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唐通赍了三桂復書,回到北京,呈于李闖。李闖大怒,立命把降臣陳演、魏藻德、朱純臣等六十多人,押赴東華門外斬首,一面起兵二十萬,下令親征?;侍优c吳襄,放在京里恐有意外,派人監(jiān)著,同赴前敵。早有流星探馬報知三桂。三桂向眾將道:“咱們這會子,勢成騎虎,說不得大家都要辛苦一點子了。”
馮有威道:“滿洲人答應幫助咱們,咱們有了這樣的好幫手,還伯什么。”
三桂道:“那倒不然,從來說夷情叵測,怎知他懷的是什么意思?咱們究竟原要靠著自己。不過有了幫手,自己膽子壯一點子罷了?!?
說著,流星探馬又報,滿洲國懾政王親率三路大軍,前來相救???、耿、尚三漢將,率著漢軍,赍著紅夷大炮為前路,豫親王多鐸、英親王阿濟格為中路,攝政王親統(tǒng)馬步各軍為后路。三桂聽了,心下稍慰。
從此流星探馬,接二連三,探報的都是緊急軍信。闖軍前鋒,離此三百里了,二百里了,一百五十里了。三桂下令,叫于關外扎幾座虛營,把關里百姓驅(qū)入營中,充當軍士。卻把精軍銳卒,盡挑上關,登陴固守。恰恰布置妥貼,傳報闖軍大至。三桂登關西望,塵頭起處,闖軍像江湖海浪一般,推涌將來,關外那座虛營頓時間踏為平地。關上見了,無不變色。三桂下關,聚集眾將,商議抵敵方法。忽報關城被圍,從一片石起,直到羅城,盡是闖軍,東西兩路都被截斷。三桂向眾將作揖道:“今日的事情,總要諸位盡力了。請諸位不必看三桂分上,且看‘忠義’兩個字分上?!?
說著,故意做出激昂慷慨的樣子。馮有威拔劍在手,慷慨發(fā)言道:“國家豢養(yǎng)我們,為的是什么?
今兒的事情,誰要不聽主帥命令,我就同他拼一拼?!?
說畢,橫目四顧,大有尋人欲斗之勢。于是,眾將齊聲應諾。三桂下令出隊,炮聲起處,關門大開,六七十員上將,跨著怒馬,執(zhí)著武器,簇擁著三桂,風一般馳下關來。從來說一人拼命,萬夫莫擋。吳三桂這支人馬,是拼了命來的,排山倒海,聲勢非凡。無奈李闖手下,都是積年老將,百戰(zhàn)余生。沙場見慣長征,云陣何妨酣戰(zhàn)。恁你左沖右突,竟如銅墻鐵壁,一動都沒有動。
李闖立馬高岡,揚旗指揮,闖軍蜂蒸蟻聚,把三桂困在中心。
這時,山海關外,喊殺聲、馬蹄聲、鼓角聲、弓弦聲、兵器碰撞聲,合著天上的風聲、山谷的回聲,鬧成一片,簡直是天摧地陷,岳撼山搖。從早晨直殺到暮晚,方才收兵休戰(zhàn)。眾將沒一個不汗透重衣,腿臂麻木的。解開戰(zhàn)袍,有重傷的,也有輕傷的。三桂立傳傷科大夫,與眾將裹創(chuàng)醫(yī)治,自己戰(zhàn)袍也不卸,親往各營撫慰看視,眾將于是無不感泣。
當夜接到軍報,知道滿洲兵已到,扎營在歡喜嶺上。三桂立命中軍官,把此信傳知眾軍。眾軍聽得救兵已到,頓時喜氣洋溢,一個個膽子都壯起來。次日黎明,關城下萬眾喧呼,斫墻鑿壁之聲,劈撲震耳。守關將士飛報闖軍又來攻城了。原來李闖攻城,不用云梯沖石的方法,他新想出兩種奇巧法子:專令甲士鑿取城磚,取掉城磚,跟手穿掘窟穴,眾軍士持著畚鍤,次第傳土而出。每隔三五步,留一根土柱,等到窟穴鑿成,縛一極粗極粗麻繩在竽土柱上,幾萬軍士曳垣一呼,土柱一折,城子就崩掉了。再有一法,穿掘了窟穴,把火藥埋藏其中,火燃藥發(fā),城子也要崩掉的。這兩個法子,三桂久已聞名,不料今兒挨到自己地界上來,如何不懼?當下就向眾將道:“滿洲兵駐在歡喜嶺上,哪位前去催一催?闖軍軍勢浩大,總要俟合了兵才好抵敵?!?
