顛林等五十四人拿獲,其余之人不知生死,銀物一齊落水等供。 詰以現獲夷信多件,是何軍情姧謀?據供:都是夷人往來問候、商量貨價之信。提訊黃舟、鄭阿二,同供俱系廣東香山縣人。從前在望邁地方做過買賣,因與夷人熟識,上年■〈口英〉夷滋事,伊等轉雇現獲之陳阿盛、張阿廣、張阿有、并在逃之陳阿齊、唐阿高,在顛林船上充當漢姧。■〈口仆〉■〈口鼎〉喳船上漢姧大頭目兩個,一名蘇旺,一名劉相,俱系廣東番禺縣人。各船所用漢,自七、八人至十余人不等,均系先向蘇旺、劉相二人說明來歷,方能到船上用事。上年十二月里,■〈口仆〉■〈口鼎〉喳聽見八月間有本國夾板兵船在臺灣雞籠口被官兵擊破,夷人全行拿獲,令該犯等同顛林前來探聽。蘇旺、劉相寫漢字信一封,交伊等寄與臺灣張從,托其在地行事。伊等不識夷字,現獲夷信多件,不知有無姧謀等語。余與顛林所供,大略相同。陳阿盛系番禺縣人。張阿廣系順德縣人。張阿有系南??h人。所供亦屬相符。當向黃舟追取蘇旺、劉相原寄之信。據稱:原信縫在領褂夾層,前在洋面落水被獲,領褂被人脫去遺失。信內所言,尚能記憶。給以紙筆,令其默寫數十語,與所供無異。 據此,臣等查夷情詭詐,現獲各信,其中必有姧謀,所言詢商貨價,殊難遽信。惟臺地無人翻譯,即刑訊亦難辨真?zhèn)巍獙F信同前次所獲完好夷圖九幅、書二冊、信十七件,并該夷自畫船式二紙,一并封固進呈,請旨飭交回譯館翻譯,具奏辦理。 至張從一犯,系鳳山縣人。道光十八年被逆首張貢逼做旗腳,擬軍發(fā)配廣西荔浦縣。賴媽來系嘉義縣人,十二年張丙逆案內,發(fā)配貴州黔西州。陳惡系鳳山縣人,聽從王藍伙劫事主吳邦英案內,十五年獲案,擬遣發(fā)配新疆。張從甫于本年三月接準配所來文移緝。賴媽來、陳惡二犯如何逃脫?尚未接準配所來文。張從一名先于上年逃回鳳山縣投充逆匪陳沖偽軍師,經臺灣縣知縣閻炘拿獲。訊供認在廣東勾結夷人來臺,伊為內應,業(yè)已正法奏報在案。賴媽來及陳惡二犯,未據張從供及。既據顛林供有勾給之事,隨密飭各屬重賞購拿。茲據臺灣縣知縣閻炘在內山地方,將賴媽來同窩留姧民方業(yè),一并獲到提訊。賴媽來供認道光十六年二月在貴州配所逃到廣西,上年正月遇見張從、陳惡,各道窮苦。張從勸令同到廣東投充夷人作漢姧賺錢。賴媽來與陳惡不敢允許。張從遂獨自先去廣東,過數月后,同陳惡窮苦不過,只得討乞同到廣東,不見張從。七月間,遇見劉相、蘇旺招呼二人,說張從已回臺灣。劉相、蘇旺知他二人也是逃犯,遂叫回臺灣糾人俟夷船到時內應滋事。該犯遂與陳惡各自分路行走。該犯于十二月底方偷渡回臺。聽見夷船到雞籠已被官兵擊破,嘉義、鳳山兩縣匪徒起事俱被官兵剿滅,張從業(yè)已破獲正法。該犯害怕,不敢出頭。逃至內山相識的方業(yè)處相依,與方業(yè)約俟夷船再到臺灣打聽情形,即出來糾人內應。其陳惡有無回臺,并不知道。方業(yè)供認在內山種地。上年十二月間賴媽來到地投依留住,約俟夷船到臺,一同糾人內應等供不諱。 臣等查此次所獲白夷十八人,內頭目顛林同伙長三人,均系紅夷;尚有四人,一名肐哩、一名撇力撇、一名怒文、一名詢勉,亦系紅夷。因其毛發(fā)微黃,故稱紅夷。同白夷十一名,俱系■〈口英〉夷本國人。前據淡水廳營稟報:紅夷一人系屬錯誤,應行更正。其余黑夷三十名,皆系望邁地方人。據供逆夷前后兇狡情形,歷歷如繪。訊供之下,不勝發(fā)指。此等島夷,自古以來,惟知嗜利,本與犬羊無異,乃姧民黃舟、陳阿盛等,竟甘心從逆,導引為姧,張從、賴媽來等,系逆案被脅充軍,不知悛改,復在配所脫逃,起意投充逆夷,為之回臺糾人內應滋事。幸仗圣主天威,張從一犯,上年已先破獲伏誅。今賴媽來、黃舟、鄭阿二、鄭阿盛等六犯,亦經拿獲,實為覆載所不容。陳惡一犯,到臺與否,未知確實?,F飭各屬重賞購拿。一面稟咨內地廣東,一體查拿,盡法懲辦,以免煽惑滋事。所有二次拿獲逆夷及姧民訊取供情、紅白黑夷犯名單,合先恭折,由四百里馳奏。恭呈前后所獲夷圖九幅、夷書二冊、夷信七十紙、夷畫船式二紙,共裝一匣,伏乞皇上圣鑒訓示。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四日奏。 大安計破夷舟、生捦紅白黑夷共四十九名,解郡訊供。 計開: 紅夷八名 頭目顛林、大伙長律比、二伙長吧底時、三伙長科因諫坭、胳哩、撇力撇、怒文、 勉。 白夷十一名 密林、伊些駱、舊錫莫哩、雷時、霹哩駱、肉舌哩氏、弱己、密勒氏、戎必力氏、 格識、律敏物氏。 黑夷三十名 忍滿、伊騷、合睹、下治吳蚋油、三色、嚕扁、伊士滿、化冷西士、馬母、密臘、因奶時、媽馬呷松、■〈口目〉勒音、然、實廉菱、鴨律葛林、滿、磨領、木叔、煞郎西哩、非士滿、然儞、馬滿、數叭儞、鴉物、問打、嗎嚕、伊杉、化冷西、加馬拉力。再,上年欽奉上諭:各海疆省分紳士商民,果有捐資助餉修建城堡及募義勇、造船鑄炮、有益軍需者,其急公好義,即與出力將士無異。若仍照捐輸常例議敘,不足以示鼓勵。著核實保奏,候朕破格施恩。欽此。臺灣自上年以來,臣等設法勸諭各屬紳士義首團練義勇四萬七千余名,其中捐貲出力之人頗多,應俟查明,欽遵諭旨辦理外,查有淡水貢生林占梅,赴臣等呈捐番銀一萬元,以助修筑炮臺、制造攻守戰(zhàn)具之用。臣等查此次辦理夷務,事屬創(chuàng)始,并無軍需成例可援,所有制備軍需等物,自應先動此等民捐之款,除俟事竣,另行分別奏報外,該貢生林占梅,倡首捐番銀至一萬元之多,合時值紋銀八千兩以上,首先遵旨急公,海外地方,尤為難得。臺灣制造攻守戰(zhàn)具以及造建石壁炮臺需用甚巨,必需當地土民捐輸踴躍,經費方能寬裕。謹先查明具奏,伏乞皇上天恩,破格獎勵,以為后來者勸。 惟臺灣遠隔重洋,又海氛未靖,文報往往稽遲,即如部頒豫工事例,本省刷印系于本年三月方始到臺,距七月截卯之期已無多日。民間雖情殷報效,計期到京,已屬無及。且身攜重貲,遠涉重洋,既有風水盜艘之險,而到京程途遙遠,上兌又恐后時,可否仰乞天恩,俯念中外士民同一報效,而地形遼遠,獨抱向隅,可否飭交部議,酌量變通。如有臺灣士民愿遵新例報捐者,準在本省藩司衙門具呈上兌,歸于卯期,一體選用,似于撫馭海外地方不無裨益。是否有當?伏祈圣鑒訓示遵行。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 又,附片具奏淡水貢生林占梅,首捐軍需一萬元,請破格獎勵,并臺灣奉到豫工事例,請在本省藩庫上兌一片,同日奉到朱批:該部速議具奏。欽此。同日,承準兵部火票遞到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zhèn)總兵達、傳諭按察使銜臺灣道姚。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奉上諭:達洪阿案奏:二次生捦逆夷、提訊供詞、究出通夷姧民、立時拿獲、并呈進夷書圖樣等件,覽奏均悉。