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材案:本書各篇均無於正文後及標題下另加子目者,獨本篇有之而又不全。依現(xiàn)有二子目之例,則下文及《揆度》、《輕重甲》、《乙》與《戊》各篇每段皆應另加子目。至少本文所謂「崢丘之謀」者既與「陰里之謀」及「菁茅之謀」敘例全同,即應取得同有子目之資格,而竟付之缺如,足證此二子目決非原書所本有。乃後之讀者見《管子》其他各篇,如《經言》中之《牧民》、《立政》、《乘馬》、《七法》、《幼官圖》及《雜篇》中之《九守》,皆有子目,故亦仿其例而以子目標注之。妄人不知,遂取以入正文耳。實則《牧民》等篇之子目是否原著書人之意,亦極可疑。觀《群書治要》所引《牧民篇》即無子目,與今本異,即其證矣。
提要:全文共分十五段,亦是每段討論一個問題,亦可以說是每段一「謀」。段與段間皆無聯(lián)系,與《輕重甲、乙》等篇體例全同。
桓公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賀獻〔一〕不足,為此有數(shù)乎?」
管子對曰:「請以令城陰里〔二〕,使其牆三重而門九襲〔三〕。因使玉人刻石而為璧〔四〕,尺者萬泉〔五〕,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六〕?!?br />
璧之數(shù)已具〔七〕,管子西見天子曰:「弊邑之君欲率諸侯而朝先王之廟,觀於周室〔八〕。請以令使天下諸侯朝先王之廟,觀於周室者,不得不以彤弓石璧〔九〕。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br />
天子許之曰:「諾。」
號令於天下。天下諸侯載黃金珠玉五穀文采布泉〔一0〕輸齊以收石璧。石璧流而之天下,天下財物流而之齊,故國八歲而無籍。陰里之謀也。
右石璧謀。
〔一〕 元材案:賀獻,解已見《輕重甲篇》。
〔二〕 尹注云:「城者,築城也。陰里,齊地也?!箯埮寰]云:「陰里即《水經 淄水注》『又東北逕蕩陰里西』之蕩陰里?!乖陌福捍艘嘀呒儆氈~,不必實有其地。張說太泥。
〔三〕 尹注云:「襲亦重也。欲其事密而人不知,又先託築城?!?br />
〔四〕 尹注云:「刻石,刻其蒥石。」元材案:「刻其蒥石」,當作「刻其菑石」,說已詳《輕重甲篇》。
〔五〕 元材案:本篇「泉」字凡十見,「錢」字只一見。其中除了「天下諸侯載黃金珠玉五穀文采布泉輸齊」及「謹守泉布之謝物」兩「泉」字當為「泉」字之誤外,其餘八「泉」字則皆作「錢」字講。《周禮 地官 泉府 疏》:「泉與錢,今古異名」是也。謂之泉者言其流行如泉。
〔六〕 尹注云:「好倍肉曰瑗?!乖陌福韩?,古圭字,玉之剡上方下者。國有大事,執(zhí)以為瑞信之物,亦謂之圭璧,如「躬圭蒲璧」是也。瑗,大孔璧也?!稜栄拧罚骸负帽度庵^之瑗?!寡钥状箪哆呉?。中,直也。謂一圭之價直四千錢,一瑗之價直五百錢也。
〔七〕 元材案:璧之數(shù),指上述五種之璧每種各若干之總數(shù)。
〔八〕 安井衡云:「『觀』疑當為『覲』?!乖陌福骸赣^於周室」是漢武帝元鼎四年十一月幸洛陽時詔封周子南君詔中語(見《漢書 武紀》),不當改字。
〔九〕 尹注云:「彤弓,朱弓也,非齊之所出。蓋不可獨言石璧,兼以彤弓者,猶藏其機?!箯埮寰]云:「彤弓當作彫弓?!盾髯印〈舐云吩疲骸禾熳訌T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公羊定四年傳》何注:『禮,天子彫弓,諸侯彤弓,大夫嬰弓,士盧弓。』據(jù)此則彤弓當作彫弓。形近而訛?!乖陌福捍搜灾T侯朝周時自佩之弓,仍以作「彤弓」為是。
〔一0〕王念孫云:「『泉』當為『帛』。下文亦云:『有五穀菽粟布帛文采者?!弧锻ǖ洹∈池洝肥苏鳌翰疾?。」元材案:王說是也?!妒酚洝∝浿硞鳌吩疲骸庚R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綵布帛魚鹽?!挂嘁浴覆疾埂肝木Z」連言。采、綵古通。
桓公曰:「天子之養(yǎng)不足,號令賦於天下則不信諸侯〔一〕,為此有道乎?」
管子對曰:「江淮之間有一茅而三脊,母至其本〔二〕,名之曰菁茅〔三〕。請使天子之吏環(huán)封而守之。夫天子則封於太山,禪於梁父。號令天下諸侯曰:『諸〔四〕從天子封於太山,禪於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為禪籍〔五〕。不如令者不得從。』」
天子下〔六〕諸侯載其黃金,爭秩〔七〕而走。江淮之菁茅坐長而十倍,其賈一束而百金。故天子三日即位,天下之金四流而歸周若流水。故周天子七年不求賀獻者,菁茅之謀也。
右菁茅謀?!舶恕?/em>
〔一〕 張佩綸云:「『號令賦於天下則不信諸侯』,當作『號令賦於天下諸侯則不信』?!乖陌福捍酥^號令賦於天下,則不為諸侯所信,猶言諸侯不肯服從也。張說非。
〔二〕 俞樾云:「『母』當作『毌』,古貫字。貫者通也。謂茅之三脊,由其末梢以通至於本根也?!乖陌福骸改浮乖咀鳌该俊?,亦誤。俞說得之。
〔三〕 元材案:《漢書 王莽傳》「陳菁茅四色之土,欽告於岱宗泰社」,顏師古注云:「《尚書 禹貢》:『苞匭菁茅?!蝗逭咭詾檩迹嗣?;茅,三脊茅也。而莽此言以菁茅為一物,則是謂善茅為菁茅也?!褂帧督检胫尽饭茏釉唬骸附撮g一茅三脊,所以為籍也?!褂衷疲骸柑熳由咸┥健撮g一茅三脊為神籍?!菇圆谎暂济?。此獨以「江淮間一茅三脊」與「菁茅」合而為一,與王莽所云相同。
〔四〕 許維遹云:「諸,猶凡也。」元材案:「封於太山,禪於梁父」二語,解已見《地數(shù)篇》。
〔五〕 王念孫云:「『禪』字涉上『禪於梁父』而衍?!杭划敒椤航濉?。藉,薦也?!妒酚洝》舛U書》:『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皇瞧渥C?!乖陌福簽槎U而藉,故謂之禪藉。《封禪書》又云:「江淮間一茅三脊為神藉?!股窠寮炊U藉也。禪字不衍。王說非。
〔六〕 豬飼彥博云:「『下』上脫『天』字?!雇跻疲骸翰蝗缌钫卟坏脧摹粸榫洌禾煜轮T侯』連讀。其『子』字則因上文『從天子』而衍?!箯埮寰]說同豬飼。元材案:上文「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亦於「朝」字絕句,並不作「不得入朝天子之廟」。以彼例此,當以王說為是。
〔七〕 許維遹云:「『秩』疑當作『軼』。『軼』與『轍』通。」于省吾云:「按『秩』應讀作『程』。秩、程一聲之轉。程謂驛程。爭程而走,猶言競程而走也?!乖陌福骸遁p重乙篇》亦有「提衡爭秩」之語。從兩處上下文詳繹之,秩仍當作秩。秩即次序。爭秩,猶言爭先恐後。于、許說皆非。
〔八〕 元材案:以上二謀,似皆以漢武帝一代時事為背景者。》史記 平準書》武帝元狩四年,「天子與公卿議更造錢幣以贍用,而摧抑浮淫并兼之徒。是時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銀錫。自孝文更造四銖錢至是歲四十餘年。從建元以來用少,縣官往往即多銅山而鑄錢。民亦間盜鑄錢,不可勝數(shù)。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有司言曰:『古者皮幣,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今半兩錢法重四銖。而姦或盜摩錢裏取鋊,錢益輕薄而物貴,則遠方用幣煩費不省?!荒艘园茁蛊し匠撸壱栽謇D,為皮幣,直四十萬。王侯宗廟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又造銀錫為白金。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圜之,其文龍,名曰白撰,直三千。二曰重差小,方之,其文馬,直五百。三曰復小,橢之,其文龜,直三百?!褂衷唬骸干吓c張湯既造白鹿皮幣,問(顏)異。異曰:『今王侯朝貨以蒼璧直數(shù)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天子不悅?!褂帧读盒⑼跏兰摇否蚁壬疲骸钢T侯王朝見天子,漢法:凡當四見。始到,入小見。到四月朔旦,奉皮幣薦璧玉,賀正月,法見。後三日,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二日,復入小見,辭去。留長安不過二十日?!顾^漢法,應即張湯施行白鹿皮幣政策以後之法。試就以上所述比而觀之。所謂「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非即「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之意耶?所謂「尺者萬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非即「白金三品,重八兩者直三千,差小者直五百,復小者直三百」之意耶?至「觀於周室」一語,則與《漢書 武紀》所載漢武帝元鼎四年洛陽詔文全同,其抄襲之跡,益為顯明。此石璧謀之所自昉也。又據(jù)《史記 封禪書》,自古封禪之主,雖云有七十二君,而其有事實可考者,僅有秦始皇與漢武帝二人。而始皇之上太山,中阪,遇暴風雨未得上。故漢丁公云:「始皇帝不得上封?!谷粍t實得上封者,武帝一人而已。故有司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司馬遷亦曰:「今天子建漢家封禪,五年一修封?!姑髌錇槲涞鬯鮿?chuàng),非古已有之也。且始皇時,諸齊魯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議封禪各乖異,難施用。漢武帝時,諸儒及方士言封禪亦人人殊,不經,難施行。然則封禪之事,於古無徵明矣。又始皇封禪,席用苴稭。稭者,應劭云:「禾藁也。去其皮以為席。」苴者,晉灼云:「藉也?!怪廖涞凼加媒撮g一茅三脊為禪藉,與始皇之席用苴稭者不同?!斗舛U書》上文雖有「管子曰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之語,然此乃當日諸儒方士假託之詞,非真出自管仲之口。即令管仲真有此言,而據(jù)《封禪書》云,乃管子設事以難桓公者。不得謂在漢武帝以前,即有以茅為藉之前例也。此菁茅謀之所自昉也。然兩謀雖皆從漢武帝時事演繹而來,但其以「菁茅」二字連文,則顯與王莽有關。然則本文之成,不得在王莽以前明矣!
桓公曰:「寡人多務〔一〕,令衡籍吾國之富商蓄賈稱貸家以利吾貧萌〔二〕,農夫不失其本事。反此有道乎〔三〕?」
管子對曰:「惟反之以號令為可耳〔四〕。」
桓公曰:「行事奈何?」
管子對曰:「請使賓胥無馳而南,隰朋馳而北,寗戚馳而東,鮑叔馳而西。四子之行定,夷吾請?zhí)柫钪^四子曰:『子皆為我君視四方稱貸之間〔五〕,其受息之氓〔六〕幾何千家,以報吾〔七〕?!弧?br />
鮑叔馳而西。反報曰:「西方之氓者〔八〕,帶濟負河,菹澤之萌也。漁獵取薪蒸而為食〔九〕。其稱貸之家多者千鍾,少者六七百鍾〔一0〕。其出之,鍾也一鍾〔一一〕。其受息之萌九百餘家?!?br />
賓胥無馳而南。反報曰:「南方之萌者,山居谷處,登降之萌也〔一二〕。上斷輪軸,下采杼栗,田獵而為食〔一三〕。其稱貸之家多者千萬,少者六七百萬。其出之,中伯伍也〔一四〕。其受息之萌八百餘家?!?br />
寗戚馳而東。反報曰:「東方之萌,帶山負海,苦處,上斷福,〔一五〕漁獵之萌也。治葛縷〔一六〕而為食。其稱貸之家下惠高國〔一七〕,多者五千鍾,少者三千鍾。其出之,中鍾五釜也〔一八〕。其受息之萌八九百家?!?br />
隰朋馳而北。反報曰:「北方萌者,衍處負海,煮泲為鹽〔一九〕,梁濟取魚之萌也〔二0〕。薪食〔二一〕。其稱貸之家多者千萬,少者六七百萬。其出之,中伯二十也〔二二〕。受息之萌九百餘家。」
凡稱貸之家出泉參千萬,出粟參數(shù)千萬鍾。受子息民參萬家〔二三〕。
四子已報。
管子曰:「不棄〔二四〕我君之有萌,中一國而五君之正也〔二五〕,然欲國之無貧,兵之無弱,安可得哉?」
桓公曰:「為此有道乎?」
管子曰:「惟反之以號令為可。請以令賀獻者皆以鐻枝蘭鼓〔二六〕,則必坐長什倍其本矣。君之棧臺之職〔二七〕亦坐長什倍。請以令召稱貸之家,君因酌之酒,太宰〔二八〕行觴?;腹e衣〔二九〕而問曰:『寡人多務,令衡籍吾國。聞子之假貸吾貧萌,使有以終其上令〔三0〕。寡人有鐻枝蘭鼓,其賈中純萬泉也。願以為吾貧萌決其子息之數(shù),使無券契之責?!环Q貸之家皆齊首而稽顙曰〔三一〕:「『君之憂萌至於此!請再拜以獻堂下〔三二〕?!换腹唬骸翰豢?。子使吾萌春有以倳耜,夏有以決蕓〔三三〕。寡人之德子無所寵〔三四〕,若此而不受,寡人不得於心?!还史Q貸之家曰:『皆再拜受?!弧踩濉乘鰲E_之職未能參千純也,而決四方子息之數(shù),使無券契之責〔三六〕。四方之萌聞之,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三七〕曰:『夫墾田發(fā)務,上之所急〔三八〕,可以無庶乎〔三九〕。君之憂我至於此!』此之謂反準〔四0〕?!?/em>
〔一〕 元材案:務,事務也。多務謂需要辦理之事務甚多。
〔二〕 元材案:「衡」,主掌財政之官,解已見《巨(筴)乘馬篇》。稱貸謂舉債?!睹献印‰墓吩疲骸赣址Q貸而益之?!怪熳ⅲ骸阜Q,舉也。貸,借也。取物於人而出息以償之也?!狗Q貸家謂以放高利貸為業(yè)者。猶《史記 貸殖傳》之言「子錢家」矣。萌字解已見《山國軌篇》。
〔三〕 王念孫云:「『反此有道乎』當依上下文作『為此有道乎』。今本『為』作『反』者,涉下文『反之』而誤?!箯埮寰]云:「案此節(jié)後曰『反準』、『反之號令』,正承上『反此』而言,『反』字不誤?!构粼疲骸复恕悍创恕患跋挛摹悍粗蕴柫睢粌伞悍础蛔执喊l(fā)』字之誤,草書形近。」元材案:王、郭說非,張說是也。上言「令衡籍吾國之富商蓄賈稱貸家」,然則「反此」云者,乃「不籍」之意。下文管子言「反之以號令」,即所謂「反之有道」也。
〔四〕 元材案:謂惟號令可以反之。即《國蓄篇》所謂「不求於萬民而籍於號令」之意。
〔五〕 丁士涵云:「『間』乃『閭』字誤。下文曰:『表稱貸之家,皆堊其門而高其閭』?!箯埮寰]云:「下文言『稱貸之家』,此處不得言閭。當作『稱貸之家,其間受息之氓幾何家以報夷吾?!弧乖陌福阂曋^視察,猶言調查。間者,泛指其處所之謂也。如言「行間」「田間」「人間」等皆是。丁、張說皆非。
〔六〕 郭沫若云:「『受』與『授』通,『授息之氓』即負債之家?!乖陌福骸甘芟⒅ァ古c「稱貸之家」對文。後者指放債者,前者指借債者。借債須接受利息之條件,故曰「受息」。若釋「受」為「授」,是反客為主矣。郭說似可商。
〔七〕 王念孫云:「『幾何千家』,當作『幾何家』。其『千』字則涉下文『千鍾』而衍?!乖陌福骸笌缀巍挂辉~,最早見於《左僖二十七年傳》「所獲幾何」,又《史記 孔子世家》亦有「孔子居魯?shù)玫搸缀巍埂溉碎L幾何」語?!豆茏印柶?,用之尤多。乃意未定而問之之詞,猶言多少。幾何千家即多少個千家也。今世統(tǒng)計數(shù)字,有以個為單位者,亦有以百、千、萬、億或百萬、千萬……為單位者。此蓋以「千家」為單位,故曰「幾何千家」耳。下文云:「受子息民參萬家」,其數(shù)字之大可以想見。王說失之?!敢詧笪帷巩斪鳌敢詧笠奈帷梗摗敢摹棺?。上文可證。
〔八〕 元材案:氓與甿通?!对姟⌒l(wèi)風》「氓之蚩蚩」,《石經注疏》作「甿」,即其證。甿字解已見《輕重甲篇》。
〔九〕 元材案:漁獵取薪蒸而為食者,《輕重甲篇》云:「山林菹澤草萊者,薪蒸之所出,犧牲之所起也?!刮鞣街ゼ葹閹摵虞蠞芍龋式再嚌O獵取薪蒸以為食,極言其生活之艱苦也。
〔一0〕元材案:稱貸之家即高利貸者。《史記 貨殖傳》謂之「子錢家」。千鍾、六七百鍾,謂稱貸之家所借出之穀數(shù)。
〔一一〕豬飼彥博云:「『鍾也一鍾』,疑當作『中鍾二釜也』。」洪頤楫云:「上『鍾』字當作『中』,下文『其出之中伯伍也』,『其出之中鍾五釜也』,『其出之中伯二十也』,字皆作『中』。此涉上『中』字而誤。」丁士涵云:「『也』字亦當在『一鍾』下。例見下文?!拱簿庠疲骸告R亦一鍾,歲收息與本同。」何如璋云:「『出之』下脫『中』字。中即息也。言所出中息,貸一鍾者還須加息一鍾。與下文一例。」張佩綸云:「洪說非也?!烘R也一鍾』,貸以一鍾,息亦一鍾?!褐胁椤徽撸J百而息五十?!褐墟R五釜』者,貸一鍾而息五釜?!翰徽撸J百而息二十。或倍息,或半息,或二分息。如洪所改,則中一鍾也,則幾何鍾而當一鍾歟?不可通矣?!褂谯嗽疲骸复吮井斪鳌浩涑鲋墟R一釜也』。『也』字在句末。上『鍾』字不誤,而上脫一『中』字。下『鍾』字則當作『釜』。出者對入而言。入一鍾者,出則一鍾外又加一釜之息。故曰『其出之中鍾一釜也』。」姚永概云:「據(jù)下文云云,疑當作『其出之中鍾幾釜也』,但不可確知釜數(shù)耳?!弧乖陌福喊簿皬埵险f是也。鍾也一鍾,即利率百分之百之意。
〔一二〕元材案:「山居谷處」四字,又見《鹽鐵論 輕重篇》。山居須登,谷處須降,故曰「登降之萌」。
〔一三〕元材案:「上斷輪軸」,「斷」,截斷。謂上山砍伐樹木以為製造車輪及車軸之用也?!歌汤酢辜础肚f子 徐無鬼篇》「先生居山林食芧栗」之芧栗,小栗也。南方之萌,或以製造車之輪軸為生,或以採取芧栗及田獵為生,其貧困與上述西方之萌蓋同。
〔一四〕安井衡云:「伯伍,貸百錢收息五錢也。與上下相比,為數(shù)太少。且此以息重為次,『伍』字下疑脫『什』字?!乖陌福翰榧窗俜种迨弦龔埮寰]說已言之,不必改字。此與下文北方稱貸之家,其稱貸之對象,皆以錢計,與上文西方及下文東方之皆以穀計者不同。故南方北方皆曰「多者千萬,少者六七百萬」。西方東方則曰「多者千鍾,少者六七百鍾」及「多者五千鍾,少者三千鍾」,而下文總結亦必曰「凡稱貸之家出泉參千萬,出粟參數(shù)千萬鍾」也。又案中字除上、中、下及中間之中不計外,在本書中凡十八見。乃漢人常用語,即相當之意,解已見《山國軌篇》。何如璋謂「中即息」者失之。
〔一五〕豬飼彥博云:「『苦』當作『谷』?!焊!划斪鳌狠棥?。或云『苦處上斷?!晃遄盅堋!雇跄顚O云:「『苦處』當為『谷處』。上文『山居谷處』,即其證?!荷蠑喔!蝗至x不可通。案上文云:『上斲輪軸』,則此『上斷?!划斒恰荷蠑圯棥恢灐I涎浴簲圯嗇S』,此言『斲輻』,若《詩》之言『伐輪伐輻』矣?!构粼疲骸浮嚎嗵幧蠑喔!簧嫔衔摹荷骄庸忍帯弧荷蠑噍嗇S』而衍,『谷』又誤為『苦』或『若』,『輪』又誤為『?!欢.攧h。」元材案:上文已有「谷處」,此處不宜重出。《爾雅 釋言》:「鹹,苦也?!棺ⅲ骸缚嗉创篼y。」是「苦處」意為土地鹹鹵,不生五穀。即《史記 貨殖傳》「地瀉鹵」之意,猶今言鹽鹼地也?!干蠑喔!辜础干蠑噍棥?。上文「山居谷處」「上斷輪軸」,是對「南方之萌」的生活之描寫,此「苦處,上斷輻」,則為對「東方之萌」的生活之描寫。「苦處」承「負?!寡?,「上斷輻」承「帶山」言。既不須改字,更非衍文。
〔一六〕元材案:葛縷,以葛藤纖維為線,織之為衣履。貧民所服。
〔一七〕元材案:「下惠」當為「丁惠」之訛。解已詳《輕重乙篇》。高國即高子國子?!蹲笫舷迨陚鳌贰柑熳又貒咴凇故且?。此亦假託之詞。
〔一八〕元材案:釜十則鍾,說已見《海王篇》。今貸出一鍾,而息五釜,是其利率亦為百分之五十,與南方同矣。
〔一九〕元材案:「衍處負海」與上文「帶山負?!箤ξ?。此「衍」字與《山國軌篇》「梁渭陽瑣之牛馬滿齊衍」及《山至數(shù)篇》「伏尸滿衍」之衍不同。彼處「衍」字皆當訓為原野,此處衍字則當作「澤」字講。《小爾雅》云「澤之廣者謂之衍」是也?!秆芴帯怪^處於卑濕之地。猶《鹽鐵論 通有篇》之言「山居澤處」矣!煮泲為鹽,解已見《地數(shù)篇》。
〔二0〕元材案:梁,即《詩 小雅》「敝笱在梁」之梁?!秱鳌罚骸隔~梁也?!辜囱咚疄殛P孔以捕魚之處?!噶簼◆~」者,言為梁於濟水之中以捕取其魚也。張佩綸以「濟」為「渡」者失之。
〔二一〕元材案:「薪食」即「取薪蒸而為食」之意?!窛h書。朱買臣傳》:「嘗艾薪樵賣以給食。」即其證。
〔二二〕元材案:「中伯二十」,言其利率相當於百分之二十。即《史記 貨殖列傳》所云「中什二」者也。
〔二三〕安井衡云:「古本無『數(shù)』字。據(jù)上所舉,四方受息之萌三千五百餘家。萬當作千?!乖陌福汗湃伺R文,對於數(shù)字本不十分講究,往往只言其大概,本書作者則更喜誇大。此例隨處而有,若必一一為之校改,則過迂矣。茲為易於明了起見,特製為簡表如左:
齊國四方高利貸情況調查表
調查區(qū)域 地理環(huán)境 人民生活狀況 稱貸之對象及其數(shù)量 利率 受息者之約數(shù) 調查人
西方 帶濟負海,菹澤之萌。 漁獵取薪蒸而為食。 粟多者千鍾,少者六七百鍾?! ℃R也一鍾 九百餘家 鮑叔
南方 山居谷處,登降之民 上斷輪軸,下採杼栗,田獵而為食?! ∪嗾咔f,少者六七百萬?! ≈胁橐病 “税兖N家 賓胥無
東方 帶山負海,苦處之民。 上斲輻,漁獵治葛縷以為食?! ∷诙嗾呶迩фR,少者三千鍾?! ≈墟R五釜 八九百家 甯戚
北方 衍處負海之民?! ≈鬀嫗辂},梁濟取魚,薪食?! ∪嗾咔f,少者六七百萬。 中伯二十 九百餘家 隰朋
總計 泉三千萬,粟三數(shù)千萬鍾?! ∪f家
〔二四〕吳志忠云:「『棄』乃『意』字誤。」姚永概云:「『棄』乃『幸』字之訛。」張佩綸云:「不棄蓋古人常語?!对姟贰翰晃义跅墶皇且??!妒酚洝》额鳌非赝踉唬骸汗讶说檬苊断壬翘焖孕蚁韧?,而不棄其孤也。』」元材案:張說牽附太甚,姚說亦無據(jù),吳說近之。《漢書。嚴延年傳》:「我不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顏師古注云:「言素意不自謂如此也?!躬q俗語之言「沒有想到」矣。
〔二五〕丁士涵云:「『之正』二字當是『五王』二字之誤。五王猶五君也?!遁p重甲篇》曰:『故為人君而不審其號令,則中一國而二君二王也?!皇瞧渥C?!乖陌福骸遁p重甲篇》「二王」乃「之正」之誤,說已詳彼篇。此蓋言東西南北四方之民皆為各區(qū)域稱貸家之高利貸所剝削,每年除對國家負擔租稅外,尚須負擔從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百之高利貸的利息,是一國之民不啻同時有五君之正矣。丁氏說非。
〔二六〕何如璋云:「『鐻枝蘭鼓』,殆戟枝兵架之屬,上設此為旌別而富民可以貲得者?!渡綑鄶?shù)》之樹表置高,猶此義也?!箯埮寰]云:「當作『鼓鐻枝蘭』?!共⒁C鼓鐻為樂器,枝蘭為兵器。而曰:「蓋稱貸之家皆卿大夫,賜以金石之樂,門列棨戟,以代償貧民子息?!乖陌福合挛脑疲骸腹讶擞需L枝蘭鼓,其賈中純萬泉也?!褂衷唬骸杆鰲E_之職未能參千純也,而決四方子息之數(shù),使無券契之責?!故瞧湮锝砸浴讣儭篂橛嬎銌挝?。純乃絲綿布帛等匹端之名,解已見《輕重甲篇》。樂器兵器從無以純言者。故鐻枝蘭鼓當是一種美錦之特有名稱。其取義之由或因其上織有象形「鐻枝蘭鼓」之花紋耳。何、張二氏說皆非。
〔二七〕豬飼彥博云:「『職』當作『藏』。下同。」吳志忠說同。何如璋云:「《山至數(shù)》『棧臺之錢』,此亦當作『錢』。下文『棧臺之職未能三千純也』,『純』當為『緡』,聲之誤也。」許維遹云:「『職』乃『織』字之訛,下文同???,布帛之總名。下文云『所出棧臺之職未能參千純也』,純即匹端名,是其證?!渡街翑?shù)篇》云『請散棧臺之錢』,錢帛以類相從也?!乖陌福骸妒酚洝∏厥蓟时炯o》「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孤氄?,主也,亦有藏義。原文不誤。
〔二八〕張佩綸云:「『太宰』當作『宰夫』,或衍『太』字?!秲x禮》均言『膳宰』,無以太宰行觴者?!乖陌福禾祝畛俟?,《漢書百官公卿表》:「奉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六令丞。又有癰太宰、太祝令丞?!箮煿抛⒃疲骸赣?,右扶風之縣也。太宰,具食之官?!故翘妆緸榫呤持佟堈f失之。
〔二九〕安井衡云:「古本『衣』作『哀』。」張文虎云:「哀疑〈哀,口改由〉字之訛?!箯埮寰]云:「『衣』『哀』均『辰』之誤?!骸唇浅健怠?,古文『觶』。蓋『〈角辰〉』省為『辰』而壞為『衣』,或作『哀』。《鄉(xiāng)飲酒禮》、《燕禮》、《特牲餽食禮》均有舉觶之禮。君當拜,不當舉〈哀,口改由〉也?!构粼疲骸浮阂隆换颉喊А淮贺础蛔种?。」元材案:作「衣」者是。舉者提也,猶攝也?!概e衣而問」即攝衣起立而問,所以示尊敬賓客之意?!豆茏印⌒》Q篇》「管子攝衣冠起對曰」云云,即其證。兩張及郭氏說皆非。
〔三0〕王壽同云:「『終』當為『給』。下文『民多稱貸負子息以給上之急,度上之求?!皇瞧渥C?!固狰檻c說同。聞一多云:「『令』當作『今』,屬下讀?!乖陌福和酢⑻照f是,聞說非也。下文云:「吾聞子假貸吾貧民,使有以給寡人之急,度寡人之求,使吾萌春有以倳耜,夏有以決蕓而給上事,子之力也?!勾搜浴附o其上令」,與「給寡人之急」「給上事」,句例正同。