三桂侄子吳國貴起身道:“我愿殺出重圍,歡喜嶺那里去一遭。”
三桂大喜,寫下書信。國貴選了二百精銳,開關大呼,殺開一條血路,奔向滿營而去。國貴跨韻是關東名馬,只一個時辰,早已回轉(zhuǎn)本關。三桂問起情形,國貴道:“我看滿洲兵不很可靠,那多爾袞聽了咱們危急情形,竟如沒事人似的,嘴里雖然答應得很好,卻一味喝酒唱曲,并沒有像發(fā)兵的樣子?!?
三桂驚道:“似此如之奈何?”
國貴道:“敢怕是乘勢打劫,先要咱們投降么?”
三桂道:“我再派人下一封書,說明打退了李闖,就投降他?!?
馮有威接語道:“這話很對。主帥就寫信,我替你走一趟罷?!?
馮有威去后,多爾袞依舊沒有派兵來。三桂急甚,當下接二連三,連下了八回告急信,派了八回專使,攝政王才鳴鼓吹角,慢慢發(fā)動人馬。
三桂登關眺望,瞧見大清國旗號,喜向部下道:“這會子咱們才有了命了?!?
副將夏登仕道:“咱們有了命,怕明朝江山,從此沒了命了。李闖雖然不好,究竟是明朝人呢。”
三桂怒道:“夏協(xié)臺,你甘愿降賊么?我吳三桂沒有把江山送給李闖,情顧送給滿洲人。從來說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吳三桂是血性男子呢。”
說著時,滿洲人馬將次到關。三桂傳令開關,親自提槍跨馬,率一支人馬,沖出重圍,迎著滿洲兵通名上去。
滿軍前鋒,是孔、耿、尚三漢將??子械碌溃骸皵z政王車駕在后面呢。你把兵器除掉了,我派人陪你去見?!?
三桂應諾,有德就派一個參領,陪三桂到大隊去。這里鳴著鼓角,不停步地進發(fā),三桂跟隨著參領,雙馬并進。先見過中隊英、豫兩親王,又行一會子,才見繡旗招展,一簇人馬緩緩而來,步武嚴肅,行列整齊,馬步各軍,雖個個像生龍活虎,卻刀斬斧切,一點兒沒有見差。參領通:“這就是王爺大隊了?!?
三桂慌忙下馬,候于路側(cè)。參領上去回過,一時傳說“王爺請見!”
三桂隨著參領,步行而前。直到中軍,見多爾袞早與一眾紅頂黃褂的親王大臣,駐馬而待。三桂就在馬前拜將下去,嘴里稱說:“亡國孤臣吳三桂跪迎王爺虎駕?!?
多爾袞忙欲下馬,猶未下馬,滿面春風地問:“叢就是平西伯么?”
又嗔怪著參領:“還不給我扶住了?!?
三桂已在地下,拜了數(shù)拜。多爾袞笑道:“再不想咱們兩個人,會在這里相見?!?
三桂哭訴李闖殘暴情形,又稱述自己志愿,欲為崇禎報仇。多爾袞道:“足見貴爵忠義。
本國興兵,也無非為這‘忠義’兩個字?!?
左右大臣,就請三桂剃發(fā)。三桂沉吟不語。就聽多爾袞吩咐道:“你們快扶吳伯爺后營去,好好兒伺候?!?
左右答應一聲,扶著三桂去了。霎時出來,已剃了雪白的頭,梳了精光的辮,宛然滿洲人了,不過身上依舊穿著明朝衣服。多爾袞執(zhí)著三桂手笑道:“如今咱們是一家人了?!?
三桂謝道:“這都是王爺?shù)亩鞯??!?
多爾袞道:“等李闖的事情辦完,也封你為王爵,那時咱們兩人,就并肩兒了?!?