該處所獲逆夷,訊供后如尚有未經正法者,著暫行拘禁,聽候諭旨。至姧民黃舟等,甘心從逆,導引為姧,必應盡法懲辦。所有未獲之陳惡一犯,仍著上緊查拿,務獲究辦,以凈根株。將此諭知達洪阿并傳諭姚瑩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三十日,戶部由五百里札開捐納房案呈,本月二十八日本部會同吏部議奏:臺灣士民準其就近在閩省藩庫報捐上兌等因,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其貢生林占梅,首先捐輸,給予獎勵之處,于二十九日奉上諭:前據達洪阿、姚瑩奏:貢生林占梅,首先捐輸,懇請獎勵,當經交吏部議奏。茲據該部議給知府職銜,固屬照例辦理,惟臺灣遠隔重洋,該貢生倡捐助費,尚義可風。若僅予照例議敘,不足以昭獎勸,所有捐銀八千兩之淡水貢生林占梅,著加恩賞給道銜,以示優(yōu)異。欽此。 戶部等部謹奏為遵旨速議具奏事。內閣抄出臺灣鎮(zhèn)總兵達洪阿、姚瑩等奏:貢生林占梅首先捐輸,請予獎勵,并臺灣士民遵新例報捐,請在本省藩庫上兌,附片一件。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奉朱批:該部速議具奏。欽此。欽遵于十八日抄出到部。據該總兵等原奏內稱:上年欽奉上諭:各海疆省分紳士商民,果有捐貲助餉、修建城堡及雇募義勇、造船鑄炮,有益軍需者,其急公好義,即與出力將士無異。若仍照捐輸常例議敘,不足以示鼓勵,著核實保奏,候朕破格施恩。欽此。 臺灣自上年以來,臣等設法勸諭各屬紳士義首團練義勇四萬二千余名。其中捐貲出力之人頗多。查有淡水貢生林占梅倡捐番銀一萬元,合時值紋銀八千兩以上。首先遵旨急公海外地方,尤為難得。臺灣制造攻守戰(zhàn)具以及建造石壁炮臺,需用甚巨,必須當地士民捐輸踴躍,經費方能富裕。謹先查明具奏,伏乞皇上天恩破格獎勵,以為后來者勸。惟臺灣遠隔重洋,又海氛未靖,文報往往稽遲,即如部頒豫工事例,本省刷印系于本年三月方始到臺。距七月截卯之期,已無多日。民間雖有情殷報效,計期到京已屬無及。且身攜重貲,遠涉重洋,既有風水盜艘之險,而到京程途遙遠,上兌又恐后時,可否仰乞天恩,俯念中外士民同一報效而地形遼遠,獨抱向隅,飭交部議酌量變通。如有臺灣士民愿遵新例報捐者,準在本省藩司衙門具呈上兌,歸于卯期,一體選用等語。 臣等伏查上年九月臣部會同吏兵二部,準暫開豫工事例,嗣于十二月內據兩廣總督祁■〈土貢〉等奏,粵省紳士商民報捐官職,請就近在廣東藩庫上兌,復經臣部議覆,奏奉諭旨,允行在案。茲據臺灣鎮(zhèn)總兵達洪阿等奏稱:臺郡士民情殷報效,而到京程途遙遠,獨抱向隅,擬請酌量變通。如有愿遵新例報捐者,準在本省藩司衙門具呈上兌,歸于卯期,一體選用等語。查臺灣遠隔重洋,原與內地情形有異。該處士民報捐官職,若概令具呈赴部,誠恐距京窵遠,莫遂其上進之忱,自應量予變通,俾就近在本省呈捐,以示體恤。惟新例收捐期限,七月底即應截卯?,F經臣等公同商酌,以在部遞呈未及交庫之人數尚多,其遠省捐生到京尤需時日,擬于原限七月后再展限四個月,另奏明請旨。如蒙俞允,所有臺灣士民亦即準其在閩省藩庫報捐上兌,統(tǒng)于本年十一月底截止,俟截卯后,造冊咨部匯同在京、在粵各捐生,一并掣簽選用。其報捐銀兩,應令存貯候撥,恭候命下臣部飛咨該督撫等欽遵辦理。至貢生林占梅首先捐輸番銀一萬元,合時值紋銀八千兩以上,奏請破格獎勵之處,吏部查奏定海疆捐輸章程內開,士民捐銀八千兩,給予知府職銜。今貢生林占梅捐銀八千兩以上,應給予知府職銜。所有臣等速議緣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鑒。 再此折系戶部主稿,合并聲明。謹奏。 擊破通夷匪船拿獲姧民逆夷大幫潛遁奏 奏為逆夷大幫勾結草鳥匪船、圖擾臺灣、經官兵義勇擊破草鳥船多只、獲姧民、逆夷潛遁、恭折由五百里馳奏、仰祈圣鑒事。 竊照本年二月十四日,奉到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八日上諭,廣東奏逆夷遣人回國添調兵船,于明春滋擾臺灣,其如何布置,著定議會奏等因。欽此。經臣等將籌議情形,據實復奏,并在大安港生捦夷目顛林等,訊系浙江夷酋■〈口仆〉■〈口鼎〉喳遣同廣東姧民黃舟等,攜銀來臺,尋覓逃軍張從、賴媽來,購買姧民內應等情,核與先后拿獲之張從、賴媽來所供:在粵通夷,約定回臺接應,情節(jié)相符,亦經奏明各在案。 嗣接據廈門行商信稱:有夷船十九只,欲自廣東來臺等語。臣等督飭各路守口員弁兵勇人等,倍加嚴密防御。旋于三月十八、十九、二十五、六等日,據淡水、鹿港、彰化、嘉義等廳縣營員稟報:滬尾、中港、五汶港、番仔挖等洋面,有夾板夷船一只,并未插旗,自北而南,復自南轉駛。有草鳥船十數只,或引、或隨,牽去滬尾漁船數只,至晚放回。該廳傳訊,據漁戶蔡雙、王福同供:伊等被夷船牽去,見夷船兩旁排列大炮,紅白夷約百余人,不見黑夷,內有漢姧裝束一人,語音相通,盤問滬尾口門深淺。又問前有夷船來臺,在何處擊碎?伊等答以:滬尾口水止二尺,臺灣地方甚大,不知前次夷船在何口擊破。即將伊等放回,并未得受財物等語。 又據臺防同知仝卜年、鳳山縣知縣魏彥儀、南路營參將余躍龍稟報:瑯礑生番山后大秀房洋面,有夾板夷船六只停泊,有三桅夷船一只在打鼓港洋面游奕,后隨草鳥船數只。經該員等會督兵勇義首開炮、揚旗,防守嚴密。該夷向西南外洋駛去。又據護安平水師副將蘇斐然、中營游擊翁秀春、防守四草湖委員屠本稟:據漁船報稱:黑水外洋有夷船十只,往來游奕,并有草鳥船多只,闖駛四草湖口,經該員同文武弁兵壯勇開炮擊沈草鳥匪船二只,余船實時退去。其外洋夷船,亦先后由南向北駛去。又據署嘉義縣知縣易金杓、防守樹苓湖口縣丞姚鍾瑞、千總李瑞麟、把總龔正勛稟報:二十二日黎明,有夷船一只,同草鳥船數只,在口外窺伺。該文武委員督同兵勇及附近各莊團練壯勇八百余名,一齊到地防堵。當經開炮轟擊,將近岸之草鳥船二只擊破。夷船亦在洋開炮攻打。因距岸尚遠,其炮子皆落水中。我兵并未受傷。夷船旋即開駛北去。 二十三日,又有草鳥船八只,在樹苓湖外。該縣同委員等仍督兵勇在岸防御。李瑞麟等帶領弁兵水勇出洋,擊沈匪船三只,溺斃賊匪無數,生捦匪犯林山一名。杷總龔正勛等,撈獲夷人皮盔一頂、鳥槍一桿、上鐫年字二十七號字樣,認系廈門水師之物。又據淡水廳報:大甲守備何必捷、巡檢謝得琛,同在籍禮部員外郎鄭用錫等,會帶兵勇,擊破草鳥船一只,拿獲匪犯陳義、王真、王安、王楮、翁扇、陳答、翁赍、陳見、王保、王龍、翁赤、翁軟十二名。