〔三一〕張佩綸云:「『齊首而稽顙』,當作『拜手而稽首』。飲酒之禮無稽顙者?!秲x禮》作『再拜稽首』?!乖陌福合挛囊嘤小庚R首稽顙」之語,證明此乃著者習用術語,與古禮無關。齊首,首與地齊;稽首,以額叩地,乃封建社會中最恭敬之禮節(jié)。張說太拘。
〔三二〕元材案:堂下,堂陛之下,解已見《輕重甲篇》。不言獻君而言獻堂下者,敬君之詞。
〔三三〕元材案:「春有以倳耜」二語,又分見本篇下文及《輕重甲篇》,解已見《甲篇》。
〔三四〕丁士涵云:「『寵』疑『窮』字誤。」于省吾云:「按丁說謬。寵謂榮寵?!冻Z》『其寵大矣』注:『寵,榮也?!淮搜怨讶酥伦佣鴮蹲訜o所榮寵也。」元材案:于說是也?!稘h書 成紀》陽朔五年詔曰:「寵其強力?!箮煿抛⒃疲骸钢^優(yōu)寵力田之人?!古c此寵字用法正同。
〔三五〕豬飼彥博云:「『故』字『曰』字衍?!雇跄顚O云:「衍『曰』字。」聞一多云:「『曰』『皆』二字互易?!乖陌福郝務f是也。
〔三六〕元材案:「使無券契之責」,解已見《輕重乙篇》。
〔三七〕元材案:「父教其子」二句,解已見《輕重乙篇》。
〔三八〕王引之云:「『發(fā)』下脫『草』字?!秶钇吩唬骸焊锇l(fā)草,上得其數(shù)矣?!弧遁p重甲篇》曰:『今君躬耕墾田,耕發(fā)草土?!挥衷唬骸簭櫛救じ?,發(fā)草立幣而無止?!皇且?。『務』字屬下讀。務上之所急者,務農也。農者上之所急也。」元材案:此當以「夫墾田發(fā)務」為句,「上之所急」為句,「可以無庶乎」為句。務與蓩同?!独m(xù)漢郡國志》「弘農郡有務鄉(xiāng)」,《劉玄傳》「務鄉(xiāng)」作「蓩鄉(xiāng)」,即其證。蓩鄉(xiāng)者,李賢注云:「蓩音莫老反,《字林》云:『毒草也?!灰蛞詾榈孛!故前l(fā)蓩即發(fā)草。以發(fā)草為發(fā)蓩,當是著者採用某地方言為文,猶《海王》《國蓄》兩篇之以「吾子」代「嬰兒」矣。王說失之。
〔三九〕張佩綸云:「『無庶』即『蕪曠』。庶從苂,黃亦從苂,形近而誤。」郭沫若云:「張說近是。蓋本作『無廣』,『無廣』即無曠也。《形勢篇》『怠倦者不及,無廣者疑神』。『廣』與『庶』形近而訛?!乖陌福簭垺⒐险f皆非?!笩o庶」二字不詞,「庶」當作「度」,形近而訛。度即下文「給上之急,度上之求」及「給寡人之急,度寡人之求」之度?!付壬现蟆埂付裙讶酥蟆?,乃桓公自言?!干现?,可以無度乎」,則受息之民之言?;蛟弧付惹蟆?,或曰「度急」,其義一也。
〔四0〕安井衡云:「反準,償財以重物價也?!乖陌福捍苏f非是。準者,平也。平準之意,本欲調治貧富,平其不平。今乃先將某種物價特別提高,然後利用此高價之物,代人民償還其子息之數(shù),然則反準云者,即提高物價以償民債之意。若如安井氏說,是倒果為因矣。又案此文全係著者用管子口氣,說明其所謂「反準」政策之具體實施方法。文中桓公與稱貸之家之互相應對進退與四方之民之聞而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亦為管子假設之詞。謂如此則桓公當如何,稱貸之家當如何,四方之民聞之又當如何也。故文中「桓公舉衣而問」,「桓公曰不可」兩句中之「桓公」二字,皆當作「君」字講,使與上文「君之棧臺之職」、「君因酌之」二句用字相合。則此事全為著者假託管子運籌帷幄之言,更為彰明較著矣。此種文法,《戰(zhàn)國策》最常用之?!妒酚洝酚涁嵬ㄕf范陽令事,亦與此同。
管子曰:「昔者癸度〔一〕居人之國,必四面望於天下〔二〕。下高亦高〔三〕。天下高,我獨下,必失其國於天下?!?br />
桓公曰:「此若言曷謂也?」
管子對曰:「昔萊人善染,練茈之於萊純錙,緺綬之於萊亦純錙也〔四〕。其周,中十金〔五〕。萊人知之〔六〕,間纂茈空〔七〕。周且斂馬作見於萊人操之〔八〕,萊有推馬〔九〕。是自萊失纂茈而反準於馬也〔一0〕。故可因者因之,乘者乘之,此因天下以制天下。此之謂國準〔一一〕?!?/em>
〔一〕 元材案:癸度之名,已見《輕重乙篇》,即武王所問者。與《輕重甲篇》桓公所迎之癸乙,皆為著者所假託之「輕重之家」,而同以「癸」稱?!妒酚洝÷蓵罚骸腹镏疄檠赞褚病Q匀f物可揆度也,故曰癸。」蓋本無其人,故隨意命字。解已見《揆度篇》及《輕重乙篇》。
〔二〕 元材案:四面望於天下,謂須隨時注意國內及國際之經濟情況。蓋經濟情況常因時因地而不同。故善為國者,必須以極銳敏之眼光,用極精密之調查統(tǒng)計,將國內外各種不同之經濟情況比較研究,以決定其因應變化之術。夫然後可以進行戰(zhàn)衡、戰(zhàn)準、戰(zhàn)權、戰(zhàn)流、戰(zhàn)勢乃至戰(zhàn)兵而無慮於敗。此白圭所以「樂觀時變」,而計然所以貴「睹萬物之情」也?!杜f唐書 劉晏傳》載晏之理財「四方動靜,莫不先知」,作用正與此同。
〔三〕 張佩綸云:「『下高亦高』當作『下亦下,高亦高』?!兜財?shù)篇》:『天下高則高,天下下則下。天下高我下,則財利稅於天下矣。』是其證?!孤勔欢嘣疲骸府斪鳌禾煜赂咭喔?,天下下亦下』?!兜財?shù)篇》可證?!乖陌福骸赶赂咭喔摺股厦摗柑臁棺?。此謂天下高我亦當與之同高。若天下高而我獨下,則我國之財利將流越而之天下,而我國必不免於滅亡矣。此數(shù)語又見《地數(shù)篇》。解已見《乘馬數(shù)篇》。張、聞二氏說非。
〔四〕 元材案:此當以「昔萊人善染」為句。善染者,謂擅長於染色之工藝也。練,《說文》:「厚繒也?!管?,茈草也。《山海經 西山經》「勞山多茈草」,《御覽》引《說文》作「紫草」。段玉裁云:「茈、紫同音。司馬彪注《上林賦》曰:『茈薑,紫色之薑?!恢跑胱贤ㄓ??!咕氒爰慈居凶仙?。緺音媧,即《史記 滑稽列傳》「佩青緺」之緺。綬,組也,即絲絛,以承受印環(huán)者。紫青色之綬,故曰緺綬?!夺釢h書 南匈奴傳》「詔賜單于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緺綬……」,注云:「盭音戾,草名。以戾草染綬,因以為名。則漢諸侯王制。戾綠色。緺,古蛙反,《說文》曰:『紫青色也?!弧咕氒搿⒕牼R兩者蓋均為萊人特產,而其價則極低廉,不過每純直金一錙而已。純、錙皆量名,解已見《輕重甲》及《輕重乙篇》。
〔五〕 郭沫若云:「『其周中十金』,舊均以『周』為周人。周與萊遠隔,於文亦難通。『周』當指萊人四周之鄰國,其中可包含齊魯。下『周』字亦同此解?!乖陌福骸腹弦匀R周遠隔,於文難通,乃從列國分立時言之耳。若在天下一統(tǒng)以後則有如《史記 貨殖傳》所云:「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闺m遠在萬里,亦如在目前矣。「周」字在本書凡十六見(《國蓄》一、《山國軌》二、《山至數(shù)》一、《地數(shù)》一、《揆度》一、《國準》一、《輕重甲》一、《輕重乙》一、《輕重丁》五、《輕重戊》一),皆當作周王朝或周地講,說已詳《國蓄篇》。此「周」字及下「周」字,亦指周地而言。周地包括長安(西周)及洛陽(東周)在內。所謂「此皆距周七千八百里」係指長安之周。此處「周」字則似指洛陽之周而言。洛陽之周,俗喜以商賈為業(yè)?!妒酚洝∝浿硞鳌吩疲骸嘎尻枛|賈齊魯,南賈梁楚。」又云:「周人既纖,而師史尤甚。轉轂以百數(shù),賈郡國無所不至。洛陽街居在齊、秦、楚、趙之中,貧人學事富家,相矜以久賈,數(shù)過邑不入門。設任此等,故師史能致七千萬?!埂稘h書 貨殖傳》亦云:「師史既衰,至成哀王莽時,雒陽張長叔、薛子仲,訾亦十千萬?!箵?jù)此,則齊、秦、楚、趙、梁、魯,無不屬於周人活動之範圍,萊、周遠隔,又何患耶?「其」字下脫「於」字?!钙潇吨苤惺稹拐?,謂練茈及緺綬在周地特為貴重,每純可直黃金十斤,章炳麟所謂「在周則賈中十金」是也。郭說太拘。
〔六〕 郭嵩燾云:「『萊人知之』者,言四面望於天下,高下至憭也?!乖陌福喝R人,萊國之商人。知之,謂知曉萊周兩地價格懸殊之情況也。
〔七〕 何如璋云:「纂者集也。萊人知練與綬之價高,恐茈草不繼,乃歛以備染?!箯埮寰]云:「間,少間也?!乖陌福汉问弦宰霝榧且?。惟此處茈字仍當作染織物講。上言練綬在周地純直十金,是周人所重者乃練與綬而非茈草,甚明?!搁g」即《史記 貨殖列傳》「烏氏倮求奇繒物,間獻遺戎王」之間。《集解》:「徐廣曰:『間一作奸。不以公正,謂之奸也?!弧埂端麟[》:「間獻猶私獻也。」「空」即《詩 小雅》「杼柚其空」之空,盡也。此謂萊國商人既知周國價貴,爭以收集染織物為事,故全國為之一空也。
〔八〕 朱長春云:「空則市難得,故以馬作現(xiàn)錢而易之?!箯埮寰]云:「周以重價致綦茈。及萊之綦茈既空,則以馬作直,易之萊人。」元材案:馬即《禮 投壺》「為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既立,請慶多馬」之馬,鄭注:「馬,勝籌也?!躬q言籌碼。此處蓋指某種通行於國際間之臨時票據(jù)而言。作見即作證見,猶言抵押。操即《山至數(shù)篇》「常操國穀三分之一」之操,持也,亦據(jù)也,即佔有之意。蓋周人以此項染織物既已由萊人收集一空,因又以臨時票據(jù)為抵押,從萊人手中全部轉購將其掌握於自己手中。朱、張二氏既誤籌碼之馬為車騎之馬,又不知所謂「作見操之」者即萊人所收集之染織物,蓋兩失之矣。
〔九〕 安井衡云:「俗本『推』誤『準』?!雇鯄弁疲骸浮和啤荒恕簻省恢`,下文云云可證。」張佩綸云:「『有』讀為『又』,又多以馬至萊反準其金,雖失之於綦茈而得之於馬?!构粼疲骸浮和啤灰墒琴v價出售之意,如今言推銷也。『萊有(又)推馬』者,以四周之馬集中於萊,萊因馬多而賤,四周因馬少而貴,故萊人又將賤價之馬大量推銷。是則四周雖因購買萊人之綦茈有所損失,卻反而求得平衡於馬之交易也。此兩番周轉,均以證明『天下高我獨下』之為害,萊人本為齊所滅者,雖未必即因此而失國,頗足供作者借喻之便?!乖陌福和跽f是,郭說非也。周即周人,馬乃籌碼,「有」為有無之有?!笢蜀R」即「以馬準幣」之意?!溉R有準馬」者,謂貨由周操,馬歸萊有也。
〔一0〕元材案:「是自萊失綦茈而反準於馬」,當作「是萊自失纂茈而反準於馬」。反準者,前為以馬準幣,今則以幣準馬。謂通過周人以重價及準馬搶購之後,萊人遂自失其所收集之各種染織物,而所得者不過是以準馬向周人收回錢幣而已。
〔一一〕元材案:「乘者乘之」上亦當有「可」字,與上句同。此言善為國者必能因其可因,乘其可乘,因天下以制天下,如周人之因萊人以制萊人,然後其國乃不為天下所洩矣。此處「國準」二字,與《國準篇》及本篇下文之「國準」,義有內外廣狹之不同。後者對於國內而言,其義狹。前者則對於國際而言,其義廣。蓋猶今人之言國際貿易平衡矣。惟又有不可不知者,本書作者言國際貿易,與中世紀重商主義者完全不同。重商主義處於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故多以輸出貨物輸入金錢為其主要之目標。而且認為只有通過對外貿易,始能增加一國之貨幣財富。本書作者處於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時期,故力主以高價吸收外國之貨物,而惟恐自國之貨物流於外國,為天下所泄。此種思想貫穿於本書各篇中。本文所論周人不惜重價以籌碼套購萊人之纂茈,不過無數(shù)事例中之一例而已!
桓公曰:「齊西水潦而民飢,齊東豐庸〔一〕而糶賤。欲以東之賤被〔二〕西之貴,為之有道乎?」
管子對曰:「今齊西之粟釜百泉,則鏂二十也〔三〕。齊東之粟釜十泉,則鏂二錢也。請以令籍人三十泉,得以五穀菽粟決其籍。若此,則齊西出三斗而決其籍,齊東出三釜而決其籍。然則釜十之粟〔四〕皆實於倉廩。西之民飢者得食,寒者得衣,無本者予之陳,無種者予之新〔五〕。若此,則東西之相被,遠近之準平矣〔六〕。」
〔一〕 尹注云:「庸,用也。謂豐稔而足用?!褂衢性疲骸赴浮河埂荒恕嚎怠蛔种`?!痘茨稀√煳钠贰菏q一康』,高注云:『康,盛也?!蝗粍t豐康者,豐盛也。尹注非?!构粼疲骸赣拐邆蛞?,豐庸謂工價高。」元材案:郭說是也。惟此處工價,是指實際工資而言。由於穀價低落,傭工之名義工資不變,但工資之購買力提高,可以多買穀類,故曰豐庸也。馬克思在其所著《雇傭勞動與資本》一書中有云:「勞動的貨幣價格仍然未變,可是一切農產品和工業(yè)品由於使用新機器、年成好等等原因而降低了價格。這時工人拿同樣的貨幣可以買到更多的各種商品。所以他們的工資正因為工資的貨幣價值仍然未變而提高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三六八──三六九頁)俞氏不明此理,動自妄改古書,失之遠矣。
〔二〕 元材案:被字解已見《山至數(shù)篇》。
〔三〕 尹注云:「五鏂為釜。斗二升八合曰鏂。」王念孫云:「齊西之粟三斗三十錢,則二斗二十錢,而鏂亦二十錢,則是二斗為一鏂也。尹注失之?!箯埮寰]云:「案王說非也?!吨芏Y 廩人》、《考工記》、《論語》『與之釜』馬融注均曰:『釜六斗四升。』按此文釜百鏂二十,釜十鏂二,五區(qū)為釜剖之,正得斗二升八合為鏂。王氏鏂二斗之說,實兼取昭二年杜注,以區(qū)為二斗,釜則八斗。乃四區(qū)為釜,非五區(qū)為釜,與本篇不同?!乖陌福罕緯埂^(qū)、釜、鍾是按陳氏新制「四升為豆,五豆為區(qū),五區(qū)為釜,釜十則鍾」計算,與舊齊制之以「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者不同,說已詳《海王篇》。尹、張皆誤,王說得之。
〔四〕 王念孫云:「『釜十之粟』,十當為斗。『釜斗之粟』即承上『三斗』『三釜』而言。」俞樾云:「上云『齊西之粟釜百泉,齊東之粟釜十泉』,然則所謂『釜十之粟』者,乃一釜十泉之粟,指齊東而而言也。蓋齊西粟貴,齊東穀賤。故雖均是籍人三十泉,而齊西只以粟三斗當泉三十,齊東必以粟三釜當泉三十。于是齊西之粟所入無多,而齊東之粟皆實於倉廩矣。其下曰『西之民飢者得食,寒者得衣』,以此故也。管子因桓公欲以東之賤被西之貴,故為此法。則其所注意者本在齊東一釜十泉之粟,故曰『然則釜十之粟皆實於倉廩』。王氏欲改『十』為『斗』,則全失其義矣。」元材案:俞說是也。
〔五〕 郭沫若云:「抄本《冊府元龜》引無此二句。又《揆度篇》作『無食者予之陳,無種者貸之新』,疑是該篇脫簡竄此。上文云:『齊西出三斗而決其籍』,民猶出三斗,則無所謂予陳貸新之可言?!乖陌福汗蠑喽癯鋈?,即無予陳貸新之可言,實則「民出三斗」之後,不一定家有餘財。而且有時,此三斗亦由借貸或賤賣財物而來。《漢書 食貨志》引晁錯云:「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褂帧尔}鐵論 未通篇》文學云:「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田雖三十,而以頃畝出稅,樂歲粒米粱糲,而寡取之,兇年饑饉,而必求足。加之以口賦更繇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農夫悉其所得,或假貸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饑寒遂及己也?!谷粍t予陳貸新,未始無此必要明矣!
〔六〕 尹注云:「君下令稅人三十錢,準以五穀,令齊西之人納三斗,東之人納三釜,以賑西之人,則東西俱平矣。管子智用無窮,以區(qū)區(qū)之齊一匡天下,本仁祖義,成其霸業(yè)。所行權術,因機而發(fā),非為常道,故別篇云:『偏行而不盡也』?!?br />
桓公曰:「衡數(shù)〔一〕吾已得聞之矣。請問國準。」
管子對曰:「孟春且至,溝瀆阮而不遂,谿谷報上之水不安於藏〔二〕,內毀室屋,壞牆垣,外傷田野,殘禾稼,故君謹守泉金之謝物,且為之舉〔三〕。大夏,帷蓋衣幕之奉不給〔四〕,謹守泉布之謝物〔五〕,且為之舉。大秋,甲兵求繕,弓弩求弦,謹絲麻之謝物〔六〕,且為之舉。大冬,任甲兵〔七〕,糧食不給,黃金之賞不足,謹守五穀黃金之謝物,且為之舉。已守其謝,富商蓄賈不得如故。此之謂國準?!?/em>
〔一〕 元材案:衡數(shù),解已見《輕重乙篇》。
〔二〕 王引之云:「『阮』當為『阸』,『報』當為『鄣』,皆字之誤也?!读⒄吩唬骸簻蠟^不遂於隘,鄣水不安其藏?!挥衷唬骸和蠟^,修障防,安水藏?!弧喊慌c『阸』同,『鄣』與『障』同。」
〔三〕 元材案:謝即《淮南 俶真篇》「代謝舛馳」之謝。「謝物」二字連文,謂代謝之物,即因新需要而謝去之舊物,猶科學家之言新陳代謝矣。舉即《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子貢好廢舉」之舉,《索隱》引劉氏云:「廢謂物貴而賣之,舉謂物賤而買之?!股w政府賦斂不時,誅求不一。孟春興修水利,則需要金錢。大夏供奉帷蓋衣幕,則需要布帛。大秋修繕甲兵弓弩,則需要絲麻。大冬任甲兵,則需要五穀黃金。此等需要品又非人人所能應聲即可具備者,勢不得不向富商蓄賈重價購買。而欲重價購買,又非將自己家中所有其他生活必需品賤價出售或重利抵借不為功?!掇穸绕吩疲骸妇疃η缶?,民肆其財物與其五穀為讎,厭分而去?!埂遁p重甲篇》云:「且君朝令而夕求具,有者出其財,無有者賣其衣屨,農夫糶其五穀,三分賈而去。」上引《漢書 食貨志》晁錯云:「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顾^「肆其財物與其五穀」,所謂「有者出其財,無有者賣其衣屨」,所謂「農夫糶其五穀」,所謂「當具有者半賈而賣」,即因供給此等新需要,而謝去之物也。政府於此,不僅應事先謹守其謝物而已,而且必須將此等謝物盡行收買,以免因一時急需而流入於富商蓄賈之手中。如此則富商蓄賈不得乘民之弊以牟取大利,如舊日之所為矣。故下文特總之曰:「富商蓄賈不得如故」也。張佩綸以「『謝』當作『射』」,章炳麟以「『謝』讀為『豫』」,郭沫若以「舉」為即《周禮 地官 司門》「凡財物犯禁者舉之」之「舉」,謂即「舉發(fā)」者皆非。
〔四〕 郭沫若云:「以下文『大秋甲兵求繕,弓弩求弦』例之,『不』字當是『求』之訛。又下『大冬任甲兵,糧食不給,黃金之賞不足』,兩『不』字亦當為『求』?!乖陌福骸羔∩w」解已見《事語篇》?!改弧古c「帷」不同?!吨芏Y 天官 幕人。注》:「在旁曰帷,在上曰幕。帷幕皆以布為之?!勾怂恼擤ぉめ?、蓋、衣、幕,皆軍用品,乃女工所織。《漢書 主父偃傳》:「女子紡績,不足於帷幕?!共蛔慵床唤o。郭說失之。
〔五〕 王念孫云:「『泉布』當為『帛布』布帛或曰帛布。下文『帛布絲纊之賈』,即其證。此承上文『帷蓋衣幕之奉』而言,則當云『帛布』,不當云『泉布』。帛泉字相似,又涉上文『泉金』而誤也?!?br />
〔六〕 豬飼彥博云:「『謹』下脫『守』字。」丁士涵、何如璋、陶鴻慶說同。
〔七〕 元材案:「任」疑是「作」字之誤?!稘h書 燕王旦傳》:「旦遂招來郡國奸人,賦斂銅鐵,作甲兵?!埂督紳M王非傳》:「遂作兵器?!埂赌z東康王寄傳》:「私作兵車鏃矢?!箍勺C?;蛟弧溉巍辜础纲U」,意謂賃人操作,亦通。
龍鬥於馬謂之陽,牛山之陰〔一〕。
管子入復〔二〕於桓公曰:「天使使者臨君之郊,請使大夫初飭,左右玄服,天之使者乎〔三〕!天下聞之曰:『神哉齊桓公,天使使者臨其郊!』不待舉兵,而朝者八諸侯。此乘天威而動天下之道也。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四〕。」
〔一〕 安井衡云:「古本『謂』作『請』。」張佩綸云:「『請』與『謂』皆『瀆』字之訛。『馬瀆』即馬車瀆也?!箙顷G生云:「『於馬』五字疑衍文。」元材案:吳、張說無據(jù)。古本「謂」作「請」,亦不可通,當有訛誤。龍鬥,謂兩龍相鬥也?!蹲笳咽拍陚鳌罚骸膏嵈笏?,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埂格R謂之陽」未詳。牛山見《孟子 告子篇》。趙岐注云:「牛山,齊之東南山也。」此亦作者假託之詞。
〔二〕 元材案:入復,猶言匯報,解已見《輕重乙篇》。
〔三〕 顧千里云:「『初』是『袀』字之誤。『請使大夫袀飭』為句。『服』下當脫一字。」陶鴻慶云:「『飭』讀為『飾』?!撼酢荒恕盒偂恢`字,本作『袗』?!墩f文》:『袗,玄服也?!弧稘h書 五行志》:『袀服振振?!毁椅迥辍蹲髠鳌贰阂跃鶠橹唬ⅲ骸汉诜?。』『大夫袀飾』與『左右玄服』,文異而義同。龍為水族之長,故必黑服以將事也?!禾熘拐吆酢簧袭斢忻撟帧!菇鹜⒐鹪疲骸浮禾熘拐摺簧厦摗红簟蛔?,謂玄服以祠龍也?!乖陌福阂陨细髡f皆是也。袀者,蔡邕《獨斷》云:「紺繒也?!拱喙獭稏|都賦 注》云:「皂也。音鈞?!癸椉础掇穸绕贰盖浯蠓虮棥怪棧⒈颂幵疲骸感渲^之飾?!箯埮寰]以「『初』當為『祈』,『使大夫祈』為句,『飭左右玄服』為句」,許維遹以「『初飭』當作『袀服』」者皆失之。又案:《通志》十《器服略》一云:「秦滅禮學,郊祀服用皆以袀玄。漢興草創(chuàng),仍秦之舊?!谷粍t袀飾玄服,亦漢代之通制矣。
〔四〕 元材案:「天下聞之曰」至「而愚者信之」,皆是著者假託管子之詞,文法與上文「計決四方子息之數(shù)」一節(jié)完全相同。又《漢書 翟方進傳》贊語云:「王莽之起,蓋乘天威。」「乘天威」亦漢人語也。
桓公終神〔一〕。
管子入復桓公曰:「地重投之哉兆,國有慟。風重投之哉兆〔二〕。國有槍星,其君必辱。國有篲星,必有流血〔三〕。浮丘之戰(zhàn),篲之所出,必服天下之仇〔四〕。今篲星見於齊之分〔五〕,請以令朝功臣世家〔六〕,號令於國中曰:『篲星出,寡人恐服天下之仇。請有五穀收粟布帛文采者,皆勿敢左右〔七〕。國且有大事〔八〕,請以平賈取之?!还Τ贾摇簿拧?、人民百姓〔一0〕皆獻其穀〔一一〕菽粟泉金〔一二〕,歸其財物〔一三〕,以佐君之大事。此謂乘天嗇而求民鄰財之道也〔一四〕?!?/em>
〔一〕 安井衡云:「終,極也?!褂谑∥嵩疲骸赴礃O神不詞。終神即崇神。終、崇古字通?!乖陌福航K,卒也。神者,祀神之事也。終神猶言祭神完竣,不必別有牽附。
〔二〕 丁士涵云:「『哉』乃『烖』字誤?!拱簿庠疲骸冈?、烖通?!渡袝】嫡a》『乃惟眚災適爾』,《潛夫論》作『哉』。」何如璋云:「『地重』『風重』兩『重』字疑作『動』?!箯埮寰]云:「『重』當作『動』。『國有慟』句衍?!簯Q』涉上文兩『動』字,『國有』涉下文兩『國有』字而衍?!构粼疲骸浮褐亍荒恕簞印恢僮郑鹞拿恳浴和粸椤簞印?。又『投』乃『疫』之壞字?!墩f文》:『疫,人皆疾也?!弧妒酚洝√旃贂罚骸菏蠟樘旄?,主疫?!淮伺c地動兆疫或不無關係,蓋地動則天根為之不寧也?!乖陌福骸傅刂亍埂革L重」,疑屬卜筮之事,其義未詳?!豆茏印〕廾移酚小傅刂厝溯d,毀敝而養(yǎng)不足」之語,然亦不可通。「風重投之哉兆」下疑脫一句,與「國有慟」句互為對文。下文「國有槍星」,宜屬下讀,與「國有篲星」互為對文。然終嫌不可理解,闕疑可也。
〔三〕 元材案:以觀察星宿為判斷吉兇之根據(jù),起源甚古,而漢人尤為盛行?!妒酚洝√旃贂罚骸柑鞓岄L數(shù)丈,兩頭兌(銳)。謹視其所見之國,不可舉事用兵。」《正義》:「天槍者長數(shù)丈,兩頭銳,出西南方。其見不過三月,必有破國亂君,伏死其辜。」《天官書》又云:「三月生彗星,長二丈,類彗?!埂墩x》:「天彗者一名掃星,本類星,末類彗。小者數(shù)寸長,長或竟天。而體無光,假日之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若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光芒所及為災變。見則兵起?!沽餮^兵起而人血流也?!短旃贂酚衷疲骸盖厥蓟手畷r,十五年,彗星四見。久者八十日,長者竟天。其後秦遂以兵滅六王,并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因以張楚并起。三十年之間,兵相駘藉,不可勝數(shù)?!褂衷疲骸竻浅邍涯?,彗星數(shù)丈。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褂帧痘茨虾馍酵趿袀鳌吩疲骸赶葏擒娖饡r,彗星出,長數(shù)丈。然尚流血千里。」《漢書 天文志》於記述上列事實之後,又載:「元帝初元五年四月,彗星出西北?!埂赴У劢ㄆ蕉甓洛缧浅鰻颗F呤N日?!共⒀詢墒轮幔杂斜鵀?。與此處所言略同。槍星即天槍,篲即彗。
〔四〕 元材案:服即《書 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之服。疏:「天下皆服從之?!钩穑笖橙??!阜煜轮稹?,謂征服天下之仇敵。
〔五〕 元材案:分,分野也,謂星宿所當之區(qū)域?!稘h書 地理志》云:「齊地,虛、危之分野也?!埂敢婌洱R之分」,謂彗星在齊國分野之內出現(xiàn)也。