此時從人早把三桂坐騎拉上,多爾袞賜三桂上了馬,與自己并轡偕行,一路攀話,詢問些關中形勢,探聽些爭戰(zhàn)情形。
一時行到,那攻城的闖軍,早被前兩隊滿兵殺退,因此關外倒靜蕩蕩地。吳國貴、馮有威等開關迎接。三桂陪多爾袞進了關,就召集部將,唱名參謁。一面宰殺烏牛白馬,祭告天地。
國貴捧著血盆,向眾將道:“大清國代咱們討賊,代咱們皇帝報仇,就是咱們的大恩人,不服大恩人,就是不服本國,就是目無君上。主帥已經(jīng)投降了,咱們大家,應跟主帥一塊兒降順,愿意的請上來歃血?!?
馮有威接語道:“誰要不答應,我就跟誰拼命?!?
眾將于是齊聲答應,一個個上來。歃畢,隨即出貼告示,令軍民剃發(fā)。那告示上面,把崇禎年號,一筆抹倒,大書著大清順治元年四月的正朔。部署才畢,守關軍土飛報,闖軍在排陣了。多爾袞率同眾將,登關一望,見闖軍排成一字長蛇陣,從北山山麓起,直到海濱,足有三五里長。人人勇健,個個英雄。李闖銀盔金甲,張著黃蓋,跨著駿馬,在山岡上正指揮部眾呢。多爾袞向眾人道:“賊勢這么利害,咱們開仗,倒要小心一點子?!?
眾人應諾。多爾袞隨即升帳發(fā)令,教吳三桂盡率本部人馬,攻闖軍陣的右面;阿濟格、多鐸、孔、耿、尚三將率領北來諸軍,攻闖軍陣的左面;自己留著少些人馬,守關觀戰(zhàn)。
軍號吹起,人馬一齊發(fā)動,像雁陣般分向兩翼,包抄而前。
戰(zhàn)鼓擂得爆竹一般地急,人馬跟著鼓聲,如潮前進。走得沙塵蔽天,日色無光。一會子兩軍遇著,就開起仗來。槍挑箭射,斗得異常利害。只見山岡上令旗動處,闖軍四面包抄,早把吳三桂一軍,圍了三五重。三桂率著部下,大呼沖蕩,山鳴谷應,震得關城都翕翕欲動。多爾袞不覺看得呆了,霎時天起大風,豁喇喇豁喇喇把地上黃沙,盡都刮起。關外數(shù)十里地方,霧騰騰地,也辨不出哪一軍是闖軍,哪一軍是清軍。多爾袞跺腳道:“糟了!糟了!照這個樣子,咱們不是自己殺自己了么?”
左右道:“風在小下去了,王爺你瞧,那邊一支高扯白旗的人馬,不就是咱們英、豫二王的鐵騎么?”
多爾袞依著所指看去,果見英、豫二王,率著鐵騎,從三桂陣右,直沖向敵陣中堅處去。
風發(fā)潮涌,所向披靡。多爾袞喜道:“恁賊子如何強悍,也總要吃不住了?!?
左右道:“王爺你瞧,賊軍陣勢不是已經(jīng)動了么,怕就要敗下去了?!?
多爾袞見闖軍陣果被滿軍沖動,再望到山岡上,見李闖的麾蓋,不知哪里去了。這時,戰(zhàn)場上人喧馬嘶,鬧成一片。闖眾大敗,爭先逃遁,勢若瓦解土崩。滿漢各軍整隊追襲,直殺到四十里開外。多爾袞傳下號令:叫吳三桂北追李闖,自己親統(tǒng)各軍,隨后接應。三桂此時心雄膽壯,督率本部人馬,星夜賓士,所過各處,都張貼下順治元年的安民榜文。
這日,行到北京地界,前鋒報說賊眾已閉城堅守。三桂下令安營。安營才畢,忽報李賊在城上,請伯爺答話,三桂挾弓負箭,率領諸將,直到城下。卻不見李闖,只見數(shù)員闖軍戰(zhàn)將,挾著吳襄,并老母妻子等共三十多名,高高的站在雉堞里頭。
吳襄夫婦一見兒子,吳夫人一見丈夫,都不覺放聲痛哭道:“合家子性命,都在你一個兒身上,你就降了罷。你降了,全家骨肉,依舊團聚;你要是不肯降,我們性命都休了?!?