又據臺灣縣知縣閻炘稟稱:拿獲通夷之逃徒蕭石一名。訊據供稱:道光十八年,逆匪胡布案內,擬徒發(fā)配長汀縣充徒,乘間逃至廈門,在陳彩奉家居住。陳彩奉與夷人往來,令伊先回臺灣,暗地勾結黨伙,俟大幫夷船到廈門攻打臺灣,有草鳥船先到,即可商量接應。伊于本年三月初十日到臺,在沿海竹排存身,尚未約人,即被拿獲等語。先后解送前來,飭查南北兩洋夷船,據各屬稟復:不但近內洋游奕之三船駛去無縱,即黑水外洋及生番山后外洋之船,亦潛行駛竄遠去。 伏查夷性多疑,前既屢次受創(chuàng),懼我口外有沈汕暗礁,不敢輕進,是以將大幫潛伏在外,僅以三船來往內洋窺伺,冀找姧民內應,彼即乘機而入。復以草鳥匪船為其羽翼,俾于淺水處所探試導引,因內應之姧民先已獲誅,購買姧民之夷船復經擊破,無從測我虛實。此次各路又將草鳥匪船擊沈多只,溺斃無數,生捦姧匪多名,夷見無隙可乘,潛引大幫遁去,實乃仰賴圣主先事指示機宜,得以退此巨寇。臣等隨督同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臺防同知仝卜年、臺灣縣知縣閻炘暨委員人等,提訊各犯。除蕭石一名、尚有應質之處、另行擬辦外,訊據林山供:同安縣人,自置草鳥船一只,本年三月初九日有彭士、彭生、孫宴、孫賞、蔡興、林佑等,聞有夷船多只到臺灣攻打,起意來臺乘機搶奪,并可為夷船響導,邀伊入伙。伊當允從,即共坐伊船于是日開行,初十日駛至不識地名洋面,遇有小商船一只,彭士起意同伊等過船,搶得苧麻、錢、米等物,將商船放走,并未傷人。二十日,駛至樹苓湖外洋,遇見素識之黃勸及不識姓名草鳥船十余只,詢知已與夷船約為響導,事成酬謝。以夷盔一頂,留在黃勸船上,為異日討銀憑據,二十三日,伊同黃勸等船八只,駛至樹苓湖時,正欲進口探水,即有巡船出捕開炮,打碎草鳥船三只,眾人紛紛落水,余船逃駛,伊扶板片鳧水逃命被兵勇拿獲。彭士等俱已漂沒。夷盔在水面撈獲,想黃勸之船亦已打沈。至鳥槍不知系何船所帶?,F獲陳義等伊向不認識等語。 并據陳義供:同安縣人,上年七月初十日夷船攻破廈門,伊同現獲之王真等乘機搶奪,得贓無多。王真制有八漿白底艍一只,因聞夷船來臺,該犯糾同現犯王真、陳久、王能、王安、王楮、王保、翁扇八人,約為夷船向導,乘機行劫,并約陳答、翁赍、翁輕入伙,并未告知為夷船響導情事。又逼脅翁赤在船煮飯駛至,淡水地方,即被官兵將船擊沈捦獲。該犯先于道光二十年五月十四日在澎湖青水墘洋面起意糾伙十二人,行劫晉江縣金茂義商船,得財分用。該犯同王真、陳久、王能、王安、王保、王楮、翁扇過船搜贓,拒傷舵水。逸犯林清、林錫、張起、許景,在本船接贓等供。質之王真等供俱相同。 臣等查該匪船膽敢出洋行劫,附和逆夷,不法已極。且匪船擊沈,既有夷盔落水,恐有夷人藏匿,匪船所供以夷盔留作酬謝之據,殊難憑信。再三嚴究,堅執(zhí)不移?,F在逆夷因見姧計不成,潛引其大幫遁去,應將現犯即行擬結,林山、陳義、王真、陳久、王能、王安、王保、王楮、翁扇九犯,在洋行劫,過船搜贓,已屬法無可貸,復為逆夷作線,窺探???,情尤可惡。臣等于審明后,即恭請王命,將林山等九犯綁赴市曹處斬,傳首示眾,以昭炯戒。翁赍、翁軟、陳答,聽糾出洋,行劫未成,并不知通夷情事,除在廈門搶奪、輕罪不議外,均照「強盜已行而不得財、皆杖一百流三千里律」,擬流發(fā)配,照例刺字。翁赤被逼煮飯,依「洋盜案內被脅在船服役杖一百、徒三年律」,擬徒。左足成廢,照律收贖。逸犯林清等,飭緝另給。此次大幫夷船來臺圖擾,雖因羽翼破獲,無隙可乘遁去,未必遂能忘情。且臺灣近接廈門,逆夷盤踞鼓浪嶼日久,難保無奸民為其勾誘,以圖后舉。除再督飭各屬加意嚴防、并全錄供招咨部外,所有破獲姧民大幫夷船潛遁緣由,理合恭折馳奏,伏乞皇上圣鑒,訓示施行。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二日奏。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承準兵部火票遞回原折,欽奉朱批,另有旨,欽此。同日,奉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十日內閣奉上諭:達洪阿等奏捦獲民姧審明定擬一折,著照所議辦理,刑部知道。欽此。同日,承準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zhèn)總兵達,傳諭按察使銜臺灣道姚。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十日,奉上諭:前據怡良等奏:探明臺灣嘉義樹苓湖有夷船勾結草鳥匪船在口外窺伺,經地方員弁圍捕開炮擊沈船只捦獲匪犯等語。當降旨著怡良等飭知該鎮(zhèn)道加意嚴防矣。茲據達洪阿等奏:四草湖、樹苓湖各口,均有草鳥船引導夷船往來闖駛。經該文武員弁協力堵剿,擊沈匪船多只,溺斃賊匪無數,生捦匪犯林山一名。又于淡水廳擊破草鳥船只,拿獲匪犯陳義等十二名。臺灣縣復獲通夷逃徒蕭石一名。訊供究辦,按律定擬各等語。該匪等糾約夷船,為之響導,乘機行劫,不法已極。該鎮(zhèn)道飭屬兜拿,悉數捦獲,辦理妥協,朕心實深嘉悅。著即照所擬辦理。其逸犯林清等,仍飭屬嚴緝,務獲究辦。至現在■〈口英〉夷雖經就撫,而沿海一帶姧民,藉端滋事,在所不免,仍著達洪阿等督飭各屬,加意嚴防,總令無隙可乘,以弭后患,是為至要(凡土盜宵小暨勾夷漢姧,務要捕誅凈盡,以絕后患)。將此由四百里諭知達洪阿,并傳諭姚瑩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查明南北兩路逆案出力人員奏(夾片) 奏為遵旨查明擊退逆夷后剿辦南北兩路逆匪出力員弁兵勇義首人等、據實保奏、仰祈圣鑒、分別獎勵事。 竊臣等于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初十日,奉到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上諭:逆夷兩次侵犯臺郡,該鎮(zhèn)道等均能督率兵勇奮力攻擊,兩月之內,連獲勝仗。其南北兩路乘機滋事匪徒,亦被該鎮(zhèn)道等親督文武兵勇,實時撲滅,辦理妥速,甚屬可嘉。達洪阿著賞給騎都尉世職。姚瑩、熊一本均賞給云騎尉世職。在事出力各員弁兵勇義首人等,著據實保奏,候朕施恩。傷亡弁兵查明咨部,照例賜恤。欽此。除臣等感激下忱,繕折恭謝天恩,另委差弁赍呈外,伏查上年八、九月間,逆夷兩次來臺滋擾北路淡水之雞籠???,均經該處文武恪遵調度,不失機宜。逆夷一破、一走。 當此攘御外侮之時,突有嘉義縣匪徒江見等,乘機謀逆。臣等先事風聞,立委文武馳往查拿。