〔六〕 元材案:「世家」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其義有二,一指《史記》中記載諸侯王及功臣事蹟之諸篇而言,《史記》中有「世家」三十篇是也。一則指累世仕宦之家而言,如《史記 平準書》「世家子弟」,《集解》:「如淳曰:『世世有祿秩家?!弧故且?。又《史記 自序》云:「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谷粍t以「功臣世家」連言,亦漢人通用語矣。下文「功臣之家」凡三見,「之」字皆「世」字之誤。
〔七〕 王念孫云:「『收』當為『叔』,叔即菽字,見下文。《輕重甲篇》亦云:『子大夫有五穀菽粟者勿敢左右。』是其證?!拱簿庹f同。元材案:此說是也?!肝鸶易笥摇?,解已見《山國軌篇》。
〔八〕 元材案:大事謂用兵。《左成十三年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谷旨幢病?br />
〔九〕 元材案:「功臣之家」,「之」當作「世」,說詳上注。此蓋承上文「請以令功臣世家」句而言,下「人民百姓」四字則承「號令於國中」句而言。
〔一0〕元材案:閻若璩《釋地 又續(xù)》云:「『百姓』義二。有指百官言者,《書》『百姓』與『黎民』對,《禮 大傳》『百姓』與『庶民』對是也。有指小民言者,不必夏代,亦始自唐虞之時,『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是也。又《周語》富辰云:『百姓兆民』,《注》:『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弧勾颂帯溉嗣癜傩铡箒K稱,則「百姓」亦指「百官」而言。下文「百姓萬民」仿此。
〔一一〕元材案:「穀」上脫「五」字,上文可證。
〔一二〕王念孫云:「『泉金』當為『帛布』。上文作『五穀菽粟布帛文采』,是其證?!乖陌福骸溉稹苟钟忠娚衔?,指黃金及錢幣而言。此言所獻者除實物外,尚有金錢也。不當改字。
〔一三〕元材案:「歸」即《論語 微子篇》「齊人歸女樂」之歸,與餽通?!笟w其財物」,謂將所有財物,獻之封建國家也。
〔一四〕王念孫云:「『嗇』當為『甾』,『甾』即『災』字。篲星,天災也。因篲星而斂財物,故曰『此乘天災而求民鄰財之道也』?!关i飼彥博、俞樾說同。元材案:此說是也?!盖竺襦徹敗拐?,「鄰」即《尚書》「臣哉鄰哉」之鄰。《山國軌篇》亦有「民鄰縣四面皆櫎」之語?!赋颂鞛囊郧竺襦徹敗?,與上文「乘天威而動天下」,皆所謂「知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之例也?!遁p重甲篇》有「藉於鬼神」之法,義與此同。
桓公曰:「大夫多并其財而不出,腐朽五穀而不散〔一〕?!?br />
管子對曰:「請以令召城陽〔二〕大夫而請之〔三〕?!?br />
桓公曰:「何哉?」
管子對曰:「城陽大夫嬖寵被絺〈絺,巾改厶〉,鵝鶩含餘粖〔四〕,齊鍾鼓之聲,吹笙箎〔五〕,同姓不入〔六〕,伯叔父母遠近兄弟皆寒而不得衣,飢而不得食。子欲盡忠於寡人,能乎?故子毋復見寡人。滅其位,杜其門而不出〔七〕。功臣之家〔八〕皆爭發(fā)其積藏,出其資財,以予其遠近兄弟。以為未足,又收國中之貧病孤獨老不能自食之萌,皆與得〔九〕焉。故桓公推仁立義,功臣之家兄弟相戚,〔一0〕骨肉相親,國無飢民。此之謂繆數(shù)〔一一〕?!?/em>
〔一〕 元材案:并與屏同,藏也,解已見《國蓄篇》。腐朽五穀者,穀久藏必致腐敗?!妒酚洝∑綔蕰吩疲骸妇熤X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暴露於外,腐敗而不可食?!垢嗉锤瘮≈x。
〔二〕 元材案:城陽地名,解已見《山至數(shù)篇》。
〔三〕 王念孫云:「『請之』當為『謫之』。下文『滅其位,杜其門』,是謫之之事也。今作『請之』者,涉上文『請以令』而誤?!箯埮寰]云:「《漢書 賈誼傳》:『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粦吭唬骸赫埵?,請罪之室?!弧妒酚洝‰及粋鳌贰航{侯徵繫清室』,《漢書》作『請室』?!憾堉恢?,即請罪之謂。不必改字。」元材案:張說是也?!稘h書 高紀》七年,「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請之?!箲吭疲骸秆阅妥镆焉辖援斚日堃?。」《景紀》中六年詔:「三輔舉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請之?!贯岫暝t:「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職。不事官職耗亂者,丞相以聞,請其罪。」《王莽傳》:「敢有犯者,輒以名聞,請其罪。」又云:「輒捕繫,請其罪?!箍梢姟刚堉乖普撸础刚埰渥铩怪^,乃漢、新兩代常制矣。
〔四〕 元材案:「〈絺,巾改厶〉」,「綌」之訛字,音隙?!段褰浳淖帧罚骸附斪鳌唇?,巾改厶〉,訛?!埂对姟≈苣稀贰笧榻倿榻敗梗靷鳎骸妇唤?,麤曰綌。」「粖」朱本作「秫」。金廷桂云:「或本作秣,然《說文》亦無秣字。《戰(zhàn)國策 齊策》:『而君鵝鶩有餘粒?!豢之斪鳌毫!弧!菇癜福夯姡段逡艏崱贰敢裟?。《博雅》:「饘也?!桂N粖猶言剩飯?!妒酚洝∶蠂L君傳》:「今君後宮蹈綺縠,而士不得短褐。僕妾餘粱肉,而士不厭糟糠?!埂镀皆齻鳌罚骸妇釋m以百數(shù),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拐Z意與此略同。
〔五〕 吳志忠云:「『笙箎』下奪『之風』二字?!遁p重己篇》有?!粡埮寰]云:「按《己篇》云『吹塤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與此文不同,所奪未必是『之風』字。吳太武斷?!挂τ栏旁疲骸该摗褐簟欢??!乖陌福骸钢L」「之音」皆可通,未知孰是。
〔六〕 豬飼彥博云:「『不入』疑當作『之人』?!乖S維遹云:「入,猶得也。見《廣雅 釋詁》。」元材案:《輕重己篇》云:「天子祀於太宗,……同族者入原作人,誤。依王念孫校改。殊族者處。」今此云「同姓不入」,謂城陽大夫無宗族之情,在飲酒作樂時,即同一族姓之人亦不得參加也。兩氏說非。
〔七〕 何如璋云:「謂杜塞其門不得出入也?!断墓佟〈笏抉R》『犯令陵政則杜之』,《史記 商君列傳》『公子虔杜門不出既八年矣』,義同?!乖陌福骸笢缙湮弧?,謂取消其在朝列應有之位次也。
〔八〕 元材案:此「功臣之家」與下文「功臣之家」,兩「之」字均當依上文作「世」字。
〔九〕 元材案:「與得」二字解已見《輕重甲篇》。
〔一0〕元材案:戚,親也,解已見《山至數(shù)篇》。
〔一一〕張佩綸云:「『此之謂繆數(shù)』句衍。下文『惟繆數(shù)為可耳』,故曰『此之謂繆數(shù)』。此句乃複衍之未刪者?!乖陌福捍斯?jié)所舉之事與下節(jié)所舉之事,皆各為所謂「繆數(shù)」之一例。而下節(jié)則遙承此節(jié)而言,其意若曰,亦惟有以與此同樣之「繆數(shù)」應付之云爾?;腹阎缚姅?shù)」之意義,故但「諾」而行之,不再發(fā)為「何為繆數(shù)」之問,則此句之非衍文可知矣。繆數(shù)者,尹注下節(jié)云:「繆讀曰謬,假此術以陳其事也?!菇癜福嚎娂础稘h書 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為恭敬」之繆,顏師古曰:「繆,詐也?!拱簿馑^「陽行義,而陰收其利,故名曰『繆數(shù)』」是也。猶言詐術。《通典》引此「繆」作「膠」,張佩綸謂「當作『膠』。膠,固也。言以恩澤膠固之,故曰『繆數(shù)』」者非。又案「自城陽大夫」至「故子毋復見寡人」一段文字,皆管子教桓公「請罪」城陽大夫之詞?!笢缙湮弧苟?,則如王念孫氏所云「乃管子教桓公以謫之之事」。自此以下,仍是管子語。蓋謂如能以上述之詞及事罪之,則其所發(fā)生之效果,必可如此云云也?!腹驶腹迫柿⒘x」之「桓公」,當作「公」字或「君」字看,與上文「計決四方子息」節(jié)中之「桓公」用法全同。
桓公曰:「崢丘之戰(zhàn)〔一〕,民多稱貸,負子息,以給上之急,度上之求。寡人欲復業(yè)產,此何以洽〔二〕?」
管子曰:「惟繆數(shù)為可耳〔三〕?!?br />
桓公曰:「諾?!?br />
令左右州曰:「表〔四〕稱貸之家,皆堊白其門而高其閭〔五〕?!怪萃ㄖ畮煛擦硤?zhí)折箓曰:「君且使使者〔七〕?!够腹拱耸拐呤借刀钢?,以給鹽菜之用〔八〕。稱貸之家皆齊首稽顙而問曰:「何以得此也?」使者曰:「君令曰:寡人聞之,《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也〔九〕。寡人有崢丘之戰(zhàn)。吾聞子假貸吾貧萌,使有以給寡人之急,度寡人之求。使吾民春有以倳耜,夏有以決蕓,而給上事,子之力也。是以式璧而聘子,以給鹽菜之用。故子中民之父母也?!狗Q貸之家皆折其券而削其書〔一0〕,發(fā)其積藏,出其財物,以振貧病,分其故貲,故國中大給〔一一〕。崢丘之謀也。此之謂繆數(shù)〔一二〕。
〔一〕 尹注云:「崢丘,地名。未聞。說即葵丘。」元材案:崢丘解已見《山國軌篇》,此亦著者假託之詞。
〔二〕 尹注云:「業(yè)產者,本業(yè)也。洽,通也。言百姓為戎事失其本業(yè),今欲復之,何以通於此也?!雇跄顚O云:「『洽』當為『給』。下文云『國中大給』,即其證也。尹注非」。元材案:復業(yè)產即恢復生產。貧民因供應戰(zhàn)時賦稅,以致破產,故欲代為還清債務,恢復生產。
〔三〕 元材案:著者於敘述上節(jié)「此之謂繆數(shù)」之後,又聯(lián)想及另一繆數(shù)之例,故又闢為此節(jié)連類及之。此與上文因敘述「乘天威以動天下之道」,而又連類觸及另一「籍於鬼神」之法,即所謂「乘天甾以求民鄰財之道」者,章法蓋同。
〔四〕 尹注云:「旌,表也?!雇跄顚O云:「『表』當依宋本作『旌』。故尹注云『旌,表也』。今作『表』者涉注文而誤?!箯埮寰]云:「本文作『表』,注作『表,旌也』亦通?!乖陌福簭堈f是。《通典 食貨》十二引即作「表,旌也」。表即《山權數(shù)篇》「樹表置高」之表,解已見該篇。
〔五〕 尹注云:「亦所以貴重之。」元材案:堊,塗飾也。堊白其門,以白色塗飾其門也。閭即里門。高其閭,即將里門放高放大?!稘h書 于定國傳》云:「始定國父于公,其門閭壞,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車。』」顏師古注云:「閭門,里門也?!?br />
〔六〕 元材案:師,鄉(xiāng)師也?!豆茏印×⒄吩疲骸阜謬詾槲遴l(xiāng),鄉(xiāng)為之師。分鄉(xiāng)以為五州,州為之長。」又《權修篇》云:「鄉(xiāng)置師以說道之。」「州通之師」者,通即向上級匯報,謂州長旌表既畢,乃以其事匯報於鄉(xiāng)師。猶《立政篇》之言「里尉以復於州長,州長以計於鄉(xiāng)師」矣。
〔七〕 安井衡云:「『箓』當為『篆』。折篆猶折簡也?!估钫苊髡f同。元材案:折箓指官府命令。敦煌簡稱候官之令為「官彔」(《流沙》簿書 二三),《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責寇恩事簡策》(一九七八年《文物》第一期)稱太守府之令為「府彔」,蓋猶後世之令牌。執(zhí)折箓,謂從鄉(xiāng)師處取得令牌以通告稱貸之家?!妇沂故拐摺梗赐ǜ嬷~,不必改字。
〔八〕 尹注云:「令使者賚石璧而與,仍存問之,謙言鹽菜之用?!乖陌福喊耸拐?,謂使者共八人也??紳h代自武帝以來直至平帝,歷代皆有派遣使者循行天下之舉。計武帝元狩六年有博士大等六人,昭帝始元元年有故廷尉王平等五人,宣帝元康四年有大中大夫彊等十二人,五鳳四年有丞相御史椽二十四人,元帝初元元年有光祿大夫褒等十二人,建始四年有諫大夫博士賞等二十一人,成帝河平四年有光祿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其以八人同時出使者至平帝時始有之?!稘h書 平紀》:「元始四年遣大僕王惲等八人置副假節(jié)分行天下覽觀風俗?!刮迥?,「大僕王惲等八人使行風俗,宣明德化,萬國齊同,皆封為列侯。」此兩事又見《王莽傳》,其五年之一次敘述特詳。原文云:「風俗使者八人還,言天下風俗齊同。詐為郡國造歌謠頌功德,凡三萬言。莽奏定著令……陳崇等皆封為列侯?!褂帧锻馄荻鳚珊畋怼罚耸拐咝彰胺馓枒魯?shù)詳為記載。足見八使者同時分行天下,又同時封侯,在當日政治上確為一最重大之事件,乃王莽篡漢陰謀前奏曲之一在此以前實無有也。此文言桓公「使八使者」,與漢平帝時事正相符合。此又本文晚出之一證也。
〔九〕 元材案:「《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是《史記 文紀》十三年《除肉刑詔》文中語。
〔一0〕元材案:折券削書,解已見《山國軌篇》。
〔一一〕郭沫若云:「『分其故貲』,『貲』當是『舊』之誤?!乖陌福悍?,散也。故貲,包括上文「積藏」及「財物」而言。故貲既散,萬人得受其流,故曰「國中大給」也。若如郭說,則當譯為「分散他的故舊」,未免不通矣。
〔一二〕元材案:此節(jié)與上節(jié)所言,雖同為「繆數(shù)」,但其內容則有消極與積極之分。上節(jié)以「請罪」為主,此節(jié)則以「表揚」為主。著者之意,蓋欲用請罪之法,促使功臣世家自願分出資財,振濟貧困,用表揚之法促使高利貸者自願放棄剝削行徑,既不使國家增加財政支出,又能使國無飢民及解除墮入高利貸網者之債務負擔。在私有財產制社會中,此種所謂「繆數(shù)」者顯然是一種不可能實現(xiàn)之幻想。然亦實有其歷史背景。《漢書 哀紀》:「元始二年(公元二),郡國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安漢公、四輔、三公、張晏曰:王莽為太傅,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是為四輔。莽復兼大司馬,馬宮為司徒,王崇為司空,是為三公。卿大夫、吏民為百姓困乏,獻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賦貧民?!褂帧锻趺鳌罚骸该в蕴撁f太后,白言親承前孝哀、丁、傅奢侈之後,百姓未贍者多,太后宜且衣繒練,頗損膳以視(與『示』通)天下。莽因上書,願出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付大司農助給貧民。於是公卿皆慕效焉?!褂州d張敞孫竦為大司徒司直陳崇草奏,稱莽功德,其中亦有「又上書歸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錢獻田,殫盡舊業(yè),為眾倡始。於是小大鄉(xiāng)和,承風從化。外則王公列侯,內則幃幄侍御,翕然同時,各竭所有,或入金錢,或獻田畝,以振貧窮,收贍不足」之語。此本王莽有意作假,以騙取元后之信用,即安井衡所謂「詐術」者。即此亦足以證明本書著者與王莽在立場上有一脈相通之處矣!
桓公曰:「四郊之民貧,商賈之民富。寡人欲殺商賈之民以益四郊之民〔一〕,為之奈何?」
管子對曰:「請以令決濩洛〔二〕之水,通之杭莊之間〔三〕。」
桓公曰:「諾?!?br />
行令未能一歲,而郊之民殷然益富,商賈之民廓然益貧〔四〕。
桓公召管子而問曰:「此其故何也?」
管子對曰:「決濩洛之水通之杭莊之間,則屠酤之汁肥流水〔五〕,則{民〈蟲蟲〉}虻〔六〕巨雄〔七〕、翡燕小鳥〔八〕皆歸之,宜昏飲〔九〕。此水上之樂也。賈人蓄物而賣為讎,買為取〔一0〕。市未央畢,而委舍其守列〔一一〕,投〔一二〕{民〈蟲蟲〉}虻巨雄。新冠五尺〔一三〕請挾彈懷丸游水上,彈翡燕小鳥〔一四〕,被於暮〔一五〕。故賤賣而貴買。四郊之民賣賤,何為不富哉?商賈之人何為不貧乎〔一六〕?」
桓公曰:「善?!?/em>
〔一〕 元材案:殺,削減。殺商賈之利,即削減商賈之利。此即《輕重乙篇》所謂「吾欲殺正商賈之利而益農夫之事」之意。因本文著者又有所謂「決濩洛」之筴,故復提出討論之。四郊之民即農民也。
〔二〕 張佩綸云:「《說文》:『濩,雨流霤下貌?!弧渡胶=洝∥魃浇洝贰河幸?,其清洛洛』,郭注:『洛洛,水流下貌也?!弧肚f子 逍遙遊》『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司馬『瓠音護』,《注》云:『瓠,布濩也。落,零落也。言其形平而淺,受水則零落而不容也?!弧吼洹弧簽C洛』均雙聲,言霖潦無所容之水。」元材案:濩洛之水,猶言窪地之積水。
〔三〕 王念孫云:「『杭』當為『抗』,抗古讀若康,杭莊即康莊。」張佩綸云:「王說非也?!对姟『訌V 傳》、《廣雅 釋詁》並云:『杭,渡也?!弧汉记f之間』,猶《孟子》言『莊嶽之間』。莊嶽二里名。此杭莊亦當為二里名。莊則近市,而杭本有舊渡,或如乾時之類。今以霖潦之水歸之,始能通舟,故百鳥翔集於此。若如王說,則水溢通衢,既不能舟,又不能車,其策不亦迂謬乎?」元材案:「杭」當作「抗」,王說是也?!妒酚洝£戀Z傳 索隱》引崔浩云:「抗,對也?!骨f即左襄二十八年傳「得慶父之木百車於莊」之莊,註云:「莊,六軌之道?!埂稜栄拧♂寣m》云:「六達謂之莊?!谷粍t抗莊者即兩莊對立之意。故《事物異名錄》云:「《管子》抗莊若雁翅?!谷粞愠嵴?,兩莊對立,如雁之有兩翅也。張氏說非。
〔四〕 李哲明云:「『郊』上應脫『四』字。上下文『四郊之民』凡三見,此亦當有之?!构粼疲骸浮憾患础核摹蛔种`」元材案:郭說是也。下文「行令未能一歲,五衢之民皆多衣帛完屨」,「五衢」上無「而」字,可證。殷然,盈滿之貌。廓然,解已見《輕重乙篇》。
〔五〕 元材案:屠,屠戶。酤一作沽,賣酒者也?!妒印吩啤竿勒吒钊猓V嗌?,則沽者亦知酒之多少也」是也。汁肥流水,指兩莊中釀酒及宰殺豬羊時所遺之肥汁盡流入於水中。
〔六〕 張佩綸云:「案『{民〈蟲蟲〉}虻』當作『{民〈蟲蟲〉}母』?!稜栄拧♂岠B》『鷏,{民〈蟲蟲〉}母』,郭注:『似鳥〈暴鳥〉而大,黃白雜文,鳴如鴿聲,今江東呼為蚊母。俗說此鳥常吐蚊,因以名云?!弧乖陌福捍苏f是也。{民〈蟲蟲〉}母即今之蚊母鳥,大如雞,體灰白色,頸及背腹部有黑斑,尾黑褐色。夏日居於黑龍江等處,冬赴熱地。晝伏森林,夕則飛翔河邊。食蚊虻羽蟻。嘴小深裂,張之則成大口,食蚊無算,故為益鳥。唐《國史補》:「江東有蚊母鳥,亦謂吐蚊鳥。夏則夜鳴,吐蚊於叢草間。」即此鳥也。
〔七〕 丁士涵云:「『巨』、『渠』假字?!盒邸划敒椤河埂?。《上林賦》有『庸渠』,水鳥也?!墩f文》:『〈鳥庸〉,〈鳥庸〉鳥?!弧褂谑∥嵩疲骸付≈^『巨、渠假字』是也,以『巨雄』為『庸渠』殊誤?!盒邸荒恕忽谩恢灐!稘h書 古今人表》『雒陶』,《尸子》作『雄陶』,是其證?!壕搛谩患础呵浴弧!对姟◎蒡觥鳌罚骸候蒡?,渠略也?!祸谩⒙詠K諧各聲。《爾雅 釋蟲》『蜉蝣,渠略』,《釋文》:『略或作{略〈蟲蟲〉}?!弧墩f文》『〈蟲尞,右上為小〉,巨〈蟲尞,右上為小〉也。一曰蜉蝣,朝生暮死者?!弧斗窖浴肥弧候蒡?,秦晉之間謂之蟝{略〈蟲蟲〉}?!蝗粍t巨雄即渠略矣?!乖陌福憾≌f非,于說亦不合。下文云:「投{民〈蟲蟲〉}母巨雄?!谷鐐S渠略,則如何投之?投之又有何用?仍當作「巨雄」。巨雄者,大鳥也,指{民〈蟲蟲〉}母而言。與下文「翡燕小鳥」互為對文。
〔八〕 元材案:翡即翡翠,屬鳥類鳴禽類。亦名赤鴗。形似魚狗,長九寸餘,體之上面呈赤褐色,臀部中央與上尾間有白色一條,又雜以青色斑紋。巢營於山中樹洞內,捕食昆蟲類。漢人最喜捕之。《鹽鐵論 通有篇》文學指摘當時風俗云:「今世俗壞而競於淫靡,女極於纖微,工極技巧。雕素樸而尚怪,鑽山石而求金銀,沒深淵而求珠璣。設機陷求犀象,張網羅求翡翠。求蠻貉之物以眩中國,徙邛筰之貨致之東海。交萬里之財,曠日廢功,無益於用?!刽浯潴w小,不如{民〈蟲蟲〉}母之大,故曰「小鳥」也。
〔九〕 元材案:昏飲即日落時飲酒之意。
〔一0〕豬飼彥博云:「『賣為讎,買為取』,謂賣者速售,買者速取也?!?br />
〔一一〕元材案:央者,半也。市未央畢,謂買賣尚未完成其半數(shù)也。委,棄也。舍,去也。委舍謂棄去之。《孟子 公孫丑篇》:「委而去之?!埂夺釢h書 光武紀》李賢注:「委守,謂棄其所守也。」即其義矣。列即《漢書 食貨志》「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之列,顏師古注云:「列者若今市中賣物行也。」守列即坐列,猶今日之言「站櫃臺」矣。
〔一二〕張佩綸云:「《說文》:『投,擿也?!弧稘h書 蕭望之傳 注》:『射之言投射也?!灰允甘瘮`之,皆可曰投?!抖Y》『投壺』,《左氏傳》『擿石以投人』,皆是?!?br />
〔一三〕尹桐陽云:「年二十曰新冠。五尺謂五尺之童。」
〔一四〕吳志忠云:「『請』乃『諸』字誤?!乖S維遹云:「『請』當作『者』,因『者』誤為『諸』,復誤為『請』。」元材案:兩氏說非是。請者,安井衡云:「新冠少年,五尺童子皆請其父兄,挾彈懷丸彈小鳥於水上,以及昏暮」是也。
〔一五〕安井衡云:「被,及也?!?br />
〔一六〕豬飼彥博云:「『賣賤』二字衍?!雇跄顚O云:「『賣賤』當作『買賤』,言四郊之民多買賤物,所以致富也?!固狰檻c云:「原文當作『賣貴而買賤』。此與上文商賈之人『賤賣而貴買』事正相因。奪三字則文義不完?!乖陌福喝f皆可通。此蓋謂於兩莊之間,決水通之,使市中屠酤所遺肥汁流入水中,則百鳥翔集,遊人眾多,商賈與少年童子,競相以彈射飛鳥為樂,而委棄其用貴價購買而來之貨物於守列而不顧。及至天色既暮,祇有賤價拋售,迅速收場而已,故四郊農民得以賤價收買。如此,則農民自富,商賈自貧矣。此事在今日觀之,未免幼稚可笑,然實亦以漢代社會之實際情況為背景者,初非毫無根據(jù)之談也??紥稄棏淹?,遨遊山上,不務正業(yè),在漢代確為一時風氣。其事蓋起于戰(zhàn)國之時?!秶摺〕摺罚骸缸髵稄棧覕z丸?!埂肚f子》:「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所用者重,所要者輕?!埂秴问洗呵铩≠F生篇》亦有此言。及於漢代,其風益熾。焦氏《易林》:「公子王孫,把彈攝丸?!埂段骶╇s記》:「韓嫣好彈,嘗以金為丸,所失者日有十餘。長安為之語曰:『苦飢寒,逐金丸?!弧褂衷疲骸搁L安五陵人以柘木為彈,真珠為丸,以彈鳥雀?!瓜轮翓|漢,仍未有已。王符《潛夫論 侈靡篇》云:「丁夫不扶犁鋤,而懷丸挾彈,攜手上山遨遊?!褂帧侗碧脮n》一百二十四引《東觀漢記 詔》曰:「三輔皆好彈。一大老從旁舉身曰:『噫嘻哉!』」其中尤以韓嫣與五陵人為最可注意。韓嫣乃武帝倖臣,至乃以金為丸。五陵人則以金珠為丸。當日社會人士崇尚此種遊樂之狂熱,實可想見。本篇及《輕重戊篇》均以此事為言。雖後者以「沐涂樹之枝」直接禁止之,與此處之以決水致鳥而示提倡者用意不盡相同,然無論禁止或提倡,概皆社會現(xiàn)實生活之反映。此如在舊日軍閥時代之廣東,賭番攤之風盛行,而統(tǒng)治者亦有時禁止,有時開放。若在內地各省,本不知賭番攤為何事,則統(tǒng)治者自無禁止與開放之需要,其理蓋甚明也。
桓公曰:「五衢之民衰然〔一〕多衣弊而屨穿。寡人欲使帛布絲纊之賈賤,為之有道乎?」
管子曰:「請以令沐途旁之樹枝,使無尺寸之陰〔二〕?!?br />
桓公曰:「諾。」
行令未能一歲,五衢之民皆多衣帛完屨〔三〕。
桓公召管子而問曰:「此其何故也〔四〕?」
管子對曰:「途旁之樹未沐之時,五衢之民男女相好〔五〕,往來之市者罷市相睹〔六〕樹下,談語終日不歸。男女當壯〔七〕,扶輦推輿,相睹樹下,戲笑超距〔八〕,終日不歸。父兄相睹樹下,論議玄語〔九〕,終日不歸。是以田不發(fā)〔一0〕,五穀不播,桑麻不種,蠒縷不治〔一一〕。內嚴〔一二〕一家而三不歸〔一三〕,則帛布絲纊之賈安得不貴?」
桓公曰:「善?!?/em>
〔一〕 元材案:五衢,解已見《巨(筴)》乘馬篇》。「衰」即《史記 平準書》「財賂衰耗而不贍」之衰。衰然,衰耗之貌,猶言窮困也。
〔二〕 黃震云:「沐,去樹枝也。沐途旁之樹枝以絕遊息,農人皆務本業(yè)而農以富?!拱簿庠疲骸搞濯q洗也。樹枝在上,猶髮在頭上,故不言洗而言沐?!乖陌福骸抖Y 檀弓》「沐槨」,鄭注:「沐,治也。」此云沐者,亦謂修治而去其枝也。陰通蔭,木景也?!盾髯印駥W篇》:「樹成蔭而眾鳥息焉」是也。
〔三〕 元材案:完,《說文》:「全也。」「完屨」與「屨穿」對文。
〔四〕 王念孫云:「『此其何故也』當作『此其故何也』。下文同?!?br />
〔五〕 元材案:男女相好,即男女相愛。猶今人之言互相戀愛矣。
〔六〕 元材案:《說文》:「睹,見也?!埂付谩古c「相睹」皆漢人通用語?!尔}鐵論》「睹」字凡十七見。又《世務篇》大夫云:「宋華元、楚司馬子反之相睹也,符契內合,誠有以相信也?!辜聪鄷⑾辔钪?。猶廣州人之言「相睇」矣。
〔七〕 元材案:當壯即丁壯,解已見《揆度篇》。
〔八〕 元材案:戲笑謂遊戲。超距,《史記 廉頗傳》「方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勾颂幃攤S指男女舞蹈互相遊戲而言。今西南各兄弟民族中尚存此俗。