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凄慘,城下軍士聽了,無不心傷淚落?;乜慈?,卻見他沉著臉,一聲兒不言語。忽地抽一支箭,搭在弦上,向城上射去,挾著吳襄的那員闖軍部將,應弦而倒。呼呼呼,一連幾箭,真是箭無虛發(fā)。這幾名闖軍戰(zhàn)將,一個個射得倒摧下去。吳襄在城上著急道:“你不降也罷了,射死賊將,不是激怒李闖,逼取我老命么?”
三桂射死闖軍戰(zhàn)將,傳令軍士攻城。
一聲令下,石條云梯,一齊動手。才追得三五下,城上刀光閃爍,吳襄并眷口三十多名,盡作了刀頭之鬼,血淋淋人頭,一顆顆號令吊掛起來。三桂一見,頓從馬上直跌下地,昏絕過去,不省人事。左右攙扶回營,灌救了半天,方漸漸醒轉(zhuǎn),捶胸頓足,痛哭不已。恰好滿洲大隊兵馬趕到,三桂哭訴情形,多爾袞安慰了一番,隨道:“咱們打破了這座城子,捉住了李賊,將軍的家仇國恨,就都可以報了。”
三桂謝過,忽報城中火起,九門大開,闖軍部眾捆著金寶,擄著婦女,竄出平則門,逃向西安去了。多爾袞傳令進城。三桂道:“闖賊與我,勢不兩立。
臣情愿督率精銳,親往追他?!?
多爾袞道:“從來說窮寇莫追,走了就丟開手罷了。”
三桂道:“闖賊害我故君,殺我父母,君父大仇,豈肯輕輕放過?”
說畢,痛哭不已。多爾袞道:“這是忠孝的勾當,我如何好阻止你。只有一句話吩咐你,此去須要看光景做事,追得著果然沒什么說,追不著也就丟開手,不定管是要追著他。”
三桂應諾?;氐奖緺I,一面點選人馬,一面喚部將馮有威囑咐道:“你跟隨攝政王人城安民,乘便替我搜訪一個人蹤跡,倘然訪得,切不可難為他,快快飛馬報我,自有重謝?!?
馮有威道:“主帥將令,自無不遵。但不知要搜訪的是誰。”
三桂附耳說了三五語,有威領命去訖。三桂就領大小三軍,拔營前進。
這日行到絳州地界,正在安營造飯,忽報北京馮將軍飛騎報喜。三桂傳進來使,那人見了三桂,叩頭兒賀喜,隨道:“陳圓圓姑娘已經(jīng)訪得,馮將軍派了十名使女,就在主帥舊府里頭供養(yǎng),前后門都派有護兵守衛(wèi),閑雜人等概不能夠出入?!?
三桂喜道:“馮有威真能干,別人做不到的事,他總無有辦不到?!?
又向來使道:“你叫什么名字?在馮將軍部下,當什么職司?你路上辛苦了!還沒有吃飯么?我這里就要開飯了,你等等咱們一塊兒吃了罷?!?
那人見三桂這么的寵待,倒弄得局蹐無地起來,應又不敢,不應又不敢。三桂覺著,忙道:“不要緊,你盡管坐下來,我因為要知道北京近日情形,要問你幾句話,坐下來好談。”
那人才告了罪,坐著半個凳子。三桂先問滿洲人進了城,有何舉動,然后漸漸問到家事。那人道:“韃子做事,倒很大方呢,一進城就令撲滅各處的火,然后出示安民,一點子沒有騷擾。闖賊臨走時,五鳳樓、宮殿、太廟以及九城門城樓,通通放了把火,燒得滿城通紅。所有庫藏各金銀,大內(nèi)各器皿,先幾天叫銀匠熔為大磚,刻著個孔兒,用繩子穿了,戴在騾馬背上,悉數(shù)帶了去。韃王倒也并不在心上,向臣下道:‘咱們進來,無非為救這幾個百姓?!惯€下令為祟禎皇帝發(fā)喪,叫臣民舉哀三天,韃王還親自去祭拜呢?!?
三桂道:“京里是平靜了?”
那人道:“起初幾天亂得很,人民都忙著搜殺賊黨?,F(xiàn)在韃王下了一個令,說剃發(fā)的就不是賊子,所以現(xiàn)在京中沒一個人不剃發(fā),事情也平靜了?!?
三桂又問陳圓圓如何找著的。欲知那人如何回答,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