該逆匪等膽敢鳴鼓搖旗,攻撲文武公寓。當時擊退,捦獲匪伙破案,而匪黨仍聚眾抗拒,謠言四起,全臺震動。臣達洪阿親帶大兵出剿擊散,正在搜捕間,復有南路鳳山縣逆匪陳沖,聽逃軍張從逆謀,勾通逆夷,聚眾響應。臣姚瑩督率廳縣委員義首屯勇,同臣達洪阿遣派之營將弁兵夾擊破散兩路,先后擊殺賊匪無數,生捦逆首江見、陳沖及偽軍師元帥先鋒股首匪伙二百數十名,分別在地、在郡正法。兩路胥平。心腹內患克除,不致逆夷乘隙騷擾蔓延。傷亡兵勇僅十數人,余弁亦僅倉卒重傷,尚未殞命,容即分別查明咨部辦理。除雞籠兩次破走逆夷出力人員,前已查明奏請恩施、此次未敢重復外,所有兩路在事出力文武員弁兵勇義首人等,謹遵旨分別查明,開具清單,伏乞圣鑒,量予獎勵,俾海外兵民,益知感奮。 再署鳳山縣知縣、笨港縣丞白鶴慶,會督兵勇擊散賊匪,并拿獲凌遲逆首陳沖及匪伙,斬遣人犯多名,防守縣城無誤,方亂賊未平,日夕辛勤,感冒風寒,力疾辦公,及至首逆就捦,遂因疾歿于軍事。可否敕下部臣,照例查辦議恤,出自天恩,合將遵旨查辦緣由,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鑒訓示。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奏。 謹將南路逆匪陳沖案內最為出力文武員弁義首人等,開列清單,恭呈圣鑒。 南路營參將余躍龍。 該員一聞匪徒滋事,飛飭在城、在外各余,嚴密防堵,親督弁兵,會同郡委文武兵勇,兩路夾擊,匪黨立時潰散,并督拿股首匪伙多名,南路平靖,實屬最為出力??煞褓p戴花翎? 臺防同知仝卜年。 該員聞南路賊起,立調屯弁番丁分守要隘,親至鳳山拿獲凌遲逆首陳沖、偽先鋒孫扁、匪伙斬犯吳和、徐貓候、吳奉山、吳諒、軍犯邱老賽、莊麗、陳愛、林仔、黎蔡曹、吳科等多名,逆匪二次造謠,復將青龍會首斬犯林流、張量等立時破獲,勸諭閩粵各莊和睦,免成分類重案,實屬尤為出力。又十八年逆匪張貫案內出力未邀議敘??煞褚院=比敝M先補用,先換頂戴? 臺灣縣知縣閻炘。 該員當鳳山、嘉義二縣匪徒滋事,臺灣界在其中,遣派丁役、雇募鄉(xiāng)勇,防堵兩路,均無貽誤。復帶領義勇會營,往南路擊賊潰散,拿獲南路凌遲股首陳細、通夷偽軍師張從及匪伙軍犯許士、林發(fā)、林照、藍連、北路逆匪吳添、曾賽、陳豬批、吳戇、陳登牛、楊八等犯??煞褚酝彪`州盡先升用,先換頂戴? 城守營左軍守備李思升。 該守備分防岡山余,當逆首陳沖滋事,相距近三十里,立即督兵防堵,復隨同郡委文武與南路營夾擊破賊,并獲凌遲股首許旺。可否以都司升用? 留臺差委休致通判銜、前福清縣知縣盧繼祖。 該員經委令駐札南北適中之羅漢門,督率屯弁義勇,防堵嚴密。兩路匪徒,不能勾結蔓延。及匪徒造謠分類誘惑人心,該員復遍歷閩粵各莊及番社,勸諭和好,不致別起事端。復督率屯兵義首,拿獲凌遲偽軍師鄒漢潮一名,自獲斬犯柯三、軍犯劉勞、康全、柯才、梁云、詹添成五名??煞袢砸栽倭糸}補用? 署鳳山縣典史石獅、縣丞方宗源。 該員督帶義勇,防守縣城監(jiān)獄,日夜辛勤,首先拿獲凌遲股首陳頭及匪伙斬犯楊阿成、潘花、軍犯吳舵等名??煞窠徊繌膬?yōu)議敘? 鳳山縣興隆巡檢李清溎。 該員督帶義勇,防守地方,不使匪徒擾境。復至閩粵各莊勸諭,不致分類。首先拿獲凌遲股首陳成、斬梟匪伙吳江、郭特、鄭象、軍犯王池、林九、吳勇、張戇等多名。可否以府經縣丞盡先升用? 南路營千總林以成。 該千總督兵隨同南路營與郡來兵勇,夾攻賊匪,首先接仗,陣捦斬梟賊犯吳慈一名,奪獲鳥槍三桿,匪徒潰散。又搜拿斬犯林盛一名??煞褓p戴藍翎? 南路營把總楊吉炘、林朝輝,右營把總李大興。 楊吉炘一員拿獲斬犯蔡亭、莊挑,軍犯謝聽三名。林朝輝一員拿獲斬犯何賞、陳容、呂齊角、楊金章四名。李大興一員拿獲軍犯張玉山、孫貓、江揚獅、王城、楊生五名??煞窬郧Э偘窝a? 屯把總潘僊英、外委王正元、林鼎山。 該屯弁等經臺防同知派委率領屯丁,防堵各處要隘,并協獲凌遲股首許旺、偽軍師鄒漢潮及匪伙軍犯梁云、柯才等犯。潘僊英應請以屯千總拔補,王正元、林鼎山二員應請以屯把總拔補。 義首五品軍功藍翎州同銜吳廷篪、義首六品軍功藍翎林淇泉。 該職員自郡城督帶鄉(xiāng)勇,隨同文武,前往鳳山,與南路營合擊逆匪潰散,并防堵要隘得力,拿獲斬犯張坑、董掽、吳田、軍犯洪興、陳九、杜南等名。吳廷篪本于十六年逆匪沈知、十八年逆匪張貢案內兩次出力,獲犯多名,均經詳送到省未邀請敘。今又出力,可否以州同歸部盡先選用?林淇泉一名可否賞換五品軍功頂戴? 義首王飛虎、林武義、魏棟。 該義首等,帶領鄉(xiāng)勇,隨同文武守城,并防堵要隘出力,拿獲匪伙斬犯蘇肥、陳奉、軍犯陳蘇、李宇、謝回、蘇長等犯。王飛虎可否賞給六品軍功頂戴?林武義、魏棟可否均賞給七品軍功頂戴? 義首林淵泉、武生吳光輝、生員吳洪宸、鄭宣治、義首總理劉金章、黃朝清、陳克振、潘捷魁。 該義首等,帶領團練義勇,或隨同文武打仗,或出力搜捕逆匪。先后拿獲斬犯林葵、吳阿四、謝詳、張九、蔡番、軍犯謝汶、黃建、黃勝、盧創(chuàng)、洪清、何金生、吳待老等多名。林淵泉又協獲逆首陳沖、股首陳成,可否賞戴藍翎?吳光輝、吳拱宸、劉金章、鄭宣治,可否均賞給六品軍功頂戴?黃朝清、陳克振、潘捷魁,可否賞給七品軍功頂戴? 謹將北路逆匪江見案內最為出力文武員弁義首人等,開列清單,恭呈圣鑒。 臺灣城守營參將候升、副將德謙。 該員因臣等風聞嘉義縣匪徒潛謀滋事,委帶弁兵,會同嘉義營縣查拿。該匪乘夜攻撲文武公寓,督率弁兵擊散破案,及南路賊匪響應,復會帶兵勇同南路夾擊賊匪潰散??煞窠徊繌膬?yōu)議敘? 鎮(zhèn)標右營游擊呂大升。 該員隨征北路,總理行營事務,首先拿獲凌遲偽軍師曾道、蘇謨、斬犯羅矮、史田、曾老英、柯蹇、郭大粒、陳糞、江明、董螺、郭蟀老、吳港、郭吉成、李道等多名,實屬最為出力。可否以參將留臺升用?惟該員系福建人,副參大員例當出省,該員在臺年久,情形熟悉,辦事實心??煞裱銮筇於?,俯念該員實系海外得力之員,仿照水師之例,留臺以參將盡先升用?地方營務,均有裨益。 署嘉義營參將鎮(zhèn)標左營游擊洪志高、中營游擊新升嘉義營參將德祥、署左營游擊陳連斌、右營守備曾廷亮。 該員洪志高,督帶兵勇,擊散賊匪,復拿獲凌遲股首張缺嘴、斬犯吳衛(wèi)、吳貓牛、林仔蘇、軍犯邱亨等多名。德祥、陳連斌、曾廷亮,當大兵出剿南北兩路匪徒,同參將德謙督率弁兵,防守郡城二月有余,督率有方。以上四員,可否均請交部從優(yōu)議敘? 鎮(zhèn)標左營守備朱鴻恩。 該員前于道光十二年逆匪張丙案內出力,賞戴藍翎。此次帶兵隨營征剿,約束兵丁,辦理營務,極為辛勤妥洽??煞褓p戴花翎? 署嘉義縣知縣、鳳山縣知縣魏彥儀。 