〔九〕 張文虎云:「『玄』當為『互』字之誤。舊書往往相亂?!挂τ栏旁疲骸腹茏訒r安得有『玄語』?『玄語』當作『立語』。」元材案:玄即《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玄,謂理之微妙者也。猶言說話不切實際。揚雄《解嘲》所謂作「大玄五千文,支葉扶疏,獨說十餘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纖者入無倫」者是也。張、姚二氏說皆非。
〔一0〕陶鴻慶云:「『田』下當有『草』字?!禾锊莶话l(fā)』與下『五穀不播』等句句法一律?!秶钇吩疲骸焊锇l(fā)草,上得其數(shù)矣?!弧遁p重甲篇》云:『強本趣耕,發(fā)草立幣而無止。』皆其證。」
〔一一〕元材案:「蠒」,《廣韻》:「即『繭』之俗字?!估O承桑言,縷承麻言。
〔一二〕丁士涵云:「『嚴』乃『瞰』之借字?!稄V雅》:『瞰,視也?!弧睹献印‰x婁篇 注》曰:『瞰,視也?!弧兑袅x》:『矙或作瞰,同?!弧墩f文》作『闞』,云『望也』?!都崱酚小骸茨繃馈怠蛔?,云『與瞰同,視也』?!箯埮寰]云:「『嚴』當作『闞』,字之誤也?!墩f文》:『闞,望也?!换蜃鳌侯?,趙注《孟子》:『瞰,視也。』《集韻》作『〈目嚴〉』?!乖陌福簢兰础茨繃馈底种?,不必改字。
〔一三〕元材案:此文《輕重戊篇》亦有之。細繹其意,似皆是竊取《史記 貨殖傳》「管子亦有三歸」之說而附會之,所謂三歸究何所指、歷來說者不一。然若果如著者所言,以「三歸」為即上文所述之「歸其三不歸」,則與孔子所謂「焉得儉」者有何關係?惟所述「三不歸」之事實,當亦為漢代本有此種風俗,與上節(jié)之「挾彈懷丸遨遊山上」者相同。然依賴修剪道旁樹枝,破壞自然風景,促使所謂「三不歸」之人皆歸而從事生產勞動,此與電影「半夜雞叫」中周扒皮所用陰謀,殆全相似。作者對勞動人民之搾取,真可謂無所不至其極矣。
桓公曰:「糶賤,寡人恐五穀之歸於諸侯。寡人欲為百姓萬民〔一〕藏之,為此有道乎?」
管子曰:「今者夷吾過市,有新成囷京者〔二〕二家。君請式璧而聘之〔三〕。」
桓公曰:「諾?!?br />
行令半歲,萬民聞之,舍其作業(yè)〔四〕而為囷京以藏菽粟五穀者過半。
桓公問管子曰:「此其何故也?」
管子曰:「成囷京者二家,君式璧而聘之,名顯於國中,國中莫不聞。是民上則無功顯名〔五〕於百姓也,功立而名成,下則實其囷京,上以給上為君,壹舉而名實俱在也〔六〕。民何為也〔七〕?」
〔一〕 元材案:「百姓萬民」解已見上。
〔二〕 尹注云:「大囷曰京。」元材案:「囷」字解已見《輕重甲篇》?!妇辜础妒酚洝}公傳》「見建家京下之石」之京,《集解》引徐廣曰:「京者,倉廩之屬也?!咕﹪镞B文,乃漢人常用語。《鹽鐵論 孝養(yǎng)篇》文學云:「京囷而以養(yǎng),非孝也?!埂都本推吩疲骸搁T戶井灶廡囷京?!刮尔}鐵論》「京」誤為「涼」,俞樾已言之。
〔三〕 元材案:「式璧而聘」一語,解已見《輕重甲篇》。
〔四〕 元材案:「作業(yè)」一詞,蓋漢人常用語?!妒酚洝∑綔蕰吩疲骸笣h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yè)劇而財匱?!埂尔}鐵論 散不足篇》云:「作業(yè)墮怠?!埂端灯吩疲骸覆粭壸鳂I(yè)?!埂稘h書 溝洫志》云:「民常罷於救水,半失作業(yè)?!褂帧妒捦畟鳌吩疲骸附裼形鬟呏?,民失作業(yè)。」皆指本業(yè)或職業(yè)而言。
〔五〕 丁士涵云:「『無』疑『垂』字誤?!乖陌福撼蓢锞┮圆胤Y,乃人民自己之事,非有功於國家,而政府獎勵之,使之名揚於百姓,故曰「無功顯名」也。丁說非。
〔六〕 張佩綸云:「『功立而名成』,『上為君』,皆注文闌入者?!荷弦越o』,『上』亦羨字。上則無功而顯名,下則實其囷京以給,故曰『名實俱在』。」元材案:「上則無功顯名於百姓也,功立而名成」二句,與「下則實其囷京,上以給上為君」二句,互為對文。前二句屬於名,後二句屬於實。「壹舉」者,指成囷京以藏穀而言。文義甚明,何必多所臆改?張說失之。
〔七〕 戴望云:「『民何為也』當作『民何不為也』。脫『不』字?!购稳玷霸疲骸该裰務卟粸榇硕螢楹??反言以決其必為也?!乖陌福寒斠院握f為是。《鹽鐵論 錯幣篇》云:「禁篽之法立而奸偽息,奸偽息則民不期於妄得,而各務其職,不反本,何為?」句法與此略同。不必加字。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王數(shù)之守終始〔一〕,可得聞乎?」
管子曰:「正月之朝〔二〕,穀始也。日至百日,黍秫之始也?!踩尘旁聰繉崳禁溨家病菜摹?。」
〔一〕 豬飼彥博云:「『王數(shù)』當作『五穀』?!乖陌福和鯏?shù)即帝王之政策,解已見《國準篇》?!竿鯏?shù)之守終始」,即「王國守始」之意,解已見《乘馬數(shù)篇》。豬飼說非。
〔二〕 元材案:朝,旦也?!逗榉段逍袀鳌吩疲骸钙降┲潦硶r為日之朝。上旬為月之朝。自正月至四月為歲之朝?!勾搜浴刚轮梗^正月上旬也。《巨(筴)乘馬篇》云:「謂百畝之夫;子之筴率二十七日為子之春事?!埂渡絿壠吩疲骸复菏詹缓r事?!埂遁p重甲篇》云:「春日倳耜?!菇灾阜N穀而言。故曰「正月之朝,穀始也」。
〔三〕 元材案:日至謂冬至。黍秫即黍稷。《巨(筴)乘馬篇》云:「日至六十日而陽凍釋,七十日而陰凍釋,陰凍釋而藝稷。百日不藝稷。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內耳也?!古c此所言「日至百日黍秫之始」正同。
〔四〕 何如璋云:「『平麥』當作『牟麥』,以形近而訛?!箯埮寰]、李哲明說同。元材案:牟與麰通?!睹献印「孀悠吩疲骸附穹螯E麥,播種而耰之?!棺ⅲ骸更E麥,大麥也?!果溨シN,多在秋收之後,故曰「九月斂實,麰麥之始也」?!遁p重乙篇》云:「請以令使九月種麥。」與此正合。又案:此文大意,蓋謂以上三始,乃農民開始生產之時,亦即青黃不接之時。政府於此,應事先守之以筴,使農民所需要之耒耜械器種饟糧食,皆取贍於政府,以免為富商蓄賈所乘,則民無廢事,而國無失利矣?!掇穸绕吩疲骸钙湓诜Y者守之春秋?!沽x與此同。
管子問於桓公曰:「敢問齊方于〔一〕幾何里?」
桓公曰:「方五百里。」
管子曰:「陰壅長城之地〔二〕,其於齊國三分之一,非穀之所生也。〈氵廣?!怠埾?,其於齊國四分之一也〔三〕。朝夕外之,所墆齊地者五分之一,非穀之所生也〔四〕。然則吾非託食之主〔五〕耶?」
桓公遽然〔六〕起曰:「然則為之奈何?」
管子對曰:「動之以言,潰〔七〕之以辭,可以為國基〔八〕。且君幣籍而務,則賈人獨操國趣。君穀籍而務,則農人獨操國固〔九〕。君動言操辭〔一0〕,左右之流君獨因之〔一一〕。」
「物之始吾已見之矣。物之終吾已見之矣。物之賈吾已見之矣?!埂惨欢?br />
管子曰:「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一三〕。三敗殺君二重臣定社稷者,吾此皆以狐突之地封者也。故山地者山也,水地者澤也,薪芻之所生者斥也〔一四〕?!?br />
公曰:「託食之主及吾地〔一五〕亦有道乎?」
管子對曰:「守其三原〔一六〕?!?br />
公曰:「何謂三原?」
管子對曰:「君守布則籍於麻,十倍其賈,布五十倍其賈,此數(shù)也〔一七〕。君以織籍籍於糸。未為系,籍系撫織,再十倍其賈。如此,則云五穀之籍〔一八〕。是故籍於布則撫之系,籍於穀則撫之山,籍於六畜則撫之術〔一九〕。籍於物之終始而善御以言〔二0〕?!?br />
公曰:「善?!?br />
管子曰:「以國一籍臣右守布萬兩而右麻籍四十倍其賈,衍布五十倍其賈〔二一〕。公以重布決諸侯賈,如此而有二十齊之故〔二二〕。是故輕軼於賈穀制畜者則物軼於四時之輔〔二三〕。善為國者守其國之財〔二四〕,湯之以高下,注之以徐疾〔二五〕,一可以為百〔二六〕。未嘗籍求於民,而使用若河海〔二七〕,終則有始〔二八〕。此謂守物而御天下也。」
公曰:「然則無可以為有乎?貧可以為富乎〔二九〕?」
管子對曰:「物之生未有刑,而王霸立其功焉〔三0〕。是故以人求人,則人重矣。以數(shù)求物,則物重矣〔三一〕。」
公曰:「此若言何謂也?」
管子對曰:「舉國而一則無貲,舉國而十則有百〔三二〕。然則吾將以徐疾御之,若左之授右,若右之授左,是以外內不踡,終身無咎。王霸之不求於人而求之終始,四時之高下,令之徐疾而已矣〔三三〕。源泉有竭,鬼神有歇。守物之終始,身不竭〔三四〕。此謂源究〔三五〕。」
〔一〕 豬飼彥博云:「『于』字衍?!苟∈亢疲骸浮河凇患础悍健蛔种`而衍者?!褂谑∥嵩疲骸赴付≌f非是。『于』應讀作『宇』,『方于』即『方宇』?!蹲笫险阉哪陚鳌贰菏涫赜睢?,注:『國四方曰宇』是也?!构粼疲骸浮悍接凇划斪x為『方輿』?!兑住≌f卦》『坤為大輿』,《淮南 原道》『以地為輿』,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輿,圓天為蓋』?!妒酚洝∪跏兰摇贰河纷噍浀貓D』,《索隱》:『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天圓地方,故地即稱『方輿』。輕重諸篇乃漢人所作,特變言為『方于』,以顯示其高古耳?!乖陌福河谡f是也。惟「方于」二字應互倒??追f達《正義》:「于屋則簷邊為宇,于國則四垂為宇?!勾颂廄R桓公是問齊國之宇共方多少里,故下文答云「方五百里」,不再以「方于」二字連言,可證。
〔二〕 元材案:陰指平陰。雍即《周禮 秋官 司寇》「雍氏」之雍,《注》:「謂隄防止水者也?!埂夺屛摹罚骸赣?,於勇反?!埂妒酚洝√K秦傳》燕王曰:「吾聞齊有清濟濁河可以為固,長城鉅防足以為塞。」《集解》徐廣曰:「濟北盧縣有防門。又有長城,東至海?!埂墩x》:「長城西頭在濟州平陰縣界?!埂端洝ⅰ吩疲骸笣耘R邑縣東,又北逕平陰城西?!咕┫喹[曰:「平陰齊地,在濟北盧縣故城西南十里。南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河道所由名防門,去平陰三里。齊侯塹防門,即此也?!谷粍t陰雍長城,即指從平陰之防門沿河而東經泰山所築之長城鉅防而言。據(jù)《泰山記》載「太山西有長城,緣河,經太山一千餘里至瑯邪臺入海?!顾鶃淄恋厣醵?,故曰「其於齊國三分之一」也。
〔三〕 洪頤楫云:「《山至數(shù)篇》:『龍夏以北至於海莊,禽獸牛羊之地也?!淮恕骸淬邚V牛〉』字本『海莊』二字訛并作一字?!雇跄顚O云:「洪說是也。俗書『莊』字作『莊』,因訛而『〈廣?!怠?。加『氵』則為『〈氵廣?!怠灰印!苟∈亢疲骸浮核姆种灰病唬阂病蛔稚弦喈斢小悍欠Y之所生』五字,與上下文一例?!乖陌福簝烧f皆是。龍夏,解已見《山國軌篇》。
〔四〕 安井衡云:「『朝夕』讀為『潮汐』?!和庵唬v其外也。」元材案:此說是也。墆即《楚辭》「舉霓旌之墆翳」之墆,遮蓋之意。謂除陰雍長城佔地三分之一,海莊龍夏佔地四分之一外,此為包遶其外之潮汐所遮蓋者又居齊地五分之一也。此三地者皆不能生產五穀。下文所謂「山地者山,水地者澤,薪芻之所生者斥也」,即承此而言。
〔五〕 俞樾云:「『吾』字乃『君』字之誤。管子謂桓公為託食之主,故桓公遽然起曰『然則為之奈何』也?!勾魍f同。
〔六〕 元材案:遽然,惶懼之貌。
〔七〕 元材案:潰即《詩 邶風 谷風》「有洸有潰」之潰,《注》:「潰,怒也?!寡赞o指號令言,潰之以辭,即《輕重甲篇》「朝令一怒」之意。何如璋謂「潰當作〈言貴〉」,李哲明謂「潰當為漬」,聞一多謂「潰為淫之誤」,郭沫若謂「潰乃繢字之誤」者皆非。
〔八〕 元材案:國基者,立國之基礎也?!豆茏印∷臅r篇》云:「惟聖人知四時。不知四時,乃失國之基?!埂蹲笳咽陚鳌罚骸钢倌嶂^子產於是行也,足以為國基矣。」《鹽鐵論 非鞅篇》文學云:「善鑿者建周而不疲(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伊尹以堯舜之道為殷國基,子孫紹位,百代不絕。商鞅以重刑峭法為秦國基,故二世而奪。」又《輕重篇》文學云:「禮義者國之基也?!沽x與此同。
〔九〕 元材案:「而務」即為務?!盾髯印⊥醢云吩疲骸溉舴蛘撘幌嘁约媛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向方而務?!箺顐娮⒃疲骸赋枷陆砸运薜老蚍綖閯?,不敢姦詐也。」是也。此言「幣籍而務」、「穀籍而務」者,謂以斂幣為務,斂穀為務也。國趣,謂國家旨趣,猶言國家經濟計劃?!妒酚洝】崂魝鳌罚骸干蠁枩唬骸何崴鶠?,賈人輒先知之,益居其物。是類有以吾謀告之者?!弧顾^「吾所為」,所謂「吾謀」,即「國趣」之義也?!纲Z人輒先知之,益居其物」,則「賈人獨操國趣」之義也。農人指地主言。國固解已見《山權數(shù)篇》。此謂政府如專以籍取五穀為務,則人民之無穀者亦將盡所有之貨幣或財物以與地主實行交易,如此則穀貴而萬物賤,而人民之司命,國家之根本,乃全為地主所把持,而政府無有事焉。所謂「農人獨操國固」,即此意也。
〔一0〕王引之云:「『操』當作『搖』,『搖辭』即『動言』,古人自有複語耳?!遁p重甲篇》云:『動言搖辭,萬民可得而親。』是其證?!构粼疲骸浮翰佟?,『藻』字之誤。因藻或作繰,故誤為操?!遁p重甲篇》之『動言搖辭』,則又由『操』誤為『搖』耳。王氏據(jù)『搖』而改『操』,適得其反。」元材案:操搖可以互用,亦猶「制上下之用」、「利上下之用」,「利」「制」互用;「託用於其重」、「各用於其重」、「度用於其重」,「託」「各」「度」互用,乃本書各篇常見之例。何必據(jù)彼改此耶?動言操辭,即發(fā)號施令之意,解已詳《揆度篇》。
〔一一〕元材案:「左右之流君獨因之」者,即《山權數(shù)篇》所謂「置四限,高下令之徐疾,敺屏萬物,守之以筴」及《揆度篇》「守四方之高下」之意。謂如能籍於號令,而不求於人,則左右四方皆在政府掌握之中,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也?!渡街翑?shù)篇》所謂「謹守重流」,亦即此意。
〔一二〕尹桐陽云:「此均桓公詞?!乖陌福阂f是也。其上當有「桓公曰」三字。見者,知也,謂三者吾皆已知之也。下文「管子曰」云云,乃再答桓公之詞。蓋管子之意,以為不但齊地非穀之所生者太多,故齊為託食之君,為不可不注意之問題,實則尚有「戰(zhàn)敗削壤」之事亦為一大問題。如此則前後文方可聯(lián)為一氣。若如今本,則下文「管子曰」三字為重出矣。
〔一三〕元材案:長城即齊長城,解已見上。長城橫貫東西,魯在其南,齊在其北,故曰長城之陽為魯,長城之陰為齊也?!妒酚洝∝浿硞鳌吩疲骸柑┥街杽t魯,其陰則齊。」與此正同。因長城在泰山北岡,山南曰陽,山北曰陰,故曰云云也。
〔一四〕吳汝綸云:「此當作『三敗殺君二』為句,『重臣定社稷者吾』為句?!何帷划敒椤何濉??!箯埮寰]云:「『三敗殺君二重臣』,三敗謂曹沫三敗,殺君謂子般閔公,二重臣謂叔牙、慶父?!憾ㄉ琊⒄呶帷恢^使高子將南陽之甲立僖公而城魯?!乖陌福捍司滹@有訛奪,不可強解。「孤突」宋本作「狐突」?!赌救A賦》云:「魚則橫海之鯨,突扤孤遊?!箘t所謂孤突之地者乃孤立突出之地,如鯨魚之突扤孤遊於海面者然?!尔}鐵論 地廣篇》所謂「斗辟之縣」者是也。仍以作「孤突」為合。此謂齊魯毗連,不時發(fā)生戰(zhàn)事,魯人雖三敗於齊,但齊亦折兵損將,結果割地以和,如《左傳》所云「齊人還我汶陽之田」者,是直與吾國以地封敵國之人等也。如此,每有戰(zhàn)爭,輒以吾地封敵國之人,則齊國所存者仍只是原有陰雍長城等非五穀之所生之地,非所謂「山地者山,水地者澤,薪芻之所生者斥」耶?又案此處所論與上文不是一事。上文以齊地「非穀之所生」者太多,故以「齊為託食之君」為主題。此處則以戰(zhàn)敗壤削為主題,故下文桓公即以「託食之主及吾地亦有道乎」合併提出討論也。
〔一五〕丁士涵云:「『及』乃『反』字誤?!乖陌福捍朔殖猩衔亩露?,故曰「託食之主及吾地」。丁說失之。
〔一六〕元材案:「原」即《史記 貨殖傳》「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之原。原者源也,亦始也。三原者指下文「絲」、「山」、「術」三者而言。
〔一七〕元材案:「十倍其賈」上脫「麻」字。謂政府如欲據(jù)守布疋,則必先從據(jù)守麻枲作起。據(jù)守麻枲之初,假設其價為十倍,則績麻成布之後可獲得漲價五十倍之利。「此數(shù)也」者,即「此乃一定之理」之意。
〔一八〕元材案:織即絲織物,解已見《巨(筴)乘馬篇》。系當作糸。《說文》:「糸,細絲也?!埂竸t云五穀之籍」,劉績云:「『云』疑當作『去』?!蛊湔f是也。此謂依守布籍麻之例,政府據(jù)守絲織物,亦必先從據(jù)守絲繭作起。若能更早在絲繭未成之前即開始進行,如《輕重甲篇》所謂「請取君之游財而邑里布積之,陽春蠶桑且至,請以給其口食籧曲之彊」者,則「絓絲之籍去分而斂」,及其織成絲織物,當亦不難獲得漲價再十倍之利。布與絲織物之贏利既皆提高,則政府之收入,已足為一切國用之開支,五穀之籍,便無保留之必要,所謂「不加賦而國用饒」,然則齊國雖非五穀之所生,亦非致命傷之問題矣。
〔一九〕元材案:術通遂,郊外地也。《禮 學記》「術有序」,《注》:「術當為遂?!吨芏Y》『萬二千五百家為遂』。遂在遠郊之外。」此言欲籍於布(包括絲織物在內,下同),則當先據(jù)其絲(包括麻在內,下同);欲籍於穀,則當先據(jù)之於山;欲籍於六畜,則當先據(jù)之於術。蓋絲為布之所出,山長蠶桑為織之所出。籍絲撫織,則可以去五穀之籍,故又相當於穀之所出。術則為六畜之所出。此如《揆度篇》所謂「人君操本,民不得操末。人君操始,民不得操卒」。下文所謂「物之生未有形,而王霸立其功」者,此之謂也。
〔二0〕元材案:言,號令也。善御以言,即《輕重甲篇》「審其號令」之意。審其號令,則事至而不妄。事至而不妄,則可以立為天下王矣。
〔二一〕丁士涵云:「『以國一籍五』云云,當讀『以國一籍五』句,『臣』乃『五』字誤。『君守布萬兩』句,『右』乃『君』字誤。上文云『君守布』,是其證。『而后籍麻』句。『麻十倍其賈』句。『布五十倍其賈』句。今本『籍麻』二字誤乙,又脫『麻』字,衍『四』字。『術』字宋本作『衍』,『衍』字係校語孱入。上文云:『君守布則籍於麻,麻十倍其賈,布五十倍其賈?!皇瞧渥C?!乖陌福喝缍∈险f,「君守布萬兩,而后籍麻」,是守布在先,籍麻反在後矣,與上文「君守布則籍於麻」之程序不合。換言之,即與「守其三原」之原則不合。況「以國一籍五」,文義亦不順乎?此數(shù)句顯有脫誤,仍以闕疑為宜。
〔二二〕丁士涵云:「『如此而有二十齊之故』,朱本『二十』作『也』,蓋『廿』字誤?!汗省荒恕簲?shù)』之誤?!箙侨昃]云:「『二十齊之故』,言視齊之舊日加二十倍也?!乖陌福憾≌f非,吳說是也。以重布決諸侯賈者,謂以重賈五十倍之布,決去所買諸侯萬物之賈?!遁p重甲篇》所謂「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鍾于桀之國」者也?!腹省埂腹拧棺滞ǎ稘h書 西域傳》師古注「故謂舊時也」是也。謂所得贏利,二十倍於齊之舊有收入也?!稘h書 食貨志》董仲舒云:「力役二十倍於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刮姆ㄅc此蓋同。
〔二三〕元材案:「是故輕軼於賈』云云共十八字,必有脫誤,不可強解。
〔二四〕元材案:「守國財」,解已見《地數(shù)篇》。
〔二五〕王念孫云:「『湯』讀若『蕩』。」安井衡說同。元材案:《鹽鐵論 力耕篇》大夫曰:「故善為國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以末易其本,以虛蕩其實?!辜础甘幹愿呦隆怪x。蕩之以高下,猶言「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也。注即《漢書 溝洫志》「注填閼之水溉舄鹵之地」之注,顏師古注云:「注,引也?!埂遁p重乙篇》即作「引之以徐疾」。
〔二六〕王念孫云:「『一可以為百』,當作『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山權數(shù)篇》云:『徐疾之數(shù),輕重之筴,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皇瞧渥C?!购稳玷霸疲骸敢豢蔀榘伲暂p重相因,而究其極也?!渡綑鄶?shù)》:『一可為十,十可為百?!簧w一者數(shù)之始,十者數(shù)之終,百者數(shù)之重。言一及百,十在其中,殆省文見義也?!乖陌福焊髌脭?shù)字,多不相同,不必強與《山權數(shù)篇》相比。王說太拘。
〔二七〕元材案:「使用若河海」,即《輕重甲篇》「用若挹於河?!怪?,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蓋極言其獲利之大也。
〔二八〕元材案:「終則有始」,「有」與「又」同,解已見《輕重乙篇》。
〔二九〕元材案:此就上「一可為百」,更推進一層言之。
〔三0〕戴望云:「朱本『刑』作『形』?!购稳玷霸疲骸浮盒獭蛔x如『形』。物之生,其形未著,乃物之原也。能守其原,則王霸之功立焉。」吳汝綸云:「『刑』當為『形』?!菇疲骸浮盒獭慌c『形』同?!挂╆栐疲骸浮盒獭?,法也?!构粼疲骸钢T家均在『刑』字上咀嚼,似於原語並未得其確解。《輕重篇》所言乃經濟範圍內事?!何镏徽咧^貨物之生產或貨物之經營?!荷荒恕褐紊恢巧乐??!妒酚洝∝浿硞鳌芬坠缭唬骸何嶂紊卤居挟a字,據(jù)《漢書》刪。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故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足以取予,彊不能有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也。』又言『蓋天下言治生者祖白圭』。知此,則可知『物之生未有刑』之確解。刑當讀為型,言治生之道貴通權變,本無定型。顧雖無定型,能通權變者則能掌握之,故曰『而王霸立其功焉』?!阂烈鼌紊兄\,孫吳用兵,商鞅行法』,用於治生則為富商蓄賈;用於治國則為『王霸』。小大不同,其術則一?!乖陌福汉握f是也。此言物之初生,尚無形象,正王霸立功之時。如上文守布籍麻,籍糸撫織,麻尚未形成為布,而糸亦尚未形成為織也。《山國軌篇》云:「國軌布於未形,據(jù)其已成?!埂渡綑鄶?shù)篇》亦云:「動於未形,而守事已成。」義與此同。郭說失之。
〔三一〕郭沫若云:「上『人』字當為『仁』,與下句『數(shù)』字對文。人為財物生產之要素,故須求之以仁,而貴重之?!乖陌福捍苏f非是。以人求人則人重者,謂直接籍求於人,則可不可之權在人手中,是人反為主,而政府乃為客矣。《山至數(shù)篇》所謂「天子以客行令以時出,故失其權」者也。數(shù)即《山國軌篇》「軌守其數(shù)」、《山權數(shù)篇》「以數(shù)行」及《揆度篇》「人君以數(shù)制之」之數(shù),此處指輕重之筴而言。即運用輕重之筴以籍求之於萬物,則無可為有,貧可為富,萬物之利百倍歸於上,人雖不欲,而亦無以避之矣。
〔三二〕郭沫若云:「『舉國而一』剋就求人言,謂舉國如一,則獲利不可計量。『無貲』者如《山權數(shù)篇》北郭之龜名『無貲』之寶?!号e國而十』剋就求物言,謂生產繁榮,經營多方也?!乖陌福捍苏f亦非。一,劃一也,即「高下不貳」之意。言物價以變化為宜,若舉國一致,皆無高下之分,則無餘利可圖,故曰「舉國而一則無貲」也。反之,若國內物價,各地不同,甚至於有十倍之差,則可以從中獲得百倍之利。此觀於上文所舉齊東齊西相被之例,即可知之,故曰「舉國而十則有百」也。
〔三三〕豬飼彥博云:「踡,屈也?!购稳玷霸疲骸浮痕m』當作『倦』,『外內不倦』,是能通其變也?!箯埮寰]說同。郭沫若云:「豬飼說得之?!和鈨炔慧m』,即對內對外均無虧損,不當破字?!乖陌福骸队衿罚骸港m,跼不伸也。」此言善為國者,最重要之措施,即在能以號令之徐疾,對物價實行操縱,使其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然後賤則買之,貴即賣之,為所欲為,若取之左右逢其源,對內對外皆可舒展自如,永無束手束腳之患矣。此王霸之君之所以必求之於萬物之終始,四時之高下,與號令之徐疾,而不求於人也。《國蓄篇》云:「故不求於萬民而籍於號令也?!沽x與此同。
〔三四〕王念孫云:「『身』上當有『終』字。上文『終身無咎』,即其證?!龟悐J云:「『終始』二字互倒。『守物之始,終身不竭』,四字為句?!乖陌福浩妆狙浴竿鯏?shù)之守終始」,此處以「守物之終始」作結,正合首尾相應章法。當以王說為是。此言源泉、鬼神亦各有竭盡歇止之時,惟能守物之終始,則可以生生不已,與天地同其久長。與《山至數(shù)篇》所謂「財終則有始,與四時廢起。聖人理之以徐疾,守之以決塞,奪之以輕重,行之以仁義,故與天壤同數(shù)」者,凡皆極力誇張所謂輕重之筴所獲利益之無窮無盡,非其他尋常事物所可比儗而已。
