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課
?。?)定時起課
六壬起課有“定時”與“活時”之分,定時是以起課當日當時的干支為邏輯起點,進入預測系統(tǒng),此為“定數(shù)預置耦合系統(tǒng)”。
例2006年10月1日上午10時起課,即為:
年 月 日 時 (子丑空)
丙 丁 癸 丁
戌 酉 亥 巳
辰將加臨巳時取天地盤
?。?)活時起課
活時起課有多種方法,講究活變,甚至“錯有正應”以多種似乎偶然的方法為邏輯起點,此為“隨機耦合系統(tǒng)”。具體有抓牙簽法、報數(shù)法、寫字法、方位法等方法。只要心有所動,所用方法能順理成章就行,這似乎說明了另一個“外應巧合”原理。一般算自己多用定時起課,算別人多用活時起課。
a. 抓牙簽法:任意抓出三小堆,第一堆為時辰,第二堆為天干,第三堆為地支。天干數(shù)超過10,除10取余數(shù)。地支數(shù)與時辰數(shù)超過12,除12取余數(shù)。要注意的是,天干與地支之間,必須是單數(shù)見單數(shù),如3見3,5見7;雙數(shù)見雙數(shù),如2見4,6見8。否則要重抓,因為六十甲子搭配是固定的,不這樣就亂套了。然后用月將加臨抓出來的時上,并用抓出來的天干、地支起四課。
b. 報數(shù)法:隨來人報數(shù)為時辰,數(shù)在12以上,除12取余數(shù)。如余5,為辰時;余8為未時,詳見干支取數(shù)表。
c. 方位法:按問事人所來方位,或進屋所坐方位為時辰,南為午時,北為子時,東為卯時,西為酉時……
d. 寫字法:來人隨手寫一字,按其筆劃數(shù)為時辰,如超過12,除12取余數(shù)。
b、c、d 方法都是取時辰,取得時辰后用月將加臨其上,起四課仍用當日天干、地支。
干支取數(shù)表
?。?)定時起課
六壬起課有“定時”與“活時”之分,定時是以起課當日當時的干支為邏輯起點,進入預測系統(tǒng),此為“定數(shù)預置耦合系統(tǒng)”。
例2006年10月1日上午10時起課,即為:
年 月 日 時 (子丑空)
丙 丁 癸 丁
戌 酉 亥 巳
辰將加臨巳時取天地盤
?。?)活時起課
活時起課有多種方法,講究活變,甚至“錯有正應”以多種似乎偶然的方法為邏輯起點,此為“隨機耦合系統(tǒng)”。具體有抓牙簽法、報數(shù)法、寫字法、方位法等方法。只要心有所動,所用方法能順理成章就行,這似乎說明了另一個“外應巧合”原理。一般算自己多用定時起課,算別人多用活時起課。
a. 抓牙簽法:任意抓出三小堆,第一堆為時辰,第二堆為天干,第三堆為地支。天干數(shù)超過10,除10取余數(shù)。地支數(shù)與時辰數(shù)超過12,除12取余數(shù)。要注意的是,天干與地支之間,必須是單數(shù)見單數(shù),如3見3,5見7;雙數(shù)見雙數(shù),如2見4,6見8。否則要重抓,因為六十甲子搭配是固定的,不這樣就亂套了。然后用月將加臨抓出來的時上,并用抓出來的天干、地支起四課。
b. 報數(shù)法:隨來人報數(shù)為時辰,數(shù)在12以上,除12取余數(shù)。如余5,為辰時;余8為未時,詳見干支取數(shù)表。
c. 方位法:按問事人所來方位,或進屋所坐方位為時辰,南為午時,北為子時,東為卯時,西為酉時……
d. 寫字法:來人隨手寫一字,按其筆劃數(shù)為時辰,如超過12,除12取余數(shù)。
b、c、d 方法都是取時辰,取得時辰后用月將加臨其上,起四課仍用當日天干、地支。
干支取數(shù)表