該員先同營員,帶領兵勇,擊散賊匪,防守縣城,不致貽誤大兵出剿,復督役勇搜拏斬犯江云、楊質、張疆、蕭新得、蘇飛、葉藤、吳輪、黃雄、林桂、江免仔、潘濃得、林吳、尤曖、軍犯林會、林牛烏、柯戇、羅韭、林槌、候二戇、林戇祥、賴名、江振生、陳金圖等犯,實屬最為出力??煞褚酝彪`州升用,先換頂戴? 彰化縣知縣黃開基。 該縣與嘉義接界,匪類素多,上年查辦聯莊團練最為妥善。嘉義匪徒滋事,該縣親帶義勇防堵,訪有巨盜陳全、余贊、劉烈、蔡輝、林秋旺、許勇、蔡閣、蔡富等,商謀響應,立即拿獲訊明,在地杖斃,不致蠢動蔓延??煞褚酝彪`州盡先升用,先換頂戴? 留臺差委已革候補同知直隸州托克通阿。 該員自北路匪徒滋事,派帶鄉(xiāng)勇,隨營擊賊,除自獲斬決逆犯陳銓、蔡媳婦仔、林水生等外,前后所獲逆匪,皆委該員日夜研審。所有股首偽軍師匪伙等正犯一百二十余名,不令漏綱。其誣扳誤拿之人五十七名,立時審明省釋。實屬最為出力。查該員系十二年張丙逆案內守城破賊,奏準以同知直隸州盡先補用,賞戴藍翎。又于十六年逆匪沈知案內,獲犯出力,賞換花翎。十八年胡布案內出力,因御史風聞參劾,提省審訊,未敢請敘。嗣經訊明各款皆屬未確,惟不應于臺灣縣任內勸修城工,擅出印票,借用紳士銀兩。又失察家丁宿娼,覆奏照違制例革職?,F已蒙恩準其留臺差委。茲復隨營出力。該員膽略素優(yōu)??煞裱銎蛱於?,準以同知直隸州開復留閩補用? 署嘉義營守備曾玉明。 該員緝捕,素屬勤能。前于道光十八年逆匪胡布案內出力,賞戴藍翎。此次防守縣城出力,復帶兵搜捕凌遲股首林旺、偽軍師李粗皮西即張西??煞褓p換花翎? 調署笨港縣丞、頭圍縣丞易金杓,斗六門縣丞姚鍾瑞、候補從九品潘振玉。 該三員防守地方???,聯莊團練,認真妥洽。易金杓拿獲斬犯李緞、李見、何戇記、軍犯吳扁、柯烏記、吳飯六名。姚鍾瑞拿獲斬犯柯九、江缺嘴升、邱和尚、軍犯許樣四名。潘振玉拿獲斬犯許生、鄭長、張?zhí)砩⒘伟⑷鹚拿?。易金杓實任臺灣縣丞已逾五年,先于二年張丙逆案內蒙賞藍翎。此次又獲犯出力??煞褚苑比敝h盡先補用?姚鍾瑞可否賞戴藍翎?潘振玉可否遇缺即補? 署臺灣縣學候補訓道林清瑞、嘉義縣典史陳保升。 林清瑞督帶鄉(xiāng)勇,分守府城,日夜辛勤,始終不懈。陳保升協同知縣防守城池監(jiān)獄,最為辛勤妥帖。又拿獲斬犯羅接義、陳旺、鄒佃、軍犯王德四名。林清瑞可否恩準盡先補用?陳保升可否恩準以府經縣丞盡先升用? 咨補彰化縣南投縣丞龐裕昆、咨補建陽縣麻沙縣丞吳湛恩。 該二員屢次辦理糧臺,最為妥洽。此次復委在大營專管支應軍需,辛勤最著。又獲斬犯吳受、葉藤、羅令、羅質、軍犯卓結等多名??煞窬p戴藍翎? 嘉義營千總黃毓得、辭退楓嶺營千總黃簡。 該員黃毓得,隨營搜捕逆匪,協獲偽軍師李粗皮西即張西一名、斬犯吳衛(wèi)、吳貓牛、蔡■〈至上耒下〉三名。黃簡已得應升守備,因父在臺身故丁憂,過臺服闋,飭令隨營。拿獲斬犯李遷、黃扁、黃通、林信四名。該二員可否均以守備留臺補用? 中營千總樸霖、嘉義營把總曹宗銓。 樸霖一員,隨同參將德謙,到嘉義查拿匪徒攻撲文武公寓。該員首率兵丁奮力擊散。曹宗銓一員,隨在大營,辛勤搜捕,協獲凌遲股首陳疆、斬犯董螺、李豬哥力、吳港、林鼠多名??煞窬p戴藍翎? 鎮(zhèn)標左營千總劉紹春、調署左營千總曾元福。 鎮(zhèn)標左營把總李維生、調署中營把總劉飛龍。 該員等帶兵隨營征剿,屢次奮勇出力,殺賊多名。劉紹春前于道光十二年逆匪張丙案內出力,賞戴藍翎。此次可否以守備升用,先換頂戴?曾元福、李維生、劉飛龍等三員,可否均賞戴藍翎? 辭退外委葉占春。 該外委前于道光十二年逆匪張丙案內賞戴藍翎,因病辭退。十八年病痊,因某熟悉內山情形,飭令拿獲逆首胡布、游掽生,經臣等議詳,未邀議敘。此次復拿獲凌遲股首陳疆、斬犯李豬哥力、林竄,協獲凌遲匪犯林烏鼠等要犯??煞褚晕迤讽敶髻p換花翎? 義首舉人沈鳴岐。 該舉人首先拿獲凌遲股首江見一名,協獲凌遲匪犯林鳥鼠一名,又拿獲斬犯鄭貓、王成、施品三名??煞褓p戴藍翎? 義首職員吳化成、總理張振美。 該義首等于匪徒攻撲文武公寓,督率莊丁,隨同擊賊,并拿獲凌遲匪犯沈玉、莊紅英、鄭興、林得四名,斬犯蘇毅一名,又協獲股首張缺嘴,最為出力。吳化成可否賞戴藍翎?張振美可否賞給七品頂戴? 藍翎義首林騰瑞、總理林實誠。 該義首等隨營搜捕,拿獲斬犯謝萬機、林庇、林力、蕭取四名,協獲凌遲股首林旺一名??煞褓p給林騰瑞五品軍功頂帶?林實誠七品軍功頂帶? 五品軍功藍翎候選通判陳廷祿。 該員拿獲斬犯柯蹇、郭大粒、陳糞、郭蟀老、郭吉成五名??煞癫徽撾p單月交部盡先選用? 義首藍翎捐職同知劉思中、六品軍功沈廷爵。 該義首劉思中,首先拿獲斬犯蘇通事、王豹、軍犯林檀三名??煞窠徊繌膬?yōu)議敘?沈廷爵自備資斧,雇募鄉(xiāng)勇二百名隨營,首先拿獲凌遲匪犯林鳥鼠、斬犯劉候、胡八等??煞褓p戴藍翎? 候選從九陳廷相、候選未入流胡鴻源、武生陳步云。 陳廷相首先拿獲斬犯謝菜、許留、洪簡、陳添四名。胡鴻源首先拿獲斬犯張黎、楊能潔、軍犯卓貓三名。該二員可否歸部盡先選用?武生陳步云,首先拿獲斬犯林尚一名,協獲斬犯吳添、曾賽二名。可否賞給六品頂戴? 再臣達洪阿,自練精兵六百名,自道光十六年起,至今已逾六年。各項器械技藝,久皆嫻熟,膽力亦壯。從前班滿,每擇其優(yōu)者留臺,近年內營有事,停止換班,是以悉成勁旅。自十六年剿辦沈知、十八年剿辦胡布、上年剿辦江見諸逆,臣達洪阿親自統(tǒng)領,所至立破。除臨陣斬馘捉生之員弁,皆已隨案奏蒙恩獎外,其奮勇出力者尚多。以微末兵丁,未敢詳請督撫,上瀆宸聰,僅由臣達洪阿記名拔補。而人多缺少,至今未拔者,尚數十人?,F在防夷之際,若竟行恝置,似不足以示激勸。謹擇其技藝、膽力尤為出眾,且屢次出力不懈者,分別二次、三次開單恭呈御覽??煞裱銎蛱於鳎p給六、七品頂戴?俾知皇上策勵戎行,即一小卒之微,亦加甄錄,自必鼓舞奮興,以圖報效。是否有當?謹與臣姚瑩會同遴選,開具清單,附奏以聞。謹奏。 謹將臺灣出征三次、二次,并深入內山番界出力之精兵,擇尤開單,恭呈圣鑒。 毛玉彪、林萬福、李青祥、張國章、葉席珍、曾耀祖、沈得魁、陳友魁、王朝旺、黃得高、鄭再興、黃丹清、李明忠、方天池、曾瑞英。 以上十五名系三次出征奮勇始終出力。 王飛鳳、龔再興、邵頂成、黃向鄰、熊有茂、陳宗亮、何安然、葉國佐、葉國祥、黃安邦、林景福、張國華、吳炎生。 以上十三名系二次出征奮勇,并深入內山番界,始終出力。可否同前三次出力精兵,均賞給六品頂戴? 吳上高、劉必升、林紹長、姚得春、胡振升、鄭英光、黃亮升、張振其、陳繼堯、吳得寶、許得成、張良才、洪得成、蔡得標、阮青龍、陳玉金、卓騰龍、黃朝龍、張仲、李國標、徐連銓、呂金山、陳拜伍、沈英杰、陳文邦、陳象干、高才、李樹發(fā)、吳瑞高、王得興、歐陽泰、周天恩。 