〔三五〕元材案:源,根源。究,究竟。源究即《易 繫辭》「原始要終」之意,《疏》:「言《易》之為書原窮其事之初始。《乾初九》『潛龍勿用』,是原始也。又要會其事之終末。若《上九》『亢龍有悔』,是要終也?!乖家K,即「求之終始」之義矣。
提要:全文共分十五段,亦是每段討論一個問題,亦可以說是每段一「謀」。段與段間皆無聯(lián)系,與《輕重甲、乙》等篇體例全同。
桓公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賀獻〔一〕不足,為此有數(shù)乎?」
管子對曰:「請以令城陰里〔二〕,使其牆三重而門九襲〔三〕。因使玉人刻石而為璧〔四〕,尺者萬泉〔五〕,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六〕?!?br />
璧之數(shù)已具〔七〕,管子西見天子曰:「弊邑之君欲率諸侯而朝先王之廟,觀於周室〔八〕。請以令使天下諸侯朝先王之廟,觀於周室者,不得不以彤弓石璧〔九〕。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br />
天子許之曰:「諾。」
號令於天下。天下諸侯載黃金珠玉五穀文采布泉〔一0〕輸齊以收石璧。石璧流而之天下,天下財物流而之齊,故國八歲而無籍。陰里之謀也。
右石璧謀。
〔一〕 元材案:賀獻,解已見《輕重甲篇》。
〔二〕 尹注云:「城者,築城也。陰里,齊地也?!箯埮寰]云:「陰里即《水經 淄水注》『又東北逕蕩陰里西』之蕩陰里?!乖陌福捍艘嘀呒儆氈~,不必實有其地。張說太泥。
〔三〕 尹注云:「襲亦重也。欲其事密而人不知,又先託築城?!?br />
〔四〕 尹注云:「刻石,刻其蒥石。」元材案:「刻其蒥石」,當作「刻其菑石」,說已詳《輕重甲篇》。
〔五〕 元材案:本篇「泉」字凡十見,「錢」字只一見。其中除了「天下諸侯載黃金珠玉五穀文采布泉輸齊」及「謹守泉布之謝物」兩「泉」字當為「泉」字之誤外,其餘八「泉」字則皆作「錢」字講。《周禮 地官 泉府 疏》:「泉與錢,今古異名」是也。謂之泉者言其流行如泉。
〔六〕 尹注云:「好倍肉曰瑗?!乖陌福韩?,古圭字,玉之剡上方下者。國有大事,執(zhí)以為瑞信之物,亦謂之圭璧,如「躬圭蒲璧」是也。瑗,大孔璧也?!稜栄拧罚骸负帽度庵^之瑗?!寡钥状箪哆呉?。中,直也。謂一圭之價直四千錢,一瑗之價直五百錢也。
〔七〕 元材案:璧之數(shù),指上述五種之璧每種各若干之總數(shù)。
〔八〕 安井衡云:「『觀』疑當為『覲』?!乖陌福骸赣^於周室」是漢武帝元鼎四年十一月幸洛陽時詔封周子南君詔中語(見《漢書 武紀》),不當改字。
〔九〕 尹注云:「彤弓,朱弓也,非齊之所出。蓋不可獨言石璧,兼以彤弓者,猶藏其機?!箯埮寰]云:「彤弓當作彫弓?!盾髯印〈舐云吩疲骸禾熳訌T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公羊定四年傳》何注:『禮,天子彫弓,諸侯彤弓,大夫嬰弓,士盧弓。』據(jù)此則彤弓當作彫弓。形近而訛?!乖陌福捍搜灾T侯朝周時自佩之弓,仍以作「彤弓」為是。
〔一0〕王念孫云:「『泉』當為『帛』。下文亦云:『有五穀菽粟布帛文采者?!弧锻ǖ洹∈池洝肥苏鳌翰疾?。」元材案:王說是也?!妒酚洝∝浿硞鳌吩疲骸庚R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綵布帛魚鹽?!挂嘁浴覆疾埂肝木Z」連言。采、綵古通。
桓公曰:「天子之養(yǎng)不足,號令賦於天下則不信諸侯〔一〕,為此有道乎?」
管子對曰:「江淮之間有一茅而三脊,母至其本〔二〕,名之曰菁茅〔三〕。請使天子之吏環(huán)封而守之。夫天子則封於太山,禪於梁父。號令天下諸侯曰:『諸〔四〕從天子封於太山,禪於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為禪籍〔五〕。不如令者不得從。』」
天子下〔六〕諸侯載其黃金,爭秩〔七〕而走。江淮之菁茅坐長而十倍,其賈一束而百金。故天子三日即位,天下之金四流而歸周若流水。故周天子七年不求賀獻者,菁茅之謀也。
右菁茅謀?!舶恕?/em>
〔一〕 張佩綸云:「『號令賦於天下則不信諸侯』,當作『號令賦於天下諸侯則不信』?!乖陌福捍酥^號令賦於天下,則不為諸侯所信,猶言諸侯不肯服從也。張說非。
〔二〕 俞樾云:「『母』當作『毌』,古貫字。貫者通也。謂茅之三脊,由其末梢以通至於本根也?!乖陌福骸改浮乖咀鳌该俊?,亦誤。俞說得之。
〔三〕 元材案:《漢書 王莽傳》「陳菁茅四色之土,欽告於岱宗泰社」,顏師古注云:「《尚書 禹貢》:『苞匭菁茅?!蝗逭咭詾檩迹嗣?;茅,三脊茅也。而莽此言以菁茅為一物,則是謂善茅為菁茅也?!褂帧督检胫尽饭茏釉唬骸附撮g一茅三脊,所以為籍也?!褂衷疲骸柑熳由咸┥健撮g一茅三脊為神籍?!菇圆谎暂济?。此獨以「江淮間一茅三脊」與「菁茅」合而為一,與王莽所云相同。
〔四〕 許維遹云:「諸,猶凡也。」元材案:「封於太山,禪於梁父」二語,解已見《地數(shù)篇》。
〔五〕 王念孫云:「『禪』字涉上『禪於梁父』而衍?!杭划敒椤航濉?。藉,薦也?!妒酚洝》舛U書》:『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皇瞧渥C?!乖陌福簽槎U而藉,故謂之禪藉。《封禪書》又云:「江淮間一茅三脊為神藉?!股窠寮炊U藉也。禪字不衍。王說非。
〔六〕 豬飼彥博云:「『下』上脫『天』字?!雇跻疲骸翰蝗缌钫卟坏脧摹粸榫洌禾煜轮T侯』連讀。其『子』字則因上文『從天子』而衍?!箯埮寰]說同豬飼。元材案:上文「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亦於「朝」字絕句,並不作「不得入朝天子之廟」。以彼例此,當以王說為是。
〔七〕 許維遹云:「『秩』疑當作『軼』。『軼』與『轍』通。」于省吾云:「按『秩』應讀作『程』。秩、程一聲之轉。程謂驛程。爭程而走,猶言競程而走也?!乖陌福骸遁p重乙篇》亦有「提衡爭秩」之語。從兩處上下文詳繹之,秩仍當作秩。秩即次序。爭秩,猶言爭先恐後。于、許說皆非。
〔八〕 元材案:以上二謀,似皆以漢武帝一代時事為背景者。》史記 平準書》武帝元狩四年,「天子與公卿議更造錢幣以贍用,而摧抑浮淫并兼之徒。是時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銀錫。自孝文更造四銖錢至是歲四十餘年。從建元以來用少,縣官往往即多銅山而鑄錢。民亦間盜鑄錢,不可勝數(shù)。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有司言曰:『古者皮幣,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今半兩錢法重四銖。而姦或盜摩錢裏取鋊,錢益輕薄而物貴,則遠方用幣煩費不省?!荒艘园茁蛊し匠撸壱栽謇D,為皮幣,直四十萬。王侯宗廟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又造銀錫為白金。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圜之,其文龍,名曰白撰,直三千。二曰重差小,方之,其文馬,直五百。三曰復小,橢之,其文龜,直三百?!褂衷唬骸干吓c張湯既造白鹿皮幣,問(顏)異。異曰:『今王侯朝貨以蒼璧直數(shù)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天子不悅?!褂帧读盒⑼跏兰摇否蚁壬疲骸钢T侯王朝見天子,漢法:凡當四見。始到,入小見。到四月朔旦,奉皮幣薦璧玉,賀正月,法見。後三日,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二日,復入小見,辭去。留長安不過二十日?!顾^漢法,應即張湯施行白鹿皮幣政策以後之法。試就以上所述比而觀之。所謂「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非即「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之意耶?所謂「尺者萬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非即「白金三品,重八兩者直三千,差小者直五百,復小者直三百」之意耶?至「觀於周室」一語,則與《漢書 武紀》所載漢武帝元鼎四年洛陽詔文全同,其抄襲之跡,益為顯明。此石璧謀之所自昉也。又據(jù)《史記 封禪書》,自古封禪之主,雖云有七十二君,而其有事實可考者,僅有秦始皇與漢武帝二人。而始皇之上太山,中阪,遇暴風雨未得上。故漢丁公云:「始皇帝不得上封?!谷粍t實得上封者,武帝一人而已。故有司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司馬遷亦曰:「今天子建漢家封禪,五年一修封?!姑髌錇槲涞鬯鮿?chuàng),非古已有之也。且始皇時,諸齊魯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議封禪各乖異,難施用。漢武帝時,諸儒及方士言封禪亦人人殊,不經,難施行。然則封禪之事,於古無徵明矣。又始皇封禪,席用苴稭。稭者,應劭云:「禾藁也。去其皮以為席。」苴者,晉灼云:「藉也?!怪廖涞凼加媒撮g一茅三脊為禪藉,與始皇之席用苴稭者不同?!斗舛U書》上文雖有「管子曰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之語,然此乃當日諸儒方士假託之詞,非真出自管仲之口。即令管仲真有此言,而據(jù)《封禪書》云,乃管子設事以難桓公者。不得謂在漢武帝以前,即有以茅為藉之前例也。此菁茅謀之所自昉也。然兩謀雖皆從漢武帝時事演繹而來,但其以「菁茅」二字連文,則顯與王莽有關。然則本文之成,不得在王莽以前明矣!
桓公曰:「寡人多務〔一〕,令衡籍吾國之富商蓄賈稱貸家以利吾貧萌〔二〕,農夫不失其本事。反此有道乎〔三〕?」
管子對曰:「惟反之以號令為可耳〔四〕。」
桓公曰:「行事奈何?」
管子對曰:「請使賓胥無馳而南,隰朋馳而北,寗戚馳而東,鮑叔馳而西。四子之行定,夷吾請?zhí)柫钪^四子曰:『子皆為我君視四方稱貸之間〔五〕,其受息之氓〔六〕幾何千家,以報吾〔七〕?!弧?br />
鮑叔馳而西。反報曰:「西方之氓者〔八〕,帶濟負河,菹澤之萌也。漁獵取薪蒸而為食〔九〕。其稱貸之家多者千鍾,少者六七百鍾〔一0〕。其出之,鍾也一鍾〔一一〕。其受息之萌九百餘家?!?br />
賓胥無馳而南。反報曰:「南方之萌者,山居谷處,登降之萌也〔一二〕。上斷輪軸,下采杼栗,田獵而為食〔一三〕。其稱貸之家多者千萬,少者六七百萬。其出之,中伯伍也〔一四〕。其受息之萌八百餘家?!?br />
寗戚馳而東。反報曰:「東方之萌,帶山負海,苦處,上斷福,〔一五〕漁獵之萌也。治葛縷〔一六〕而為食。其稱貸之家下惠高國〔一七〕,多者五千鍾,少者三千鍾。其出之,中鍾五釜也〔一八〕。其受息之萌八九百家?!?br />
隰朋馳而北。反報曰:「北方萌者,衍處負海,煮泲為鹽〔一九〕,梁濟取魚之萌也〔二0〕。薪食〔二一〕。其稱貸之家多者千萬,少者六七百萬。其出之,中伯二十也〔二二〕。受息之萌九百餘家。」
凡稱貸之家出泉參千萬,出粟參數(shù)千萬鍾。受子息民參萬家〔二三〕。
四子已報。
管子曰:「不棄〔二四〕我君之有萌,中一國而五君之正也〔二五〕,然欲國之無貧,兵之無弱,安可得哉?」
桓公曰:「為此有道乎?」
管子曰:「惟反之以號令為可。請以令賀獻者皆以鐻枝蘭鼓〔二六〕,則必坐長什倍其本矣。君之棧臺之職〔二七〕亦坐長什倍。請以令召稱貸之家,君因酌之酒,太宰〔二八〕行觴?;腹e衣〔二九〕而問曰:『寡人多務,令衡籍吾國。聞子之假貸吾貧萌,使有以終其上令〔三0〕。寡人有鐻枝蘭鼓,其賈中純萬泉也。願以為吾貧萌決其子息之數(shù),使無券契之責?!环Q貸之家皆齊首而稽顙曰〔三一〕:「『君之憂萌至於此!請再拜以獻堂下〔三二〕?!换腹唬骸翰豢?。子使吾萌春有以倳耜,夏有以決蕓〔三三〕。寡人之德子無所寵〔三四〕,若此而不受,寡人不得於心?!还史Q貸之家曰:『皆再拜受?!弧踩濉乘鰲E_之職未能參千純也,而決四方子息之數(shù),使無券契之責〔三六〕。四方之萌聞之,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三七〕曰:『夫墾田發(fā)務,上之所急〔三八〕,可以無庶乎〔三九〕。君之憂我至於此!』此之謂反準〔四0〕?!?/em>
〔一〕 元材案:務,事務也。多務謂需要辦理之事務甚多。
〔二〕 元材案:「衡」,主掌財政之官,解已見《巨(筴)乘馬篇》。稱貸謂舉債?!睹献印‰墓吩疲骸赣址Q貸而益之?!怪熳ⅲ骸阜Q,舉也。貸,借也。取物於人而出息以償之也?!狗Q貸家謂以放高利貸為業(yè)者。猶《史記 貸殖傳》之言「子錢家」矣。萌字解已見《山國軌篇》。
〔三〕 王念孫云:「『反此有道乎』當依上下文作『為此有道乎』。今本『為』作『反』者,涉下文『反之』而誤?!箯埮寰]云:「案此節(jié)後曰『反準』、『反之號令』,正承上『反此』而言,『反』字不誤?!构粼疲骸复恕悍创恕患跋挛摹悍粗蕴柫睢粌伞悍础蛔执喊l(fā)』字之誤,草書形近。」元材案:王、郭說非,張說是也。上言「令衡籍吾國之富商蓄賈稱貸家」,然則「反此」云者,乃「不籍」之意。下文管子言「反之以號令」,即所謂「反之有道」也。
〔四〕 元材案:謂惟號令可以反之。即《國蓄篇》所謂「不求於萬民而籍於號令」之意。
〔五〕 丁士涵云:「『間』乃『閭』字誤。下文曰:『表稱貸之家,皆堊其門而高其閭』?!箯埮寰]云:「下文言『稱貸之家』,此處不得言閭。當作『稱貸之家,其間受息之氓幾何家以報夷吾?!弧乖陌福阂曋^視察,猶言調查。間者,泛指其處所之謂也。如言「行間」「田間」「人間」等皆是。丁、張說皆非。
〔六〕 郭沫若云:「『受』與『授』通,『授息之氓』即負債之家?!乖陌福骸甘芟⒅ァ古c「稱貸之家」對文。後者指放債者,前者指借債者。借債須接受利息之條件,故曰「受息」。若釋「受」為「授」,是反客為主矣。郭說似可商。
〔七〕 王念孫云:「『幾何千家』,當作『幾何家』。其『千』字則涉下文『千鍾』而衍?!乖陌福骸笌缀巍挂辉~,最早見於《左僖二十七年傳》「所獲幾何」,又《史記 孔子世家》亦有「孔子居魯?shù)玫搸缀巍埂溉碎L幾何」語?!豆茏印柶?,用之尤多。乃意未定而問之之詞,猶言多少。幾何千家即多少個千家也。今世統(tǒng)計數(shù)字,有以個為單位者,亦有以百、千、萬、億或百萬、千萬……為單位者。此蓋以「千家」為單位,故曰「幾何千家」耳。下文云:「受子息民參萬家」,其數(shù)字之大可以想見。王說失之?!敢詧笪帷巩斪鳌敢詧笠奈帷梗摗敢摹棺?。上文可證。
〔八〕 元材案:氓與甿通?!对姟⌒l(wèi)風》「氓之蚩蚩」,《石經注疏》作「甿」,即其證。甿字解已見《輕重甲篇》。
〔九〕 元材案:漁獵取薪蒸而為食者,《輕重甲篇》云:「山林菹澤草萊者,薪蒸之所出,犧牲之所起也?!刮鞣街ゼ葹閹摵虞蠞芍龋式再嚌O獵取薪蒸以為食,極言其生活之艱苦也。
〔一0〕元材案:稱貸之家即高利貸者。《史記 貨殖傳》謂之「子錢家」。千鍾、六七百鍾,謂稱貸之家所借出之穀數(shù)。
〔一一〕豬飼彥博云:「『鍾也一鍾』,疑當作『中鍾二釜也』。」洪頤楫云:「上『鍾』字當作『中』,下文『其出之中伯伍也』,『其出之中鍾五釜也』,『其出之中伯二十也』,字皆作『中』。此涉上『中』字而誤。」丁士涵云:「『也』字亦當在『一鍾』下。例見下文?!拱簿庠疲骸告R亦一鍾,歲收息與本同。」何如璋云:「『出之』下脫『中』字。中即息也。言所出中息,貸一鍾者還須加息一鍾。與下文一例。」張佩綸云:「洪說非也?!烘R也一鍾』,貸以一鍾,息亦一鍾?!褐胁椤徽撸J百而息五十?!褐墟R五釜』者,貸一鍾而息五釜?!翰徽撸J百而息二十。或倍息,或半息,或二分息。如洪所改,則中一鍾也,則幾何鍾而當一鍾歟?不可通矣?!褂谯嗽疲骸复吮井斪鳌浩涑鲋墟R一釜也』。『也』字在句末。上『鍾』字不誤,而上脫一『中』字。下『鍾』字則當作『釜』。出者對入而言。入一鍾者,出則一鍾外又加一釜之息。故曰『其出之中鍾一釜也』。」姚永概云:「據(jù)下文云云,疑當作『其出之中鍾幾釜也』,但不可確知釜數(shù)耳?!弧乖陌福喊簿皬埵险f是也。鍾也一鍾,即利率百分之百之意。
〔一二〕元材案:「山居谷處」四字,又見《鹽鐵論 輕重篇》。山居須登,谷處須降,故曰「登降之萌」。
〔一三〕元材案:「上斷輪軸」,「斷」,截斷。謂上山砍伐樹木以為製造車輪及車軸之用也?!歌汤酢辜础肚f子 徐無鬼篇》「先生居山林食芧栗」之芧栗,小栗也。南方之萌,或以製造車之輪軸為生,或以採取芧栗及田獵為生,其貧困與上述西方之萌蓋同。
〔一四〕安井衡云:「伯伍,貸百錢收息五錢也。與上下相比,為數(shù)太少。且此以息重為次,『伍』字下疑脫『什』字?!乖陌福翰榧窗俜种迨弦龔埮寰]說已言之,不必改字。此與下文北方稱貸之家,其稱貸之對象,皆以錢計,與上文西方及下文東方之皆以穀計者不同。故南方北方皆曰「多者千萬,少者六七百萬」。西方東方則曰「多者千鍾,少者六七百鍾」及「多者五千鍾,少者三千鍾」,而下文總結亦必曰「凡稱貸之家出泉參千萬,出粟參數(shù)千萬鍾」也。又案中字除上、中、下及中間之中不計外,在本書中凡十八見。乃漢人常用語,即相當之意,解已見《山國軌篇》。何如璋謂「中即息」者失之。
〔一五〕豬飼彥博云:「『苦』當作『谷』?!焊!划斪鳌狠棥?。或云『苦處上斷?!晃遄盅堋!雇跄顚O云:「『苦處』當為『谷處』。上文『山居谷處』,即其證?!荷蠑喔!蝗至x不可通。案上文云:『上斲輪軸』,則此『上斷?!划斒恰荷蠑圯棥恢灐I涎浴簲圯嗇S』,此言『斲輻』,若《詩》之言『伐輪伐輻』矣?!构粼疲骸浮嚎嗵幧蠑喔!簧嫔衔摹荷骄庸忍帯弧荷蠑噍嗇S』而衍,『谷』又誤為『苦』或『若』,『輪』又誤為『?!欢.攧h。」元材案:上文已有「谷處」,此處不宜重出。《爾雅 釋言》:「鹹,苦也?!棺ⅲ骸缚嗉创篼y。」是「苦處」意為土地鹹鹵,不生五穀。即《史記 貨殖傳》「地瀉鹵」之意,猶今言鹽鹼地也?!干蠑喔!辜础干蠑噍棥?。上文「山居谷處」「上斷輪軸」,是對「南方之萌」的生活之描寫,此「苦處,上斷輻」,則為對「東方之萌」的生活之描寫。「苦處」承「負?!寡?,「上斷輻」承「帶山」言。既不須改字,更非衍文。
〔一六〕元材案:葛縷,以葛藤纖維為線,織之為衣履。貧民所服。
〔一七〕元材案:「下惠」當為「丁惠」之訛。解已詳《輕重乙篇》。高國即高子國子?!蹲笫舷迨陚鳌贰柑熳又貒咴凇故且?。此亦假託之詞。
〔一八〕元材案:釜十則鍾,說已見《海王篇》。今貸出一鍾,而息五釜,是其利率亦為百分之五十,與南方同矣。
〔一九〕元材案:「衍處負海」與上文「帶山負?!箤ξ?。此「衍」字與《山國軌篇》「梁渭陽瑣之牛馬滿齊衍」及《山至數(shù)篇》「伏尸滿衍」之衍不同。彼處「衍」字皆當訓為原野,此處衍字則當作「澤」字講。《小爾雅》云「澤之廣者謂之衍」是也?!秆芴帯怪^處於卑濕之地。猶《鹽鐵論 通有篇》之言「山居澤處」矣!煮泲為鹽,解已見《地數(shù)篇》。
〔二0〕元材案:梁,即《詩 小雅》「敝笱在梁」之梁?!秱鳌罚骸隔~梁也?!辜囱咚疄殛P孔以捕魚之處?!噶簼◆~」者,言為梁於濟水之中以捕取其魚也。張佩綸以「濟」為「渡」者失之。
〔二一〕元材案:「薪食」即「取薪蒸而為食」之意?!窛h書。朱買臣傳》:「嘗艾薪樵賣以給食。」即其證。
〔二二〕元材案:「中伯二十」,言其利率相當於百分之二十。即《史記 貨殖列傳》所云「中什二」者也。
〔二三〕安井衡云:「古本無『數(shù)』字。據(jù)上所舉,四方受息之萌三千五百餘家。萬當作千?!乖陌福汗湃伺R文,對於數(shù)字本不十分講究,往往只言其大概,本書作者則更喜誇大。此例隨處而有,若必一一為之校改,則過迂矣。茲為易於明了起見,特製為簡表如左:
齊國四方高利貸情況調查表
調查區(qū)域 地理環(huán)境 人民生活狀況 稱貸之對象及其數(shù)量 利率 受息者之約數(shù) 調查人
西方 帶濟負海,菹澤之萌。 漁獵取薪蒸而為食。 粟多者千鍾,少者六七百鍾?! ℃R也一鍾 九百餘家 鮑叔
南方 山居谷處,登降之民 上斷輪軸,下採杼栗,田獵而為食?! ∪嗾咔f,少者六七百萬?! ≈胁橐病 “税兖N家 賓胥無
東方 帶山負海,苦處之民。 上斲輻,漁獵治葛縷以為食?! ∷诙嗾呶迩фR,少者三千鍾?! ≈墟R五釜 八九百家 甯戚
北方 衍處負海之民?! ≈鬀嫗辂},梁濟取魚,薪食?! ∪嗾咔f,少者六七百萬。 中伯二十 九百餘家 隰朋
總計 泉三千萬,粟三數(shù)千萬鍾?! ∪f家
〔二四〕吳志忠云:「『棄』乃『意』字誤。」姚永概云:「『棄』乃『幸』字之訛。」張佩綸云:「不棄蓋古人常語?!对姟贰翰晃义跅墶皇且??!妒酚洝》额鳌非赝踉唬骸汗讶说檬苊断壬翘焖孕蚁韧?,而不棄其孤也。』」元材案:張說牽附太甚,姚說亦無據(jù),吳說近之。《漢書。嚴延年傳》:「我不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顏師古注云:「言素意不自謂如此也?!躬q俗語之言「沒有想到」矣。
〔二五〕丁士涵云:「『之正』二字當是『五王』二字之誤。五王猶五君也?!遁p重甲篇》曰:『故為人君而不審其號令,則中一國而二君二王也?!皇瞧渥C?!乖陌福骸遁p重甲篇》「二王」乃「之正」之誤,說已詳彼篇。此蓋言東西南北四方之民皆為各區(qū)域稱貸家之高利貸所剝削,每年除對國家負擔租稅外,尚須負擔從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百之高利貸的利息,是一國之民不啻同時有五君之正矣。丁氏說非。
〔二六〕何如璋云:「『鐻枝蘭鼓』,殆戟枝兵架之屬,上設此為旌別而富民可以貲得者?!渡綑鄶?shù)》之樹表置高,猶此義也?!箯埮寰]云:「當作『鼓鐻枝蘭』?!共⒁C鼓鐻為樂器,枝蘭為兵器。而曰:「蓋稱貸之家皆卿大夫,賜以金石之樂,門列棨戟,以代償貧民子息?!乖陌福合挛脑疲骸腹讶擞需L枝蘭鼓,其賈中純萬泉也?!褂衷唬骸杆鰲E_之職未能參千純也,而決四方子息之數(shù),使無券契之責?!故瞧湮锝砸浴讣儭篂橛嬎銌挝?。純乃絲綿布帛等匹端之名,解已見《輕重甲篇》。樂器兵器從無以純言者。故鐻枝蘭鼓當是一種美錦之特有名稱。其取義之由或因其上織有象形「鐻枝蘭鼓」之花紋耳。何、張二氏說皆非。
〔二七〕豬飼彥博云:「『職』當作『藏』。下同。」吳志忠說同。何如璋云:「《山至數(shù)》『棧臺之錢』,此亦當作『錢』。下文『棧臺之職未能三千純也』,『純』當為『緡』,聲之誤也。」許維遹云:「『職』乃『織』字之訛,下文同???,布帛之總名。下文云『所出棧臺之職未能參千純也』,純即匹端名,是其證?!渡街翑?shù)篇》云『請散棧臺之錢』,錢帛以類相從也?!乖陌福骸妒酚洝∏厥蓟时炯o》「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孤氄?,主也,亦有藏義。原文不誤。
〔二八〕張佩綸云:「『太宰』當作『宰夫』,或衍『太』字?!秲x禮》均言『膳宰』,無以太宰行觴者?!乖陌福禾祝畛俟?,《漢書百官公卿表》:「奉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六令丞。又有癰太宰、太祝令丞?!箮煿抛⒃疲骸赣?,右扶風之縣也。太宰,具食之官?!故翘妆緸榫呤持佟堈f失之。
〔二九〕安井衡云:「古本『衣』作『哀』。」張文虎云:「哀疑〈哀,口改由〉字之訛?!箯埮寰]云:「『衣』『哀』均『辰』之誤?!骸唇浅健怠?,古文『觶』。蓋『〈角辰〉』省為『辰』而壞為『衣』,或作『哀』。《鄉(xiāng)飲酒禮》、《燕禮》、《特牲餽食禮》均有舉觶之禮。君當拜,不當舉〈哀,口改由〉也?!构粼疲骸浮阂隆换颉喊А淮贺础蛔种?。」元材案:作「衣」者是。舉者提也,猶攝也?!概e衣而問」即攝衣起立而問,所以示尊敬賓客之意?!豆茏印⌒》Q篇》「管子攝衣冠起對曰」云云,即其證。兩張及郭氏說皆非。
〔三0〕王壽同云:「『終』當為『給』。下文『民多稱貸負子息以給上之急,度上之求?!皇瞧渥C?!固狰檻c說同。聞一多云:「『令』當作『今』,屬下讀?!乖陌福和酢⑻照f是,聞說非也。下文云:「吾聞子假貸吾貧民,使有以給寡人之急,度寡人之求,使吾萌春有以倳耜,夏有以決蕓而給上事,子之力也?!勾搜浴附o其上令」,與「給寡人之急」「給上事」,句例正同。
〔三一〕張佩綸云:「『齊首而稽顙』,當作『拜手而稽首』。飲酒之禮無稽顙者?!秲x禮》作『再拜稽首』?!乖陌福合挛囊嘤小庚R首稽顙」之語,證明此乃著者習用術語,與古禮無關。齊首,首與地齊;稽首,以額叩地,乃封建社會中最恭敬之禮節(jié)。張說太拘。
〔三二〕元材案:堂下,堂陛之下,解已見《輕重甲篇》。不言獻君而言獻堂下者,敬君之詞。
〔三三〕元材案:「春有以倳耜」二語,又分見本篇下文及《輕重甲篇》,解已見《甲篇》。
〔三四〕丁士涵云:「『寵』疑『窮』字誤。」于省吾云:「按丁說謬。寵謂榮寵?!冻Z》『其寵大矣』注:『寵,榮也?!淮搜怨讶酥伦佣鴮蹲訜o所榮寵也。」元材案:于說是也?!稘h書 成紀》陽朔五年詔曰:「寵其強力?!箮煿抛⒃疲骸钢^優(yōu)寵力田之人?!古c此寵字用法正同。
〔三五〕豬飼彥博云:「『故』字『曰』字衍?!雇跄顚O云:「衍『曰』字。」聞一多云:「『曰』『皆』二字互易?!乖陌福郝務f是也。
〔三六〕元材案:「使無券契之責」,解已見《輕重乙篇》。
〔三七〕元材案:「父教其子」二句,解已見《輕重乙篇》。
〔三八〕王引之云:「『發(fā)』下脫『草』字?!秶钇吩唬骸焊锇l(fā)草,上得其數(shù)矣?!弧遁p重甲篇》曰:『今君躬耕墾田,耕發(fā)草土?!挥衷唬骸簭櫛救じ?,發(fā)草立幣而無止?!皇且?。『務』字屬下讀。務上之所急者,務農也。農者上之所急也。」元材案:此當以「夫墾田發(fā)務」為句,「上之所急」為句,「可以無庶乎」為句。務與蓩同?!独m(xù)漢郡國志》「弘農郡有務鄉(xiāng)」,《劉玄傳》「務鄉(xiāng)」作「蓩鄉(xiāng)」,即其證。蓩鄉(xiāng)者,李賢注云:「蓩音莫老反,《字林》云:『毒草也?!灰蛞詾榈孛!故前l(fā)蓩即發(fā)草。以發(fā)草為發(fā)蓩,當是著者採用某地方言為文,猶《海王》《國蓄》兩篇之以「吾子」代「嬰兒」矣。王說失之。
〔三九〕張佩綸云:「『無庶』即『蕪曠』。庶從苂,黃亦從苂,形近而誤。」郭沫若云:「張說近是。蓋本作『無廣』,『無廣』即無曠也。《形勢篇》『怠倦者不及,無廣者疑神』。『廣』與『庶』形近而訛?!乖陌福簭垺⒐险f皆非?!笩o庶」二字不詞,「庶」當作「度」,形近而訛。度即下文「給上之急,度上之求」及「給寡人之急,度寡人之求」之度?!付壬现蟆埂付裙讶酥蟆?,乃桓公自言?!干现?,可以無度乎」,則受息之民之言?;蛟弧付惹蟆?,或曰「度急」,其義一也。
〔四0〕安井衡云:「反準,償財以重物價也?!乖陌福捍苏f非是。準者,平也。平準之意,本欲調治貧富,平其不平。今乃先將某種物價特別提高,然後利用此高價之物,代人民償還其子息之數(shù),然則反準云者,即提高物價以償民債之意。若如安井氏說,是倒果為因矣。又案此文全係著者用管子口氣,說明其所謂「反準」政策之具體實施方法。文中桓公與稱貸之家之互相應對進退與四方之民之聞而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亦為管子假設之詞。謂如此則桓公當如何,稱貸之家當如何,四方之民聞之又當如何也。故文中「桓公舉衣而問」,「桓公曰不可」兩句中之「桓公」二字,皆當作「君」字講,使與上文「君之棧臺之職」、「君因酌之」二句用字相合。則此事全為著者假託管子運籌帷幄之言,更為彰明較著矣。此種文法,《戰(zhàn)國策》最常用之?!妒酚洝酚涁嵬ㄕf范陽令事,亦與此同。
管子曰:「昔者癸度〔一〕居人之國,必四面望於天下〔二〕。下高亦高〔三〕。天下高,我獨下,必失其國於天下?!?br />
桓公曰:「此若言曷謂也?」
管子對曰:「昔萊人善染,練茈之於萊純錙,緺綬之於萊亦純錙也〔四〕。其周,中十金〔五〕。萊人知之〔六〕,間纂茈空〔七〕。周且斂馬作見於萊人操之〔八〕,萊有推馬〔九〕。是自萊失纂茈而反準於馬也〔一0〕。故可因者因之,乘者乘之,此因天下以制天下。此之謂國準〔一一〕?!?/em>
〔一〕 元材案:癸度之名,已見《輕重乙篇》,即武王所問者。與《輕重甲篇》桓公所迎之癸乙,皆為著者所假託之「輕重之家」,而同以「癸」稱?!妒酚洝÷蓵罚骸腹镏疄檠赞褚病Q匀f物可揆度也,故曰癸。」蓋本無其人,故隨意命字。解已見《揆度篇》及《輕重乙篇》。
〔二〕 元材案:四面望於天下,謂須隨時注意國內及國際之經濟情況。蓋經濟情況常因時因地而不同。故善為國者,必須以極銳敏之眼光,用極精密之調查統(tǒng)計,將國內外各種不同之經濟情況比較研究,以決定其因應變化之術。夫然後可以進行戰(zhàn)衡、戰(zhàn)準、戰(zhàn)權、戰(zhàn)流、戰(zhàn)勢乃至戰(zhàn)兵而無慮於敗。此白圭所以「樂觀時變」,而計然所以貴「睹萬物之情」也?!杜f唐書 劉晏傳》載晏之理財「四方動靜,莫不先知」,作用正與此同。
〔三〕 張佩綸云:「『下高亦高』當作『下亦下,高亦高』?!兜財?shù)篇》:『天下高則高,天下下則下。天下高我下,則財利稅於天下矣。』是其證?!孤勔欢嘣疲骸府斪鳌禾煜赂咭喔?,天下下亦下』?!兜財?shù)篇》可證?!乖陌福骸赶赂咭喔摺股厦摗柑臁棺?。此謂天下高我亦當與之同高。若天下高而我獨下,則我國之財利將流越而之天下,而我國必不免於滅亡矣。此數(shù)語又見《地數(shù)篇》。解已見《乘馬數(shù)篇》。張、聞二氏說非。
〔四〕 元材案:此當以「昔萊人善染」為句。善染者,謂擅長於染色之工藝也。練,《說文》:「厚繒也?!管?,茈草也。《山海經 西山經》「勞山多茈草」,《御覽》引《說文》作「紫草」。段玉裁云:「茈、紫同音。司馬彪注《上林賦》曰:『茈薑,紫色之薑?!恢跑胱贤ㄓ??!咕氒爰慈居凶仙?。緺音媧,即《史記 滑稽列傳》「佩青緺」之緺。綬,組也,即絲絛,以承受印環(huán)者。紫青色之綬,故曰緺綬?!夺釢h書 南匈奴傳》「詔賜單于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緺綬……」,注云:「盭音戾,草名。以戾草染綬,因以為名。則漢諸侯王制。戾綠色。緺,古蛙反,《說文》曰:『紫青色也?!弧咕氒搿⒕牼R兩者蓋均為萊人特產,而其價則極低廉,不過每純直金一錙而已。純、錙皆量名,解已見《輕重甲》及《輕重乙篇》。
〔五〕 郭沫若云:「『其周中十金』,舊均以『周』為周人。周與萊遠隔,於文亦難通。『周』當指萊人四周之鄰國,其中可包含齊魯。下『周』字亦同此解?!乖陌福骸腹弦匀R周遠隔,於文難通,乃從列國分立時言之耳。若在天下一統(tǒng)以後則有如《史記 貨殖傳》所云:「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闺m遠在萬里,亦如在目前矣。「周」字在本書凡十六見(《國蓄》一、《山國軌》二、《山至數(shù)》一、《地數(shù)》一、《揆度》一、《國準》一、《輕重甲》一、《輕重乙》一、《輕重丁》五、《輕重戊》一),皆當作周王朝或周地講,說已詳《國蓄篇》。此「周」字及下「周」字,亦指周地而言。周地包括長安(西周)及洛陽(東周)在內。所謂「此皆距周七千八百里」係指長安之周。此處「周」字則似指洛陽之周而言。洛陽之周,俗喜以商賈為業(yè)?!妒酚洝∝浿硞鳌吩疲骸嘎尻枛|賈齊魯,南賈梁楚。」又云:「周人既纖,而師史尤甚。轉轂以百數(shù),賈郡國無所不至。洛陽街居在齊、秦、楚、趙之中,貧人學事富家,相矜以久賈,數(shù)過邑不入門。設任此等,故師史能致七千萬?!埂稘h書 貨殖傳》亦云:「師史既衰,至成哀王莽時,雒陽張長叔、薛子仲,訾亦十千萬?!箵?jù)此,則齊、秦、楚、趙、梁、魯,無不屬於周人活動之範圍,萊、周遠隔,又何患耶?「其」字下脫「於」字?!钙潇吨苤惺稹拐?,謂練茈及緺綬在周地特為貴重,每純可直黃金十斤,章炳麟所謂「在周則賈中十金」是也。郭說太拘。
〔六〕 郭嵩燾云:「『萊人知之』者,言四面望於天下,高下至憭也?!乖陌福喝R人,萊國之商人。知之,謂知曉萊周兩地價格懸殊之情況也。
〔七〕 何如璋云:「纂者集也。萊人知練與綬之價高,恐茈草不繼,乃歛以備染?!箯埮寰]云:「間,少間也?!乖陌福汉问弦宰霝榧且?。惟此處茈字仍當作染織物講。上言練綬在周地純直十金,是周人所重者乃練與綬而非茈草,甚明?!搁g」即《史記 貨殖列傳》「烏氏倮求奇繒物,間獻遺戎王」之間。《集解》:「徐廣曰:『間一作奸。不以公正,謂之奸也?!弧埂端麟[》:「間獻猶私獻也。」「空」即《詩 小雅》「杼柚其空」之空,盡也。此謂萊國商人既知周國價貴,爭以收集染織物為事,故全國為之一空也。
〔八〕 朱長春云:「空則市難得,故以馬作現(xiàn)錢而易之?!箯埮寰]云:「周以重價致綦茈。及萊之綦茈既空,則以馬作直,易之萊人。」元材案:馬即《禮 投壺》「為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既立,請慶多馬」之馬,鄭注:「馬,勝籌也?!躬q言籌碼。此處蓋指某種通行於國際間之臨時票據(jù)而言。作見即作證見,猶言抵押。操即《山至數(shù)篇》「常操國穀三分之一」之操,持也,亦據(jù)也,即佔有之意。蓋周人以此項染織物既已由萊人收集一空,因又以臨時票據(jù)為抵押,從萊人手中全部轉購將其掌握於自己手中。朱、張二氏既誤籌碼之馬為車騎之馬,又不知所謂「作見操之」者即萊人所收集之染織物,蓋兩失之矣。
〔九〕 安井衡云:「俗本『推』誤『準』?!雇鯄弁疲骸浮和啤荒恕簻省恢`,下文云云可證。」張佩綸云:「『有』讀為『又』,又多以馬至萊反準其金,雖失之於綦茈而得之於馬?!构粼疲骸浮和啤灰墒琴v價出售之意,如今言推銷也。『萊有(又)推馬』者,以四周之馬集中於萊,萊因馬多而賤,四周因馬少而貴,故萊人又將賤價之馬大量推銷。是則四周雖因購買萊人之綦茈有所損失,卻反而求得平衡於馬之交易也。此兩番周轉,均以證明『天下高我獨下』之為害,萊人本為齊所滅者,雖未必即因此而失國,頗足供作者借喻之便?!乖陌福和跽f是,郭說非也。周即周人,馬乃籌碼,「有」為有無之有?!笢蜀R」即「以馬準幣」之意?!溉R有準馬」者,謂貨由周操,馬歸萊有也。
〔一0〕元材案:「是自萊失綦茈而反準於馬」,當作「是萊自失纂茈而反準於馬」。反準者,前為以馬準幣,今則以幣準馬。謂通過周人以重價及準馬搶購之後,萊人遂自失其所收集之各種染織物,而所得者不過是以準馬向周人收回錢幣而已。
〔一一〕元材案:「乘者乘之」上亦當有「可」字,與上句同。此言善為國者必能因其可因,乘其可乘,因天下以制天下,如周人之因萊人以制萊人,然後其國乃不為天下所洩矣。此處「國準」二字,與《國準篇》及本篇下文之「國準」,義有內外廣狹之不同。後者對於國內而言,其義狹。前者則對於國際而言,其義廣。蓋猶今人之言國際貿易平衡矣。惟又有不可不知者,本書作者言國際貿易,與中世紀重商主義者完全不同。重商主義處於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故多以輸出貨物輸入金錢為其主要之目標。而且認為只有通過對外貿易,始能增加一國之貨幣財富。本書作者處於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時期,故力主以高價吸收外國之貨物,而惟恐自國之貨物流於外國,為天下所泄。此種思想貫穿於本書各篇中。本文所論周人不惜重價以籌碼套購萊人之纂茈,不過無數(shù)事例中之一例而已!
桓公曰:「齊西水潦而民飢,齊東豐庸〔一〕而糶賤。欲以東之賤被〔二〕西之貴,為之有道乎?」
管子對曰:「今齊西之粟釜百泉,則鏂二十也〔三〕。齊東之粟釜十泉,則鏂二錢也。請以令籍人三十泉,得以五穀菽粟決其籍。若此,則齊西出三斗而決其籍,齊東出三釜而決其籍。然則釜十之粟〔四〕皆實於倉廩。西之民飢者得食,寒者得衣,無本者予之陳,無種者予之新〔五〕。若此,則東西之相被,遠近之準平矣〔六〕。」
〔一〕 尹注云:「庸,用也。謂豐稔而足用?!褂衢性疲骸赴浮河埂荒恕嚎怠蛔种`?!痘茨稀√煳钠贰菏q一康』,高注云:『康,盛也?!蝗粍t豐康者,豐盛也。尹注非?!构粼疲骸赣拐邆蛞?,豐庸謂工價高。」元材案:郭說是也。惟此處工價,是指實際工資而言。由於穀價低落,傭工之名義工資不變,但工資之購買力提高,可以多買穀類,故曰豐庸也。馬克思在其所著《雇傭勞動與資本》一書中有云:「勞動的貨幣價格仍然未變,可是一切農產品和工業(yè)品由於使用新機器、年成好等等原因而降低了價格。這時工人拿同樣的貨幣可以買到更多的各種商品。所以他們的工資正因為工資的貨幣價值仍然未變而提高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三六八──三六九頁)俞氏不明此理,動自妄改古書,失之遠矣。
〔二〕 元材案:被字解已見《山至數(shù)篇》。
〔三〕 尹注云:「五鏂為釜。斗二升八合曰鏂。」王念孫云:「齊西之粟三斗三十錢,則二斗二十錢,而鏂亦二十錢,則是二斗為一鏂也。尹注失之?!箯埮寰]云:「案王說非也?!吨芏Y 廩人》、《考工記》、《論語》『與之釜』馬融注均曰:『釜六斗四升。』按此文釜百鏂二十,釜十鏂二,五區(qū)為釜剖之,正得斗二升八合為鏂。王氏鏂二斗之說,實兼取昭二年杜注,以區(qū)為二斗,釜則八斗。乃四區(qū)為釜,非五區(qū)為釜,與本篇不同?!乖陌福罕緯埂^(qū)、釜、鍾是按陳氏新制「四升為豆,五豆為區(qū),五區(qū)為釜,釜十則鍾」計算,與舊齊制之以「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者不同,說已詳《海王篇》。尹、張皆誤,王說得之。
〔四〕 王念孫云:「『釜十之粟』,十當為斗。『釜斗之粟』即承上『三斗』『三釜』而言。」俞樾云:「上云『齊西之粟釜百泉,齊東之粟釜十泉』,然則所謂『釜十之粟』者,乃一釜十泉之粟,指齊東而而言也。蓋齊西粟貴,齊東穀賤。故雖均是籍人三十泉,而齊西只以粟三斗當泉三十,齊東必以粟三釜當泉三十。于是齊西之粟所入無多,而齊東之粟皆實於倉廩矣。其下曰『西之民飢者得食,寒者得衣』,以此故也。管子因桓公欲以東之賤被西之貴,故為此法。則其所注意者本在齊東一釜十泉之粟,故曰『然則釜十之粟皆實於倉廩』。王氏欲改『十』為『斗』,則全失其義矣。」元材案:俞說是也。
〔五〕 郭沫若云:「抄本《冊府元龜》引無此二句。又《揆度篇》作『無食者予之陳,無種者貸之新』,疑是該篇脫簡竄此。上文云:『齊西出三斗而決其籍』,民猶出三斗,則無所謂予陳貸新之可言?!乖陌福汗蠑喽癯鋈?,即無予陳貸新之可言,實則「民出三斗」之後,不一定家有餘財。而且有時,此三斗亦由借貸或賤賣財物而來。《漢書 食貨志》引晁錯云:「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褂帧尔}鐵論 未通篇》文學云:「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田雖三十,而以頃畝出稅,樂歲粒米粱糲,而寡取之,兇年饑饉,而必求足。加之以口賦更繇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農夫悉其所得,或假貸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饑寒遂及己也?!谷粍t予陳貸新,未始無此必要明矣!
〔六〕 尹注云:「君下令稅人三十錢,準以五穀,令齊西之人納三斗,東之人納三釜,以賑西之人,則東西俱平矣。管子智用無窮,以區(qū)區(qū)之齊一匡天下,本仁祖義,成其霸業(yè)。所行權術,因機而發(fā),非為常道,故別篇云:『偏行而不盡也』?!?br />
桓公曰:「衡數(shù)〔一〕吾已得聞之矣。請問國準。」
管子對曰:「孟春且至,溝瀆阮而不遂,谿谷報上之水不安於藏〔二〕,內毀室屋,壞牆垣,外傷田野,殘禾稼,故君謹守泉金之謝物,且為之舉〔三〕。大夏,帷蓋衣幕之奉不給〔四〕,謹守泉布之謝物〔五〕,且為之舉。大秋,甲兵求繕,弓弩求弦,謹絲麻之謝物〔六〕,且為之舉。大冬,任甲兵〔七〕,糧食不給,黃金之賞不足,謹守五穀黃金之謝物,且為之舉。已守其謝,富商蓄賈不得如故。此之謂國準?!?/em>
〔一〕 元材案:衡數(shù),解已見《輕重乙篇》。
〔二〕 王引之云:「『阮』當為『阸』,『報』當為『鄣』,皆字之誤也?!读⒄吩唬骸簻蠟^不遂於隘,鄣水不安其藏?!挥衷唬骸和蠟^,修障防,安水藏?!弧喊慌c『阸』同,『鄣』與『障』同。」
〔三〕 元材案:謝即《淮南 俶真篇》「代謝舛馳」之謝。「謝物」二字連文,謂代謝之物,即因新需要而謝去之舊物,猶科學家之言新陳代謝矣。舉即《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子貢好廢舉」之舉,《索隱》引劉氏云:「廢謂物貴而賣之,舉謂物賤而買之?!股w政府賦斂不時,誅求不一。孟春興修水利,則需要金錢。大夏供奉帷蓋衣幕,則需要布帛。大秋修繕甲兵弓弩,則需要絲麻。大冬任甲兵,則需要五穀黃金。此等需要品又非人人所能應聲即可具備者,勢不得不向富商蓄賈重價購買。而欲重價購買,又非將自己家中所有其他生活必需品賤價出售或重利抵借不為功?!掇穸绕吩疲骸妇疃η缶?,民肆其財物與其五穀為讎,厭分而去?!埂遁p重甲篇》云:「且君朝令而夕求具,有者出其財,無有者賣其衣屨,農夫糶其五穀,三分賈而去。」上引《漢書 食貨志》晁錯云:「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顾^「肆其財物與其五穀」,所謂「有者出其財,無有者賣其衣屨」,所謂「農夫糶其五穀」,所謂「當具有者半賈而賣」,即因供給此等新需要,而謝去之物也。政府於此,不僅應事先謹守其謝物而已,而且必須將此等謝物盡行收買,以免因一時急需而流入於富商蓄賈之手中。如此則富商蓄賈不得乘民之弊以牟取大利,如舊日之所為矣。故下文特總之曰:「富商蓄賈不得如故」也。張佩綸以「『謝』當作『射』」,章炳麟以「『謝』讀為『豫』」,郭沫若以「舉」為即《周禮 地官 司門》「凡財物犯禁者舉之」之「舉」,謂即「舉發(fā)」者皆非。
〔四〕 郭沫若云:「以下文『大秋甲兵求繕,弓弩求弦』例之,『不』字當是『求』之訛。又下『大冬任甲兵,糧食不給,黃金之賞不足』,兩『不』字亦當為『求』?!乖陌福骸羔∩w」解已見《事語篇》?!改弧古c「帷」不同?!吨芏Y 天官 幕人。注》:「在旁曰帷,在上曰幕。帷幕皆以布為之?!勾怂恼擤ぉめ?、蓋、衣、幕,皆軍用品,乃女工所織。《漢書 主父偃傳》:「女子紡績,不足於帷幕?!共蛔慵床唤o。郭說失之。
〔五〕 王念孫云:「『泉布』當為『帛布』布帛或曰帛布。下文『帛布絲纊之賈』,即其證。此承上文『帷蓋衣幕之奉』而言,則當云『帛布』,不當云『泉布』。帛泉字相似,又涉上文『泉金』而誤也?!?br />
〔六〕 豬飼彥博云:「『謹』下脫『守』字。」丁士涵、何如璋、陶鴻慶說同。
〔七〕 元材案:「任」疑是「作」字之誤?!稘h書 燕王旦傳》:「旦遂招來郡國奸人,賦斂銅鐵,作甲兵?!埂督紳M王非傳》:「遂作兵器?!埂赌z東康王寄傳》:「私作兵車鏃矢?!箍勺C?;蛟弧溉巍辜础纲U」,意謂賃人操作,亦通。
龍鬥於馬謂之陽,牛山之陰〔一〕。
管子入復〔二〕於桓公曰:「天使使者臨君之郊,請使大夫初飭,左右玄服,天之使者乎〔三〕!天下聞之曰:『神哉齊桓公,天使使者臨其郊!』不待舉兵,而朝者八諸侯。此乘天威而動天下之道也。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四〕。」
〔一〕 安井衡云:「古本『謂』作『請』。」張佩綸云:「『請』與『謂』皆『瀆』字之訛。『馬瀆』即馬車瀆也?!箙顷G生云:「『於馬』五字疑衍文。」元材案:吳、張說無據(jù)。古本「謂」作「請」,亦不可通,當有訛誤。龍鬥,謂兩龍相鬥也?!蹲笳咽拍陚鳌罚骸膏嵈笏?,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埂格R謂之陽」未詳。牛山見《孟子 告子篇》。趙岐注云:「牛山,齊之東南山也。」此亦作者假託之詞。
〔二〕 元材案:入復,猶言匯報,解已見《輕重乙篇》。
〔三〕 顧千里云:「『初』是『袀』字之誤。『請使大夫袀飭』為句。『服』下當脫一字。」陶鴻慶云:「『飭』讀為『飾』?!撼酢荒恕盒偂恢`字,本作『袗』?!墩f文》:『袗,玄服也?!弧稘h書 五行志》:『袀服振振?!毁椅迥辍蹲髠鳌贰阂跃鶠橹唬ⅲ骸汉诜?。』『大夫袀飾』與『左右玄服』,文異而義同。龍為水族之長,故必黑服以將事也?!禾熘拐吆酢簧袭斢忻撟帧!菇鹜⒐鹪疲骸浮禾熘拐摺簧厦摗红簟蛔?,謂玄服以祠龍也?!乖陌福阂陨细髡f皆是也。袀者,蔡邕《獨斷》云:「紺繒也?!拱喙獭稏|都賦 注》云:「皂也。音鈞?!癸椉础掇穸绕贰盖浯蠓虮棥怪棧⒈颂幵疲骸感渲^之飾?!箯埮寰]以「『初』當為『祈』,『使大夫祈』為句,『飭左右玄服』為句」,許維遹以「『初飭』當作『袀服』」者皆失之。又案:《通志》十《器服略》一云:「秦滅禮學,郊祀服用皆以袀玄。漢興草創(chuàng),仍秦之舊?!谷粍t袀飾玄服,亦漢代之通制矣。
〔四〕 元材案:「天下聞之曰」至「而愚者信之」,皆是著者假託管子之詞,文法與上文「計決四方子息之數(shù)」一節(jié)完全相同。又《漢書 翟方進傳》贊語云:「王莽之起,蓋乘天威。」「乘天威」亦漢人語也。
桓公終神〔一〕。
管子入復桓公曰:「地重投之哉兆,國有慟。風重投之哉兆〔二〕。國有槍星,其君必辱。國有篲星,必有流血〔三〕。浮丘之戰(zhàn),篲之所出,必服天下之仇〔四〕。今篲星見於齊之分〔五〕,請以令朝功臣世家〔六〕,號令於國中曰:『篲星出,寡人恐服天下之仇。請有五穀收粟布帛文采者,皆勿敢左右〔七〕。國且有大事〔八〕,請以平賈取之?!还Τ贾摇簿拧?、人民百姓〔一0〕皆獻其穀〔一一〕菽粟泉金〔一二〕,歸其財物〔一三〕,以佐君之大事。此謂乘天嗇而求民鄰財之道也〔一四〕?!?/em>
〔一〕 安井衡云:「終,極也?!褂谑∥嵩疲骸赴礃O神不詞。終神即崇神。終、崇古字通?!乖陌福航K,卒也。神者,祀神之事也。終神猶言祭神完竣,不必別有牽附。
〔二〕 丁士涵云:「『哉』乃『烖』字誤?!拱簿庠疲骸冈?、烖通?!渡袝】嫡a》『乃惟眚災適爾』,《潛夫論》作『哉』。」何如璋云:「『地重』『風重』兩『重』字疑作『動』?!箯埮寰]云:「『重』當作『動』。『國有慟』句衍?!簯Q』涉上文兩『動』字,『國有』涉下文兩『國有』字而衍?!构粼疲骸浮褐亍荒恕簞印恢僮郑鹞拿恳浴和粸椤簞印?。又『投』乃『疫』之壞字?!墩f文》:『疫,人皆疾也?!弧妒酚洝√旃贂罚骸菏蠟樘旄?,主疫?!淮伺c地動兆疫或不無關係,蓋地動則天根為之不寧也?!乖陌福骸傅刂亍埂革L重」,疑屬卜筮之事,其義未詳?!豆茏印〕廾移酚小傅刂厝溯d,毀敝而養(yǎng)不足」之語,然亦不可通。「風重投之哉兆」下疑脫一句,與「國有慟」句互為對文。下文「國有槍星」,宜屬下讀,與「國有篲星」互為對文。然終嫌不可理解,闕疑可也。
〔三〕 元材案:以觀察星宿為判斷吉兇之根據(jù),起源甚古,而漢人尤為盛行?!妒酚洝√旃贂罚骸柑鞓岄L數(shù)丈,兩頭兌(銳)。謹視其所見之國,不可舉事用兵。」《正義》:「天槍者長數(shù)丈,兩頭銳,出西南方。其見不過三月,必有破國亂君,伏死其辜。」《天官書》又云:「三月生彗星,長二丈,類彗?!埂墩x》:「天彗者一名掃星,本類星,末類彗。小者數(shù)寸長,長或竟天。而體無光,假日之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若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光芒所及為災變。見則兵起?!沽餮^兵起而人血流也?!短旃贂酚衷疲骸盖厥蓟手畷r,十五年,彗星四見。久者八十日,長者竟天。其後秦遂以兵滅六王,并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因以張楚并起。三十年之間,兵相駘藉,不可勝數(shù)?!褂衷疲骸竻浅邍涯?,彗星數(shù)丈。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褂帧痘茨虾馍酵趿袀鳌吩疲骸赶葏擒娖饡r,彗星出,長數(shù)丈。然尚流血千里。」《漢書 天文志》於記述上列事實之後,又載:「元帝初元五年四月,彗星出西北?!埂赴У劢ㄆ蕉甓洛缧浅鰻颗F呤N日?!共⒀詢墒轮幔杂斜鵀?。與此處所言略同。槍星即天槍,篲即彗。
〔四〕 元材案:服即《書 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之服。疏:「天下皆服從之?!钩穑笖橙??!阜煜轮稹?,謂征服天下之仇敵。
〔五〕 元材案:分,分野也,謂星宿所當之區(qū)域?!稘h書 地理志》云:「齊地,虛、危之分野也?!埂敢婌洱R之分」,謂彗星在齊國分野之內出現(xiàn)也。
〔六〕 元材案:「世家」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其義有二,一指《史記》中記載諸侯王及功臣事蹟之諸篇而言,《史記》中有「世家」三十篇是也。一則指累世仕宦之家而言,如《史記 平準書》「世家子弟」,《集解》:「如淳曰:『世世有祿秩家?!弧故且?。又《史記 自序》云:「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谷粍t以「功臣世家」連言,亦漢人通用語矣。下文「功臣之家」凡三見,「之」字皆「世」字之誤。