以上三十二名系二次出征奮勇出力??煞褓p給七品頂戴?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片奏。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又附片具奏挑選精兵六百名,內擇其技藝膽力出眾,分別二次、三次開單請獎一片,同日奉到朱批:所奏切當,另有旨。欽此。同日奉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內閣奉上諭:達洪阿等奏遵旨查明擊退逆夷后、剿辦南北兩路逆匪出力員弁兵勇義首人等、據實保奏并開單呈覽一折。臺灣南北兩路逆匪乘機滋事,經該鎮(zhèn)道等先后擊殺賊匪無數,生捦逆首,所有在事出力文武員弁兵勇義首人等,自應量予恩施,以昭激勸。 臺灣南路營參將余躍龍著賞戴花翎。臺防同知仝卜年著以海疆繁缺知府盡先補用,先換頂戴。臺灣縣知縣閻炘著以同知直隸州盡先升用,先換頂戴。城守營左軍守備李思升,著以都司升用,留臺差委。休致通判銜前福清縣知縣盧繼祖,著仍以原官留閩補用。署鳳山縣典史石獅、縣丞方宗源,著交部從優(yōu)議敘。鳳山縣興隆巡檢李清溎,著以府經歷縣丞盡先升用。南路營千總林以成,著賞戴藍翎。南路營把總楊吉炘、林朝輝、右營把總李大興,均著以千總拔補。屯把總潘簽英,著以屯千總拔補。外委王正元、林鼎山,均著以屯把總拔補。義首五品軍功藍翎州同銜吳廷篪,著以州同歸部盡先選用。義首六品軍功藍翎林淇泉,賞換五品軍功頂戴。義首王飛虎,著賞給六品軍功頂戴。林武義、魏棟,均著賞給七品軍功頂戴。義首林淵泉,著賞戴藍翎。武生吳光輝、生員吳拱宸、鄭宣治、義首總理劉金章、均著賞給六品軍功頂戴。黃朝清、陳克振、潘捷魁,均著賞給七品軍功頂戴。臺灣城守營參將候升、副將德謙,著交部從優(yōu)議敘。鎮(zhèn)標右營游擊呂大升,著留于臺灣以參將盡先升用。署嘉義營參將鎮(zhèn)標左營游擊洪志高、中營游擊新升、嘉義營參將德祥、署左營游擊陳連斌、右營守備曾廷亮,均著交部從優(yōu)議敘。鎮(zhèn)標右營守備朱鴻恩,著賞換花翎。署嘉義縣知縣鳳山縣知縣魏彥儀,著以同知直隸州升用,先換頂戴。彰化縣知縣黃開基,著以同知直隸州盡先升用,先換頂戴,留于臺灣差委。已革候補同知直隸州托克通阿,著以同知直隸州開復,留閩補用。署嘉義營守備曾玉明,著賞換花翎,調署笨港縣丞。頭圍縣丞易金杓,著以繁缺知縣盡先補用。斗六門縣丞姚鍾瑞,著賞戴藍翎。候補從九品潘振玉,著遇缺即補。署臺灣縣學候補訓導林清瑞,著盡先補用。嘉義縣典史陳保升,著以府經歷縣丞盡先升用。咨補彰化縣南投縣丞龐裕昆、咨補建陽縣麻沙縣丞吳湛恩,著賞戴藍翎。嘉義營千總黃毓得,辭退楓嶺營千總黃簡,均著以守備留于臺灣。補用中營千總樸霖、嘉義營把總曹宗銓,均著賞戴藍翎。鎮(zhèn)標左營千總劉紹春,著以守備升用,先換頂戴。調署左營千總曾元福、鎮(zhèn)標左營把總李維生、調署中營把總劉飛龍,著賞戴藍翎。辭退外委葉占春,著賞給五品頂戴,并賞換花翎。義首舉人沈鳴岐,著賞戴藍翎。義首職員吳化成,著賞戴藍翎??偫韽堈衩?,著賞給七品頂戴。義首藍翎林騰瑞,著賞給五品軍功頂戴??偫砹謱嵳\,著賞給七品軍功頂戴。五品軍功藍翎候選通判陳廷祿,著不論雙單月交部盡先選用。義首藍翎捐職同知劉思中,著交部從優(yōu)議敘。六品軍功沈廷爵,著賞戴藍翎。候選從九品陳廷相、候選未入流胡鴻源,著歸部盡先選用。武生陳步云,著賞給六品頂戴。其署鳳山縣知縣笨港縣丞白鶴慶,力疾辦公,歿于軍事,著交部照例議恤。 至另片奏出力兵丁、請賞頂戴等語。兵丁毛玉彪等十五名、王飛鳳等十三名,均著賞給六品頂戴。吳上高等三十二名,均著賞給七品頂戴。該部知道。單三件并發(fā)。欽此。 覆訊夷供分別斬決留禁繪呈圖說奏 奏為遵旨覆訊夷供、分別斬決留禁、繪呈圖說、仰祈圣鑒事。 木年五月十九日,接準軍機大臣字寄,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五日奉上諭:達洪阿、姚瑩由五百里馳奏逆夷復犯臺港、破舟殲逆一折,據奏該逆三桅大盤三只,在五■〈氵義〉港外洋向北駛去,僅只擊沉一船,其余二只究竟駛往何處,此次生捦逆夷數十名,且獲廣東漢姧五名,正可隔別嚴鞠,令其據實供吐。逆夷屢次前來,系何人指使?意欲何為?所獲白夷十八人,有無得受偽職之頭目在內?此次滋擾臺灣船只,由何處駛來?現在廣東、福建、浙江各洋面口岸夷船,共有若干只?各處夷船分領頭目幾人?漢姧內最為該逆信任者幾人?其姓名并詭譎蹤跡,務當層層分晰,訊取確實供詞,與保奏折均由五百里馳復奏。取供之后,除逆夷頭目暫行禁錮、候旨辦理外,其余各逆夷,與上年所獲一百三十余名,均著即行正法,以紓積憤,而快人心。欽此。 同日,又準軍機大臣字寄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諭:據達洪阿、姚瑩馳奏,遵旨嚴訊夷供一折,覽奏均悉。昨據奏稱:逆夷復犯臺港,經該總兵等生捦白夷十八人、紅夷一人、黑夷三十人、漢姧五名。該逆中必有洞悉夷情之人。究竟該國地方周圍幾許?所屬國共有若干?其最為強大、不受該國統(tǒng)屬者共有若干?又,■〈口英〉咭唎至回疆各部有無旱路可通?平素有無往來?俄羅斯是否接壤?有無貿易相通?此次遣來各偽官,除■〈口仆〉■〈口鼎〉喳系該國王所授,此外各偽官是否授自國王?抑由帶兵之人派調?著達洪阿等逐層密訊,譯取明確供詞,據實具奏,毋任諱匿。欽此。 查二次獲紅夷頭目顛林、伙長律比及漢姧黃舟等,前經臣等提訊供情,業(yè)同起獲夷書圖信,具奏呈覽。茲再奉圣明指示,應訊各情,內有前奏所未及者,謹督同道銜知府熊一本、同知仝卜年及眾委員復提顛林等逐層隔別究詰。據供:該國王城地名蘭鄰,在大地極西北隅海中。其國本不甚大。王城東西南北周六十里。后枕大山。其名哀鄰。近蘭陵之西,海中一地,名埃倫。自王城東南陸行半日許,即海登舟,南行十五晝夜,至弼爹喇。更南五十晝夜,至急卜碌。轉東北行五十晝夜,至望邁。再自望邁東行二十五晝夜,至新地波。其地東北,即安南。更東行七晝夜,即至廣東。復三晝夜,而至浙江。凡一百五十余日。極順風一百二、三十日夜亦可至。不順風亦有遲至半年以上者。蘭陵外自西北,而西南,更轉東北,而至廣東。海中所屬島二十六處,皆其埠頭;多他國地,據為貿易聚集之所。一曰埃倫。二曰弼爹喇。三曰急時煙土。四曰那古士哥沙。五曰開拿咑。六曰的賒士。七曰散打嗹。八曰金山。九曰士嬌也。十曰急卜碌。十一曰罵利時架。十二曰罵哩詢。十三曰息賒厘。十四曰士葛打喇。十五曰煙。十六曰望邁。十七曰士唧。十八曰襪打喇沙。十九曰孟呀喇、即孟加刺。二十曰磨面。二十一曰檳榔嶼。