〔七〕 王念孫云:「『收』當為『叔』,叔即菽字,見下文。《輕重甲篇》亦云:『子大夫有五穀菽粟者勿敢左右。』是其證?!拱簿庹f同。元材案:此說是也?!肝鸶易笥摇?,解已見《山國軌篇》。
〔八〕 元材案:大事謂用兵。《左成十三年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谷旨幢病?br />
〔九〕 元材案:「功臣之家」,「之」當作「世」,說詳上注。此蓋承上文「請以令功臣世家」句而言,下「人民百姓」四字則承「號令於國中」句而言。
〔一0〕元材案:閻若璩《釋地 又續(xù)》云:「『百姓』義二。有指百官言者,《書》『百姓』與『黎民』對,《禮 大傳》『百姓』與『庶民』對是也。有指小民言者,不必夏代,亦始自唐虞之時,『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是也。又《周語》富辰云:『百姓兆民』,《注》:『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弧勾颂帯溉嗣癜傩铡箒K稱,則「百姓」亦指「百官」而言。下文「百姓萬民」仿此。
〔一一〕元材案:「穀」上脫「五」字,上文可證。
〔一二〕王念孫云:「『泉金』當為『帛布』。上文作『五穀菽粟布帛文采』,是其證?!乖陌福骸溉稹苟钟忠娚衔?,指黃金及錢幣而言。此言所獻者除實物外,尚有金錢也。不當改字。
〔一三〕元材案:「歸」即《論語 微子篇》「齊人歸女樂」之歸,與餽通?!笟w其財物」,謂將所有財物,獻之封建國家也。
〔一四〕王念孫云:「『嗇』當為『甾』,『甾』即『災』字。篲星,天災也。因篲星而斂財物,故曰『此乘天災而求民鄰財之道也』?!关i飼彥博、俞樾說同。元材案:此說是也?!盖竺襦徹敗拐?,「鄰」即《尚書》「臣哉鄰哉」之鄰。《山國軌篇》亦有「民鄰縣四面皆櫎」之語?!赋颂鞛囊郧竺襦徹敗?,與上文「乘天威而動天下」,皆所謂「知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之例也?!遁p重甲篇》有「藉於鬼神」之法,義與此同。
桓公曰:「大夫多并其財而不出,腐朽五穀而不散〔一〕?!?br />
管子對曰:「請以令召城陽〔二〕大夫而請之〔三〕?!?br />
桓公曰:「何哉?」
管子對曰:「城陽大夫嬖寵被絺〈絺,巾改厶〉,鵝鶩含餘粖〔四〕,齊鍾鼓之聲,吹笙箎〔五〕,同姓不入〔六〕,伯叔父母遠近兄弟皆寒而不得衣,飢而不得食。子欲盡忠於寡人,能乎?故子毋復見寡人。滅其位,杜其門而不出〔七〕。功臣之家〔八〕皆爭發(fā)其積藏,出其資財,以予其遠近兄弟。以為未足,又收國中之貧病孤獨老不能自食之萌,皆與得〔九〕焉。故桓公推仁立義,功臣之家兄弟相戚,〔一0〕骨肉相親,國無飢民。此之謂繆數(shù)〔一一〕?!?/em>
〔一〕 元材案:并與屏同,藏也,解已見《國蓄篇》。腐朽五穀者,穀久藏必致腐敗?!妒酚洝∑綔蕰吩疲骸妇熤X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暴露於外,腐敗而不可食?!垢嗉锤瘮≈x。
〔二〕 元材案:城陽地名,解已見《山至數(shù)篇》。
〔三〕 王念孫云:「『請之』當為『謫之』。下文『滅其位,杜其門』,是謫之之事也。今作『請之』者,涉上文『請以令』而誤?!箯埮寰]云:「《漢書 賈誼傳》:『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粦吭唬骸赫埵?,請罪之室?!弧妒酚洝‰及粋鳌贰航{侯徵繫清室』,《漢書》作『請室』?!憾堉恢?,即請罪之謂。不必改字。」元材案:張說是也?!稘h書 高紀》七年,「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請之?!箲吭疲骸秆阅妥镆焉辖援斚日堃?。」《景紀》中六年詔:「三輔舉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請之?!贯岫暝t:「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職。不事官職耗亂者,丞相以聞,請其罪。」《王莽傳》:「敢有犯者,輒以名聞,請其罪。」又云:「輒捕繫,請其罪?!箍梢姟刚堉乖普撸础刚埰渥铩怪^,乃漢、新兩代常制矣。
〔四〕 元材案:「〈絺,巾改厶〉」,「綌」之訛字,音隙?!段褰浳淖帧罚骸附斪鳌唇?,巾改厶〉,訛?!埂对姟≈苣稀贰笧榻倿榻敗梗靷鳎骸妇唤?,麤曰綌。」「粖」朱本作「秫」。金廷桂云:「或本作秣,然《說文》亦無秣字。《戰(zhàn)國策 齊策》:『而君鵝鶩有餘粒?!豢之斪鳌毫!弧!菇癜福夯姡段逡艏崱贰敢裟?。《博雅》:「饘也?!桂N粖猶言剩飯?!妒酚洝∶蠂L君傳》:「今君後宮蹈綺縠,而士不得短褐。僕妾餘粱肉,而士不厭糟糠?!埂镀皆齻鳌罚骸妇釋m以百數(shù),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拐Z意與此略同。
〔五〕 吳志忠云:「『笙箎』下奪『之風』二字?!遁p重己篇》有?!粡埮寰]云:「按《己篇》云『吹塤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與此文不同,所奪未必是『之風』字。吳太武斷?!挂τ栏旁疲骸该摗褐簟欢??!乖陌福骸钢L」「之音」皆可通,未知孰是。
〔六〕 豬飼彥博云:「『不入』疑當作『之人』?!乖S維遹云:「入,猶得也。見《廣雅 釋詁》。」元材案:《輕重己篇》云:「天子祀於太宗,……同族者入原作人,誤。依王念孫校改。殊族者處。」今此云「同姓不入」,謂城陽大夫無宗族之情,在飲酒作樂時,即同一族姓之人亦不得參加也。兩氏說非。
〔七〕 何如璋云:「謂杜塞其門不得出入也?!断墓佟〈笏抉R》『犯令陵政則杜之』,《史記 商君列傳》『公子虔杜門不出既八年矣』,義同?!乖陌福骸笢缙湮弧?,謂取消其在朝列應有之位次也。
〔八〕 元材案:此「功臣之家」與下文「功臣之家」,兩「之」字均當依上文作「世」字。
〔九〕 元材案:「與得」二字解已見《輕重甲篇》。
〔一0〕元材案:戚,親也,解已見《山至數(shù)篇》。
〔一一〕張佩綸云:「『此之謂繆數(shù)』句衍。下文『惟繆數(shù)為可耳』,故曰『此之謂繆數(shù)』。此句乃複衍之未刪者?!乖陌福捍斯?jié)所舉之事與下節(jié)所舉之事,皆各為所謂「繆數(shù)」之一例。而下節(jié)則遙承此節(jié)而言,其意若曰,亦惟有以與此同樣之「繆數(shù)」應付之云爾?;腹阎缚姅?shù)」之意義,故但「諾」而行之,不再發(fā)為「何為繆數(shù)」之問,則此句之非衍文可知矣。繆數(shù)者,尹注下節(jié)云:「繆讀曰謬,假此術以陳其事也?!菇癜福嚎娂础稘h書 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為恭敬」之繆,顏師古曰:「繆,詐也?!拱簿馑^「陽行義,而陰收其利,故名曰『繆數(shù)』」是也。猶言詐術。《通典》引此「繆」作「膠」,張佩綸謂「當作『膠』。膠,固也。言以恩澤膠固之,故曰『繆數(shù)』」者非。又案「自城陽大夫」至「故子毋復見寡人」一段文字,皆管子教桓公「請罪」城陽大夫之詞?!笢缙湮弧苟?,則如王念孫氏所云「乃管子教桓公以謫之之事」。自此以下,仍是管子語。蓋謂如能以上述之詞及事罪之,則其所發(fā)生之效果,必可如此云云也?!腹驶腹迫柿⒘x」之「桓公」,當作「公」字或「君」字看,與上文「計決四方子息」節(jié)中之「桓公」用法全同。
桓公曰:「崢丘之戰(zhàn)〔一〕,民多稱貸,負子息,以給上之急,度上之求。寡人欲復業(yè)產,此何以洽〔二〕?」
管子曰:「惟繆數(shù)為可耳〔三〕?!?br />
桓公曰:「諾?!?br />
令左右州曰:「表〔四〕稱貸之家,皆堊白其門而高其閭〔五〕?!怪萃ㄖ畮煛擦硤?zhí)折箓曰:「君且使使者〔七〕?!够腹拱耸拐呤借刀钢?,以給鹽菜之用〔八〕。稱貸之家皆齊首稽顙而問曰:「何以得此也?」使者曰:「君令曰:寡人聞之,《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也〔九〕。寡人有崢丘之戰(zhàn)。吾聞子假貸吾貧萌,使有以給寡人之急,度寡人之求。使吾民春有以倳耜,夏有以決蕓,而給上事,子之力也。是以式璧而聘子,以給鹽菜之用。故子中民之父母也?!狗Q貸之家皆折其券而削其書〔一0〕,發(fā)其積藏,出其財物,以振貧病,分其故貲,故國中大給〔一一〕。崢丘之謀也。此之謂繆數(shù)〔一二〕。
〔一〕 尹注云:「崢丘,地名。未聞。說即葵丘。」元材案:崢丘解已見《山國軌篇》,此亦著者假託之詞。
〔二〕 尹注云:「業(yè)產者,本業(yè)也。洽,通也。言百姓為戎事失其本業(yè),今欲復之,何以通於此也?!雇跄顚O云:「『洽』當為『給』。下文云『國中大給』,即其證也。尹注非」。元材案:復業(yè)產即恢復生產。貧民因供應戰(zhàn)時賦稅,以致破產,故欲代為還清債務,恢復生產。
〔三〕 元材案:著者於敘述上節(jié)「此之謂繆數(shù)」之後,又聯(lián)想及另一繆數(shù)之例,故又闢為此節(jié)連類及之。此與上文因敘述「乘天威以動天下之道」,而又連類觸及另一「籍於鬼神」之法,即所謂「乘天甾以求民鄰財之道」者,章法蓋同。
〔四〕 尹注云:「旌,表也?!雇跄顚O云:「『表』當依宋本作『旌』。故尹注云『旌,表也』。今作『表』者涉注文而誤?!箯埮寰]云:「本文作『表』,注作『表,旌也』亦通?!乖陌福簭堈f是。《通典 食貨》十二引即作「表,旌也」。表即《山權數(shù)篇》「樹表置高」之表,解已見該篇。
〔五〕 尹注云:「亦所以貴重之。」元材案:堊,塗飾也。堊白其門,以白色塗飾其門也。閭即里門。高其閭,即將里門放高放大?!稘h書 于定國傳》云:「始定國父于公,其門閭壞,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車。』」顏師古注云:「閭門,里門也?!?br />
〔六〕 元材案:師,鄉(xiāng)師也?!豆茏印×⒄吩疲骸阜謬詾槲遴l(xiāng),鄉(xiāng)為之師。分鄉(xiāng)以為五州,州為之長。」又《權修篇》云:「鄉(xiāng)置師以說道之。」「州通之師」者,通即向上級匯報,謂州長旌表既畢,乃以其事匯報於鄉(xiāng)師。猶《立政篇》之言「里尉以復於州長,州長以計於鄉(xiāng)師」矣。
〔七〕 安井衡云:「『箓』當為『篆』。折篆猶折簡也?!估钫苊髡f同。元材案:折箓指官府命令。敦煌簡稱候官之令為「官彔」(《流沙》簿書 二三),《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責寇恩事簡策》(一九七八年《文物》第一期)稱太守府之令為「府彔」,蓋猶後世之令牌。執(zhí)折箓,謂從鄉(xiāng)師處取得令牌以通告稱貸之家?!妇沂故拐摺梗赐ǜ嬷~,不必改字。
〔八〕 尹注云:「令使者賚石璧而與,仍存問之,謙言鹽菜之用?!乖陌福喊耸拐?,謂使者共八人也??紳h代自武帝以來直至平帝,歷代皆有派遣使者循行天下之舉。計武帝元狩六年有博士大等六人,昭帝始元元年有故廷尉王平等五人,宣帝元康四年有大中大夫彊等十二人,五鳳四年有丞相御史椽二十四人,元帝初元元年有光祿大夫褒等十二人,建始四年有諫大夫博士賞等二十一人,成帝河平四年有光祿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其以八人同時出使者至平帝時始有之?!稘h書 平紀》:「元始四年遣大僕王惲等八人置副假節(jié)分行天下覽觀風俗?!刮迥?,「大僕王惲等八人使行風俗,宣明德化,萬國齊同,皆封為列侯。」此兩事又見《王莽傳》,其五年之一次敘述特詳。原文云:「風俗使者八人還,言天下風俗齊同。詐為郡國造歌謠頌功德,凡三萬言。莽奏定著令……陳崇等皆封為列侯?!褂帧锻馄荻鳚珊畋怼罚耸拐咝彰胺馓枒魯?shù)詳為記載。足見八使者同時分行天下,又同時封侯,在當日政治上確為一最重大之事件,乃王莽篡漢陰謀前奏曲之一在此以前實無有也。此文言桓公「使八使者」,與漢平帝時事正相符合。此又本文晚出之一證也。
〔九〕 元材案:「《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是《史記 文紀》十三年《除肉刑詔》文中語。
〔一0〕元材案:折券削書,解已見《山國軌篇》。
〔一一〕郭沫若云:「『分其故貲』,『貲』當是『舊』之誤?!乖陌福悍?,散也。故貲,包括上文「積藏」及「財物」而言。故貲既散,萬人得受其流,故曰「國中大給」也。若如郭說,則當譯為「分散他的故舊」,未免不通矣。
〔一二〕元材案:此節(jié)與上節(jié)所言,雖同為「繆數(shù)」,但其內容則有消極與積極之分。上節(jié)以「請罪」為主,此節(jié)則以「表揚」為主。著者之意,蓋欲用請罪之法,促使功臣世家自願分出資財,振濟貧困,用表揚之法促使高利貸者自願放棄剝削行徑,既不使國家增加財政支出,又能使國無飢民及解除墮入高利貸網者之債務負擔。在私有財產制社會中,此種所謂「繆數(shù)」者顯然是一種不可能實現(xiàn)之幻想。然亦實有其歷史背景。《漢書 哀紀》:「元始二年(公元二),郡國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安漢公、四輔、三公、張晏曰:王莽為太傅,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是為四輔。莽復兼大司馬,馬宮為司徒,王崇為司空,是為三公。卿大夫、吏民為百姓困乏,獻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賦貧民?!褂帧锻趺鳌罚骸该в蕴撁f太后,白言親承前孝哀、丁、傅奢侈之後,百姓未贍者多,太后宜且衣繒練,頗損膳以視(與『示』通)天下。莽因上書,願出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付大司農助給貧民。於是公卿皆慕效焉?!褂州d張敞孫竦為大司徒司直陳崇草奏,稱莽功德,其中亦有「又上書歸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錢獻田,殫盡舊業(yè),為眾倡始。於是小大鄉(xiāng)和,承風從化。外則王公列侯,內則幃幄侍御,翕然同時,各竭所有,或入金錢,或獻田畝,以振貧窮,收贍不足」之語。此本王莽有意作假,以騙取元后之信用,即安井衡所謂「詐術」者。即此亦足以證明本書著者與王莽在立場上有一脈相通之處矣!
桓公曰:「四郊之民貧,商賈之民富。寡人欲殺商賈之民以益四郊之民〔一〕,為之奈何?」
管子對曰:「請以令決濩洛〔二〕之水,通之杭莊之間〔三〕。」
桓公曰:「諾?!?br />
行令未能一歲,而郊之民殷然益富,商賈之民廓然益貧〔四〕。
桓公召管子而問曰:「此其故何也?」
管子對曰:「決濩洛之水通之杭莊之間,則屠酤之汁肥流水〔五〕,則{民〈蟲蟲〉}虻〔六〕巨雄〔七〕、翡燕小鳥〔八〕皆歸之,宜昏飲〔九〕。此水上之樂也。賈人蓄物而賣為讎,買為取〔一0〕。市未央畢,而委舍其守列〔一一〕,投〔一二〕{民〈蟲蟲〉}虻巨雄。新冠五尺〔一三〕請挾彈懷丸游水上,彈翡燕小鳥〔一四〕,被於暮〔一五〕。故賤賣而貴買。四郊之民賣賤,何為不富哉?商賈之人何為不貧乎〔一六〕?」
桓公曰:「善?!?/em>
〔一〕 元材案:殺,削減。殺商賈之利,即削減商賈之利。此即《輕重乙篇》所謂「吾欲殺正商賈之利而益農夫之事」之意。因本文著者又有所謂「決濩洛」之筴,故復提出討論之。四郊之民即農民也。
〔二〕 張佩綸云:「《說文》:『濩,雨流霤下貌?!弧渡胶=洝∥魃浇洝贰河幸?,其清洛洛』,郭注:『洛洛,水流下貌也?!弧肚f子 逍遙遊》『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司馬『瓠音護』,《注》云:『瓠,布濩也。落,零落也。言其形平而淺,受水則零落而不容也?!弧吼洹弧簽C洛』均雙聲,言霖潦無所容之水。」元材案:濩洛之水,猶言窪地之積水。
〔三〕 王念孫云:「『杭』當為『抗』,抗古讀若康,杭莊即康莊。」張佩綸云:「王說非也?!对姟『訌V 傳》、《廣雅 釋詁》並云:『杭,渡也?!弧汉记f之間』,猶《孟子》言『莊嶽之間』。莊嶽二里名。此杭莊亦當為二里名。莊則近市,而杭本有舊渡,或如乾時之類。今以霖潦之水歸之,始能通舟,故百鳥翔集於此。若如王說,則水溢通衢,既不能舟,又不能車,其策不亦迂謬乎?」元材案:「杭」當作「抗」,王說是也?!妒酚洝£戀Z傳 索隱》引崔浩云:「抗,對也?!骨f即左襄二十八年傳「得慶父之木百車於莊」之莊,註云:「莊,六軌之道?!埂稜栄拧♂寣m》云:「六達謂之莊?!谷粍t抗莊者即兩莊對立之意。故《事物異名錄》云:「《管子》抗莊若雁翅?!谷粞愠嵴?,兩莊對立,如雁之有兩翅也。張氏說非。
〔四〕 李哲明云:「『郊』上應脫『四』字。上下文『四郊之民』凡三見,此亦當有之?!构粼疲骸浮憾患础核摹蛔种`」元材案:郭說是也。下文「行令未能一歲,五衢之民皆多衣帛完屨」,「五衢」上無「而」字,可證。殷然,盈滿之貌。廓然,解已見《輕重乙篇》。
〔五〕 元材案:屠,屠戶。酤一作沽,賣酒者也?!妒印吩啤竿勒吒钊猓V嗌?,則沽者亦知酒之多少也」是也。汁肥流水,指兩莊中釀酒及宰殺豬羊時所遺之肥汁盡流入於水中。
〔六〕 張佩綸云:「案『{民〈蟲蟲〉}虻』當作『{民〈蟲蟲〉}母』?!稜栄拧♂岠B》『鷏,{民〈蟲蟲〉}母』,郭注:『似鳥〈暴鳥〉而大,黃白雜文,鳴如鴿聲,今江東呼為蚊母。俗說此鳥常吐蚊,因以名云?!弧乖陌福捍苏f是也。{民〈蟲蟲〉}母即今之蚊母鳥,大如雞,體灰白色,頸及背腹部有黑斑,尾黑褐色。夏日居於黑龍江等處,冬赴熱地。晝伏森林,夕則飛翔河邊。食蚊虻羽蟻。嘴小深裂,張之則成大口,食蚊無算,故為益鳥。唐《國史補》:「江東有蚊母鳥,亦謂吐蚊鳥。夏則夜鳴,吐蚊於叢草間。」即此鳥也。
〔七〕 丁士涵云:「『巨』、『渠』假字?!盒邸划敒椤河埂?。《上林賦》有『庸渠』,水鳥也?!墩f文》:『〈鳥庸〉,〈鳥庸〉鳥?!弧褂谑∥嵩疲骸付≈^『巨、渠假字』是也,以『巨雄』為『庸渠』殊誤?!盒邸荒恕忽谩恢灐!稘h書 古今人表》『雒陶』,《尸子》作『雄陶』,是其證?!壕搛谩患础呵浴弧!对姟◎蒡觥鳌罚骸候蒡?,渠略也?!祸谩⒙詠K諧各聲。《爾雅 釋蟲》『蜉蝣,渠略』,《釋文》:『略或作{略〈蟲蟲〉}?!弧墩f文》『〈蟲尞,右上為小〉,巨〈蟲尞,右上為小〉也。一曰蜉蝣,朝生暮死者?!弧斗窖浴肥弧候蒡?,秦晉之間謂之蟝{略〈蟲蟲〉}?!蝗粍t巨雄即渠略矣?!乖陌福憾≌f非,于說亦不合。下文云:「投{民〈蟲蟲〉}母巨雄?!谷鐐S渠略,則如何投之?投之又有何用?仍當作「巨雄」。巨雄者,大鳥也,指{民〈蟲蟲〉}母而言。與下文「翡燕小鳥」互為對文。
〔八〕 元材案:翡即翡翠,屬鳥類鳴禽類。亦名赤鴗。形似魚狗,長九寸餘,體之上面呈赤褐色,臀部中央與上尾間有白色一條,又雜以青色斑紋。巢營於山中樹洞內,捕食昆蟲類。漢人最喜捕之。《鹽鐵論 通有篇》文學指摘當時風俗云:「今世俗壞而競於淫靡,女極於纖微,工極技巧。雕素樸而尚怪,鑽山石而求金銀,沒深淵而求珠璣。設機陷求犀象,張網羅求翡翠。求蠻貉之物以眩中國,徙邛筰之貨致之東海。交萬里之財,曠日廢功,無益於用?!刽浯潴w小,不如{民〈蟲蟲〉}母之大,故曰「小鳥」也。
〔九〕 元材案:昏飲即日落時飲酒之意。
〔一0〕豬飼彥博云:「『賣為讎,買為取』,謂賣者速售,買者速取也?!?br />
〔一一〕元材案:央者,半也。市未央畢,謂買賣尚未完成其半數(shù)也。委,棄也。舍,去也。委舍謂棄去之。《孟子 公孫丑篇》:「委而去之?!埂夺釢h書 光武紀》李賢注:「委守,謂棄其所守也。」即其義矣。列即《漢書 食貨志》「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之列,顏師古注云:「列者若今市中賣物行也。」守列即坐列,猶今日之言「站櫃臺」矣。
〔一二〕張佩綸云:「《說文》:『投,擿也?!弧稘h書 蕭望之傳 注》:『射之言投射也?!灰允甘瘮`之,皆可曰投?!抖Y》『投壺』,《左氏傳》『擿石以投人』,皆是?!?br />
〔一三〕尹桐陽云:「年二十曰新冠。五尺謂五尺之童。」
〔一四〕吳志忠云:「『請』乃『諸』字誤?!乖S維遹云:「『請』當作『者』,因『者』誤為『諸』,復誤為『請』。」元材案:兩氏說非是。請者,安井衡云:「新冠少年,五尺童子皆請其父兄,挾彈懷丸彈小鳥於水上,以及昏暮」是也。
〔一五〕安井衡云:「被,及也?!?br />
〔一六〕豬飼彥博云:「『賣賤』二字衍?!雇跄顚O云:「『賣賤』當作『買賤』,言四郊之民多買賤物,所以致富也?!固狰檻c云:「原文當作『賣貴而買賤』。此與上文商賈之人『賤賣而貴買』事正相因。奪三字則文義不完?!乖陌福喝f皆可通。此蓋謂於兩莊之間,決水通之,使市中屠酤所遺肥汁流入水中,則百鳥翔集,遊人眾多,商賈與少年童子,競相以彈射飛鳥為樂,而委棄其用貴價購買而來之貨物於守列而不顧。及至天色既暮,祇有賤價拋售,迅速收場而已,故四郊農民得以賤價收買。如此,則農民自富,商賈自貧矣。此事在今日觀之,未免幼稚可笑,然實亦以漢代社會之實際情況為背景者,初非毫無根據(jù)之談也??紥稄棏淹?,遨遊山上,不務正業(yè),在漢代確為一時風氣。其事蓋起于戰(zhàn)國之時?!秶摺〕摺罚骸缸髵稄棧覕z丸?!埂肚f子》:「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所用者重,所要者輕?!埂秴问洗呵铩≠F生篇》亦有此言。及於漢代,其風益熾。焦氏《易林》:「公子王孫,把彈攝丸?!埂段骶╇s記》:「韓嫣好彈,嘗以金為丸,所失者日有十餘。長安為之語曰:『苦飢寒,逐金丸?!弧褂衷疲骸搁L安五陵人以柘木為彈,真珠為丸,以彈鳥雀?!瓜轮翓|漢,仍未有已。王符《潛夫論 侈靡篇》云:「丁夫不扶犁鋤,而懷丸挾彈,攜手上山遨遊?!褂帧侗碧脮n》一百二十四引《東觀漢記 詔》曰:「三輔皆好彈。一大老從旁舉身曰:『噫嘻哉!』」其中尤以韓嫣與五陵人為最可注意。韓嫣乃武帝倖臣,至乃以金為丸。五陵人則以金珠為丸。當日社會人士崇尚此種遊樂之狂熱,實可想見。本篇及《輕重戊篇》均以此事為言。雖後者以「沐涂樹之枝」直接禁止之,與此處之以決水致鳥而示提倡者用意不盡相同,然無論禁止或提倡,概皆社會現(xiàn)實生活之反映。此如在舊日軍閥時代之廣東,賭番攤之風盛行,而統(tǒng)治者亦有時禁止,有時開放。若在內地各省,本不知賭番攤為何事,則統(tǒng)治者自無禁止與開放之需要,其理蓋甚明也。
桓公曰:「五衢之民衰然〔一〕多衣弊而屨穿。寡人欲使帛布絲纊之賈賤,為之有道乎?」
管子曰:「請以令沐途旁之樹枝,使無尺寸之陰〔二〕?!?br />
桓公曰:「諾。」
行令未能一歲,五衢之民皆多衣帛完屨〔三〕。
桓公召管子而問曰:「此其何故也〔四〕?」
管子對曰:「途旁之樹未沐之時,五衢之民男女相好〔五〕,往來之市者罷市相睹〔六〕樹下,談語終日不歸。男女當壯〔七〕,扶輦推輿,相睹樹下,戲笑超距〔八〕,終日不歸。父兄相睹樹下,論議玄語〔九〕,終日不歸。是以田不發(fā)〔一0〕,五穀不播,桑麻不種,蠒縷不治〔一一〕。內嚴〔一二〕一家而三不歸〔一三〕,則帛布絲纊之賈安得不貴?」
桓公曰:「善?!?/em>
〔一〕 元材案:五衢,解已見《巨(筴)》乘馬篇》。「衰」即《史記 平準書》「財賂衰耗而不贍」之衰。衰然,衰耗之貌,猶言窮困也。
〔二〕 黃震云:「沐,去樹枝也。沐途旁之樹枝以絕遊息,農人皆務本業(yè)而農以富?!拱簿庠疲骸搞濯q洗也。樹枝在上,猶髮在頭上,故不言洗而言沐?!乖陌福骸抖Y 檀弓》「沐槨」,鄭注:「沐,治也。」此云沐者,亦謂修治而去其枝也。陰通蔭,木景也?!盾髯印駥W篇》:「樹成蔭而眾鳥息焉」是也。
〔三〕 元材案:完,《說文》:「全也。」「完屨」與「屨穿」對文。
〔四〕 王念孫云:「『此其何故也』當作『此其故何也』。下文同?!?br />
〔五〕 元材案:男女相好,即男女相愛。猶今人之言互相戀愛矣。
〔六〕 元材案:《說文》:「睹,見也?!埂付谩古c「相睹」皆漢人通用語?!尔}鐵論》「睹」字凡十七見。又《世務篇》大夫云:「宋華元、楚司馬子反之相睹也,符契內合,誠有以相信也?!辜聪鄷⑾辔钪?。猶廣州人之言「相睇」矣。
〔七〕 元材案:當壯即丁壯,解已見《揆度篇》。
〔八〕 元材案:戲笑謂遊戲。超距,《史記 廉頗傳》「方投石超距」,《索隱》:「超距,猶跳躍也?!勾颂幃攤S指男女舞蹈互相遊戲而言。今西南各兄弟民族中尚存此俗。
〔九〕 張文虎云:「『玄』當為『互』字之誤。舊書往往相亂?!挂τ栏旁疲骸腹茏訒r安得有『玄語』?『玄語』當作『立語』。」元材案:玄即《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玄,謂理之微妙者也。猶言說話不切實際。揚雄《解嘲》所謂作「大玄五千文,支葉扶疏,獨說十餘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纖者入無倫」者是也。張、姚二氏說皆非。