二十二曰罵叻格。二十三曰新地波。二十四曰路士倫。二十五曰班地文。二十六曰■〈蟲菐〉士爹厘耶。 以上諸島,皆■〈口英〉咭唎埠頭,設官主之。海中相去或一二千里、數千里不等。遙相聯絡。諸島左右復有別島。或自為國,或為賀蘭別國埠頭,非其所屬,亦有不能詳者。前供■〈口實〉叻、即息■〈束〉,同望結仔二處,皆賀蘭埠頭。因賀蘭亦有紅毛之稱,同一貿易,故并雇用其黑夷,非■〈口英〉屬也。吽嘮油者,黑夷之通稱,即華言無來由也。海中諸國最強大而為■〈口英〉咭唎所畏者,一曰咪唎■〈口堅〉。華人稱為花旗。在的賒士之西。二曰佛蘭西。皆地大于■〈口英〉咭唎,而船炮如之,亦好貿易,與賀蘭、黃祁、大西洋,俱在廣東通市,頗恭順。佛蘭西船小,近年未至,此其海路之情形也。其陸路,自蘭鄰外,并無土地,東北東南隔海之國甚多。顛林所知者,曰士林國、羅委國、叻倫國、顛麥一名黃祁國、什卑厘國、撻地厘國,皆在其東北,土壤相接。北即北海,冰厚二、三丈,極寒。人不敢往。又有賀蘭國、拿打倫國、米莉氈國、佛蘭西國(又稱勃蘭西國)、大西洋國、鴉沙爾國、布路沙國、記利時國、埃地利國、大呂宋國、的記國,皆在其東南,國亦相接。問以俄羅斯及回部,皆茫然不知。惟隔賀蘭、黃祁之東,有羅沙國。又東南有北叻思國,似即俄羅斯地,而字音別也。賀蘭、黃祁二國,最近■〈口英〉咭唎,隔海相距一千二百里。諸國皆不相統(tǒng)屬。賀蘭頗為■〈口英〉咭唎欺凌,每倚佛蘭西為援,則與■〈口英〉咭唎固外好而陰忌之,未必聽■〈口英〉咭唎。越其國而與俄羅斯貿易。此■〈口英〉咭唎以東隔海諸國之情形也。其王現為女王。議國政之大臣曰馬倫侍。其在浙江之統(tǒng)帥人,名「沙連彌■〈口仆〉■〈口鼎〉喳」。其官為比利呢布顛剃衣彌,一切兵船,聽其調派。其次王兵官為贊你■〈口留〉。其人名「沙有哥哈」、即「吧噶」。 又主船政官為押米嘍。其人名「沙外廉吧加」、即思亞敕力巴敦時■〈口仆〉■〈口鼎〉喳,系一等官,年得俸銀二萬元。以下分等遞減。其在廈門者,官為善用勒彌沙人,名「時蔑」,又稱「士勿乃」。主船政之官。其在廣東之香港者,文為香馬士列、即馬禮遜。其人名贊臣。武為善用哈沙。其人名禮也時。皆受自國王,而聽命于■〈口仆〉■〈口鼎〉喳。又有呷嗶■〈口丹〉,亦主船政。又稱急燉,亦受自國王?;蛴凶再F官授之,而報名于王者。 凡三桅大船,黑夷以六頭目管之,一正、五副。二桅中船,黑夷頭目三人,一正、二副。小船,黑夷頭目二人,一正、一副。正頭目夷言沙冷,副頭目夷言燉底。此次大小夷船百余只,實在兵船連火輪船七、八十只,內多即貿易之舟,配以夷官,改作兵船。其兵皆黑夷,雇自各島,共約四、五萬人,每月工資番銀二、三元至十元不等。至同來兵船,見顛林破獲,是否逃回浙江?抑往廣東?無從追問。 臣等伏思逆夷兵船,半即商舟,人眾數萬,月費工貲數十萬金,夷酋俸銀、夷眾口糧、軍裝、火藥月費亦數萬,船本、貨本又數百萬計,犯順已逾兩年,費亦不下二千萬。夷以貨財為命,今閉關其貨不行,所在私售無多,價亦大減。主客異形,逆夷雖富,何能久支!■〈口仆〉■〈口鼎〉喳始冀為義律故智,思得所欲,反不可得,且人船喪失,所耗益多,其情勢必絀,饑而撲食,乃更揚言繼師大舉。竊恐其眾將離、未必復能久持也。然賊窮必有變計。臣等防守不可不益加嚴。其余各條,皆各前供,地名、人名翻譯殊難。漢人或通其語,而不通其文。顛林能作畫,乃令圖其國所屬及各國形勢。惟東北旱路,伊所未至。又回部絕遠,故不得其詳。漢姧五人。中惟鄭阿二最通夷語,黃舟能漢字,乃使鄭阿二傳顛林之言,以廣東土音翻譯出之。間有誤者,顛林似亦覺之,而每指正其誤,復使律比等觀所繪圖點首,察其情形,言似可信。謹遵旨將紅夷頭目顛林及伙長一律比、二吧底時、三科因諫坭、副頭目怒丈、白夷頭目伊些駱、黑夷頭目忍滿、翻譯供詞之漢姧黃舟、鄭阿二、又前次所獲之黑夷頭目■〈口目〉莉啌及哈吻叻■〈口尓〉共十一名,嚴行禁錮,候旨辦理。設有大幫來臺,仍照前奉諭旨,準予相機酌辦,以免內變。其后獲之紅夷肐里等三名、白夷奮錫莫哩等十名、黑夷病斃二名外,現犯下治吳蚋油等二十七名,同前獲病斃外,現存之黑夷沙呣等九十九名,共一百三十九犯,恭請王命,在郡正法,以振國威,而快人心。所有臣等遵旨覆訊辦理緣由,恭折由五百里具奏,并將■〈口英〉夷所繪各國地圖、考證諸書,為說進呈御覽,除備錄供招咨部外,伏乞皇上圣鑒,訓示。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奏。 ■〈口英〉咭唎地圖說。 ■〈口英〉咭唎國,又稱英機黎,或作膺吃黎氏,通稱紅毛,在大海極西北隅,四面皆海。其國都名蘭鄰。北枕大山,名哀聆,隔海而南與賀蘭、佛蘭西、大呂宋鄰近,相去皆千余里。又有咪唎■〈口堅〉,在其西南海中,相距約萬余里。國皆強大,不相統(tǒng)屬。惟大呂宋稍弱。近中國之屬島,名小呂宋者,久為咭■〈口英〉唎所據,不能爭。近七十年,■〈口英〉咭唎謂其地少利,呂宋以金贖回。賀蘭亦常為■〈口英〉咭唎侵凌,倚佛蘭西為援。佛蘭西大于咭唎也,然佛蘭西人不善經商。今廣東貿易之夷,自大西洋外,有■〈口英〉咭唎、咪唎■〈口堅〉、賀蘭、黃祁、佛蘭西諸國。惟■〈口英〉咭唎船多,年常六、七十艘。諸國無公司,獨■〈口英〉咭唎有之。公司者,其國王自以本錢貿易,故名。諸國至廣東十三行商公建樓屋居之,如客寓。諸夷商出來無定,非如大西洋之常住澳門也?!觥纯谟ⅰ颠覇o通商廣東,自云二百余年矣?!觥纯谟ⅰ颠覇o王城東西南北周六十里,東南城外車行半日即海,本國雖不甚大,人精巧,善制器械,以其強黠脅制海中小國,皆為屬島。自王城稍西,海中一島,名埃倫。又南為弼爹喇。王城至此,舟行十五晝夜。弼爹喇之西北,一島名急時煙土。又西北為那古士哥沙。又西南為間拿咑。皆其所轄。弼爹喇之西南隔海一大國,名咪唎■〈口堅〉,即華言花旗國之北境也。其北至南境,陸地大于■〈口英〉咭唎數倍,船炮如之。■〈口英〉咭唎入中國,必由其海面,故畏之。而于咪唎■〈口堅〉之東,據一小島,名的賒士,設埠頭。又于的賒士隔海相對一高山,名散咑嗹,亦設一埠頭。又于散咑嗹之東,名金山,設一埠頭,三處相望,其用心之密如此。義律,即的賒士人也。自散咑嗹而南,為士嬌也。 自金山而南,為急卜碌、即海國聞見錄所云呷也。蓋海中大地西南一角之盡處,由弼爹喇至急卜碌,舟行五十日夜,皆自西而南,自此以后,則舟行轉向東北,初為罵刺加時架,更東北為罵哩詢,又東北為息賒厘,又北為士葛打喇,又北為煙其,東為望邁。自急卜碌至望邁,舟行五十日。更自望邁而南為士唧,又東北為■〈示末〉打喇沙,北為孟呀喇、即孟加刺,又東南為磨面,又南為檳榔嶼、一名新埠。又東為罵叻格、即明史所云馬六甲也。前明本滿刺加國,為佛郎機所滅,后歸賀蘭?!觥纯谟ⅰ颠覇o有一地在其南,名孟姑倫,與賀蘭互易而有之,乃于其地之西新開檳榔嶼,為大埠頭。