〔一0〕陶鴻慶云:「『田』下當有『草』字?!禾锊莶话l(fā)』與下『五穀不播』等句句法一律?!秶钇吩疲骸焊锇l(fā)草,上得其數(shù)矣?!弧遁p重甲篇》云:『強本趣耕,發(fā)草立幣而無止。』皆其證。」
〔一一〕元材案:「蠒」,《廣韻》:「即『繭』之俗字?!估O承桑言,縷承麻言。
〔一二〕丁士涵云:「『嚴』乃『瞰』之借字?!稄V雅》:『瞰,視也?!弧睹献印‰x婁篇 注》曰:『瞰,視也?!弧兑袅x》:『矙或作瞰,同?!弧墩f文》作『闞』,云『望也』?!都崱酚小骸茨繃馈怠蛔?,云『與瞰同,視也』?!箯埮寰]云:「『嚴』當作『闞』,字之誤也?!墩f文》:『闞,望也?!换蜃鳌侯?,趙注《孟子》:『瞰,視也。』《集韻》作『〈目嚴〉』?!乖陌福簢兰础茨繃馈底种?,不必改字。
〔一三〕元材案:此文《輕重戊篇》亦有之。細繹其意,似皆是竊取《史記 貨殖傳》「管子亦有三歸」之說而附會之,所謂三歸究何所指、歷來說者不一。然若果如著者所言,以「三歸」為即上文所述之「歸其三不歸」,則與孔子所謂「焉得儉」者有何關係?惟所述「三不歸」之事實,當亦為漢代本有此種風俗,與上節(jié)之「挾彈懷丸遨遊山上」者相同。然依賴修剪道旁樹枝,破壞自然風景,促使所謂「三不歸」之人皆歸而從事生產勞動,此與電影「半夜雞叫」中周扒皮所用陰謀,殆全相似。作者對勞動人民之搾取,真可謂無所不至其極矣。
桓公曰:「糶賤,寡人恐五穀之歸於諸侯。寡人欲為百姓萬民〔一〕藏之,為此有道乎?」
管子曰:「今者夷吾過市,有新成囷京者〔二〕二家。君請式璧而聘之〔三〕。」
桓公曰:「諾?!?br />
行令半歲,萬民聞之,舍其作業(yè)〔四〕而為囷京以藏菽粟五穀者過半。
桓公問管子曰:「此其何故也?」
管子曰:「成囷京者二家,君式璧而聘之,名顯於國中,國中莫不聞。是民上則無功顯名〔五〕於百姓也,功立而名成,下則實其囷京,上以給上為君,壹舉而名實俱在也〔六〕。民何為也〔七〕?」
〔一〕 元材案:「百姓萬民」解已見上。
〔二〕 尹注云:「大囷曰京。」元材案:「囷」字解已見《輕重甲篇》?!妇辜础妒酚洝}公傳》「見建家京下之石」之京,《集解》引徐廣曰:「京者,倉廩之屬也?!咕﹪镞B文,乃漢人常用語。《鹽鐵論 孝養(yǎng)篇》文學云:「京囷而以養(yǎng),非孝也?!埂都本推吩疲骸搁T戶井灶廡囷京?!刮尔}鐵論》「京」誤為「涼」,俞樾已言之。
〔三〕 元材案:「式璧而聘」一語,解已見《輕重甲篇》。
〔四〕 元材案:「作業(yè)」一詞,蓋漢人常用語?!妒酚洝∑綔蕰吩疲骸笣h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yè)劇而財匱?!埂尔}鐵論 散不足篇》云:「作業(yè)墮怠?!埂端灯吩疲骸覆粭壸鳂I(yè)?!埂稘h書 溝洫志》云:「民常罷於救水,半失作業(yè)?!褂帧妒捦畟鳌吩疲骸附裼形鬟呏?,民失作業(yè)。」皆指本業(yè)或職業(yè)而言。
〔五〕 丁士涵云:「『無』疑『垂』字誤?!乖陌福撼蓢锞┮圆胤Y,乃人民自己之事,非有功於國家,而政府獎勵之,使之名揚於百姓,故曰「無功顯名」也。丁說非。
〔六〕 張佩綸云:「『功立而名成』,『上為君』,皆注文闌入者?!荷弦越o』,『上』亦羨字。上則無功而顯名,下則實其囷京以給,故曰『名實俱在』。」元材案:「上則無功顯名於百姓也,功立而名成」二句,與「下則實其囷京,上以給上為君」二句,互為對文。前二句屬於名,後二句屬於實。「壹舉」者,指成囷京以藏穀而言。文義甚明,何必多所臆改?張說失之。
〔七〕 戴望云:「『民何為也』當作『民何不為也』。脫『不』字?!购稳玷霸疲骸该裰務卟粸榇硕螢楹??反言以決其必為也?!乖陌福寒斠院握f為是。《鹽鐵論 錯幣篇》云:「禁篽之法立而奸偽息,奸偽息則民不期於妄得,而各務其職,不反本,何為?」句法與此略同。不必加字。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王數(shù)之守終始〔一〕,可得聞乎?」
管子曰:「正月之朝〔二〕,穀始也。日至百日,黍秫之始也?!踩尘旁聰繉崳禁溨家病菜摹?。」
〔一〕 豬飼彥博云:「『王數(shù)』當作『五穀』?!乖陌福和鯏?shù)即帝王之政策,解已見《國準篇》?!竿鯏?shù)之守終始」,即「王國守始」之意,解已見《乘馬數(shù)篇》。豬飼說非。
〔二〕 元材案:朝,旦也?!逗榉段逍袀鳌吩疲骸钙降┲潦硶r為日之朝。上旬為月之朝。自正月至四月為歲之朝?!勾搜浴刚轮梗^正月上旬也。《巨(筴)乘馬篇》云:「謂百畝之夫;子之筴率二十七日為子之春事?!埂渡絿壠吩疲骸复菏詹缓r事?!埂遁p重甲篇》云:「春日倳耜?!菇灾阜N穀而言。故曰「正月之朝,穀始也」。
〔三〕 元材案:日至謂冬至。黍秫即黍稷。《巨(筴)乘馬篇》云:「日至六十日而陽凍釋,七十日而陰凍釋,陰凍釋而藝稷。百日不藝稷。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內耳也?!古c此所言「日至百日黍秫之始」正同。
〔四〕 何如璋云:「『平麥』當作『牟麥』,以形近而訛?!箯埮寰]、李哲明說同。元材案:牟與麰通?!睹献印「孀悠吩疲骸附穹螯E麥,播種而耰之?!棺ⅲ骸更E麥,大麥也?!果溨シN,多在秋收之後,故曰「九月斂實,麰麥之始也」?!遁p重乙篇》云:「請以令使九月種麥。」與此正合。又案:此文大意,蓋謂以上三始,乃農民開始生產之時,亦即青黃不接之時。政府於此,應事先守之以筴,使農民所需要之耒耜械器種饟糧食,皆取贍於政府,以免為富商蓄賈所乘,則民無廢事,而國無失利矣?!掇穸绕吩疲骸钙湓诜Y者守之春秋?!沽x與此同。
管子問於桓公曰:「敢問齊方于〔一〕幾何里?」
桓公曰:「方五百里。」
管子曰:「陰壅長城之地〔二〕,其於齊國三分之一,非穀之所生也。〈氵廣?!怠埾?,其於齊國四分之一也〔三〕。朝夕外之,所墆齊地者五分之一,非穀之所生也〔四〕。然則吾非託食之主〔五〕耶?」
桓公遽然〔六〕起曰:「然則為之奈何?」
管子對曰:「動之以言,潰〔七〕之以辭,可以為國基〔八〕。且君幣籍而務,則賈人獨操國趣。君穀籍而務,則農人獨操國固〔九〕。君動言操辭〔一0〕,左右之流君獨因之〔一一〕。」
「物之始吾已見之矣。物之終吾已見之矣。物之賈吾已見之矣?!埂惨欢?br />
管子曰:「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一三〕。三敗殺君二重臣定社稷者,吾此皆以狐突之地封者也。故山地者山也,水地者澤也,薪芻之所生者斥也〔一四〕?!?br />
公曰:「託食之主及吾地〔一五〕亦有道乎?」
管子對曰:「守其三原〔一六〕?!?br />
公曰:「何謂三原?」
管子對曰:「君守布則籍於麻,十倍其賈,布五十倍其賈,此數(shù)也〔一七〕。君以織籍籍於糸。未為系,籍系撫織,再十倍其賈。如此,則云五穀之籍〔一八〕。是故籍於布則撫之系,籍於穀則撫之山,籍於六畜則撫之術〔一九〕。籍於物之終始而善御以言〔二0〕?!?br />
公曰:「善?!?br />
管子曰:「以國一籍臣右守布萬兩而右麻籍四十倍其賈,衍布五十倍其賈〔二一〕。公以重布決諸侯賈,如此而有二十齊之故〔二二〕。是故輕軼於賈穀制畜者則物軼於四時之輔〔二三〕。善為國者守其國之財〔二四〕,湯之以高下,注之以徐疾〔二五〕,一可以為百〔二六〕。未嘗籍求於民,而使用若河海〔二七〕,終則有始〔二八〕。此謂守物而御天下也。」
公曰:「然則無可以為有乎?貧可以為富乎〔二九〕?」
管子對曰:「物之生未有刑,而王霸立其功焉〔三0〕。是故以人求人,則人重矣。以數(shù)求物,則物重矣〔三一〕。」
公曰:「此若言何謂也?」
管子對曰:「舉國而一則無貲,舉國而十則有百〔三二〕。然則吾將以徐疾御之,若左之授右,若右之授左,是以外內不踡,終身無咎。王霸之不求於人而求之終始,四時之高下,令之徐疾而已矣〔三三〕。源泉有竭,鬼神有歇。守物之終始,身不竭〔三四〕。此謂源究〔三五〕。」
〔一〕 豬飼彥博云:「『于』字衍?!苟∈亢疲骸浮河凇患础悍健蛔种`而衍者?!褂谑∥嵩疲骸赴付≌f非是。『于』應讀作『宇』,『方于』即『方宇』?!蹲笫险阉哪陚鳌贰菏涫赜睢?,注:『國四方曰宇』是也?!构粼疲骸浮悍接凇划斪x為『方輿』?!兑住≌f卦》『坤為大輿』,《淮南 原道》『以地為輿』,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輿,圓天為蓋』?!妒酚洝∪跏兰摇贰河纷噍浀貓D』,《索隱》:『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天圓地方,故地即稱『方輿』。輕重諸篇乃漢人所作,特變言為『方于』,以顯示其高古耳?!乖陌福河谡f是也。惟「方于」二字應互倒??追f達《正義》:「于屋則簷邊為宇,于國則四垂為宇?!勾颂廄R桓公是問齊國之宇共方多少里,故下文答云「方五百里」,不再以「方于」二字連言,可證。
〔二〕 元材案:陰指平陰。雍即《周禮 秋官 司寇》「雍氏」之雍,《注》:「謂隄防止水者也?!埂夺屛摹罚骸赣?,於勇反?!埂妒酚洝√K秦傳》燕王曰:「吾聞齊有清濟濁河可以為固,長城鉅防足以為塞。」《集解》徐廣曰:「濟北盧縣有防門。又有長城,東至海?!埂墩x》:「長城西頭在濟州平陰縣界?!埂端洝ⅰ吩疲骸笣耘R邑縣東,又北逕平陰城西?!咕┫喹[曰:「平陰齊地,在濟北盧縣故城西南十里。南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河道所由名防門,去平陰三里。齊侯塹防門,即此也?!谷粍t陰雍長城,即指從平陰之防門沿河而東經泰山所築之長城鉅防而言。據(jù)《泰山記》載「太山西有長城,緣河,經太山一千餘里至瑯邪臺入海?!顾鶃淄恋厣醵?,故曰「其於齊國三分之一」也。
〔三〕 洪頤楫云:「《山至數(shù)篇》:『龍夏以北至於海莊,禽獸牛羊之地也?!淮恕骸淬邚V牛〉』字本『海莊』二字訛并作一字?!雇跄顚O云:「洪說是也。俗書『莊』字作『莊』,因訛而『〈廣?!怠?。加『氵』則為『〈氵廣?!怠灰印!苟∈亢疲骸浮核姆种灰病唬阂病蛔稚弦喈斢小悍欠Y之所生』五字,與上下文一例?!乖陌福簝烧f皆是。龍夏,解已見《山國軌篇》。
〔四〕 安井衡云:「『朝夕』讀為『潮汐』?!和庵唬v其外也。」元材案:此說是也。墆即《楚辭》「舉霓旌之墆翳」之墆,遮蓋之意。謂除陰雍長城佔地三分之一,海莊龍夏佔地四分之一外,此為包遶其外之潮汐所遮蓋者又居齊地五分之一也。此三地者皆不能生產五穀。下文所謂「山地者山,水地者澤,薪芻之所生者斥也」,即承此而言。
〔五〕 俞樾云:「『吾』字乃『君』字之誤。管子謂桓公為託食之主,故桓公遽然起曰『然則為之奈何』也?!勾魍f同。
〔六〕 元材案:遽然,惶懼之貌。
〔七〕 元材案:潰即《詩 邶風 谷風》「有洸有潰」之潰,《注》:「潰,怒也?!寡赞o指號令言,潰之以辭,即《輕重甲篇》「朝令一怒」之意。何如璋謂「潰當作〈言貴〉」,李哲明謂「潰當為漬」,聞一多謂「潰為淫之誤」,郭沫若謂「潰乃繢字之誤」者皆非。
〔八〕 元材案:國基者,立國之基礎也?!豆茏印∷臅r篇》云:「惟聖人知四時。不知四時,乃失國之基?!埂蹲笳咽陚鳌罚骸钢倌嶂^子產於是行也,足以為國基矣。」《鹽鐵論 非鞅篇》文學云:「善鑿者建周而不疲(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伊尹以堯舜之道為殷國基,子孫紹位,百代不絕。商鞅以重刑峭法為秦國基,故二世而奪。」又《輕重篇》文學云:「禮義者國之基也?!沽x與此同。
〔九〕 元材案:「而務」即為務?!盾髯印⊥醢云吩疲骸溉舴蛘撘幌嘁约媛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向方而務?!箺顐娮⒃疲骸赋枷陆砸运薜老蚍綖閯?,不敢姦詐也。」是也。此言「幣籍而務」、「穀籍而務」者,謂以斂幣為務,斂穀為務也。國趣,謂國家旨趣,猶言國家經濟計劃?!妒酚洝】崂魝鳌罚骸干蠁枩唬骸何崴鶠?,賈人輒先知之,益居其物。是類有以吾謀告之者?!弧顾^「吾所為」,所謂「吾謀」,即「國趣」之義也?!纲Z人輒先知之,益居其物」,則「賈人獨操國趣」之義也。農人指地主言。國固解已見《山權數(shù)篇》。此謂政府如專以籍取五穀為務,則人民之無穀者亦將盡所有之貨幣或財物以與地主實行交易,如此則穀貴而萬物賤,而人民之司命,國家之根本,乃全為地主所把持,而政府無有事焉。所謂「農人獨操國固」,即此意也。
〔一0〕王引之云:「『操』當作『搖』,『搖辭』即『動言』,古人自有複語耳?!遁p重甲篇》云:『動言搖辭,萬民可得而親。』是其證?!构粼疲骸浮翰佟?,『藻』字之誤。因藻或作繰,故誤為操?!遁p重甲篇》之『動言搖辭』,則又由『操』誤為『搖』耳。王氏據(jù)『搖』而改『操』,適得其反。」元材案:操搖可以互用,亦猶「制上下之用」、「利上下之用」,「利」「制」互用;「託用於其重」、「各用於其重」、「度用於其重」,「託」「各」「度」互用,乃本書各篇常見之例。何必據(jù)彼改此耶?動言操辭,即發(fā)號施令之意,解已詳《揆度篇》。
〔一一〕元材案:「左右之流君獨因之」者,即《山權數(shù)篇》所謂「置四限,高下令之徐疾,敺屏萬物,守之以筴」及《揆度篇》「守四方之高下」之意。謂如能籍於號令,而不求於人,則左右四方皆在政府掌握之中,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也?!渡街翑?shù)篇》所謂「謹守重流」,亦即此意。
〔一二〕尹桐陽云:「此均桓公詞?!乖陌福阂f是也。其上當有「桓公曰」三字。見者,知也,謂三者吾皆已知之也。下文「管子曰」云云,乃再答桓公之詞。蓋管子之意,以為不但齊地非穀之所生者太多,故齊為託食之君,為不可不注意之問題,實則尚有「戰(zhàn)敗削壤」之事亦為一大問題。如此則前後文方可聯(lián)為一氣。若如今本,則下文「管子曰」三字為重出矣。
〔一三〕元材案:長城即齊長城,解已見上。長城橫貫東西,魯在其南,齊在其北,故曰長城之陽為魯,長城之陰為齊也?!妒酚洝∝浿硞鳌吩疲骸柑┥街杽t魯,其陰則齊。」與此正同。因長城在泰山北岡,山南曰陽,山北曰陰,故曰云云也。
〔一四〕吳汝綸云:「此當作『三敗殺君二』為句,『重臣定社稷者吾』為句?!何帷划敒椤何濉??!箯埮寰]云:「『三敗殺君二重臣』,三敗謂曹沫三敗,殺君謂子般閔公,二重臣謂叔牙、慶父?!憾ㄉ琊⒄呶帷恢^使高子將南陽之甲立僖公而城魯?!乖陌福捍司滹@有訛奪,不可強解。「孤突」宋本作「狐突」?!赌救A賦》云:「魚則橫海之鯨,突扤孤遊?!箘t所謂孤突之地者乃孤立突出之地,如鯨魚之突扤孤遊於海面者然?!尔}鐵論 地廣篇》所謂「斗辟之縣」者是也。仍以作「孤突」為合。此謂齊魯毗連,不時發(fā)生戰(zhàn)事,魯人雖三敗於齊,但齊亦折兵損將,結果割地以和,如《左傳》所云「齊人還我汶陽之田」者,是直與吾國以地封敵國之人等也。如此,每有戰(zhàn)爭,輒以吾地封敵國之人,則齊國所存者仍只是原有陰雍長城等非五穀之所生之地,非所謂「山地者山,水地者澤,薪芻之所生者斥」耶?又案此處所論與上文不是一事。上文以齊地「非穀之所生」者太多,故以「齊為託食之君」為主題。此處則以戰(zhàn)敗壤削為主題,故下文桓公即以「託食之主及吾地亦有道乎」合併提出討論也。
〔一五〕丁士涵云:「『及』乃『反』字誤?!乖陌福捍朔殖猩衔亩露?,故曰「託食之主及吾地」。丁說失之。
〔一六〕元材案:「原」即《史記 貨殖傳》「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之原。原者源也,亦始也。三原者指下文「絲」、「山」、「術」三者而言。
〔一七〕元材案:「十倍其賈」上脫「麻」字。謂政府如欲據(jù)守布疋,則必先從據(jù)守麻枲作起。據(jù)守麻枲之初,假設其價為十倍,則績麻成布之後可獲得漲價五十倍之利。「此數(shù)也」者,即「此乃一定之理」之意。
〔一八〕元材案:織即絲織物,解已見《巨(筴)乘馬篇》。系當作糸。《說文》:「糸,細絲也?!埂竸t云五穀之籍」,劉績云:「『云』疑當作『去』?!蛊湔f是也。此謂依守布籍麻之例,政府據(jù)守絲織物,亦必先從據(jù)守絲繭作起。若能更早在絲繭未成之前即開始進行,如《輕重甲篇》所謂「請取君之游財而邑里布積之,陽春蠶桑且至,請以給其口食籧曲之彊」者,則「絓絲之籍去分而斂」,及其織成絲織物,當亦不難獲得漲價再十倍之利。布與絲織物之贏利既皆提高,則政府之收入,已足為一切國用之開支,五穀之籍,便無保留之必要,所謂「不加賦而國用饒」,然則齊國雖非五穀之所生,亦非致命傷之問題矣。
〔一九〕元材案:術通遂,郊外地也。《禮 學記》「術有序」,《注》:「術當為遂?!吨芏Y》『萬二千五百家為遂』。遂在遠郊之外。」此言欲籍於布(包括絲織物在內,下同),則當先據(jù)其絲(包括麻在內,下同);欲籍於穀,則當先據(jù)之於山;欲籍於六畜,則當先據(jù)之於術。蓋絲為布之所出,山長蠶桑為織之所出。籍絲撫織,則可以去五穀之籍,故又相當於穀之所出。術則為六畜之所出。此如《揆度篇》所謂「人君操本,民不得操末。人君操始,民不得操卒」。下文所謂「物之生未有形,而王霸立其功」者,此之謂也。
〔二0〕元材案:言,號令也。善御以言,即《輕重甲篇》「審其號令」之意。審其號令,則事至而不妄。事至而不妄,則可以立為天下王矣。
〔二一〕丁士涵云:「『以國一籍五』云云,當讀『以國一籍五』句,『臣』乃『五』字誤。『君守布萬兩』句,『右』乃『君』字誤。上文云『君守布』,是其證。『而后籍麻』句。『麻十倍其賈』句。『布五十倍其賈』句。今本『籍麻』二字誤乙,又脫『麻』字,衍『四』字。『術』字宋本作『衍』,『衍』字係校語孱入。上文云:『君守布則籍於麻,麻十倍其賈,布五十倍其賈?!皇瞧渥C?!乖陌福喝缍∈险f,「君守布萬兩,而后籍麻」,是守布在先,籍麻反在後矣,與上文「君守布則籍於麻」之程序不合。換言之,即與「守其三原」之原則不合。況「以國一籍五」,文義亦不順乎?此數(shù)句顯有脫誤,仍以闕疑為宜。
〔二二〕丁士涵云:「『如此而有二十齊之故』,朱本『二十』作『也』,蓋『廿』字誤?!汗省荒恕簲?shù)』之誤?!箙侨昃]云:「『二十齊之故』,言視齊之舊日加二十倍也?!乖陌福憾≌f非,吳說是也。以重布決諸侯賈者,謂以重賈五十倍之布,決去所買諸侯萬物之賈?!遁p重甲篇》所謂「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鍾于桀之國」者也?!腹省埂腹拧棺滞ǎ稘h書 西域傳》師古注「故謂舊時也」是也。謂所得贏利,二十倍於齊之舊有收入也?!稘h書 食貨志》董仲舒云:「力役二十倍於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刮姆ㄅc此蓋同。
〔二三〕元材案:「是故輕軼於賈』云云共十八字,必有脫誤,不可強解。
〔二四〕元材案:「守國財」,解已見《地數(shù)篇》。
〔二五〕王念孫云:「『湯』讀若『蕩』。」安井衡說同。元材案:《鹽鐵論 力耕篇》大夫曰:「故善為國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以末易其本,以虛蕩其實?!辜础甘幹愿呦隆怪x。蕩之以高下,猶言「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也。注即《漢書 溝洫志》「注填閼之水溉舄鹵之地」之注,顏師古注云:「注,引也?!埂遁p重乙篇》即作「引之以徐疾」。
〔二六〕王念孫云:「『一可以為百』,當作『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山權數(shù)篇》云:『徐疾之數(shù),輕重之筴,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皇瞧渥C?!购稳玷霸疲骸敢豢蔀榘伲暂p重相因,而究其極也?!渡綑鄶?shù)》:『一可為十,十可為百?!簧w一者數(shù)之始,十者數(shù)之終,百者數(shù)之重。言一及百,十在其中,殆省文見義也?!乖陌福焊髌脭?shù)字,多不相同,不必強與《山權數(shù)篇》相比。王說太拘。
〔二七〕元材案:「使用若河海」,即《輕重甲篇》「用若挹於河?!怪?,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蓋極言其獲利之大也。
〔二八〕元材案:「終則有始」,「有」與「又」同,解已見《輕重乙篇》。
〔二九〕元材案:此就上「一可為百」,更推進一層言之。
〔三0〕戴望云:「朱本『刑』作『形』?!购稳玷霸疲骸浮盒獭蛔x如『形』。物之生,其形未著,乃物之原也。能守其原,則王霸之功立焉。」吳汝綸云:「『刑』當為『形』?!菇疲骸浮盒獭慌c『形』同?!挂╆栐疲骸浮盒獭?,法也?!构粼疲骸钢T家均在『刑』字上咀嚼,似於原語並未得其確解。《輕重篇》所言乃經濟範圍內事?!何镏徽咧^貨物之生產或貨物之經營?!荷荒恕褐紊恢巧乐??!妒酚洝∝浿硞鳌芬坠缭唬骸何嶂紊卤居挟a字,據(jù)《漢書》刪。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故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足以取予,彊不能有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也。』又言『蓋天下言治生者祖白圭』。知此,則可知『物之生未有刑』之確解。刑當讀為型,言治生之道貴通權變,本無定型。顧雖無定型,能通權變者則能掌握之,故曰『而王霸立其功焉』?!阂烈鼌紊兄\,孫吳用兵,商鞅行法』,用於治生則為富商蓄賈;用於治國則為『王霸』。小大不同,其術則一?!乖陌福汉握f是也。此言物之初生,尚無形象,正王霸立功之時。如上文守布籍麻,籍糸撫織,麻尚未形成為布,而糸亦尚未形成為織也。《山國軌篇》云:「國軌布於未形,據(jù)其已成?!埂渡綑鄶?shù)篇》亦云:「動於未形,而守事已成。」義與此同。郭說失之。
〔三一〕郭沫若云:「上『人』字當為『仁』,與下句『數(shù)』字對文。人為財物生產之要素,故須求之以仁,而貴重之?!乖陌福捍苏f非是。以人求人則人重者,謂直接籍求於人,則可不可之權在人手中,是人反為主,而政府乃為客矣。《山至數(shù)篇》所謂「天子以客行令以時出,故失其權」者也。數(shù)即《山國軌篇》「軌守其數(shù)」、《山權數(shù)篇》「以數(shù)行」及《揆度篇》「人君以數(shù)制之」之數(shù),此處指輕重之筴而言。即運用輕重之筴以籍求之於萬物,則無可為有,貧可為富,萬物之利百倍歸於上,人雖不欲,而亦無以避之矣。
〔三二〕郭沫若云:「『舉國而一』剋就求人言,謂舉國如一,則獲利不可計量。『無貲』者如《山權數(shù)篇》北郭之龜名『無貲』之寶?!号e國而十』剋就求物言,謂生產繁榮,經營多方也?!乖陌福捍苏f亦非。一,劃一也,即「高下不貳」之意。言物價以變化為宜,若舉國一致,皆無高下之分,則無餘利可圖,故曰「舉國而一則無貲」也。反之,若國內物價,各地不同,甚至於有十倍之差,則可以從中獲得百倍之利。此觀於上文所舉齊東齊西相被之例,即可知之,故曰「舉國而十則有百」也。
〔三三〕豬飼彥博云:「踡,屈也?!购稳玷霸疲骸浮痕m』當作『倦』,『外內不倦』,是能通其變也?!箯埮寰]說同。郭沫若云:「豬飼說得之?!和鈨炔慧m』,即對內對外均無虧損,不當破字?!乖陌福骸队衿罚骸港m,跼不伸也。」此言善為國者,最重要之措施,即在能以號令之徐疾,對物價實行操縱,使其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然後賤則買之,貴即賣之,為所欲為,若取之左右逢其源,對內對外皆可舒展自如,永無束手束腳之患矣。此王霸之君之所以必求之於萬物之終始,四時之高下,與號令之徐疾,而不求於人也。《國蓄篇》云:「故不求於萬民而籍於號令也?!沽x與此同。
〔三四〕王念孫云:「『身』上當有『終』字。上文『終身無咎』,即其證?!龟悐J云:「『終始』二字互倒。『守物之始,終身不竭』,四字為句?!乖陌福浩妆狙浴竿鯏?shù)之守終始」,此處以「守物之終始」作結,正合首尾相應章法。當以王說為是。此言源泉、鬼神亦各有竭盡歇止之時,惟能守物之終始,則可以生生不已,與天地同其久長。與《山至數(shù)篇》所謂「財終則有始,與四時廢起。聖人理之以徐疾,守之以決塞,奪之以輕重,行之以仁義,故與天壤同數(shù)」者,凡皆極力誇張所謂輕重之筴所獲利益之無窮無盡,非其他尋常事物所可比儗而已。
〔三五〕元材案:源,根源。究,究竟。源究即《易 繫辭》「原始要終」之意,《疏》:「言《易》之為書原窮其事之初始。《乾初九》『潛龍勿用』,是原始也。又要會其事之終末。若《上九》『亢龍有悔』,是要終也?!乖家K,即「求之終始」之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