又東為新地波。自急卜碌至此,本皆黑鬼地,而■〈口英〉咭唎據之,總稱吽嘮油,華言無來由是也。 自望邁至新地波,舟行二十五日夜。其東北即近安南,更舟行向東七日夜,即廣東。明史西洋利瑪竇言其國至中國九萬里,■〈口英〉咭唎又在其北,海道可知。罵哩詢之極南,又有路土倫,又東北有班地文,又東北有機士爹厘耶,皆■〈口英〉咭唎屬島占自他國以為聚積貿易之所,謂之埠頭。蓋華言也。 自埃倫至新地波,凡二十六島,皆設官主之。諸島在海中,相去或千里或二、三千里,勢相聯絡。其左右復有別島,或自為國,成為賀蘭及他國所屬者,尚數十,而以■〈口英〉咭唎為最。此其海路之形勢也。 其陸路自本國外,別無土地。國之東北隔海而地相連者,為士■〈示末〉國、羅委國、叻倫國、顛麥國(一名黃祁國),更東為什卑厘國,又東為撻地厘國。其北即北海,極寒,冰厚二、三丈,盛夏不解,人無敢往者。其國之東南隔海而地相連者,最近之東為賀蘭國。自此而南為拿打倫國、未莉氈國、佛蘭西國、捷羅那國、布度基國、布度基即華言大西洋國也。廣東澳門即大西洋所居。納稅文官,名加丈咑,華謂之番差。武官名■〈口知〉你蒟,華謂之兵頭。賀蘭之東,迤南為鴉沙爾國、布路沙國、記利時國、埃地利國、大呂宋國,又東為的記國。自西洋以東,如大呂宋、埃地利、記利時、布路沙,至的記諸國,皆沿中海。此其國以東陸路之情形也。 問以俄羅斯及回部,皆茫然不知。惟言賀蘭之東北為羅沙國,又東稍南為北叻思國,與海國聞見錄載俄羅斯隔普魯社即系黃祁、賀蘭之境相似。乾隆年間,俄羅斯女王即西洋國之女,則其相去當不甚遠,持地名字音各別,或即所云羅沙及北叻思也。顛林未至東北諸國,故不能明,然其所繪圖,與康熙年中西洋人南懷仁之坤輿圖說、乾隆年中總兵陳倫炯之海國聞見錄,形勢大略相同,二書收入四庫中,可以參考。 故大學士臣松筠嘗為臣姚瑩言:俄羅斯大臣多西洋人。乾隆五十八年,■〈口英〉咭唎貢使噶瑪爾言,今俄羅斯之哈屯汗,本大西洋國女,乃前哈屯汗之外孫女也。其表兄襲汗,娶以為妻。然則,俄羅斯與大西洋世為婚姻。■〈口英〉咭唎本近大西洋,婦人為王,其俗同。人之狀貌又同。則其近可知。俄羅斯人有在京者,傳詢當得其實。然■〈口英〉咭唎既隔海,而俄羅斯尚隔黃祁、賀蘭、佛蘭西諸國,未必與■〈口英〉咭唎交結。故顛林及律比皆不知之。若回部,則以南懷仁及陳倫炯之圖考之,相去甚遠,所隔國尤多矣。至的記之東為已羅,又東為茂加,又東南為也加喇,又北為亞巴賒,又東北為煙余士丹,皆烏鬼地。其自的記轉南,沿中海而西者,為衣接埠頭,為禮早厘,為埃治也,為都利士埠頭,亦皆黑鬼地,正與海國聞見錄形勢相同。顛林言伊船內本有「四海各國全圖」,船破失水,不知所在。今據所能記憶者圖之,其言或可信也。至其立國,自稱一千八百余年,本無稽。然國俗:王死無子,則傳位于女。其女有子,俟女死后立之,實已數易其姓,而國人猶以為其王之后,足見夷俗之陋。道光十八年,其國王死,無子,復無女,乃傳位于侄女,名役多厘里也。今二十二歲,招夫兩次。阿不爾,稱為「邊嗹士亞弼」,猶華言駙馬。生一子,今年二歲,異時女王死,即立為國王。邊嗹士亞弼不理國事,大政則有三大臣在女王左右議決之。其第一者,名馬倫侍,極貴。次二人不知其名。其國文官少、武職多,大埠頭設文官,名「羅洛堅」,如中華督撫。中埠頭設文官,名「沙外廉叻洛堅」,如中華知府。小埠頭設文官,名「未士洛云」如中華知縣。諸埠頭均有大武官,名「馬凝接」,如中華總兵。其余武官不可悉數。 此次統(tǒng)兵至定海之統(tǒng)帥,其人名沙連彌■〈口仆〉■〈口鼎〉喳。其官為比利呢布顛剃衣彌,最貴。一切由其調度。各官雖授自國王,有事故則■〈口仆〉■〈口鼎〉喳遣代。其次主兵之官,為贊你■〈口留〉。其人名沙有哥哈、即吧噶。又主船政之官,為坤米嘍。其人名「沙外廉巴加」、即思啞敕力巴敦時,皆在浙江。其在廈門管船者,官為善用叻彌沙,人名時蔑,又稱士勿。在廣東香港者,文官為馬厘士列,華言馬禮遜。其人名贊臣。武官為善用哈沙。其人名禮也時。凡管理貿易及船政官,皆名呷嗶■〈口丹〉,即明史所稱加必丹未,又稱急敦,如華言船主也。船上管黑夷者,頭目有正副,正名沙冷,副名燉底。大船一正、五副,中船一正、二副,小船一正、一副。 此次至內地夷船,名百余只,其實不過七十余艘。且多貿易之船,配以夷官,非盡兵船也。又火輪船亦不過十只,用以急遞信息,為諸船導引。黑夷皆雇自諸島,給工資番銀二、三元至七、八元,不下數十萬。其官自■〈口仆〉■〈口鼎〉喳,年給俸銀二萬元,以等遞減,少者亦數百元。凡造一船,費數萬計,炮械火藥貲用尤多,閉市后洋貨不售;有私售者,貨價大減。用兵日久,復多喪失,亦自苦之。其女王之出,戴金絲冠,四面綴珠,身衣紅色哆啰哩長袍,或羽毛為之,胸前系金珠為飾,乘大馬,上用平鞍,后有靠背,左右扶手,前后隨者有步、有騎。夷人見王不跪,惟免冠、手拔額上毛數莖投地為敬。其國人肌膚皆白,長身、貓睛、高鼻,類在京之俄羅斯,而發(fā)拳黃,故稱紅毛。亦有肌白而發(fā)黑者,不貴也。初奉佛教,后奉天主教,凈髭須。 其產鴉片煙土者,凡三處。一為的記,二為望邁,皆出小土,每塊重四十五、六兩。海外諸國皆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自洋布、哆啰嗹、羽毛、紅木、紫檀、花黎、冰片、龍涎香、海參、燕窩、丁香油之類數十種,鴉片特其一,而望邁、孟加刺皆■〈口英〉咭唎埠頭。故其國貨船,此物獨多。各國人皆不食,即■〈口英〉咭唎亦自不食,惟華人及黑夷多嗜之。凡貿易諸船,皆商賈自為之,王收其稅,亦有領國王本錢者。 謹據夷酋顛林、律比供及圖,證以諸書如此。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承準兵部火票遞回原折,欽奉朱批:另有旨。欽此。同日,承準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zhèn)總兵達、傳諭按察使銜臺灣道姚。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四日,奉上諭:達洪阿等奏覆訊夷供分別辦理一折,前因■〈口英〉夷就撫請釋俘囚,有旨諭令該總兵等將臺灣所獲夷俘除業(yè)經正法外,余即解至省城,由怡良等轉交收領,計可先行接奉。本日據奏覆訊各夷供詞,將夷目顛林等分別禁錮正法等語,著該總兵等仍遵前旨,將現在未經正法各夷人,派委員弁,妥速解省,交怡良等轉交該夷目領回。該總兵等呈進■〈口英〉咭唎地圖及圖說一件,均已覽悉。所奏折件被搶,已有旨交該督撫飭拿嚴辦矣。將此由五百里諭令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